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及其汤剂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56949发布日期:2021-03-23 10:4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动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及其汤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常出现在肉鸡快速生长期的、群发性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原因涉及遗传、环境、饲料、疾病、孵化和其它因素等,缺氧是主要始动因素,肺动脉高压是重要的发病机理。

患病肉鸡临床表现为食欲下降、生长发育缓慢、腹部膨大有波动感等症状,病理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液体,右心肥大充血,肝脏暗红、质地变硬,肺水肿,肾脏常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肠道壁增厚、肠管变细,各脏器均有不同程度淤血肿大。

基于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理,目前一般采取选育优良品种、改善饲养环境、改善营养水平等综合性预防措施。现有的治疗措施一般是采用穿刺放腹水,或以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症治疗,或在饲料中添加l-精氨酸、脲酶抑制剂、维生素e、维生素c、微量元素硒、复方中药等药物。随着新时代绿色健康养殖的需求,从药物安全、动物性食品安全及环境方面考虑,研发高效、安全、绿色环保的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复方中药是纯天然药物,是体现中(兽)医学整体观念治疗优势的最佳载体,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功效,因此,研发可以有效防治以发病因素多样性和发病脏腑多样性为特点的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复方中药具有可行性,并且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配方合理、制备简单、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纯天然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该复方由以下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混合配伍而成:黄芪15~45份、茯苓10~20份、当归10~20份、大腹皮5~15份、丹参10~20份、车前子5~15份、甘草5~10份。

优选的,所述复方中药由以下原料组分按质量份数混合配伍而成:黄芪30份、茯苓15份、当归15份、大腹皮10份、丹参10份、车前子10份、甘草6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该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汤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

步骤1,按复方中药配方称取黄芪、茯苓、当归、大腹皮、丹参、车前子、甘草并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物,其中车前子用布袋包好;

步骤2,向上述中药混合物中第一次加清水浸泡,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纱布过滤药液;第二次加清水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纱布过滤药液;第三次加清水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纱布过滤药液;

步骤3,将三次过滤后的药液合并,利用纱布过滤,将滤液离心,取上清液,弃沉淀;

步骤4,利用减压蒸馏将上清液浓缩配制成原料生药含量为1.0g/ml的汤剂;

步骤5,将制备好的汤剂放入4℃冰箱保存,饲喂前混匀温化。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加清水的质量为中药混合物的3~10倍,浸泡的时间为60~240min,第一次转文火煎煮的时间为60~120min;第二次加清水的质量为中药混合物的3~6倍,第二次转文火煎煮的时间为60~90min;第三次加清水的质量为中药混合物的2~4倍,第三次文火煎煮的时间为30~6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纱布为3~12层,离心转速为2000~3000r/min。

各组分的药物特性如下: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功效;多主治脾肺气虚、气虚下陷、水湿停滞、表虚自汗、气血不足之疮疡脓症等。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脾、胃、心、肺、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功效;多主治脾虚湿困、水湿停滞、运化失调者。

当归:性味甘、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具有补血和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多主治体弱血虚、血滞疼痛、风湿痹痛、阴虚肠燥便秘等证。

大腹皮:性味辛温;归脾、胃经;具有行气宽中、利水消肿功效;多主治水气外溢为肿、湿邪内停。

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功效;多主治多种瘀血病证、疮痈肿毒、温病热入营血证。

车前子:性味甘、淡,寒;归肝、肾、小肠经;具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功效;多主治湿热淋浊、水湿泄泻、尿不利、眼目赤肿等证。

甘草:性味甘,平;归十二经;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功效;多主治脾胃虚弱、热毒亢盛、咳嗽喘息等证,能缓和药物峻烈之性,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中(兽)医认为肉鸡腹水综合征属于“臌胀”范畴,特点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表现在心、肺、脾、肝、肾五脏的气血双虚,标实表现气滞血瘀、水湿停聚,发病主要是由于肺失宣降、脾失运化、肝失调达、肾失主水,水液代谢失衡从而导致腹水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为纯天然中药制剂。

针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因素多样性、发病脏腑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中兽医理论配伍,本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具有补气养血、活血理气、利水渗湿的功能,组方合理,标本兼治,制备简单,可以多途径、多靶点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

本发明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汤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其中清水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能够保证复方中药有效成分能被提取,同时三次都调整操作时间,既能保证药物有效成分,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试验动物:1日龄罗斯肉鸡

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汤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1份为1g称取配方中黄芪30g、茯苓15g、当归15g、大腹皮10g、丹参15g、车前子10g、甘草6g,将上述中药混合,其中车前子用布袋包好;

(2).向上述中药混合物第一次加清水600ml浸泡12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9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二次加清水5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8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三次加清水3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40min,纱布过滤药液。

(3).将三次煎煮药液合并,利用8层纱布过滤,滤液以25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弃沉淀。

(4).利用减压蒸馏将上清液浓缩配制成原料生药含量为1.0g/ml的汤剂。

(5).制备好的汤剂,放入4℃冰箱保存,饲喂前混匀温化。

2.动物分组:

1日龄罗斯肉鸡常规饲养,于8日龄随机分为:空白组、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采取本课题组的多因素法造模法9-11℃、饮水添加0.12%na+、日粮添加3%猪油与4%鱼粉)和复方中药高剂量组、复方中药中剂量组、复方中药低剂量组(饮水中分别添加2、1、0.5g/kg·d芪苓归腹方)。

3.样品采集:

于定期日龄,统计发病率,各组随机抽取肉鸡,称重,采集组织样品用于测定特定基因和蛋白表达。

4.腹水心脏指数测定:

腹水心脏指数(ascitesheartindex,ahi)是指右心室重量与全心室重量的比值。剖取心脏后进行简单冲洗,除去表面的血凝块以及脂肪等,分离全心室和右心室,称重,计算ahi结果。ahi大于0.250作为肉鸡发生腹水的判定标准。

5.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基因表达。

6.elisa法检测组织蛋白含量。

结果:

1.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肉鸡表现精神萎靡,肢体倦怠;腹部膨大且皮肤变薄发亮,触之有波动感,剖解时可抽出200-500ml不等的黄色积液;剖解可见心包积液,右心肥大,肝肺肿大、充血或瘀血,部分鸡肾脏肿大、充血,肠管肿胀,肠壁充血或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复方中药组肉鸡临床症状与病理剖检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2.与空白组相比,各日龄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肉鸡腹水心脏指数和发病率极显著增加(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组肉鸡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各日龄各剂量复方中药组腹水心脏指数显著降低(p<0.01或p<0.05),体重显著升高(p<0.01或p<0.05)。

3.与空白组相比,35和45日龄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肺组织hif-1α、vegf、etar基因表达量和inos活性、no含量、et-1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组肺组织以上指标均有改善(p<0.01或p<0.05)。

4.与空白组相比,35日龄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肉鸡空肠组织隐窝深度、nf-κbmrna相对表达量和mmp-9、mmp-9/timp-1蛋白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空肠组织绒毛长度、绒隐比、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中药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1或p<0.05)。

5.与空白组相比,35日龄肉鸡腹水综合征模型组肉鸡肝肾组织hif-1α、nox4、angⅱ、tgf-β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复方中药组均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1或p<0.05)。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及其操作制备的汤剂,可以改善肉鸡心肺肝肾和肠道组织功能,多途径、多靶点有效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

实施例2

防治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复方中药(芪苓归腹方)汤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1份为1g称取配方中黄芪15g、茯苓10g、当归10g、大腹皮5g、丹参10g、车前子5g、甘草5g,将上述中药混合,其中车前子用布袋包好;

(2).向上述中药混合物第一次加清水200ml浸泡6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6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二次加清水2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6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三次加清水1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30min,纱布过滤药液。

(3).将三次煎煮药液合并,利用3层纱布过滤,滤液以2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弃沉淀。

(4).利用减压蒸馏将上清液浓缩配制成原料生药含量为1.0g/ml的汤剂。

(5).制备好的汤剂,放入4℃冰箱保存,饲喂前混匀温化。

实施例3

(1).按1份为1g称取配方中黄芪45g、茯苓20g、当归20g、大腹皮15g、丹参20g、车前子15g、甘草10g,将上述中药混合,其中车前子用布袋包好;

(2).向上述中药混合物第一次加清水1500ml浸泡240min,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12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二次加清水9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90min,纱布过滤药液;第三次加清水600ml煎煮,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煎煮60min,纱布过滤药液。

(3).将三次煎煮药液合并,利用12层纱布过滤,滤液以3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弃沉淀。

(4).利用减压蒸馏将上清液浓缩配制成原料生药含量为1.0g/ml的汤剂。

(5).制备好的汤剂,放入4℃冰箱保存,饲喂前混匀温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