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084发布日期:2020-12-25 08:1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技术是根据免疫亲和检测循环肿瘤细胞数量,该技术相对成熟。但是由于肿瘤细胞很容易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而导致表面标志物变化,所以容易造成漏检。

现有技术在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后,需要利用pet等技术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以明确患者的癌变器官。检查的目的性不强,费用比较昂贵。本发明可以直接确定癌变器官,给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外周血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后,可以确诊患者罹患肿瘤,但是无法确定肿瘤发生的器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包括套筒针筒,其输出端设置有留置针头,且套筒针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器,分离器通过虹吸管设置于套筒针筒的一侧,且分离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器,该收集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抽吸管设置于上述连接器的一端,且抽吸管的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细胞裂解柱及还原柱,质谱分析仪设置于抽吸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抽吸管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

优选的,所述质谱分析仪的一端设置有进样管口,且抽吸管的一端与进样管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留置针头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滤膜。

优选的,所述抽吸管的一端设置有气动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患者手臂静脉直接埋管,使用便捷,时间很短,采血量很少,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痛苦,且采血装置连接质谱分析仪,能够直接分析采集细胞是否为肿瘤细胞及其组织来源,发现循环肿瘤细胞之后,患者无需全身检查,直接确定来源器官,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针筒、11固定器、12留置针头、2分离器、21虹吸管、3收集器、4连接器、5抽吸管、51细胞裂解柱、52还原柱、6电源、7质谱分析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包括套筒针筒1,其输出端设置有留置针头12,且套筒针筒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器11,分离器2通过虹吸管21设置于套筒针筒1的一侧,且分离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器3,该收集器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4,抽吸管5设置于上述连接器4的一端,且抽吸管5的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细胞裂解柱51及还原柱52,质谱分析仪7设置于抽吸管5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抽吸管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6,质谱分析仪7的一端设置有进样管口,且抽吸管5的一端与进样管口连通。

其中,留置针头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滤膜。

具体地,抽吸管5的一端设置有气动泵。

本实施例中,产品的留置针头12部分进入患者静脉后,包埋30分钟,由于留置针头12中具有不同孔径的筛网,血液中的各种细胞会停留在留置针头12的不同区域,根据循环肿瘤细胞的大小,将留置针头12的末端设计成为肿瘤细胞停留区域,并与质谱分析仪7直接相连,将同等大小的细胞全部导入一个质谱仪,从而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此外,对同等大小的全部细胞进行质谱分析,可以明确患者外周血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同时能让医生知道肿瘤细胞来源于哪种类型的人体组织,广泛用于癌症病人复发监测与及时诊断、放化疗效果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体检普查等方面。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在患者手臂静脉直接埋管,使用便捷,时间很短,采血量很少,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痛苦,且采血装置连接质谱分析仪7,能够直接分析采集细胞是否为肿瘤细胞及其组织来源,发现循环肿瘤细胞之后,患者无需全身检查,直接确定来源器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针筒(1),其输出端设置有留置针头(12),且套筒针筒(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器(11);

分离器(2),通过虹吸管(21)设置于套筒针筒(1)的一侧,且分离器(2)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器(3),该收集器(3)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4);

抽吸管(5),设置于上述连接器(4)的一端,且抽吸管(5)的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细胞裂解柱(51)及还原柱(52);

质谱分析仪(7),设置于抽吸管(5)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5)的一侧电性连接有电源(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分析仪(7)的一端设置有进样管口,且抽吸管(5)的一端与进样管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头(1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滤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5)的一端设置有气动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卫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来源器官定位装置,包括套筒针筒,其输出端设置有留置针头,且套筒针筒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器,分离器通过虹吸管设置于套筒针筒的一侧,且分离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器,该收集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器,抽吸管设置于上述连接器的一端,且抽吸管的管体上分别设置有细胞裂解柱及还原柱。本实用新型在患者手臂静脉直接埋管,使用便捷,时间很短,采血量很少,有效的避免了患者的痛苦,且采血装置连接质谱分析仪,能够直接分析采集细胞是否为肿瘤细胞及其组织来源,发现循环肿瘤细胞之后,患者无需全身检查,直接确定来源器官,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夏蒲;聂小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蒲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