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588发布日期:2021-02-09 19:0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是一种炎症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男性多发,主要累及青壮年,通常在18-22岁左右发病,我国发病率较高。as患者临床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僵硬与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葡萄膜炎等关节外表现。由于体内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可累及滑膜关节、软骨关节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患者可快速进展为骨性强直,表现为脊柱融合、活动受限。
[0003]
目前针对as的治疗均以缓解炎症为主,但随着疾病进展,即使炎症控制良好,依然不能阻断患者体内的病理性成骨发生,尚无针对治疗as体内过度成骨的有效方法。患者晚期表现关节强直和脊柱骨性融合,只能通过手术矫正,恢复部分活动度。因此,临床亟需找到可有效延缓患者病理性成骨的精准靶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抑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内h型血管的生成,能有效减缓as病灶的病理性成骨和脊柱融合进展,突破as治疗的瓶颈,实现对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控制。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发明提供了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
[0007]
优选地,所述s1p受体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fty720、vpc-23019。进一步地,所述fty720为s1p受体抑制剂fty720组(抑制s1p
1/3/4/5
受体的功能),所述vpc-23019为s1p受体抑制剂vpc-23019组(抑制s1p
1/3
受体的功能)。
[0008]
优选地,所述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为抑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体内h型血管的生成。
[0009]
骨形成和血管新生是一个相互耦联的过程。h型血管是一种近年来发现,主要分布于骨内膜及长骨干骺端,以cd31
+
emcn
+
为特征的血管亚型。据文献报道,这种特殊的血管亚型能够调节骨骼血管密度,维持血管周围骨祖细胞活性,耦联血管新生和骨形成,并促进人体内正常生理情况和疾病病理状态下的成骨分化。
[0010]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的功能和h血管生成关系密切,本发明通过抑制s1p受体的功能(s1p受体抑制剂fty720和vpc-23019)抑制了h型血管的生成,发现在as小鼠模型——skg小鼠体内抑制h型血管生成后,小鼠体内的病理性成骨得到了有效控制,提示控制h型血管生成可能是治疗as过度成骨的新靶点。
[0011]
优选地,所述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药品和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保健功能食品。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该药物包括s1p受体抑制剂。
[0013]
优选地,为提高药物的适用范围,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如酸味剂、调色剂、香味剂、甜味剂,或其组合。
[0014]
优选地,所述防治强直性脊柱炎药物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口服液、冲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膏剂和注射剂。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保健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s1p受体抑制剂。
[0016]
优选地,为提高保健功能食品的适用范围,还包括食品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如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甜味剂、香味剂,或其组合。
[0017]
优选地,所述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保健功能食品的剂型包括但不限于液体制剂、片剂和粉剂。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由于目前针对as的治疗方法均未能解决病人关节、脊柱病理性成骨融合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s1p受体抑制剂在制备防治强直性脊柱炎产品中的应用,以抑制h血管生成为手段,通过抑制s1p受体的功能发现,病理性成骨得到了抑制,同时脊柱融合也得到了延缓,从而发掘得到新的as治疗靶点,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动物实验流程图;
[0021]
图2为skg小鼠治疗前后病灶处h型血管生成情况对比图;
[0022]
图3为skg小鼠治疗前后病灶处成骨标志蛋白ocn表达情况对比图;
[0023]
图4为skg小鼠治疗前后脊柱融合、骨赘生成的micro-ct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通过常规的商业途径购买得到的。
[0026]
实施例1动物实验:s1p受体抑制剂对小鼠病理性成骨、脊柱融合情况的影响
[0027]
动物实验的流程如图1所示:
[0028]
(1)小鼠模型
[0029]
skg小鼠由日本clea公司研发,在zap-70(t细胞中的关键信号转导分子)的sh2结构域具有遗传突变。由于t细胞信号转导障碍,致使skg小鼠体内致炎t细胞过度增殖,从而造成全身慢性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该小鼠经凝胶多糖单次诱导后约2周即可出现全身多发关节炎、骨代谢异常,诱导后约8周发展为脊柱骨融合。因表型与as患者临床表现相似,故被广泛应用为as疾病模型。
[0030]
本实验中使用的skg小鼠均购自日本clea,在小鼠10周龄时,腹腔注射3mg凝胶多糖(购自wako chemicals公司)诱导发病。
[0031]
(2)分组给药
[0032]
将sk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1和s1p受体抑制剂fty720组(抑制s1p
1/3/4/5
受体功能)、对照组2和s1p受体抑制剂vpc-23019组(抑制s1p
1/3
受体功能)。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0033]
口服fty720组:将fty720(购自apexbio technology公司)溶解在dmso溶剂中,第10周腹腔注射3mg凝胶多糖诱导发病,第19周至第22周接受连续4周的实验性饮水(自由饮用),饮用含fty720的水溶液(1mg/kg),对照组1的小鼠则饮用双蒸水。
[0034]
注射vpc-23019组:将vpc-23019(购自avanti polar lipids公司)溶解在dmso溶剂中,第10周腹腔注射3mg凝胶多糖诱导发病后,第19周开始连续9天腹腔注射vpc-23019拮抗剂(0.75mg/kg,每天两次,早/晚),对照组2的小鼠则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0035]
(3)检测小鼠h型血管生成及脊柱融合情况
[0036]
口服fty720药物4周或注射vpc-23019药物9天后,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小鼠,然后进行以下各项指标的测量:
[0037]
1)采用micro-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法扫描小鼠脊柱,检测并评估小鼠脊柱骨融合情况;
[0038]
2)取小鼠脊柱的第3-5腰椎节段,依次经过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和切片处理后进行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
[0039]
3)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进行骨钙素(osteocalcin,ocn)检测,评估小鼠脊柱的骨新生情况;
[0040]
4)取小鼠的股骨头液氮研磨后分离活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分析,检测小鼠h型血管生成情况。
[0041]
(4)结果
[0042]
以cd31
+
emcn
+
细胞作为h型血管特有的表面标记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与对照组相比,使用s1p受体抑制剂治疗后,小鼠股骨头处h型血管生成减少(图2)。
[0043]
ihc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使用s1p受体抑制剂治疗后,小鼠脊柱ocn蛋白表达减少,成骨减弱(图3)。
[0044]
通过micro-ct扫描小鼠脊柱,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使用s1p受体抑制剂处理后小鼠病理性成骨、脊柱融合减弱(图4)。
[0045]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使用s1p受体抑制剂处理skg小鼠能够抑制h型血管生成,导致脊柱融合减弱。所有小鼠均未见异常死亡或感染等副作用。
[0046]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