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射频系统及射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126发布日期:2020-08-25 18:5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射频系统及射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射频系统及射频治疗仪。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适宜的射频治疗仪连接,用于射频消融治疗浅表静脉回流患者血管内凝血。电极的使用根据凝血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而言,凝血的体积越大,需要电极的消融能力也就越强。

凝血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同规格的电极配合使用,也就是需要分次将不同规格的电极插入到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凝血的形状不规则,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插入,还需要调整位置,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够降低患者的痛苦。

本申请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系统,包括上述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

本申请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治疗仪,包括上述射频系统。

本申请的第一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包括:

手柄;

导管,设在手柄上;

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均设在导管上;以及

控制部分,设在手柄上,用于使第一电极丝接通或者使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同时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上的电极丝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第一电极丝接通,第二种是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同时接通,这两种工作方式中,导管上电极丝的工作长度不同,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导管的更换次数,两种工作方式切换时,导管不需要移动,但是治疗范围更大,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在第一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丝的工作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电极丝的工作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不同工作长度的电极丝组合。

在第一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物理上隔绝了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的接触。

在第一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电极丝连接线,用于将第一电极丝与射频系统连接;

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极丝连接线的闭合与断开;

第二电极丝连接线,用于将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同时与射频系统连接;以及

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极丝连接线的闭合与断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合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时,能够方便的调整导管上电极丝的工作长度,使用更加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包括:

手柄;

导管,设在手柄上;

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均设在导管上;以及

控制部分,设在手柄上,用于使第一电极丝接通或者使第二电极丝接通;

其中,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能够同时接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上的电极丝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第一电极丝接通,第二种是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同时接通,这两种工作方式中,导管上电极丝的工作长度不同,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导管的更换次数,两种工作方式切换时,导管不需要移动,但是治疗范围更大,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在第二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丝的工作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电极丝的工作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供不同工作长度的电极丝组合。

在第二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物理上隔绝了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的接触。

在第二方面的一较佳示例中,所述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电极丝连接线,用于将第一电极丝与射频系统连接;

第一开关,用于控制第一电极丝连接线的闭合与断开;

第二电极丝连接线,用于将第二电极丝与射频系统连接;以及

第二开关,用于控制第二电极丝连接线的闭合与断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闭合第一开关或者第二开关时,能够方便的调整导管上电极丝的工作长度,使用更加方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射频电路模块,还包括如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较佳示例中所述的任意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所述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的控制部分与射频电路模块连接或者同时与控制模块和射频电路模块连接。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射频电路模块,还包括如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较佳示例中所述的任意一种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所述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的控制部分与射频电路模块连接或者同时与控制模块和射频电路模块连接。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治疗仪,包括如第三方面中所述的射频系统。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治疗仪,包括如第四方面中所述的射频系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益技术效果:

导管上的电极丝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是第一电极丝接通,第二种是第一电极丝和第二电极丝同时接通,这两种工作方式中,导管上电极丝的工作长度不同,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导管的更换次数,两种工作方式切换时,导管不需要移动,但是治疗范围更大,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框图及其与射频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框图及其与射频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框图及其与射频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1、手柄,12、导管,13、第一电极丝,14、第二电极丝,15、控制部分,151、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2、第一开关,153、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4、第二开关,155、第一指示灯,156、第二指示灯,21、控制模块,22、射频电路模块,601、cpu,602、ram,603、rom,604、系统总线,605、驱动电路,606、第一开关电路,607、第二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射频消融电极,该射频消融电极主要由手柄11、导管12、第一电极丝13、第二电极丝14和控制部分15等组成,其中手柄11的作用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握持,导管12安装在手柄11上,使用过程中插入到患者的体内。

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均位于导管12的外壁上,使用过程中随着导管12进入到患者体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极丝13的形状是螺旋型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电极丝14的形状是螺旋型的。

应当理解,射频电流是一种电磁波,当其经过第一电极丝13或者第二电极丝14时,能够向其周围的环境中发出无线电波,此时,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的作用类似于天线。

还应理解,凝血实质上是由纤维蛋白凝块组成的,无线电波进入到凝血中后,能够使纤维蛋白凝块内或者纤维蛋白凝块之间的水分子高速运动,产生热量(即内生热效应),此时温度升高,纤维蛋白凝块中的蛋白质凝固,失去活性,失活后的纤维蛋白凝块逐渐消解,达到治疗的目的。

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由控制部分15进行控制,其工作方式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工作方式:第一电极丝13单独工作或者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工作。

第二种工作方式:第一电极丝13单独工作、第二电极丝14单独工作或者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工作。

这两种工作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工作方式能够提供两种消融方式,第二种工作方式能够提供三种消融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使用过程对这两种工作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第一种工作方式中,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凝血中,第一电极丝13接通时能够消解其周围的纤维蛋白凝块,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接通时,能够消解二者周围的纤维蛋白凝块,明显第二种方式的工作范围更大,并且调整到第二种方式时不需要更换射频消融电极,在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消解更多的纤维蛋白凝块。

第二种工作方式中,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进入到患者体内的凝血中,第一电极丝13接通时能够消解其周围的纤维蛋白凝块,第二电极丝14接通时同样能够消解其周围的纤维蛋白凝块,此时导管12可以停留不动或者进行小幅度的移动,很明显,更换第二电极丝14工作时,可以在不调整导管的位置或者缩短导管的调整距离的前提在达到治疗目的。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同时工作时其工作范围明显要大于第一电极丝13或者第二电极丝14的工作范围。

请参阅图1,作为申请提供的射频消融电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电极丝13的工作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电极丝14的工作长度,也就是这两个电极丝的工作长度既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此处,工作长度应当理解为电极丝参与到射频消融中的长度,是其有效长度,而不是电极丝的长度。

请参阅图2,作为申请提供的射频消融电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之间存在间隙,也就是二者在物理上实现了隔离,不会出现接触导致的接通现象。

作为申请提供的射频消融电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部分15由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第一开关152、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和第二开关154等组成,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作用是将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接入到射频系统的电路中,第一开关152和第二开关154的作用是控制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通断,针对于不同的工作方式,对其连接方式进行分别的介绍。

请参阅图3,针对于第一种工作方式,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的作用是将第一电极丝13与射频系统连通,第一开关152连接在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上,闭合时,第一电极丝13开始工作,断开时,第一电极丝13停止工作。

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作用是将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串联在一起后与射频系统连通,第二开关154连接在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上,闭合时,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开始工作,断开时,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停止工作。

请参阅图4,针对于第二种工作方式,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作用是分别将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与射频系统连通,也就是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是相互独立的,二者互不影响。

第一开关152安装在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上,闭合时,第一电极丝13开始工作,断开时,第一电极丝13停止工作。

第二开关154安装在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上,闭合时,第二电极丝14开始工作,断开时,第二电极丝14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在第一开关152上安装了一个第一指示灯155,第一开关152闭合时第一指示灯155亮起,第一开关152断开时第一指示灯155熄灭。

请参阅图5,当然,还可以通过另外的方式实现,具体的连接方式为: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均分别用于将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连通,其工作与否由射频系统决定,第一开关152和第二开关154用于向射频系统反馈一个信号,射频系统收到对应的信号后,将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所在的电路接通。

更进一步地,在第二开关154上安装了一个第二指示灯156,第二开关154闭合时第二指示灯156亮起,第二开关154断开时第二指示灯156熄灭。

第一指示灯155和第二指示灯156的作用是显示开关的工作状态,方便使用人员观察,能够避免误操作。

应当理解,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主体部分位于导管12内,其从手柄11伸出的部分用于与射频系统连接。

还应理解,为了方便与射频系统进行连接,可以将第一电极丝连接线151和第二电极丝连接线153的从手柄11伸出的部分集成到一个插头中。

还应理解,上述内容中,第一、第二等只是为了表示多个对象是不同的。例如第一电极丝13和第二电极丝14仅表示这是两个不同的电极丝,不应该对电极丝的本身产生任何影响,上述的第一、第二等不应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造成任何限制。

还应理解,导管12缠绕的电极丝的数量可以是两段,也可以是三段或者四段,该改变是需要对电路或者控制程序中相应的部分进行调整后就能够实现,也应当纳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射频系统,该射频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21和射频电路模块22组成,还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控制模块21与射频电路模块22连接,用于向射频电路模块22发送工作指令。

请参阅图4和图5,图中展示了控制部分15与射频系统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图中展示了一种控制模块21的结构示意框图,应当理解,任一处提到的控制模块21,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内容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控制模块21主要有cpu601、ram602、rom603和系统总线604等组成,其中cpu601,ram602和rom603均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射频电路模块22通过驱动电路605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请参阅图7,图中展示了一种控制模块21的结构示意框图,应当理解,任一处提到的控制模块21,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内容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控制模块21主要有cpu601、ram602、rom603和系统总线604等组成,其中cpu601,ram602和rom603均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射频电路模块22通过驱动电路605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

第一开关152通过第一开关电路606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开关电源为该回路提供电流,使得第一开关152闭合时能够通过系统总线604向cpu601反馈一个电信号。

第二开关154通过第二开关电路607连接在系统总线604上,开关电源为该回路提供电流,使得第二开关154闭合时能够通过系统总线604向cpu601反馈一个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射频治疗仪,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射频系统和多段式射频消融电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