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536发布日期:2021-02-09 19:0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在对于甲状腺以及颈部血管的病变等疾病的治疗中往往需要对患者的颈部采用切开治疗的方法,目前,大多的医护人员为使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操作视野更加清晰,使得待治疗部位暴露地更加明显,通常情况下采用手持拉钩对伤口进行拉开,很多时候需要三个人同时对手术切口进行拉开,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对手术部位的暴露效果较差,还容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安装于手术床上,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四支臂、两拉钩和两调整支架,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均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支臂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二支臂的下表面均紧贴患者的脖颈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支臂与所述第二支臂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的设置方向与所述脖颈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支臂上开设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支臂上开设有一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支臂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四支臂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两所述调整支架的一端分别安装于所述手术床的两侧,两所述调整支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三支臂中部和所述第四支臂的中部,所述第一支臂、所述第二支臂、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之间共同形成一呈矩形的手术空间,两所述拉钩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三支臂上和所述第四支臂上,且两所述拉钩的一端均伸入所述手术空间设置,两所述拉钩的一端分别钩于所述颈部的手术切口的两侧设置。
[000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臂和所述第四支臂均包括:一支臂主体、两滑块和一安装座,所述支臂主体呈条状结构设置,两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所述支臂主体的下表面的两端,两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匹配,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支臂主体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拉钩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
[000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臂主体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转动件铰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上端,所述转动件的上部呈c字型结构,所述c字型结构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c字型结构的内侧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拉钩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000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安装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的角铰接处,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固定件锁紧。
[0007]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支架包括:连接座、支柱、横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手术床的一侧,所述支柱的下端与所述连接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
述支柱的上端与所述连接件铰接,所述横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臂或所述第四支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一推拉槽,所述横架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推拉槽内。
[0008]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推拉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三支臂或所述第四支臂的方向开设.
[0009]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支架还包括:拧紧栓,所述拧紧栓贯穿所述连接件设置,所述拧紧栓的一端可操作地紧抵于所述横架上。
[001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拉钩包括:拉手和钩体,所述钩体设置于所述拉手的一端,所述钩体钩设于所述手术切口的内侧,所述拉手呈杆状结构,且所述拉手的一端沿所述拉手的径向内陷形成一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安装于所述c字型结构的内侧,所述拉手的两端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安装空间的直径。
[001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c字型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摩擦增强纹路。
[001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垫。
[0013]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快速、稳定地完成对患者的颈部手术切口的拉开操作,只需一人即可进行安装,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且结构稳定,可对手术切口处进行持续稳定地拉开暴露操作,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颈部手术切口辅助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6]
附图中:1、第一支臂;2、第二支臂;3、第三支臂;4、第四支臂;5、拉钩;6、调整支架;7、脖颈;71、手术切口;11、第一滑槽;21、第二滑槽;8、手术床;31、支臂主体;32、滑块;33、安装座;34、固定件;35、转动件;36、锁紧件;61、连接座;62、支柱;63、横架;64、连接件;65、推拉槽;66、拧紧栓;51、拉手;52、钩体;1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8]
如图1及图2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颈部手术切口71辅助装置,安装于手术床8上,包括: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第三支臂3、第四支臂4、两拉钩5和两调整支架6,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均呈弧形设置,且第一支臂1的下表面和第二支臂2的下表面均紧贴患者的脖颈7的表面设置,第一支臂1与第二支臂2平行设置,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平行设置,且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的设置方向与脖颈7的轴向平行,第一支臂1上开设有一第一滑槽11,第二支臂2上开设有一第二滑槽21,第三支臂3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内,第四支臂4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内,两调整支架6的一端分别安装于手术床8的两侧,两调整支架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三支臂3中部和第四支臂4的中部,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之间共同形成一呈矩形的手术空间,两拉钩5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三支臂3上和第四支臂4上,且两拉钩
5的一端均伸入手术空间设置,两拉钩5的一端分别钩于颈部的手术切口71的两侧设置。进一步地,第一支臂1、第二支臂2、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共同形成一矩形框架结构,且上述的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形成上述的手术空间,矩形框架结构整体架设于患者的脖颈7上,其中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弧度应与脖颈7部位的弧度尽量匹配,并且通过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的滑动,使得上述的手术空间沿第一支臂1方向的长度可调,可根据手术切口71的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拉伸,进而通过两调整支架6将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固定好后,再将两拉钩5伸入手术切口71处,将切口向靠近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的方向相对拉开,从而为医护人员提供合适的手术视野,再将两拉钩5固定在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上,从而使上述的颈部手术切口71辅助装置可以稳定地拉开上述的手术切口71。
[0019]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均包括:一支臂主体31、两滑块32和一安装座33,支臂主体31呈条状结构设置,两滑块32分别安装于支臂主体31的下表面的两端,两滑块32分别与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21相匹配,安装座33固定安装于支臂主体31的上表面的中部,拉钩5安装于安装座33上。进一步地,通过滑块32再第一滑槽11或第二滑槽21中的运行来调节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之间的间距,为拉钩5提供合适的固定位置的安装座33。
[0020]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安装座33包括:固定件34和转动件35,固定件34设置于支臂主体31的上表面的中部,转动件35铰接于转动件35的上端,转动件35的上部呈c字型结构,c字型结构的开口朝上设置,c字型结构的内侧形成一安装空间,拉钩5安装于安装空间内。进一步地,由于拉钩5的拉开角度和用力在实际手术中略有不同,通过固定件34和转动件35使得拉钩5在一定角度上可自由调节,从而避免给患者的伤口处造成额外的拉伤或损伤,通过c字型结构为拉钩5的安装提供合适的位置,通过c字型结构的开口可由上至下将拉钩5的手持部分通过轻微挤压塞入到上述的安装空间内,从而完成对拉钩5的固定。
[0021]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安装座33还包括:锁紧件36,锁紧件36安装于转动件35与固定件34的角铰接处,锁紧件36用于将转动件35与固定件34锁紧。进一步地,锁紧件36用于锁定转动件35与固定之间的旋转角度,优选地锁紧件36可选用可拧动的螺栓结构对固定件34与转动件35之间的转动缝隙进行夹紧从而完成锁紧,从而使得在手术的过程中,拉钩5不会随转动件35晃动。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0023]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24]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调整支架6包括:连接座61、支柱62、横架63和连接件64,连接座61固定安装于手术床8的一侧,支柱62的下端与连接座61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柱62的上端与连接件64铰接,横架63的一端与第三支臂3或第四支臂4固定连接,连接件64的上端开设有一推拉槽65,横架63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安装于推拉槽65内。进一步地,通过调整支架6完成对上述的颈部手术切口71辅助装置的整体固定,且通过横架63在推拉槽65内的滑动形成对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的调节,在另一优选地实施例中,横架63远离手术切口71的一端应设置有一拉手51,方便医护人员同时通过两拉手51进而拉动第三支臂3和第四支臂4。
[002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推拉槽65沿垂直于第三支臂3或第四支臂4的方向
开设。进一步地,横架63与第三支臂3或第四支臂4形成一t字型结构,并可沿推拉槽65的设置方向进行移动。
[002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调整支架6还包括:拧紧栓66,拧紧栓66贯穿连接件64设置,拧紧栓66的一端可操作地紧抵于横架63上。进一步地,通过拧紧栓66的拧紧将横架63固定于推拉槽65内,完成对横架63的限位。
[0027]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拉钩5包括:拉手51和钩体52,钩体52设置于拉手51的一端,钩体52钩设于手术切口71的内侧,拉手51呈杆状结构,且拉手51的一端沿拉手51的径向内陷形成一凹陷部,凹陷部安装于c字型结构的内侧,拉手51的两端的直径均大于安装空间的直径。进一步地,通过凹陷部与c字形结构之间的匹配,使得拉手51在轴向上限位于c字形结构内,再通过凹陷部的两端的直径均大于c字形结构的内侧的直径,使得凹陷部的两端均卡抵于转动件35的两端,从而完成对拉手51的轴向的限位。
[002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c字型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摩擦增强纹路。
[0029]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支臂1和第二支臂2的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垫12。进一步,防滑垫12优选地采用医用级硅胶垫,且硅胶垫的下表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通气槽,以给患者带来最大的舒适度。
[003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