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9769发布日期:2020-10-02 08: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毛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



背景技术:

对于在重症病房的病人而言,活动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很多病人的身体机能不能正常运作,其中部分病人会出现流涎情况,流涎的病人如果不能很好的及时把口水擦干,则容易导致长期被口水浸渍的地方出现湿疹,现有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人工擦拭,由于病人流涎的时刻并非固定,所以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差,又有通过加设口水巾的方式进行解决,由于现有的口水巾是围脖型的,而平躺的病人流涎的时候口水往往是顺着脸颊流至颈部或背部,所以口水巾的效果也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口罩型的口水巾实现了对平躺的病人进行及时的口水吸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口罩体,所述的口罩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露出人嘴唇的嘴部开口,所述的嘴部开口的边沿底部设置有环形胶布,所述的口罩体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全棉层,所述的全棉层上侧边沿处与纱布层缝合,所述的全棉层与所述的纱布层之间填充设置有吸水棉层,所述嘴部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吸水棉层的开口部,所述的吸水棉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全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全棉层上侧表面粘接有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嘴部开口靠近上嘴唇一侧的侧边之间部分设置有断开部,断开部两侧的所述口罩体的部分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口罩体的两侧连接有耳挂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耳挂环为空心棉绳或空心尼龙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吸水棉层的厚度为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全棉层的厚度为2mm~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环形胶布由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胶层与pu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有效的对流涎的病人的口水进行吸附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罩体;2-耳挂环;3-嘴部开口;4-环形胶布;1-1-全棉层;1-2-纱布层;1-3-吸水棉层;1-4-防水层;5-开口部;7-断开部;8-连接线;4-1-胶层;4-2-pu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口罩体1,口罩体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露出人嘴唇的嘴部开口3,嘴部开口3的边沿底部缝制设置有环形胶布4,口罩体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全棉层1-1,全棉层1-1上侧边沿处与纱布层1-2缝合,全棉层1-1与纱布层1-2之间填充设置有吸水棉层1-3,吸水棉层1-3的边沿与纱布层1-2以及全棉层1-1一起缝合,嘴部开口3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露出吸水棉层的开口部5,吸水棉层1-3的厚度大于全棉层1-1,吸水棉层1-3的厚度为5mm。全棉层1-1的厚度为2mm~3mm。全棉层1-1上侧表面粘接有防水层1-4,防水层1-4采用软质聚氨酯材质实施。本实施例的口罩体1的尺寸以及嘴部开口3的尺寸根据病人体型不同与口罩一样提供多种尺寸,具体实施则根据厂家标准制定,本实施例中底部既是在使用时与人体接触一侧,上部则是底部的相对侧。

如图3所示,嘴部开口3靠近上嘴唇一侧的侧边之间部分设置有用于便于人鼻腔呼吸的断开部7,断开部7处不设置口罩体1,用于避开人体鼻腔,断开部7两侧的口罩体1的部分通过连接线8进行连接,连接线8为空心棉绳。

如图2所示,环形胶布4由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胶层4-1与pu层4-2,pu层4-2既是软质聚氨酯层,用于防水,环形胶布4结构采用防水创口贴胶布结构实施。

如图3所示,口罩体1的两侧可以缝制连接耳挂环2,耳挂环2为空心棉绳或空心尼龙绳。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只需要护士根据时刻表为病人更换口巾即可,而无需时刻检查病人是否有流涎,及时擦拭口水,同时本实施例可以防止口水流至人体脖颈处于后背处。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体(1),所述的口罩体(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露出人嘴唇的嘴部开口(3),所述的嘴部开口(3)的边沿底部设置有环形胶布(4),所述的口罩体(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全棉层(1-1),所述的全棉层(1-1)上侧边沿处与纱布层(1-2)缝合,所述的全棉层(1-1)与所述的纱布层(1-2)之间填充设置有吸水棉层(1-3),所述嘴部开口(3)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吸水棉层的开口部(5),所述的吸水棉层(1-3)的厚度大于所述全棉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棉层(1-1)上侧表面粘接有防水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嘴部开口(3)靠近上嘴唇一侧的侧边之间部分设置有断开部(7),断开部(7)两侧的所述口罩体(1)的部分通过连接线(8)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罩体(1)的两侧连接有耳挂环(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挂环(2)为空心棉绳或空心尼龙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棉层(1-3)的厚度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棉层(1-1)的厚度为2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胶布(4)由底部至顶部依次包括胶层(4-1)与pu层(4-2)。


技术总结
一种流涎病人用口巾,包括口罩体,所述的口罩体的两侧连接有耳挂环,所述的口罩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露出人嘴唇的嘴部开口,所述的嘴部开口的边沿底部设置有环形胶布,所述的口罩体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全棉层,所述的全棉层上侧边沿处与纱布层缝合,所述的全棉层与所述的纱布层之间填充设置有吸水棉层,所述嘴部开口的边沿处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吸水棉层的开口部,所述的吸水棉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全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口罩型的口水巾实现了对平躺的病人进行及时的口水吸附。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梅;孙云霞;潘永良;姚金兰;邰媛媛;严璐;靳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