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9797发布日期:2021-04-13 23:0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疫病泛指流行性的传染病,区别于普通病。发生在人、动物、或植物身上,并具有可传染性的疾病的统称,一般由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从中医角度来看,疫病是指感受疫疠之邪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并能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属外感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瘟疫的病因是疫毒,与“非时暴寒”“非节之气”密切相关,多认为是受到“时行乖戾之气”,也就是带有致病因素不正常的邪气伤害所致。治疗的方法常有:(1)“清热解毒”:清除体内的热邪和毒邪;(2)“宣肺化痰”:使肺的功能得到恢复,祛痰除邪;“扶正祛邪”:扶助正气,使人体自身的正气得到恢复和强大,这样体内正气和邪气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邪气自然就不能占到优势了;(4)“化湿解表”:清除体内热邪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湿邪的问题。
3.现在比较常见的疫病类别有:
4.肺鼠疫: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肺鼠疫是一种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并借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肺鼠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感染者有危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感染特有症状。感染后若不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多在2~3天内死亡。
5.a(h1n1)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病毒不同,该病毒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并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甲流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2009年开始,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6.寻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7.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型脑膜炎。该菌分为13个群。最多见的是a、b、c三群,以a群为主。c群流脑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且起主要的传染源作用,导致传染源控制难,传播途径不易切断。
8.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9.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10.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暴发的原因是当地居民食用了森林里死去的灵长类动物。
1976年首度暴发时就显现出巨大的杀伤力,夺走270条性命。第二次大暴发是在1995年,有245人死于非命。在二十多年里,全世界死于这种可怕病毒的人至少有一万人。
11.流感:人类历史中,曾多次记录下与流感类似的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而且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引起流感流行及大流行。
12.此类疫病均具有传染性强,不易治愈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及其应用。
1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15.组合物a:生石膏:34

38,藏红花:4

8,川贝母:14

18,丝瓜络:10

12,马齿笕:20

22,干海带:50

70,鲜莲藕:240

280,鲜冬瓜:240

280,西瓜汁:240

280,硬柿子:240

280,苹果汁:240

280;
16.组合物b:辛夷花:6

8,白芷:6

8,四叶参:6

8,甘草:10

14,香椿叶:10

14。
17.其中所述的西瓜汁、苹果汁为新鲜西瓜、苹果直接榨汁得到。
18.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19.组合物a:生石膏:36,藏红花:6,川贝母:16,丝瓜络:11,马齿笕:21,干海带:60,鲜莲藕:260,鲜冬瓜:260,西瓜汁:260,硬柿子:260,苹果汁:260;
20.组合物b:辛夷花:7,白芷:7,四叶参:7,甘草:12,香椿叶:12。
21.所述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在使用时进行如下制备处理:将所述组合物a的前7种药物加3

7倍量的水煮开后再煎煮30

50分钟,制成药汤,将后4种药物鲜冬瓜、西瓜汁、硬柿子、苹果汁加1

1.5倍量的水煮开后加入白酒、冰糖后密封保存2

5天,再与前述7种药物的药汤混合后灌装在密封容器中;所述组合物b的药物研磨成粉后按配比混合,制成粉剂。
22.优选地,所述白酒加入量为原重量的0.5倍量,白酒度数为45

56度;所述冰糖的加入量为原重量的0.2倍量。
23.本发明基于中医理论,针对疫毒,根据人体体质不同分为热毒和寒毒,若是体热者感染或携带病毒,则采用组合物a进行有效防治,没有发热现象者,用组合物a制成的药汤口服,一天2

3次,一次30

50ml,具有热清毒解的功效且不易感染新冠。有发热现象者,用组合物a制成的药汤口服,一天4次,一次50

100ml,使用一天即可退热。若是体寒者感染或携带病毒,则采用组合物b进行有效防治,将粉剂冲服,一天2

3次,寒排毒除。上述药物为药食同源,可较长期临床使用,通过食疗方式缓慢却有效地去除患者体内的热毒和寒毒,经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疗效。本发明的组方具有除湿解毒、通经化堵、清热解毒、宣肺养心、润肠安神、宜多脏腑、行气化瘀、通经活络等作用,可以用于防治新冠病毒等重大疫毒病,低费高效又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结合以下实施例具体说明:
25.实施例1:
26.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克):
27.组合物a:生石膏:36,藏红花:6,川贝母:16,丝瓜络:11,马齿笕:21,干海带:60,鲜莲藕:260,鲜冬瓜:260,西瓜汁:260,硬柿子:260,苹果汁:260;
28.组合物b:辛夷花:7,白芷:7,四叶参:7,甘草:12,香椿叶:12。
29.将所述组合物a的前7种药物加5倍量的水煮开后再煎煮30

50分钟,制成药汤,将后4种药物鲜冬瓜、西瓜汁、硬柿子、苹果汁加1倍量的水煮开后加入0.5倍量的56度白酒、0.2倍量的冰糖后密封保存5天,再与前述7种药物的药汤混合后灌装在密封容器中;所述组合物b的药物研磨成粉后按配比混合,制成粉剂。
30.实施例2:
31.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克):
32.组合物a:生石膏:34,藏红花:8,川贝母:14,丝瓜络:12,马齿笕:20,干海带:70,鲜莲藕:240,鲜冬瓜:280,西瓜汁:240,硬柿子:280,苹果汁:240;
33.组合物b:辛夷花:6,白芷:8,四叶参:6,甘草:14,香椿叶:10。
34.将所述组合物a的前7种药物加4倍量的水煮开后再煎煮30

50分钟,制成药汤,将后4种药物鲜冬瓜、西瓜汁、硬柿子、苹果汁加1.5倍量的水煮开后加入0.5倍量的45度白酒、0.2倍量的冰糖后密封保存2天,再与前述7种药物的药汤混合后灌装在密封容器中;所述组合物b的药物研磨成粉后按配比混合,制成粉剂。
35.实施例3:
36.一种用于清热解毒、防治疫病的药食同源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克):
37.组合物a:生石膏:38,藏红花:4,川贝母:18,丝瓜络:10,马齿笕:22,干海带:50,鲜莲藕:280,鲜冬瓜:240,西瓜汁:280,硬柿子:240,苹果汁:280;
38.组合物b:辛夷花:8,白芷:6,四叶参:8,甘草:10,香椿叶:14。
39.将所述组合物a的前7种药物加7倍量的水煮开后再煎煮30

50分钟,制成药汤,将后4种药物鲜冬瓜、西瓜汁、硬柿子、苹果汁加1.5倍量的水煮开后加入0.5倍量的50度白酒、0.2倍量的冰糖后密封保存3天,再与前述7种药物的药汤混合后灌装在密封容器中;所述组合物b的药物研磨成粉后按配比混合,制成粉剂。
40.本发明基于中医理论,针对疫毒,根据人体体质不同分为热毒和寒毒,若是体热者感染或携带病毒,则采用组合物a进行有效防治,没有发热现象者,用组合物a制成的药汤口服,一天2

3次,一次30

50ml,具有热清毒解的功效且不易感染病毒。有发热现象者,用组合物a制成的药汤口服,一天4次,一次50

100ml,使用一天即可退热。若是体寒者感染或携带病毒,则采用组合物b进行有效防治,将粉剂冲服,一天2

3次,寒排毒除。上述药物为药食同源,可较长期临床使用,通过食疗方式缓慢却有效地去除患者体内的热毒和寒毒,经小范围临床试验具有一定的疗效,发明人通过给相熟的邻居和朋友使用了本药食同源组合物进行新冠病毒的防治工作,约80人连续使用1个月,均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且有感冒症状的患者也都得到了痊愈,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治疗疫病病毒的效果。本发明的组方具有除湿解毒、通经化堵、清热解毒、宣肺养心、润肠安神、宜多脏腑、行气化瘀、通经活络等作用,可以用于防治新冠病毒等重大疫毒病,低费高效又安全。
4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