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86960发布日期:2020-05-08 18:54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伤骨折是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性发生的常见骨折损伤,骨折常见于外伤血肿骨折,面色痛苦、憔悴少华,影响了患者的日常自由行动,而且会给家人带来较大的负担。现有技术中对于外伤骨折采用的方法是骨钉固定以及骨髓填充等促进新生骨细胞的生长方式来进行治疗,治疗周期较长,且治疗过程复杂,手术费用高昂,且伴随着痊愈过程中的疼痛感。

因此,一种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减少伴随的的疼痛感的外用药物有待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8份、黄芩5—8份、黄柏3—6份、白术5—8份、姜活5—8份、独活5—8份、桂枝5—8份、甘草5—8份、姜黄5—8份、白芷5—8份、田三七5—8份、桃仁5—8份、丁香2—5份、香附3—5份、红花2—5份、川乌5—8份、草乌1—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份、黄芩5份、黄柏3份、白术5份、姜活5份、独活5份、桂枝5份、甘草5份、姜黄5份、白芷5份、田三七5份、桃仁5份、丁香2份、香附3份、红花2份、川乌5份、草乌1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8份、黄芩8份、黄柏6份、白术8份、姜活8份、独活8份、桂枝8份、甘草8份、姜黄8份、白芷8份、田三七8份、桃仁8份、丁香5份、香附5份、红花5份、川乌8份、草乌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6.5份、黄芩6.5份、黄柏4.56份、白术6.5份、姜活6.5份、独活6.5份、桂枝6.5份、甘草6.5份、姜黄6.5份、白芷6.5份、田三七6.5份、桃仁6.5份、丁香3.5份、香附4份、红花3.5份、川乌6.5份、草乌2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在制备时:

分别取一定量的大黄、黄芩、黄柏、白术、姜活、独活、桂枝、甘草、姜黄、白芷、田三七、桃仁、丁香、香附、红花、川乌、草乌进行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物,备用;

将所述中药混合物放入粉碎机中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粉末,备用;

将所述粉末按照30g每袋的规格放入密封袋中,并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待用。

进一步地,在使用时:

首先利用一土瓷碗放水中煮沸,将碗捞起备用;

将准备好的所述粉末倒入土瓷碗中,立即用沸水加入土瓷碗中调至粘稠糊状,冷却后备用;

将鸡蛋清倒入糊状混合物中,并再次搅拌成粘稠状,备用;

将再次搅拌后得到的糊状混合物移至备好的绷带上并摊平,外敷至患部,最后用绷带包扎好。

进一步地,在制备时,所述中药混合物在粉碎成粉末之后,得到的粉末细度为50-150目。

进一步地,所述鸡蛋清与糊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6-2:3。

采用以上中药配方以及使用方法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医配方,能够起到活血散淤、促进骨生长愈合的功效,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达到逐渐减轻伴随的疼痛感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根据中医药理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材组合能够达到活血化瘀、并逐渐促进骨细胞生长直至骨折痊愈的目的,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减轻患者骨折伴随的疼痛不适感,功能性较强。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成分包括:大黄、黄芩、黄柏、白术、姜活、独活、桂枝、甘草、姜黄、白芷、田三七、桃仁、丁香、香附、红花、川乌、草乌。采用此中药组合来治疗外伤性骨折的过程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份、黄芩5份、黄柏3份、白术5份、姜活5份、独活5份、桂枝5份、甘草5份、姜黄5份、白芷5份、田三七5份、桃仁5份、丁香2份、香附3份、红花2份、川乌5份、草乌1份。

利用上述配比的中药制备治疗骨折的配方时:先将上述配比的各个成分进行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物,备用;

而后将中药混合物放入粉碎机中研磨成50目的粉末,备用;

最后将研磨后的粉末按照30g每袋的规格放入密封袋中,并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待用。

在使用时,首先利用一土瓷碗放水中煮沸,将碗捞起备用;

将准备好的粉末倒入土瓷碗中,立即用沸水加入土瓷碗中调至粘稠糊状,冷却后备用;

将鸡蛋清与糊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5的关系倒入糊状混合物中,并再次搅拌成粘稠状,备用;

将再次搅拌后得到的糊状混合物移至备好的绷带上并摊平,外敷至患部,最后用绷带包扎好。

在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方以及使用方法后,能够在70-100天内达到治愈的目的。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8份、黄芩8份、黄柏6份、白术8份、姜活8份、独活8份、桂枝8份、甘草8份、姜黄8份、白芷8份、田三七8份、桃仁8份、丁香5份、香附5份、红花5份、川乌8份、草乌3份。

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但粉碎后的细度为150目。

鸡蛋清与糊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2:3。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6.5份、黄芩6.5份、黄柏4.56份、白术6.5份、姜活6.5份、独活6.5份、桂枝6.5份、甘草6.5份、姜黄6.5份、白芷6.5份、田三七6.5份、桃仁6.5份、丁香3.5份、香附4份、红花3.5份、川乌6.5份、草乌2份。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但粉碎后的粉末细度为100目,鸡蛋清与糊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对本发明以及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效果的验证。

将临床上患有外伤性骨折相同或相似程度的患者分为三组,具体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的实验组、使用现有中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单纯使用夹板固定的空白组,且夹板固定操作与实验组、对照组相同。每组人数均为15人。

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临床实验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知,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配方并采用外敷的方式来对患处进行治疗,在经过一个生长周期之后,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

对于年龄稍大的患者,由于其新陈代谢稍慢,因此治愈周期大于新陈代谢较快的患者,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均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且在治疗的过程中疼痛感减退的速度较快。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8份、黄芩5—8份、黄柏3—6份、白术5—8份、姜活5—8份、独活5—8份、桂枝5—8份、甘草5—8份、姜黄5—8份、白芷5—8份、田三七5—8份、桃仁5—8份、丁香2—5份、香附3—5份、红花2—5份、川乌5—8份、草乌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份、黄芩5份、黄柏3份、白术5份、姜活5份、独活5份、桂枝5份、甘草5份、姜黄5份、白芷5份、田三七5份、桃仁5份、丁香2份、香附3份、红花2份、川乌5份、草乌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8份、黄芩8份、黄柏6份、白术8份、姜活8份、独活8份、桂枝8份、甘草8份、姜黄8份、白芷8份、田三七8份、桃仁8份、丁香5份、香附5份、红花5份、川乌8份、草乌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6.5份、黄芩6.5份、黄柏4.56份、白术6.5份、姜活6.5份、独活6.5份、桂枝6.5份、甘草6.5份、姜黄6.5份、白芷6.5份、田三七6.5份、桃仁6.5份、丁香3.5份、香附4份、红花3.5份、川乌6.5份、草乌2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时:

分别取一定量的大黄、黄芩、黄柏、白术、姜活、独活、桂枝、甘草、姜黄、白芷、田三七、桃仁、丁香、香附、红花、川乌、草乌进行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物,备用;

将所述中药混合物放入粉碎机中研磨成一定细度的粉末,备用;

将所述粉末按照30g每袋的规格放入密封袋中,并置于干燥阴凉处保存,待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时:

首先利用一土瓷碗放水中煮沸,将碗捞起备用;

将准备好的所述粉末倒入土瓷碗中,立即用沸水加入土瓷碗中调至粘稠糊状,冷却后备用;

将鸡蛋清倒入糊状混合物中,并再次搅拌成粘稠状,备用;

将再次搅拌后得到的糊状混合物移至备好的绷带上并摊平,外敷至患部,最后用绷带包扎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时,所述中药混合物在粉碎成粉末之后,得到的粉末细度为50-150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鸡蛋清与糊状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6-2: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大黄5—8份、黄芩5—8份、黄柏3—6份、白术5—8份、姜活5—8份、独活5—8份、桂枝5—8份、甘草5—8份、姜黄5—8份、白芷5—8份、田三七5—8份、桃仁5—8份、丁香2—5份、香附3—5份、红花2—5份、川乌5—8份、草乌1—3份。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上述成分来制备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中医配方,能够起到活血散淤、促进骨生长愈合的功效,且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达到逐渐减轻伴随的疼痛感的目的,从而能够广泛应用在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樊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樊阳
技术研发日:2020.01.11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