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8262发布日期:2020-12-25 12:0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耳鼻喉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困扰和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发各种其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病。耳、鼻、喉是人体的小部位,分布在大脑的周围。耳、鼻、喉得了病最容易受牵连的就是大脑,大脑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后果严重。

耳鼻喉科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咽鼓管检查、听力检查、前庭检查、嗅觉检查、外鼻鼻腔检查、鼻功能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口咽检查、喉部检查、外耳检查是耳鼻喉检查最基本最简单的项目,通过此项检查可发现外耳道炎,无畸形,分裂以及有无狭窄,止血,耳垢栓塞等。听力检查及检查耳朵的听觉能力。

现有的耳鼻喉科在检查时,仅通过人工手动敲击音叉来监测患者的听力情况,在检查时需要在多方位上进行检查,让患者判断发音物的位置,不仅检查速度较慢,且人为敲击音叉的速度力度都不一致,这样不准确的操作容易影响检查判断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为此,提出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中空底座,所述中空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下部竖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一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环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二升降环,所述第二升降环的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第三升降环,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升降板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绳轮,所述绳轮的上部的绳轮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升降环、第一升降环以及第一升降板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绳轮上;

所述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以及第三升降环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音叉球,所述音叉球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音叉,所述音叉球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销套,所述销套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音叉球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一侧中部,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音叉球的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一侧与铁块的一侧对齐,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敲击部,所述敲击部设置在所述音叉的一侧;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立板,所述弧形立板的侧面上安装有照明灯管,所述弧形立板的表面设置为镜面;

所述支撑柱上安装有红外接收器,且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用于控制供电电流大小的电控滑动变阻器,所述红外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正反转电机、电控滑动变阻器以及所有音叉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通过操作不同部位的音叉球发声,让患者对发音物位置进行判断,起到对患者检查的作用;且可以利用冲击力的大小使得音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查。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且储水室的内部喷涂有防腐蚀层,所述中空底座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且中空底座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以及排水口上均安装有螺纹堵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向储水室中注满水,增加中空底座的重量,从而提高本发明机器人的支撑稳定性;且在需要移动或转移时,放掉其中的水,减轻重量,便于转移。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底座的下部安装有高低脚和万向轮,所述高低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固定时,提高高低脚使得万向轮悬空,增加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高低脚的上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安装在中空底座底部的螺纹孔中,所述高低脚的侧面上开设有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孔的设计,在使用时,找一力臂杆插入到插孔中,便于施力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板与第一升降环之间、第一升降环与第二升降环之间、第二升降环与第三升降环之间均设置有三根连接绳,且三根连接绳以第一升降环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均匀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绳起到支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以及第三升降环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计,便于拉绳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升降板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拉绳穿过所述凸环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环使得拉绳凸出于第一升降板的表面,使得拉绳便于缠绕在绳轮的中心处。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用于导电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分别通过线卡固定连接在第一升降板、第一升降环、第二升降环、第三升降环上,且导线上位于每个线卡之间均设置有多余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线实现对音叉球内电磁铁的供电。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红外遥控器,所述红外遥控器的一端安装有红外发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红外遥控器便于远程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音叉球上开设有放音口,所述放音口的正面与第二升降环的圆心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放音口便于音叉的声音传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三组升降环的设置,并在升降环的上部设置有可以进行电控操作的音叉球,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三组升降环分别位于患者头部的外侧、外侧上方和外侧下方,在检查时,通过操作不同部位的音叉球发声,让患者对发音物位置进行判断,起到对患者检查的作用;且可以利用电控滑动变阻器控制供电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利用冲击力的大小使得音叉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便于对患者进行检查;

2、本发明在弧形立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照明灯管和镜面,便于对患者的耳部、鼻腔或口腔进行照射检查,患者也可以根据镜面的反射,自行查看自己的口腔、鼻腔,且利用第二电动推杆升降调节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3、本发明利用拉绳、连接绳以及正反转电机,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正反转电机的转动,使得拉绳收起或放下,从而收起或放下三组升降环,便于在患者检查时,落放在患者的身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听力测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中空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高低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音叉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弧形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红外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中空底座;2、支撑柱;3、红外接收器;4、第一支撑杆;5、第一电动推杆;6、第一升降板;7、第二支撑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二升降板;10、红外遥控器;11、红外发射器;12、正反转电机;13、第一齿轮;14、绳轮;15、第二齿轮;16、导线;17、音叉球;

101、进水口;102、排水口;103、万向轮;104、高低脚;105、螺纹柱;106、橡胶垫;107、插孔;601、拉绳;602、凸环;603、连接绳;604、第一升降环;605、第二升降环;606、第三升降环;607、通孔;

91、弧形立板;92、镜面;93、照明灯管;1701、销套;1702、活动杆;1703、弹簧;1704、铁块;1705、电磁铁;1706、连接杆;1707、放音口;1708、音叉;1709、敲击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耳鼻喉科辅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

中空底座1,中空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杆4和第二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4的一端下部竖直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第一电动推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板6,第一升降板6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一升降环604,第一升降环604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二升降环605,第二升降环605的下部通过连接绳603连接有第三升降环606,第一升降板6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2,正反转电机12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3,且第一升降板6的上部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绳轮14,绳轮14的上部的绳轮轴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5,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5啮合连接;第三升降环60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绳601,拉绳601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升降环605、第一升降环604以及第一升降板6并固定连接在绳轮14上;

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以及第三升降环606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音叉球17,音叉球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音叉1708,音叉球17内顶部固定连接有销套1701,销套170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杆1702,音叉球1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1703,弹簧17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1702的一侧中部,活动杆17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块1704,音叉球17的内部通过连接杆1706固定连接有电磁铁1705,电磁铁1705的一侧与铁块1704的一侧对齐,活动杆17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敲击部1709,敲击部1709设置在音叉1708的一侧;音叉球17上开设有放音口1707,放音口1707的正面与第二升降环605的圆心对齐;

第二支撑杆7的一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电动推杆8,第二电动推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板9,第二升降板9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立板91,弧形立板91的侧面上安装有照明灯管93,弧形立板91的表面设置为镜面92;

支撑柱2上安装有红外接收器3,且支撑柱2的内部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用于控制供电电流大小的电控滑动变阻器,红外接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动推杆5、第二电动推杆8、正反转电机12、电控滑动变阻器以及所有音叉球17连接。

如图3所示,中空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储水室,且储水室的内部喷涂有防腐蚀层,中空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进水口101,且中空底座1的下部开设有排水口102,进水口101以及排水口102上均安装有螺纹堵盖。中空底座1的下部安装有高低脚104和万向轮103,高低脚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06。如图4所示,高低脚104的上部中心固定连接有螺纹柱105,螺纹柱105螺纹安装在中空底座1底部的螺纹孔中,高低脚104的侧面上开设有插孔107。

如图2所示,第一升降板6与第一升降环604之间、第一升降环604与第二升降环605之间、第二升降环605与第三升降环606之间均设置有三根连接绳603,且三根连接绳603以第一升降环604的圆心为中心呈环形均匀设置。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以及第三升降环606上均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通孔607。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板6的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602,拉绳601穿过凸环602的内部。

本发明还包括有用于导电连接的导线16,导线16分别通过线卡固定连接在第一升降板6、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第三升降环606上,且导线16上位于每个线卡之间均设置有多余的长度。本发明还包括有红外遥控器10,如图8所示,红外遥控器10的一端安装有红外发射器11。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发明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让患者搬一椅子坐在第一升降板6的正下方,通过红外遥控器10远程操作正反转电机12转动,使得拉绳601放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和第三升降环606缓慢下降;并在连接绳603的拉力作用下,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和第三升降环606悬空,然后通过操作第一电动推杆5升降微调升降环的高度,使得第二升降环605的高度与患者的脑袋高度相同(注意第一升降环604、第二升降环605和第三升降环606的内径设置在1.2-1.5m),然后即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10控制任意一只音叉球17发音,且可以通过电控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的大小,从而控制音叉球17的发音大小,对患者进行检查。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