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59662发布日期:2021-04-13 22:5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的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糖尿病越发常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多因素诱导的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目前还未出现一种治疗效果较好的药。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及其制备方法。
4.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5

15份,汉三七5

15份,生山楂5

15份,生地5

15份,知母5

15份,黄精5

15份,肉桂4

8份,杜仲5

15份,花斑竹0.5

2.5份,西大黄15

21份,鬼箭羽5

15份,生晒人参5

10份,川黄柏5

15份,黑豆2

4份,杭菊花3

5份,山药5

15份,茯苓5

15份,花粉5

15份,银杏叶5

15份。
5.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8

12份,汉三七8

12份,生山楂8

12份,生地8

12份,知母8

12份,黄精8

12份,肉桂5

7份,杜仲8

12份,花斑竹1

2份,西大黄17

19份,鬼箭羽9

11份,生晒人参6

9份,川黄柏8

12份,黑豆2.5

3.5份,杭菊花3.5

4.5份,山药8

12份,茯苓8

12份,花粉8

12份,银杏叶8

12份。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10份,汉三七10份,生山楂10份,生地10份,知母10份,黄精10份,肉桂6份,杜仲10份,花斑竹1.5份,西大黄18份,鬼箭羽10份,生晒人参7.5份,川黄柏10份,黑豆3份,杭菊花4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花粉10份,银杏叶10份。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8份,汉三七8份,生山楂8份,生地8份,知母8份,黄精8份,肉桂5份,杜仲8份,花斑竹1份,西大黄17份,鬼箭羽9份,生晒人参6份,川黄柏8份,黑豆2.5份,杭菊花3.5份,山药8份,茯苓8份,花粉8份,银杏叶8份。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12份,汉三七12份,生山楂12份,生地12份,知母12份,黄精12份,肉桂7份,杜仲12份,花斑竹2份,西大黄19份,鬼箭羽11份,生晒人参9份,川黄柏12份,黑豆3.5份,杭菊花4.5份,山药12份,茯苓12份,花粉12份,银杏叶12份。
9.上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0.s1.筛选优质的原料组分,清洗并烘干,制得烘干后的原料组分;
11.s2.将烘干后的原料组分进行研磨,过筛,制得过筛后的药粉;
12.s3.在过筛后的药粉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药泥;
13.s4.将药泥进行制丸,烘干,制得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
14.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烘干为40

50℃下进行烘干。
15.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过筛为过100

120目筛。
16.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的过筛后的药粉和水的重量份数比为7:3。
17.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的烘干为55

65℃下进行烘干。
18.各原料组分的作用与功效:
19.川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作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含小檗碱,并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药根碱等。
20.汉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作用: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含人参皂苷rg1、槲皮素、乙酸、丁香烯、人参皂苷re、亮氨酸、β

谷固醇

d

葡萄糖苷、人参炔三醇、三七皂苷等。
21.生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作用: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主治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含柠檬酸及其甲酯、苹果酸、金丝桃苷、槲皮素、牡荆素、左旋表儿茶精、槲皮素、β

谷固醇、枸橼酸、熊果酸、亚麻酸、亚油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等。
22.生地: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作用: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主治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含地黄苷、二氢梓醇苷、桃叶珊瑚苷、麦角甾苷、5

羟甲基糠醛、酪醇、梓醇、梓醇苷和多种氨基酸等。
23.知母: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作用: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含芒果苷、知母皂苷a
‑ⅰ
、知母皂苷a
‑ⅱ
、知母皂苷a
‑ⅲ
、知母皂苷a
‑ⅳ
、知母皂苷b
‑ⅰ
、知母皂苷b
‑ⅱ
,知母多糖a、知母多糖b、知母多糖c、知母多糖d、扁柏树脂酚、β

谷固醇、知母双糖、胆碱、烟酸、泛酸。
24.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主治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含薯蓣皂苷元、毛地黄糖苷、菝葜皂苷元、芹菜黄素、吖丁啶羧酸、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牡荆素木糖苷、异甘草素玻、丁香脂素、14α

羟基西伯利亚蓼苷a、滇黄精苷a等。
25.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作用: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治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含桂皮醛、乙酸桂皮酯、苯甲酸苄酯、反式桂皮酸、桂皮苷等。
26.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归肝、肾经。作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右旋丁香树脂酚、杜仲苷、杜仲素a、赤式二羟基去氢二松柏醇等。
27.花斑竹: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作用: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主治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含白藜芦醇、其苷芪三酚苷、大黄酚、大黄素甲醚、6

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异
槲皮苷、虎杖素、柠檬酸、苹果酸等。
28.西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作用: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等。
29.鬼箭羽:味苦、辛,性寒。归肝、脾经。作用: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含表无羁萜醇、无羁萜、槲皮素、卫矛醇、鬼箭羽碱、雷公藤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己酸、乙酸、苯甲酸、豆甾
‑4‑

‑3‑
酮、豆甾
‑4‑


3,6

二酮、6

β

羟基豆甾
‑4‑

‑3‑
酮、β

谷甾醇、香橙素、d

儿茶素、去氢双儿茶素等。
30.生晒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作用: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含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及人参皂苷rg1等。
31.川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作用: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含小檗碱、木兰碱、黄柏碱、盐酸小檗碱、黄柏苷、豆固醇、黄柏酮等成分。
32.黑豆:微甘,凉。作用:养血疏风。主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含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胡罗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皂醇a、b、c、d、e,与苷元结合的糖有葡萄糖、木糖、半乳糖、胆碱、叶酸、亚叶酸、泛酸、生物素等。
33.杭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作用: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含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野菊花三醇、野菊花酮等。
34.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含多巴胺、山药碱、槭素ⅱ、豆固醇、胆甾醇、盐酸山药碱、麦角甾醇、奎宁酸、菜油甾醇、胆固醇、薯蓣皂苷元、尿囊素、菜油固醇、二十六酸、β

谷甾醇、游离氨基酸,淀粉、鞣质、粘液质、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成分。
35.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作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含三萜羧酸,有茯苓酸、土莫酸、齿孑l菌、松苓酸、松苓新酸、茯苓聚糖、组氨酸、腺嘌呤、胆碱、β

茯苓聚糖酶、蛋白酶、脂肪酸、脂肪、卵磷脂、麦角甾醇、茯苓素、茯苓新酸、3

氢化松苓酸、麦角甾

7,22

二烯



醇、7,9(11)去氢茯苓酸等。
36.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作用: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含天花粉蛋白、植物凝血素。含淀粉、皂苷、泻根醇酸、葫芦苦素、精氨酸、天冬氨酸、果糖、木糖、天花粉蛋白及多种氨基酸。
37.银杏叶:味甘苦涩,性平。作用: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
咳嗽,泻痢,白带。含异鼠李素、山柰酚、槲皮素、芸香苷、槲皮苷、白果双黄酮、白果苫内酯a、白果苫内酯β

白果苫内酯c、儿茶精、异白果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醐、杨梅树皮素、丁香黄素
‑3‑
芸香糖苷、6

羟基犬尿酸、反式芳樟醇氧化物、白果酸、白果酚、白果醇等成分。
3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39.(1)本发明采用的纯天然中药作为原料组分,按照中医配伍合理搭配,绿色环保,对人体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可以激活并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对胰岛细胞有延长凋亡时间的作用,对患者血糖双重调节,患者不会出现低血糖副作用,调节内分泌,使人体的糖类代谢恢复正常,有效降低血糖,见效快,不易复发。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并发症,临床有效率达90%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可以直接口服,方便服用,减轻了患者用药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
40.(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技术稳定,制得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治疗效果优异,极具商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2.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43.实施例1
44.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10份,汉三七10份,生山楂10份,生地10份,知母10份,黄精10份,肉桂6份,杜仲10份,花斑竹1.5份,西大黄18份,鬼箭羽10份,生晒人参7.5份,川黄柏10份,黑豆3份,杭菊花4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花粉10份,银杏叶10份。
45.上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46.s1.筛选优质的原料组分,清洗并烘干,制得烘干后的原料组分;
47.s2.将烘干后的原料组分进行研磨,过筛,制得过筛后的药粉;
48.s3.在过筛后的药粉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药泥;
49.s4.将药泥进行制丸,烘干,制得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
50.步骤s1中,所述的烘干为45℃下进行烘干。
51.步骤s2中,所述的过筛为过120目筛。
52.步骤s3中,所述的过筛后的药粉和水的重量份数比为7:3。
53.步骤s4中,所述的烘干为60℃下进行烘干。
54.实施例2
55.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8份,汉三七8份,生山楂8份,生地8份,知母8份,黄精8份,肉桂5份,杜仲8份,花斑竹1份,西大黄17份,鬼箭羽9份,生晒人参6份,川黄柏8份,黑豆2.5份,杭菊花3.5份,山药8份,茯苓8份,花粉8份,银杏叶8份。
56.上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
下:
57.s1.筛选优质的原料组分,清洗并烘干,制得烘干后的原料组分;
58.s2.将烘干后的原料组分进行研磨,过筛,制得过筛后的药粉;
59.s3.在过筛后的药粉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药泥;
60.s4.将药泥进行制丸,烘干,制得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
61.步骤s1中,所述的烘干为45℃下进行烘干。
62.步骤s2中,所述的过筛为过120目筛。
63.步骤s3中,所述的过筛后的药粉和水的重量份数比为7:3。
64.步骤s4中,所述的烘干为60℃下进行烘干。
65.实施例3
66.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川黄连12份,汉三七12份,生山楂12份,生地12份,知母12份,黄精12份,肉桂7份,杜仲12份,花斑竹2份,西大黄19份,鬼箭羽11份,生晒人参9份,川黄柏12份,黑豆3.5份,杭菊花4.5份,山药12份,茯苓12份,花粉12份,银杏叶12份。
67.上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68.s1.筛选优质的原料组分,清洗并烘干,制得烘干后的原料组分;
69.s2.将烘干后的原料组分进行研磨,过筛,制得过筛后的药粉;
70.s3.在过筛后的药粉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制得药泥;
71.s4.将药泥进行制丸,烘干,制得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
72.步骤s1中,所述的烘干为45℃下进行烘干。
73.步骤s2中,所述的过筛为过120目筛。
74.步骤s3中,所述的过筛后的药粉和水的重量份数比为7:3。
75.步骤s4中,所述的烘干为60℃下进行烘干。
76.试验例
77.随机选取本地患有的患者900人,原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患者各450人,性别不限,年龄20

70岁,病程3个月到6年,平均分为三组。
78.分别服用实施例1

3中制得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水丸,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6g,连续服用90天,测定服用效果,结果见表1。
79.表1
[0080][008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