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和双硫仑在制备抗肿瘤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22408发布日期:2021-02-09 19:0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维生素C和双硫仑在制备抗肿瘤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维生素c和双硫仑在制备抗肿瘤联合用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抗肿瘤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肿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单纯的外科手术治愈率低;疗效明显的放化疗,毒副作用也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好,毒副作用低,但也存在耐药性、基因组不稳定和应答率等问题。这也是肺癌患者的预后及长期生存率仍旧很低的原因。
[0003]
维生素c(vc)在生理浓度下(μm级)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同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阻止坏血病的等作用。近几年的临床试验及病例研究表明,静脉注射高剂量(mm级)vc时,可选择性抑制肺癌等多种肿瘤生长,同时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毒性。但是单独使用vc的抗肿瘤效果有限,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0004]
双硫仑(disrlfiram,dsf)是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edtc)的二硫化衍生物,化学式c
10
h
20
n2s4,结构式如下。
[0005][0006]
自1930年发现以来,dsf一直用于治疗酒精依赖。近年来,dsf在乳腺癌、前列腺癌、成胶质细胞瘤、肺癌、宫颈癌、肝癌、骨髓瘤、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癌症模型中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并对肿瘤组织具有天然的靶向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0007]
dsf可产生多种副作用,目前报道的有:视神经炎等神经性病变,肝炎,皮疹,头痛等等。因此,dsf在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
[0008]
目前尚未见vc和dsf联合使用以治疗肿瘤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肿瘤效果优良的联合用药物以及抗肿瘤药物组合物。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
一种抗肿瘤联合用药物,所述联合用药物为
[0012]
双硫仑和维生素c;
[0013]
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1∶2.5~4000。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1∶2.5~400。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1∶5~400;优选地,为1∶20~400。
[0016]
一种抗肿瘤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由维生素c和双硫仑组成;
[0017]
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1∶2.5~4000。
[0018]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1∶2.5~400。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双硫仑和维生素c的摩尔比为为1∶5~400;优选地,为1∶20~400。
[0020]
维生素c和双硫仑在制备抗肿瘤联合用药物的用途、或者维生素c和双硫仑作为抗肿瘤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0021]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为肺癌,优选地,为非小细胞肺癌。
[0022]
前述的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0023]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为肺癌,优选地,为非小细胞肺癌。
[0024]
实验表明,维生素c和双硫仑在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发明的抗肿瘤联合用药物或抗肿瘤药物组合物具有显著优于维生素c或双硫仑的抗肿瘤效果,应用前景良好。
[0025]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0026]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7]
图1:单独使用vc或dsf抑制h129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0028]
图2:联合使用vc和sdf抑制h1299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0029]
图3:单独使用vc或dsf抑制h1975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0030]
图4:联合使用vc和sdf抑制h1975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vc联合dsf抑制h1299细胞
[0032]
1.方法
[0033]
体外培养h1299细胞系(一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培养体系为完全培养基(rpmi1640+10%胎牛血清),细胞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汇合至80%左右,用0.25%胰蛋白酶将贴壁细胞消化下来,用含完全培养基将不同的细胞配成单个细胞悬液,以每孔15000个细胞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体积100μl。将培养板移入co2孵箱中,在37℃、5%co2条件下,孵育36h。吸弃原培养液,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不同浓度药物组。正常对照组换为新鲜培养液;其余各组换为不同浓度的vc、dsf、vc+dsf,每孔体积100μl。然后继续培养24h。
[0034]
按操作手册每孔加入cck85μl,继续孵育1-2h,终止培养。一组不含细胞的组为空白组。选择450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调定各孔吸光度值,记录结果。以时间为横轴,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图。按式1-1计算细胞存活率。每个实验至少重复3次。
[0035]
细胞存活率=(a
药液-a
空白
)/(a
正常对照-a
空白
)
×
100%(1-1)
[0036]
2.结果
[0037]
单独使用vc或dsf的结果如图1所示。vc浓度在0.5~2mm时细胞未被抑制,在3~4mm时细胞受到较明显的抑制。而dsf在1~200μm时细胞均未受到抑制。
[0038]
vc和dsf联合使用的结果如图2和表1所示。
[0039]
dsf浓度为1μm、vc浓度4mm时(dsf:vc=1∶4000),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0040]
dsf浓度为10μm时,vc浓度在2~4mm(dsf:vc=1∶200~400),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0041]
dsf浓度为50μm时,vc浓度在2~4mm以上(dsf:vc=1∶40~80),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0042]
dsf浓度为100μm时,vc浓度在2~4mm以上(dsf:vc=1∶20~40),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0043]
dsf浓度为200μm时,vc浓度在2~4mm以上(dsf:vc=1∶10~20),细胞活性受到显著抑制。
[0044]
dsf浓度为10~200μm且vc浓度为4mm时(dsf:vc=1∶20~400),细胞活性受到十分明显的限制,活性低于10%。可见,dsf:vc=1∶20~400是dsf和vc联用抑制h1299细胞的优选摩尔比范围。
[0045]
表1不同浓度vc和/或双硫仑作用h1299细胞24h的细胞存活率,结果以平均值
±
标准偏差(%)表示。
[0046][0047]
为了进一步分析dsf和vc的协同效果,发明人通过本领域广泛使用的compusyn软件对各浓度下dsf和vc的协同指数(ci,ci<1则表明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在dsf浓度10~200μm、vc浓度0.5~4mm时(dsf:vc=1∶2.5~400),dsf和vc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dsf浓度1mm且vc浓度0.5~1mm(dsf:vc=1∶500~1000)或4mm(dsf:vc=1∶4000)时,dsf和vc也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2中dsf浓度1μm且vc浓度2~3mm的协同指数高于1,是因为dsf和/或vc浓度过低产生的个例,随着dsf的提高(包括dsf浓度超过200μm时),dsf普遍能与vc(包括vc浓度超过4mm时)进行协同增效。
[0048]
上述比例均为摩尔比。
[0049]
表2使用compusyn软件计算的vc联合dsf作用h1299细胞24h的联合药物指数值(combination index,ci value)
[0050][0051]
本实施例的结果表明:vc和dsf联合使用,能产生显著的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利于肺癌的治疗。
[0052]
实施例2vc联合dsf抑制h1975细胞
[0053]
1.方法
[0054]
以h1975细胞(一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为试验对象,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置。
[0055]
2.结果
[0056]
单独使用vc或dsf的结果如图3所示。vc浓度在0.5~3mm时细胞未被抑制,在4mm时细胞受到较明显的抑制。而dsf浓度在1~100μm时细胞未受到抑制,在200μm时,细胞受到明显抑制。
[0057]
表3不同浓度vc和/或dsf作用h1975细胞24h的细胞存活率,结果以平均值
±
标准偏差(%)表示。
[0058][0059]
vc和dsf联合使用的结果如图4和表3所示。
[0060]
当dsf为1μm时,vc用量3~4mm(dsf:vc=1∶3000~4000)即可产生显著的抑制h1975细胞的作用。
[0061]
当dsf为10μm时,vc用量2~4mm(dsf:vc=1∶200~400)即可产生显著的抑制h1975细胞的作用。
[0062]
当dsf为50μm时,vc用量为0.5~4mm(dsf:vc=1∶10~80)即可产生显著的抑制h1975细胞的作用。
[0063]
当dsf为100μm时,vc用量为0.5~4mm(dsf:vc=1∶5~40)即可产生显著的抑制h1975细胞的作用。
[0064]
当dsf为200μm时,vc用量为0.5~4mm(dsf:vc=1∶2.5~10)即可产生很显著的抑制h1975细胞的作用。
[0065]
当dsf为200μm且vc为1~4mm时(dsf:vc=1∶5~20),以及dsf为10~200μm且vc为4mm时(dsf:vc=1∶20~400),以及dsf为50μm且vc为3mm(dsf:vc=1∶60),抑制效果极其显著,细胞活性为3%以下。合并区间可知,dsf:vc=1∶5~400是dsf和vc联用抑制h1975细胞的优选摩尔比范围。
[0066]
为了进一步分析dsf和vc的协同效果,发明人通过本领域广泛使用的compusyn软件对各浓度下dsf和vc的协同指数(ci,ci<1则表明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dsf为10~200μm且vc浓度为0.5~4时(dsf:vc=1∶2.5~400),dsf和vc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dsf浓度1mm且vc浓度3~4mm(dsf:vc=1∶3000~4000)时,dsf和vc也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4中dsf浓度1μm且vc浓度在2mm以下时,协同指数高于1,是因为dsf和/或vc浓度过低产生的个例,随着dsf的提高(包括dsf浓度超过200μm时),dsf普遍能与vc(包括vc浓度超过4mm时)进行协同增效。
[0067]
上述比例为摩尔比。
[0068]
表4使用compusyn软件计算的vc联合dsf作用h1975细胞24h的联合药物指数值(combination index,ci value)
[0069][0070]
本实施例的结果表明:vc和dsf联合使用能产生显著的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
[0071]
综上,将vc联合dsf使用,可产生显著的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将vc和dsf作为活性成分制备抗肿瘤药物,或者将vc和dsf用于制备抗肿瘤联合用药物,将具有良好的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