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活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2544发布日期:2020-10-28 12:2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射科活动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科活动床。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

放射科的设备一般有普通x线拍片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

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然后送入至设备内进行检查。

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种检查床的电机经常会过载损坏。由于启动频率高,部分患者的体重较大,非常容易导致驱动电机的过载。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起到过载保护的放射科活动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起到过载保护的放射科活动床。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科活动床,包括一箱体,在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一连接地面用的底座,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套,在所述连接套内插入有导杆,所述连接套和所述导杆之间配合有螺丝,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插套,所述导杆向下插入至所述插套内,且所述导杆可沿着所述插套的轴向滑移,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箱体,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前后贯通,在所述箱体的内侧设置有一床板,所述床板的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滚动支撑装置,所述滚动支撑装置配合在所述导向部内,且可沿着所述导向部滑移,在所述床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床板之间配合有螺栓,所述支架具有两个侧板部分;在所述侧板部分的底部设置有t字形的卡条,通过所述卡条配合有弧形的橡胶摩擦条;在所述箱体的底部的前后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一橡胶轮,所述橡胶轮的外壁处设置有v形槽,所述橡胶摩擦条卡设在所述v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为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

优选地,所述滚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部加工有挡圈,所述挡圈限位在所述床板的一侧,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床板后配合有螺母,所述床板被夹持在所述挡圈和所述螺母之间,在所述支撑轴上设置有一套管,在所述支撑轴上加工有第一挡圈,所述第一挡圈限位在所述套管的一端,在所述支撑轴上还装配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限位在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套管可沿着所述支撑轴同轴转动,在所述套管的外部设置有一橡胶球,所述橡胶球和所述套管之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侧板部分的厚度向着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逐渐增厚。

优选地,在所述侧板部分的上方焊接有多根定位轴,通过所述定位轴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抵住所述床板;侧板部分采用弹簧钢材质,在床板承压后,侧板部分可以进行少量的弹性弯曲形变,来配合床板实现对患者的柔性支撑。患者离开后,弹簧回弹,帮助床板复位。

优选地,在所述箱体和所述底座之间配合有橡胶折叠外罩;橡胶折叠外罩的使用,主要是对导杆和插套的连接进行遮盖,避免灰尘进入后影响导杆的上下滑动。

优选地,在所述床板的上端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活动床板,所述活动床板可向上取出,所述活动床板的上端设置有软垫。

优选地,所述活动床板的两侧具有侧翼部分,所述侧翼部分脱离所述床板;侧翼部分的设置便于向上取出活动床板,活动床板的可移动的特性,使得本产品方便配合不方便位移的患者,我们可以将活动床板取下后移动至病房内,承载患者后再放置在床板上,然后再送入核磁设备内进行检查。

优选地,所述软垫具有一个弧形向下的定位凹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中,通过橡胶轮和橡胶摩擦条的配合实现床板的位移,当患者的质量较大时,橡胶摩擦条的配入深度增加,同时橡胶轮和橡胶摩擦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当阻力过大时,橡胶轮和橡胶摩擦条之间会发生打滑,打滑可以避免电机过载,通过橡胶轮的多次旋转,可以在避免过载的基础下,通过多次接触实现患者的承载移动。同时本产品中,配备有多个电机,在患者提供超过100公斤时,我们可以采用两个以上的电机进行推动作业;

2)本产品中,通过滚动支撑装置实现弹性支撑,橡胶球是可弹性形变的,便于配合床板的上下小幅度的移动,同时,在床板前后滑移时,橡胶球可以实现与导向部的配合,便于实现床板的移动导向,增加床板运行的稳定性;

3)本产品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在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在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端”、“另一端”、“外侧”、“上”、“内侧”、“水平”、“同轴”、“中央”、“端部”、“长度”、“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套接”、“连接”、“贯穿”、“插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

实施例1

一种放射科活动床,包括一箱体1,在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一连接地面用的底座2,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套101,在所述连接套101内插入有导杆102,所述连接套101和所述导杆102之间配合有螺丝103,在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插套201,所述导杆102向下插入至所述插套201内,且所述导杆102可沿着所述插套201的轴向滑移,在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推动装置3,所述推动装置3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箱体1,在所述箱体1的顶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u形的导向部4,所述导向部4的前后贯通,在所述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床板5,所述床板5的两侧靠近底部位置处设置有滚动支撑装置6,所述滚动支撑装置6配合在所述导向部4内,且可沿着所述导向部4滑移,在所述床板5的下方设置有支架7,所述支架7和所述床板5之间配合有螺栓701,所述支架7具有两个侧板部分702;在所述侧板部分702的底部设置有t字形的卡条703,通过所述卡条703配合有弧形的橡胶摩擦条704;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的前后端位置处均安装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一橡胶轮801,所述橡胶轮801的外壁处设置有v形槽802,所述橡胶摩擦条704卡设在所述v形槽802内。

所述推动装置3为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

实施例2

所述滚动支撑装置6包括支撑轴601,所述支撑轴601的外部加工有挡圈602,所述挡圈602限位在所述床板5的一侧,所述支撑轴601的一端穿过所述床板5后配合有螺母603,所述床板5被夹持在所述挡圈602和所述螺母603之间,在所述支撑轴601上设置有一套管604,在所述支撑轴601上加工有第一挡圈605,所述第一挡圈605限位在所述套管604的一端,在所述支撑轴601上还装配有第一螺母606,所述第一螺母606限位在所述套管604的另一端,所述套管604可沿着所述支撑轴601同轴转动,在所述套管604的外部设置有一橡胶球607,所述橡胶球607和所述套管604之间过盈配合。

所述侧板部分702的厚度向着远离所述支架7的方向逐渐增厚。

实施例3

在所述侧板部分702的上方焊接有多根定位轴711,通过所述定位轴711配合有弹簧712,所述弹簧712的上端抵住所述床板5;侧板部分702采用弹簧钢材质,在床板5承压后,侧板部分702可以进行少量的弹性弯曲形变,来配合床板实现对患者的柔性支撑。患者离开后,弹簧712回弹,帮助床板复位。

实施例4

在所述箱体1和所述底座2之间配合有橡胶折叠外罩9;橡胶折叠外罩9的使用,主要是对导杆和插套的连接进行遮盖,避免灰尘进入后影响导杆的上下滑动。

实施例5

在所述床板5的上端设置有凹槽501,在所述凹槽501内安装有活动床板502,所述活动床板502可向上取出,所述活动床板502的上端设置有软垫503。

所述活动床板502的两侧具有侧翼部分551,所述侧翼部分551脱离所述床板5;侧翼部分551的设置便于向上取出活动床板,活动床板的可移动的特性,使得本产品方便配合不方便位移的患者,我们可以将活动床板取下后移动至病房内,承载患者后再放置在床板上,然后再送入核磁设备内进行检查。

所述软垫503具有一个弧形向下的定位凹槽50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