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593发布日期:2020-09-18 19:4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健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



背景技术: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手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手外伤的诊治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多趾游离再造手神经束的吻合及松解,采用新的术式治疗脊柱侧凸、颈椎病及颈椎狭窄等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骨科学效果;对关节炎患者采取的各种有效的术式,使得多年卧床的患者从新站立起来;对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从单一的截肢发展到综合的治疗,提高了手术的治愈率和存活率;膝关节镜的临床应用,不仅解决了一些疑难关节病的诊断,而且实现了诊断及治疗同步进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得一些复杂的骨折同样也能行内固定治疗;人工关节、人工椎体的功能及性能也更趋完善,总之,骨科学的发展与基础医学,特别是实验医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骨折之后在恢复期间需要用到护理用具。

然而传统的护理用具采用两个固定板的固定方式来防止骨头移位,但是,人体在一天中会出现肿胀的情况,因此会出现腿部粗细不同的情况,如果固定板固定太紧,会造成血液不通畅,影响患者的康复,如果太松,又会使得固定不牢固,造成骨骼错位,进而造成二次骨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能够测量切割长度,省时省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包括: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气囊、夹持板、燕尾槽、燕尾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两侧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所述燕尾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两侧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燕尾榫,且所述燕尾榫与所述燕尾槽插接,且所述燕尾榫与所述燕尾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两侧均黏贴有气囊,所述气囊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充气嘴,两个所述气囊相邻面均黏贴有所述夹持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壁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一侧黏贴有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一侧的第一固定板黏贴有所述第二连接层;充气结构,所述充气结构连接于所述夹紧结构;按摩结构,所述按摩结构连接于所述夹紧结构。

优选的,所述充气结构包括充气管和充气囊,所述充气管与所述充气嘴通过法兰和螺栓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充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囊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摩结构包括移动块、凸块、转杆、齿轮、齿条、马达、电动伸缩杆和电池,所述第一固定板呈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壁下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壁下表面一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移动块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所述电动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内壁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焊接有齿轮,所述移动块上表面焊接有若干个凸块,所述移动块内壁两侧均焊接有齿条,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呈半圆柱形结构,所述气囊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气囊长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长度尺寸相等,所述夹持板外围黏贴有海绵垫。

优选的,所述齿轮周长尺寸的四分之一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凸块呈半球形结构,且所述凸块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且凸起呈球形结构,所述凸块外围套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纱布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采用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燕尾槽内壁黏贴有橡胶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通过调节两个气囊的大小,从而能够调节两个所述夹持板的距离尺寸,因此当患者觉得所述夹持板夹持的太紧时,通过将两个所述气囊放出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变松,当患者觉得两个所述夹持板太松时,可以将两个所述气囊充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夹持的更紧,因此,对于人体一天中出现腿部肿胀的情况时,能够随时调整两个夹持板的夹紧程度,既能够防止夹得太紧,腿部血液流畅不同,又能够避免夹得太松,造成腿部二次骨折的情况发生,通过所述马达带动所述齿轮转动,当齿轮与一侧的齿条啮合时,能够带动移动块向一端移动,当齿轮与另一侧的齿条啮合时,带动移动块向另一侧移动,因此,能够对人体进行按摩,而凸块上的凸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按摩,并且当升高电动伸缩杆又能够对人体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使得腿部血液流畅,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按摩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按摩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夹紧结构,11、第二固定板,12、第一固定板,13、气囊,14、夹持板,15、燕尾槽,16、燕尾榫,17、第一连接层,18、第二连接层,19、充气嘴,2、充气结构,21、充气管,22、充气囊,3、按摩结构,31、移动块,32、凸块,33、转杆,34、齿轮,35、齿条,36、马达,37、电动伸缩杆,3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按摩结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按摩结构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包括:夹紧结构1、充气结构2和按摩结构3,所述充气结构2连接于所述夹紧结构1;所述按摩结构3连接于所述夹紧结构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夹紧结构1包括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1、气囊13、夹持板14、燕尾槽15、燕尾榫16、第一连接层17和第二连接层18,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上表面两侧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所述燕尾槽15,所述第二固定板11下表面两侧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燕尾榫16,且所述燕尾榫16与所述燕尾槽15插接,且所述燕尾榫16与所述燕尾槽15滑动连接,通过将燕尾榫16插入到燕尾槽15中,将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1进行固定,能够使得固定的时候方便快捷,并且能够防止在拆卸时,弄伤骨折的位置,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所述第一固定板12两侧均黏贴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充气嘴19,两个所述气囊13相邻面均黏贴有所述夹持板14,通过调节两个气囊13的大小,从而能够调节两个所述夹持板14的距离尺寸,因此当患者觉得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太紧时,通过将两个所述气囊13放出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变松,当患者觉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太松时,可以将两个所述气囊13充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更紧,所述第一固定板12内壁下表面中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一侧黏贴有所述第一连接层17,所述第一连接层17一侧的第一固定板12黏贴有所述第二连接层18,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参考图1所示,充气结构2包括充气管21和充气囊22,所述充气管21与所述充气嘴19通过法兰和螺栓密封连接,两个所述充气管21一端与所述充气囊22密封连接,所述充气囊22为现有技术,且所述充气囊22为医用的充气囊,包括乳球和气阀,既能够充气也能够放气。

参考图2和图4所示,所述按摩结构3包括移动块31、凸块32、转杆33、齿轮34、齿条35、马达36、电动伸缩杆37和电池38,所述第一固定板12呈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一固定板12内壁下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7,所述电动伸缩杆37具体为一种型号为cj1b4-20su4的电动伸缩杆,分别将电动伸缩杆37和马达36与电池38电性连接,并且通过按压开关分别控制电动伸缩杆37和马达36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固定板12内壁下表面一端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池38,所述移动块31下表面靠近两端处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所述电动伸缩杆3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2内壁下表面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马达36,所述马达36具体为一种型号为nd-30的马达,所述马达36动力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杆33,所述转杆33一端焊接有齿轮34,所述移动块31上表面焊接有若干个凸块32,所述移动块31内壁两侧均焊接有齿条35,且所述齿条35与所述齿轮34啮合,通过所述马达36带动所述齿轮34转动,当齿轮34与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能够带动移动块31向一端移动,当齿轮34与另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带动移动块31向另一侧移动,因此,能够对人体进行按摩,而凸块32上的凸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按摩,并且当升高电动伸缩杆37又能够对人体起到支撑的作用。

参考图1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板12呈半圆柱形结构,所述气囊13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气囊13长度尺寸与所述第一固定板12长度尺寸相等,所述夹持板14外围黏贴有海绵垫,减轻对人体的压力。

参考图2和图4所示,所述齿轮34周长尺寸的四分之一与所述齿条35啮合,所述凸块32呈半球形结构,且所述凸块32表面设有若干个凸起,且凸起呈球形结构,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按摩,所述凸块32外围套接有橡胶垫,使得按摩时,较小对人体的摩擦。

参考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层17采用纱布材料制成,所述第二连接层18采用海绵材料制成,所述燕尾槽15内壁黏贴有橡胶垫,能够使得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1连接的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将第二固定板11上的燕尾榫16从第一固定板12上的燕尾槽15中拔出,将患者的腿部放置在第一固定板12中间,通过不断按压充气囊22通过充气管21和充气嘴19对气囊13进行充气,通过充气囊22的充气和放气来调节两个气囊13的大小,从而能够调节两个所述夹持板14的距离尺寸,因此当患者觉得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太紧时,通过将两个所述气囊13放出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变松,当患者觉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太松时,可以将两个所述气囊13充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更紧,因此,对于人体一天中出现腿部肿胀的情况时,能够随时调整两个夹持板14的夹紧程度,既能够防止夹得太紧,腿部血液流畅不同,又能够避免夹得太松,造成腿部二次骨折的情况发生,通过按压开关,将电动伸缩杆37与电池38电性连接,将移动块31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并且通过按压开关将马达36与电池38电性连接,通过所述马达36带动所述齿轮34转动,当齿轮34与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能够带动移动块31向一端移动,当齿轮34与另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带动移动块31向另一侧移动,因此,能够对人体进行按摩,而凸块32上的凸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按摩,并且当升高电动伸缩杆37又能够对人体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使得腿部血液流畅,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恢复。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科术后康复护理用护具,通过调节两个气囊13的大小,从而能够调节两个所述夹持板14的距离尺寸,因此当患者觉得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太紧时,通过将两个所述气囊13放出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变松,当患者觉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太松时,可以将两个所述气囊13充一些气,使得两个所述夹持板14夹持的更紧,因此,对于人体一天中出现腿部肿胀的情况时,能够随时调整两个夹持板14的夹紧程度,既能够防止夹得太紧,腿部血液流畅不同,又能够避免夹得太松,造成腿部二次骨折的情况发生,通过所述马达36带动所述齿轮34转动,当齿轮34与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能够带动移动块31向一端移动,当齿轮34与另一侧的齿条35啮合时,带动移动块31向另一侧移动,因此,能够对人体进行按摩,而凸块32上的凸起,能够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进行按摩,并且当升高电动伸缩杆37又能够对人体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使得腿部血液流畅,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恢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