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91156发布日期:2021-03-17 00:3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治疗黑变病的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黑变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面部的色素沉着病,多见于中年妇女,该病的病因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患者长期从事与煤焦油以及其衍生物接触的工作,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长期使用有光感性物质的化妆品以及日光的暴晒,亦有认为与血清铜含量高有关。其症状表现为:开始皮肤轻度瘙痒、红斑,以后发生色素沉着;色素斑边界不清,色素由浅而深,逐渐播散,呈淡褐色、灰褐色、褐色、深褐色;色素沉着处有轻度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皮损表面有弥漫细薄的鳞屑,像撒了一层面粉,皮肤可有轻度萎缩及毛囊过度角化现象。黑变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面部和颈部,尤其以前额、两耳周围及两侧面颊周围最为常见,亦可见于两手、前臂、腹部、大腿及其他暴露部位。本病也常伴有缓脉、头痛、食欲减退、消瘦、全身衰弱等。

现代医学对于黑变病的治疗方式是让患者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等药物,或者涂抹治疗皮肤病的药膏,当上述两者没有太大作用时,也会建议采用激光治疗,但激光治疗后不久就会复发,从而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0-15g、红花10-15g、川芎5-10g、当归10-15g、赤芍10-15g、丹参15-20g、熟地15-20g、怀山药10-15g、山茱萸10-15g、丹皮8-12g、茯苓8-12g、泽泻8-12g、香附8-12g、肉桂2-4g、红参10-15g、三七15-20g、菟丝子10-15g、沙苑子10-15g、柴胡10-15g、茯苓10-15g、白术10-15g、郁金10-15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20g、熟地20g、怀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2g、茯苓12g、泽泻12g、香附12g、肉桂4g、红参15g、三七20g、菟丝子15g、沙苑子15g、柴胡15g、茯苓15g、白术15g、郁金15g。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0g、红花10g、川芎5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5g、熟地15g、怀山药10g、山茱萸10g、丹皮8g、茯苓8g、泽泻8g、香附8g、肉桂2g、红参10g、三七15-20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柴胡10g、茯苓10g、白术10g、郁金10g。

优选的,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

s2: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

s3: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

s4:将步骤s3种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步骤s2中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

s5:通过制粒机将步骤s4中的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s6: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

s7: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

s8: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至少需要煎煮3次,并将多次煎煮获得的药液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药液的浓缩需要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1.3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烘干的温度为75-90℃,且烘干后的水分为1%-4%。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糖浆至少包裹3次后在加入滑石粉,每次糖浆的包裹后均需要烘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选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且药物制备较为方便,服用方便,疗效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0-15g、红花10-15g、川芎5-10g、当归10-15g、赤芍10-15g、丹参15-20g、熟地15-20g、怀山药10-15g、山茱萸10-15g、丹皮8-12g、茯苓8-12g、泽泻8-12g、香附8-12g、肉桂2-4g、红参10-15g、三七15-20g、菟丝子10-15g、沙苑子10-15g、柴胡10-15g、茯苓10-15g、白术10-15g、郁金10-15g。

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

s2: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

s3: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

s4:将步骤s3种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步骤s2中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

s5:通过制粒机将步骤s4中的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s6: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

s7: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

s8: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至少需要煎煮3次,并将多次煎煮获得的药液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药液的浓缩需要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1.3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烘干的温度为75-90℃,且烘干后的水分为1%-4%。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糖浆至少包裹3次后在加入滑石粉,每次糖浆的包裹后均需要烘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将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通过制粒机将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通过选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且药物制备较为方便,服用方便,疗效好。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5g、红花15g、川芎10g、当归15g、赤芍15g、丹参20g、熟地20g、怀山药15g、山茱萸15g、丹皮12g、茯苓12g、泽泻12g、香附12g、肉桂4g、红参15g、三七20g、菟丝子15g、沙苑子15g、柴胡15g、茯苓15g、白术15g、郁金15g。

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

s2: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

s3: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

s4:将步骤s3种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步骤s2中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

s5:通过制粒机将步骤s4中的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s6: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

s7: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

s8: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至少需要煎煮3次,并将多次煎煮获得的药液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药液的浓缩需要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1.3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烘干的温度为75-90℃,且烘干后的水分为1%-4%。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糖浆至少包裹3次后在加入滑石粉,每次糖浆的包裹后均需要烘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将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通过制粒机将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通过选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且药物制备较为方便,服用方便,疗效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组分计的药物制成:桃仁10g、红花10g、川芎5g、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5g、熟地15g、怀山药10g、山茱萸10g、丹皮8g、茯苓8g、泽泻8g、香附8g、肉桂2g、红参10g、三七15-20g、菟丝子10g、沙苑子10g、柴胡10g、茯苓10g、白术10g、郁金10g。

一种治疗黑变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

s2: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

s3: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

s4:将步骤s3种的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步骤s2中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

s5:通过制粒机将步骤s4中的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

s6: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

s7: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

s8: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至少需要煎煮3次,并将多次煎煮获得的药液进行混合。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药液的浓缩需要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1.3的浸膏。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烘干的温度为75-90℃,且烘干后的水分为1%-4%。

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糖浆至少包裹3次后在加入滑石粉,每次糖浆的包裹后均需要烘干。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按重量份称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将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进行粉碎;将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放入水中,进行煎煮,得到药液;将药液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并将粉碎的药物与浓缩液进行混合;通过制粒机将药物制成药粒,并放入烘箱中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药粒放入糖衣锅内搅拌,并加入滑石粉;加入糖浆,加入滑石粉,然后加入蜡粉;对获取的药物进行包装;通过选取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香附、肉桂、红参、三七、菟丝子、沙苑子、柴胡、茯苓、白术、郁金,且药物制备较为方便,服用方便,疗效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