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597发布日期:2021-02-09 19:1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


背景技术:

[0002]
肝肾亏虚多为精血不足,形体官窍失养,而无明显阴阳失调之象。临床上的肝肾精血亏虚多表现为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肝肾亏虚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肾阴虚;
[0003]
肝肾亏虚往往多伴有脾虚痰湿;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痰湿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
[0004]
肝肾亏虚、脾虚痰湿则会经常导致的各种虚证如易疲劳、虚劳、怕冷、亚健康状态;腹痛、泄泻、胃脘痛、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腰、腿关节疼痛及软组织挫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骶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疼痛;
[0005]
现有技术中的西药治疗都只是对症治疗,无法从整体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干预,且西药毒副作用较大,若用药后受孕,母儿的远期安全性令人堪忧。
[0006]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
[0008]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包括以下药物:
[0009]
川牛膝、广木香、桑寄生、杜仲、朱砂、当归、制白附子、半夏、砂仁、干姜、川芎、党参、吴茱萸、肉桂皮、茯苓、石菖蒲、桑葚子、夜交藤。
[0010]
在上述的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中,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川牛膝13-17份、广木香14-18份、桑寄生8-12份、杜仲9-15份、朱砂6-11份、当归17-25份、制白附子18-26份、半夏14-20份、砂仁9-17份、干姜21-25份、川芎8-14份、党参3-9份、吴茱萸14-18份、肉桂皮10-16份、茯苓6-12份、石菖蒲14-18份、桑葚子5-11份、夜交藤5-17份。
[0011]
在上述的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中,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川牛膝13-15份、广木香14-16份、桑寄生10-12份、杜仲12-15份、朱砂9-11份、当归17-21份、制白附子21-26份、半夏18-20份、砂仁12-17份、干姜21-23份、川芎8-12份、党参6-9份、吴茱萸16-18份、肉桂皮10-13份、茯苓9-12份、石菖蒲16-18份、桑葚子7-11份、夜交藤12-17份。
[0012]
在上述的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中,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川牛膝15份、广木香16份、桑寄生12份、杜仲13份、朱砂10份、当归19份、制白附子24份、半夏20份、砂仁16份、干姜21份、川芎10份、党参8份、吴茱萸18份、肉桂皮11份、茯苓9份、石菖蒲18份、桑葚子9份、夜交藤14份。
[0013]
在上述的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中,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4]
s1、清洗;
[0015]
先将川牛膝、广木香、桑寄生、杜仲、朱砂、当归、制白附子、半夏、砂仁、干姜、川芎、党参、吴茱萸、肉桂皮、茯苓、石菖蒲、桑葚子、夜交藤使用清水洗净;
[0016]
s2、烘干;
[0017]
将洗净的原料使用机器烘干;
[0018]
s3、粉碎;
[0019]
用机器将烘干的原料打粉,过120目罗筛为细粉,混合均匀即完成制备。
[0020]
在上述的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中,步骤一清洗完成后,先将各原料于恒温干燥箱35℃下干燥36h,然后将干姜、杜仲、朱砂、广木香一起放入炒锅中炒至冒烟,加入盐水闷3小时,然后炒干水、取出再进行步骤二的烘干。
[0021]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2]
本发明方中以川牛膝、桑寄生、杜仲补肝肾祛风湿为主药,配以当归、川芎、桑葚子补血养血兼活血;肉桂皮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党参、茯苓补气健脾;制白附子祛风痰、半夏燥湿化痰;吴茱萸、干姜性味皆辛温,温中散寒,两药相配不使中焦寒浊聚而困脾;
[0023]
再配木香、砂仁行气、和胃、醒脾,以固健脾化湿之功;朱砂、石菖蒲、夜交藤醒神、清心镇惊;纵观全方,补而不滞,标本兼顾,使气血足而风湿除,补先天滋后天,健脾运化痰湿,阳气足症自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5]
实施例
[0026]
一种脐疗、督灸、隔物灸药饼的中药方,包括以下药物:
[0027]
川牛膝、广木香、桑寄生、杜仲、朱砂、当归、制白附子、半夏、砂仁、干姜、川芎、党参、吴茱萸、肉桂皮、茯苓、石菖蒲、桑葚子、夜交藤。
[0028]
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川牛膝15份、广木香16份、桑寄生12份、杜仲13份、朱砂10份、当归19份、制白附子24份、半夏20份、砂仁16份、干姜21份、川芎10份、党参8份、吴茱萸18份、肉桂皮11份、茯苓9份、石菖蒲18份、桑葚子9份、夜交藤14份。
[0029]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0]
s1、清洗;
[0031]
先将川牛膝、广木香、桑寄生、杜仲、朱砂、当归、制白附子、半夏、砂仁、干姜、川芎、党参、吴茱萸、肉桂皮、茯苓、石菖蒲、桑葚子、夜交藤使用清水洗净,清洗完成后,先将各原料于恒温干燥箱35℃下干燥36h,然后将干姜、杜仲、朱砂、广木香一起放入炒锅中炒至冒烟,加入盐水闷3小时,然后炒干水、取出;
[0032]
s2、烘干;
[0033]
将洗净的原料使用机器烘干;
[0034]
s3、粉碎;
[0035]
用机器将烘干的原料打粉,过120目罗筛为细粉,混合均匀即完成制备。
[0036]
具体治疗病例如下:
[0037]
病案一
[0038]
黄xx,女,38岁,2019年5月6日初诊。患者口述平时易疲劳,经期前一周起腹痛、泄泻,经期强烈痛经、月经不调。面色淡白,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经量少、色淡。
[0039]
诊断:肝肾亏虚
[0040]
方药:配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5份,用药时将其贴敷于肚脐中,上用纱布固定,两日一敷。
[0041]
2019年5月18日复诊,用药后患者口述痛经减弱、腹痛消失,腹泻情况有所改善,面色有所红润。方药对症,效不更方,守原方5份。
[0042]
2019年6月1日,复诊,面色红润,月经正常、无明显痛经,不再腹痛腹泻,再守原方4剂以求巩固疗效。
[0043]
病案二
[0044]
晋x,女,31岁,2018年7月7日初诊。患者产后4个月,常感易疲劳、虚劳、怕冷,痛经、月经量少,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
[0045]
诊断:肝肾亏虚
[0046]
方药:配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8份,用药时将其贴敷于肚脐中,上用纱布固定,三日一敷;针灸10次。
[0047]
2018年7月29日,复诊,患者口述不再常感易疲劳、虚劳、怕冷,面色红润,痛经已消失,月经量有多恢复正常,方药对症,守原方再进8剂,针灸10次而愈。
[0048]
病案三
[0049]
黄xx,女,18岁,2019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因临近高考,学习压力大,近2个月来经期前后经常腹痛、泄泻、胃脘痛、消化不良;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腰、腿关节疼痛。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常午后低烧。
[0050]
诊断:肝肾亏虚
[0051]
方药:配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4份,用药时将其贴敷于肚脐中,上用纱布固定,三日一敷;针灸8次。
[0052]
2017年4月2日,复诊,患者用药后腹痛、泄泻、胃脘痛、消化不良已好转大半,腰、腿关节不再疼痛,方药对症,守原方再进6剂而愈。
[0053]
病案四
[0054]
杨xx,女,45岁,2018年10月18日初诊。近半年来患者经前、经后经常感到腰、腿关节疼痛,痛经严重,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弦,贫血体瘦。
[0055]
诊断:肝肾亏虚、脾虚痰湿
[0056]
方药:实施例制备得到的药物组合物6剂,针灸10次。
[0057]
2018年11月14日,复诊,腰、腿关节疼痛减弱,痛经有所减弱,方药对症,守原方再进6剂。
[0058]
2018年11月25日,复诊,腰、腿关节疼痛消失,痛经明显减弱,方药对症,守原方再进5剂后而愈。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