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961发布日期:2020-11-10 18: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康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脚踝扭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脚踝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也就是说脚踝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脚踝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活动和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脚踝周围的韧带损伤都属于脚踝扭伤的范畴。

首先,发生脚踝扭伤后应立即至医院急诊就诊,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然后,治疗的方案一般为用石膏或支具将踝关节于轻度外翻中立位固定,固定时间为3~6周,固定期间尽量避免负重。拆除石膏或支具后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可能出现的关节粘连。拆石膏可负重行走,经过康复一般三个月后可恢复肌肉力量并进行体育活动。

综上所述,踝关节扭伤治疗周期较长,医生制定好康复计划后,需要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二次伤害,增加患者的伤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踝关节扭伤治疗周期较长,医生制定好康复计划后,需要患者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二次伤害,增加患者的伤势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治疗效果好的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

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底座、固定架和放置盘,底座顶部转角处设置有固定架;放置盘,固定架顶部设置有放置盘;旋转机构,底座顶部靠近固定架设置有旋转机构;滑动杆,旋转机构顶部转动式设置有滑动杆;滑动架,滑动杆上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架;转动架,滑动架上端转动式设置有转动架;螺杆,滑动架和转动架通过螺杆转动式连接;蝶形螺母,螺杆两端旋合有蝶形螺母;放置弹性板,转动架顶部设置有放置弹性板;按摩装置,底座顶部靠近固定架设置有按摩装置。

进一步说明,旋转机构包括:滑动台,底座顶部靠近固定架位置对称设置有滑动台;安装盘,两滑动台下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盘;伺服电机,安装盘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转轴,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柱形滑块,转轴上设置有柱形滑块;一字滑槽板,两滑动台顶部滑动式设置有一字滑槽板,柱形滑块在一字滑槽板开有的滑槽内滑动;第一齿条,一字滑槽板内侧相对设置有第一齿条;缺齿轮,转轴上部靠近柱形滑块设置有缺齿轮,缺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二齿条,一字滑槽板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条;轴承座,底座顶部靠近第二齿条位置设置有轴承座;第一转动轴,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上端连接有滑动杆;圆齿轮,第一转动轴靠近第二齿条设置有圆齿轮,圆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

进一步说明,按摩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轴,底座顶部靠近固定架位置通过支架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底座顶部靠近轴承座位置通过支架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动轴;皮带传送机构,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相近一端之间通过皮带传送机构连接;锥齿轮,第一转动轴下端靠近圆齿轮位置设置有锥齿轮,第三转动轴靠近皮带传送机构一端设置有锥齿轮,两锥齿轮啮合;连杆,第二转动轴另一端转动式设置有连杆;导套,滑动台靠近连杆一端设置有导套;滑动板,导套内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曲柄,滑动板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曲柄,曲柄另一端与连杆转动式连接;n形架,滑动板顶部设置有n形架;第一滑轴,固定架上部开有的直滑槽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轴;一字槽板,第一滑轴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一字槽板;第二滑轴,n形架上部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滑轴,两个第二滑轴分别与相近的一字槽板的滑槽配合;l形板,两一字槽板另一端相对转动式设置有l形板;弹性按摩块,两l形板上部相对设置有弹性按摩块,两弹性按摩块位于放置盘上方;滑杆,放置盘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两弹性按摩块位底部均设置有滑杆,两滑杆与相近放置盘的滑槽配合。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扇形台,底座顶部靠近滑动架设置有扇形台;弧形导杆,扇形台顶部开有的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导杆;导块,弧形导杆上滑动式设置有导块;连接杆,滑动杆远离第一转动轴一端底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底部与导块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安装架,放置弹性板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架;弹性带,两个安装架两端对称设置有弹性带;公扣,远离伺服电机同一侧的弹性带均连接公扣;母扣,靠近伺服电机同一侧的弹性带均连接母扣,公扣和母扣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旋转机构和按摩装置的配合,能够对受伤的脚踝进行辅助康复治疗,加快愈合的速度。

2、通过弧形导杆能够辅助控制放置弹性板的左右摆动,扇形台可对放置弹性板起到支撑作用,方便设备的运行。

3、利用公扣和母将受伤的脚踝固定在放置弹性板,防止脚踝放置不当,在治疗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方便设备对脚踝进行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按摩装置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架,3、放置盘,4、旋转机构,41、滑动台,42、安装盘,43、伺服电机,44、转轴,45、柱形滑块,46、一字滑槽板,47、第一齿条,48、缺齿轮,49、第二齿条,410、轴承座,411、第一转动轴,412、圆齿轮,5、滑动杆,6、滑动架,7、转动架,8、螺杆,9、蝶形螺母,10、放置弹性板,11、按摩装置,111、第二转动轴,112、第三转动轴,113、皮带传送机构,114、锥齿轮,115、连杆,116、导套,117、滑动板,118、曲柄,119、n形架,1110、直滑槽,1111、第一滑轴,1112、一字槽板,1113、第二滑轴,1114、l形板,1115、弹性按摩块,1116、滑杆,12、扇形台,13、弧形导杆,14、导块,15、连接杆,16、安装架,17、弹性带,18、公扣,19、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包括有底座1、固定架2、放置盘3、旋转机构4、滑动杆5、滑动架6、转动架7、螺杆8、蝶形螺母9、放置弹性板10和按摩装置11,底座1顶部转角处设置有固定架2,固定架2顶部设置有放置盘3,底座1顶部中间设置有旋转机构4,旋转机构4顶部转动式设置有滑动杆5,滑动杆5上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架6,滑动架6上端转动式设置有转动架7,滑动架6和转动架7通过螺杆8转动式连接;蝶形螺母9,螺杆8两端旋合有蝶形螺母9,转动架7顶部设置有放置弹性板10,底座1顶部前侧设置有按摩装置11。

旋转机构4包括有滑动台41、安装盘42、伺服电机43、转轴44、柱形滑块45、一字滑槽板46、第一齿条47、缺齿轮48、第二齿条49、轴承座410、第一转动轴411和圆齿轮412,底座1顶部中间对称设置有滑动台41,两滑动台41下部之间设置有安装盘42,安装盘42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43,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44连接,转轴44上设置有柱形滑块45,两滑动台41顶部滑动式设置有一字滑槽板46,柱形滑块45在一字滑槽板46开有的滑槽内滑动,一字滑槽板46内侧相对设置有第一齿条47,转轴44上部靠近柱形滑块45设置有缺齿轮48,缺齿轮48与第一齿条47啮合,一字滑槽板46外侧设置有第二齿条49,底座1顶部左侧设置有轴承座410,轴承座41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轴411,第一转动轴411上端连接有滑动杆5,第一转动轴411中部设置有圆齿轮412,圆齿轮412和第二齿条49啮合。

按摩装置11包括有第二转动轴111、第三转动轴112、皮带传送机构113、锥齿轮114、连杆115、导套116、滑动板117、曲柄118、n形架119、第一滑轴1111、一字槽板1112、第二滑轴1113、l形板1114、弹性按摩块1115和滑杆1116,底座1顶部左侧靠近固定架2位置通过支架转动式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11,底座1顶部左侧靠近轴承座410位置通过支架转动式设置有第三转动轴112,第二转动轴111和第三转动轴112相近一端之间通过皮带传送机构113连接,第一转动轴411下端靠近圆齿轮412位置设置有锥齿轮114,第三转动轴112后端设置有锥齿轮114,两锥齿轮114啮合,第二转动轴111另一端转动式设置有连杆115,滑动台41前侧左端设置有导套116,导套116内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117,滑动板117底部转动式连接有曲柄118,曲柄118另一端与连杆115转动式连接,滑动板117顶部设置有n形架119,固定架2上部开有的直滑槽1110内滑动式设置有第一滑轴1111,第一滑轴1111两端均转动式设置有一字槽板1112,n形架119上部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二滑轴1113,两个第二滑轴1113分别与相近的一字槽板1112的滑槽配合,两一字槽板1112另一端相对转动式设置有l形板1114,两l形板1114上部相对设置有弹性按摩块1115,两弹性按摩块1115位于放置盘3上方,放置盘3顶部两侧均开有滑槽,两弹性按摩块1115位底部均设置有滑杆1116,两滑杆1116与相近放置盘3的滑槽配合。

当需要使用本设置对脚踝进行康复治疗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小腿放置在放置盘3上,推动滑动架6在滑动杆5滑动,将放置弹性板10调整到受伤脚踝的下方,随后,使转动架7在滑动架6上转动,转动架7带动放置弹性板10转动,使放置弹性板10贴合脚踝,然后转动螺杆8两端的蝶形螺母9,将转动架7固定在滑动架6上,方便对脚踝进行康复治疗。随后启动伺服电机43,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44顺时针运动,转轴44带动柱形滑块45在一字滑槽板46的滑槽内移动,当缺齿轮48与右侧第一齿条47啮合时,一字滑槽板46带动第二齿条49向前运动,第二齿条49与圆齿轮412啮合,带动第一转动轴411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轴411通过滑动杆5带动滑动架6向右转动,滑动架6通过螺杆8和蝶形螺母9带动转动架7向右转动,转动架7带动放置弹性板10向右运动,从而控制受伤的脚踝向右运动,当缺齿轮48与左侧第一齿条47啮合时,一字滑槽板46带动第二齿条49向后运动,第二齿条49与圆齿轮412啮合,带动第一转动轴411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轴411通过滑动杆5带动滑动架6向左转动,滑动架6通过螺杆8和蝶形螺母9带动转动架7向左转动,转动架7带动放置弹性板10向左运动,继而控制受伤的脚踝向左运动,对受伤的脚踝进行治疗。同时,第一转动轴411转动带动连接的锥齿轮114转动,两锥齿轮114啮合,从而带动第三转动轴112转动,第三转动轴112通过皮带传送机构113带动第二转动轴111转动,第二转动轴111通过曲柄118带动滑动板117沿着导套116滑动,当滑动板117沿着导套116向下滑动时,滑动板117通过n形架119带动第二滑轴1113在一字槽板1112的滑槽内向下滑动,使第一滑轴1111在固定架2的直滑槽1110内向下移动,两一字槽板1112带动连接的l形板1114向内运动,l形板1114带动弹性按摩块1115通过滑杆1116沿着放置盘3的滑槽向内移动,对放置盘3上的小腿进行按压。当滑动板117向上移动时,导套116通过n形架119带动第二滑轴1113在一字槽板1112的滑槽内向上滑动,使第一滑轴1111在固定架2的直滑槽1110内向上移动,两一字槽板1112带动连接的l形板1114向外运动,l形板1114带动弹性按摩块1115通过滑杆1116沿着放置盘3的滑槽向外移动,从而松开放置盘3上的小腿,实现了辅助脚踝的康复治疗,在脚踝康复治疗完成后,工作人员控制伺服电机43关闭。本设置结构简单,能够对受伤的脚踝进行辅助康复治疗,加快愈合的速度。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5所示,一种医疗用脚踝辅助康复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有扇形台12、弧形导杆13、导块14和连接杆15,底座1顶部后侧设置有扇形台12,扇形台12顶部开有的弧形槽内设置有弧形导杆13,弧形导杆13上滑动式设置有导块14,滑动杆5远离第一转动轴411一端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底部与导块14连接。

滑动杆5左右摆动时,滑动杆5带动连接杆15左右移动,连接杆15带动导块14在扇形台12的弧形导杆13上左右摆动,通过弧形导杆13能够辅助控制放置弹性板10的左右摆动,扇形台12可对放置弹性板10起到支撑作用,方便设备的运行。

还包括有安装架16、弹性带17、公扣18和母扣19,放置弹性板10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架16,两个安装架16两端对称设置有弹性带17,左侧的弹性带17均连接公扣18,右侧的弹性带17均连接母扣19,公扣18和母扣19配合。

将受伤的脚踝放置在放置弹性板10上时,拉动相对一侧的弹性带17,将公扣18和母扣19卡主,将受伤的脚踝固定在放置弹性板10,防止脚踝放置不当,在治疗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方便设备对脚踝进行康复治疗。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