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6301发布日期:2020-08-28 17:3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



背景技术:

绷带是用以固定和保护手术或受伤部位的材料,为外科手术所必备;最简单的一种是单绷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绷带在医用手术中具有众多优点:1.舒适安全性:绷带干燥后收缩性小,不会产生石膏绷带变干后皮肤发紧、发痒的不适感觉;也不会出现石膏在硬化过程中,吸水再结晶时,有产热反应,病人皮肤会有烧灼感的不适感觉;2.良好的透气性:绷带使用了高质量的原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解诀了长期局部管式包扎而透气性差所致的皮肤潮热、瘙痒等不适感;3.质量轻硬度高:经检测固化后的绷带硬度是传统石膏绷带的20倍,这一特点对保持正确复位后,起着可靠的固定作用;固定用材少,质量轻,相当于石膏1/5,可使患处负重小,而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愈合;4.极好的投射性:夹板及绷带对放射线的通透性极佳,x线效果清晰,可确保医生对患处接骨情况、骨质愈合情况的准确掌握;5.良好的防水性:绷带有良好的防水性,可以阻挡外来85%的水分渗入,在患部接触水的环境后,也能有效的保证患部干燥;6.操作方便、灵活、塑型性好:固定部位有皮外伤或操作时间长时,可不先湿水,直接进行固定,固定后,可在包外层喷洒水来加速硬化速度;塑型性好,弯曲和拉伸强度高,可随意弯曲,绷带可做成管型、托和夹板;7.适用范围广:骨科的固定,整形外科的矫形具,假肢辅助功能用具,支撑工具;烧伤科的局部防护性支架等。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医用可拼接绷带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6106083384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其包括绷带主层,其特征在于:绷带主层包括有上绷带层,上绷带层的下部设置为下绷带层,上绷带层和下绷带层之间为两侧边连接,上绷带层和下绷带层之间设置有药包层,绷带主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束缚带,束缚带的其中一面设置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圆弧形按摩点,束缚带的外侧连接有一密封带,绷带主层的其中一侧设置有拼接带,拼接带包括有两层上下并列设置的连接层,两连接层的内侧均缝接有一魔术贴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包扎快速等优点;但是该技术方案未解决绷带在使用过程中的泄漏情况,当绷带用于包扎膝盖、肘部等需要弯曲的身体部位时,会造成绷带无法和身体表面完全贴合,造成严重的泄漏问题,使得绷带中的液态药物甚至病人自身流出的血液,通过绷带与身体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严重影响到病人伤口处的包扎情况和治疗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当绷带用于包扎膝盖、肘部等需要弯曲的身体部位时,会造成绷带无法和身体表面完全贴合,造成严重的泄漏问题,使得绷带中的液态药物甚至病人自身流出的血液,通过绷带与身体之间的缝隙流出,从而严重影响到病人伤口处的包扎情况和治疗情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包括无纺布和锁紧单元;所述无纺布内开有一号空腔,无纺布的外侧开有凹槽;所述锁紧单元安装在无纺布表面,锁紧单元包括细绳和魔术贴;所述细绳对称安装在无纺布的夹层中,且细绳经过凹槽时处于凸起状态;所述魔术贴对称安装在无纺布的两端侧壁上,且两魔术贴的工作面相反;通过无纺布和锁紧单元实现对病人伤口的有效包扎;现有技术中的绷带在包扎过程中,若包扎在肘部和膝盖关节处时,无法保证绷带完全与身体表面的皮肤始终贴合,或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绷带进行全范围包扎,从而造成绷带的浪费,并且给病人的行动带来不便;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处的细绳拉起,由于细绳是安装在无纺布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进一步避免了液体药物发生侧漏,从而提高绷带的包扎效果,保证了药物对伤口处的持久治疗。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在靠近细绳外侧壁处开有二号空腔;所述二号空腔内设有防滑单元;所述防滑单元包括弹片和插齿;所述弹片对称安装在二号空腔内侧壁上,使得弹片端部与细绳侧壁接触,弹片存在向凹槽处倾斜,使得弹片和细绳之间存在60度夹角;所述插齿安装在弹片端部,且插齿端部插入细绳侧壁内;通过弹片和插齿的配合避免细绳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发生复位;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处的细绳拉起,由于细绳是安装在无纺布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复位的过程中,弹片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产生摩擦力,并且插齿在弹片的作用下会插在细绳表面,进一步增大对细绳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了细绳的复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细绳位于二号空腔内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珠,且定位珠与弹片远离凹槽的侧壁处相接触;通过弹片和定位珠的配合增大细绳对弹片的支撑力;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处的细绳拉起,由于细绳是安装在无纺布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由于弹片对细绳产生的摩擦作用,会增大细绳拉起时的摩擦力,因此在细绳位于二号空腔内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珠,使得细绳在被拉出的过程中,先利用细绳和定位珠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定位珠滑动,使得定位珠将弹片顶起,当弹片被顶起至不再与细绳接触时,细绳所受的摩擦力会发生减小,并且弹片此时会对定位珠产生阻挡力,使得定位珠的位置发生限制,此时定位珠也就不再跟着细绳滑动,从而实现了在整体上减小细绳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绷带整体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细绳表面倾斜设有毛刺,且毛刺的倾斜方向为远离凹槽的方向;通过细绳和毛刺的配合增大细绳复位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使用时,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因此在细绳表面倾斜设有毛刺,且毛刺的倾斜方向为远离凹槽的方向,从而使得毛刺与插齿处于相对的位置,此时当细绳受自身的弹力作用发生复位时,毛刺和插齿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与细绳自身的弹力产生对抗力,进一步预防细绳的复位作用。

优选的,所述一号空腔内侧壁安装有防水透气膜,且防水透气膜粘附在靠近无纺布外侧的一号空腔侧壁上,从而减小液体药物的流失;使用时,当病人在伤口处涂抹有液态药物时,由于液态药物的流动性较强,导致在利用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药物会发生流失,并且膏状药物会从绷带表面渗出,从而严重影响到病人伤口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绷带表面的药物造成污染,甚至滋生细菌后加重病人的伤口情况。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宽度的一半,且弹片侧壁设有支杆与二号空腔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对弹片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使用时,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处的细绳拉起,由于细绳是安装在无纺布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复位的过程中,弹片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产生摩擦力,当细绳受自身弹力作用较大后会带动弹片发生弹性变形,若弹片发生弹性变形后不再对细绳产生锁紧力,从而造成细绳的复位,使得绷带不再与人体皮肤表面接触,因此设弹片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宽度的一半,且弹片侧壁设有支杆与二号空腔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了对弹片的支撑力,对弹片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避免细绳的失效后,绷带松脱,从而进一步提高绷带的整体使用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通过无纺布和锁紧单元实现对病人伤口的有效包扎;使得在细绳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进一步避免了液体药物发生侧漏,从而提高绷带的包扎效果,保证了药物对伤口处的持久治疗。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通过设置弹片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宽度的一半,且弹片侧壁设有支杆与二号空腔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了对弹片的支撑力,对弹片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避免细绳的失效后,绷带松脱,从而进一步提高绷带的整体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无纺布1、一号空腔11、凹槽12、二号空腔13、防水透气膜14、锁紧单元2、细绳21、魔术贴22、防滑单元3、弹片31、插齿32、定位珠33、毛刺34、支杆3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医用可拼接绷带,包括无纺布1和锁紧单元2;所述无纺布1内开有一号空腔11,无纺布1的外侧开有凹槽12;所述锁紧单元2安装在无纺布1表面,锁紧单元2包括细绳21和魔术贴22;所述细绳21对称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且细绳21经过凹槽12时处于凸起状态;所述魔术贴22对称安装在无纺布1的两端侧壁上,且两魔术贴22的工作面相反;通过无纺布1和锁紧单元2实现对病人伤口的有效包扎;现有技术中的绷带在包扎过程中,若包扎在肘部和膝盖关节处时,无法保证绷带完全与身体表面的皮肤始终贴合,或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绷带进行全范围包扎,从而造成绷带的浪费,并且给病人的行动带来不便;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进一步避免了液体药物发生侧漏,从而提高绷带的包扎效果,保证了药物对伤口处的持久治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无纺布1在靠近细绳21外侧壁处开有二号空腔13;所述二号空腔13内设有防滑单元3;所述防滑单元3包括弹片31和插齿32;所述弹片31对称安装在二号空腔13内侧壁上,使得弹片31端部与细绳21侧壁接触,弹片31存在向凹槽12处倾斜,使得弹片31和细绳21之间存在60度夹角;所述插齿32安装在弹片31端部,且插齿32端部插入细绳21侧壁内;通过弹片31和插齿32的配合避免细绳21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发生复位;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21复位的过程中,弹片3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21产生摩擦力,并且插齿32在弹片31的作用下会插在细绳21表面,进一步增大对细绳21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了细绳21的复位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细绳21位于二号空腔13内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珠33,且定位珠33与弹片31远离凹槽12的侧壁处相接触;通过弹片31和定位珠33的配合增大细绳21对弹片31的支撑力;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由于弹片31对细绳21产生的摩擦作用,会增大细绳21拉起时的摩擦力,因此在细绳21位于二号空腔13内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珠33,使得细绳21在被拉出的过程中,先利用细绳21和定位珠33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定位珠33滑动,使得定位珠33将弹片31顶起,当弹片31被顶起至不再与细绳21接触时,细绳21所受的摩擦力会发生减小,并且弹片31此时会对定位珠33产生阻挡力,使得定位珠33的位置发生限制,此时定位珠33也就不再跟着细绳21滑动,从而实现了在整体上减小细绳21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绷带整体的实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细绳21表面倾斜设有毛刺34,且毛刺34的倾斜方向为远离凹槽12的方向;通过细绳21和毛刺34的配合增大细绳21复位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使用时,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因此在细绳21表面倾斜设有毛刺34,且毛刺34的倾斜方向为远离凹槽12的方向,从而使得毛刺34与插齿32处于相对的位置,此时当细绳21受自身的弹力作用发生复位时,毛刺34和插齿32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与细绳21自身的弹力产生对抗力,进一步预防细绳21的复位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空腔11内侧壁安装有防水透气膜14,且防水透气膜14粘附在靠近无纺布1外侧的一号空腔11侧壁上,从而减小液体药物的流失;使用时,当病人在伤口处涂抹有液态药物时,由于液态药物的流动性较强,导致在利用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药物会发生流失,并且膏状药物会从绷带表面渗出,从而严重影响到病人伤口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绷带表面的药物造成污染,甚至滋生细菌后加重病人的伤口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片31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13宽度的一半,且弹片31侧壁设有支杆35与二号空腔13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对弹片31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使用时,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21复位的过程中,弹片3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21产生摩擦力,当细绳21受自身弹力作用较大后会带动弹片31发生弹性变形,若弹片31发生弹性变形后不再对细绳21产生锁紧力,从而造成细绳21的复位,使得绷带不再与人体皮肤表面接触,因此设弹片31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13宽度的一半,且弹片31侧壁设有支杆35与二号空腔13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了对弹片31的支撑力,对弹片31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避免细绳21的失效后,绷带松脱,从而进一步提高绷带的整体使用效果。

使用时,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进一步避免了液体药物发生侧漏,从而提高绷带的包扎效果,保证了药物对伤口处的持久治疗;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21复位的过程中,弹片3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21产生摩擦力,并且插齿32在弹片31的作用下会插在细绳21表面,进一步增大对细绳21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了细绳21的复位作用;当病人的伤口处发生在肘部、膝关节处或是其他经常弯曲的身体部位时,先采用绷带对伤口处进行包扎,当绷带长度不够时,将相邻两绷带之间的魔术贴22进行贴合,从而通过魔术贴22之间的粘附作用将绷带加长,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由于弹片31对细绳21产生的摩擦作用,会增大细绳21拉起时的摩擦力,因此在细绳21位于二号空腔13内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珠33,使得细绳21在被拉出的过程中,先利用细绳21和定位珠33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定位珠33滑动,使得定位珠33将弹片31顶起,当弹片31被顶起至不再与细绳21接触时,细绳21所受的摩擦力会发生减小,并且弹片31此时会对定位珠33产生阻挡力,使得定位珠33的位置发生限制,此时定位珠33也就不再跟着细绳21滑动,从而实现了在整体上减小细绳21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绷带整体的实用性;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因此在细绳21表面倾斜设有毛刺34,且毛刺34的倾斜方向为远离凹槽12的方向,从而使得毛刺34与插齿32处于相对的位置,此时当细绳21受自身的弹力作用发生复位时,毛刺34和插齿32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与细绳21自身的弹力产生对抗力,进一步预防细绳21的复位作用;当病人在伤口处涂抹有液态药物时,由于液态药物的流动性较强,导致在利用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的过程中,药物会发生流失,并且膏状药物会从绷带表面渗出,从而严重影响到病人伤口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绷带表面的药物造成污染,甚至滋生细菌后加重病人的伤口情况;当绷带长度增加至足够包扎病人伤口时,利用绷带对病人的伤口进行包扎,此时为了使得绷带能够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将凹槽12处的细绳21拉起,由于细绳21是安装在无纺布1的夹层中,因此在细绳21被拉起的过程中,带动无纺布1的边缘处发生收缩,从而使得无纺布1与人体皮肤表面紧密贴合,但在人肢体的运动过程中,会对绷带的边缘处产生拉扯力,此时会带动细绳21发生复位,从而影响到绷带的密封情况,在细绳21复位的过程中,弹片31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对细绳21产生摩擦力,当细绳21受自身弹力作用较大后会带动弹片31发生弹性变形,若弹片31发生弹性变形后不再对细绳21产生锁紧力,从而造成细绳21的复位,使得绷带不再与人体皮肤表面接触,因此设弹片31的长度小于二号空腔13宽度的一半,且弹片31侧壁设有支杆35与二号空腔13内侧壁接触,从而实现了对弹片31的支撑力,对弹片31的旋转方向进行限制,避免细绳21的失效后,绷带松脱,从而进一步提高绷带的整体使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