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12299发布日期:2021-03-26 19:5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5523380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9年6月25日,申请号为:2019105523380,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颈椎后部手术暴露手术视野用辅助器械。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到医疗手术时用的辅助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2.在做颈椎后路手术时,需要患者趴在手术床上,对患者的颈部后侧开刀手术;现有的手术床的前部具有支撑患者头部的u形头环,这个u形头环采用海绵等柔性材料制成,这样患者在俯卧时,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患者手术时鼻腔中插入的氧气管等管路,从u型头环底下插入到鼻腔中。
3.但是这种手术床存在以下问题:
4.1)u型头环对患者头部的支撑实际上是支撑在患者的两侧脸部和额头,由于患者手术时是处于全身麻醉状态,其全身重量完全压在支撑部位上,在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脸部和额头的肌肤出现压疮;
5.而且由于患者的脸型大小不一,对于脸部较大的患者,u型头环会压迫到患者的眼睛,长时间的压迫甚至会导致眼睛失明;
6.2)由于氧气管等管路都是从下往上通过u型头环的中间插入鼻腔中的,在实际操作中,患者无意识的抖动会造成氧气管等的脱落,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不定期的附身弯腰去观察患者的氧气管是否脱落;
7.3)在患者趴在手术床上时,其胳膊是并拢在身体两侧的,这样就使得肩膀上的肌肉会向中间集聚,从而堆积在颈椎处,造成手术视界的阻碍和影响,特别是对肥胖型患者更是如此;现在的解决措施是:医护人员利用两根宽胶带来进行固定,一根宽胶带一端粘在左肩的肉上,另一端从患者背部斜向后拉,最后固定在患者的右侧腰间,另一根宽胶带一端粘在右肩的肉上,最后固定在患者的左侧腰间;这种固定方式不仅麻烦,最重要的是,由于做手术时,出现的血液、体液等液体会导致胶带粘性降低,从而使其很容易脱落,一次长时间的手术,需要多次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现有颈椎后部手术时患者肩膀肌肉会向中间集聚进而影响手术视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该辅助器械在使用时铺设在手术床上,将患者置于固定垫板上后,利用肩膀肌肉拉伸固定装置中的两条拉伸带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固定,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9.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
野用的辅助器械,该辅助器械包括一固定垫板和设置在固定垫板前端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头部支撑机构,且当固定垫板铺设在手术床上,患者俯卧在其上时,其肩膀位置高于头部位置,从而暴露出颈部,在该固定垫板上设置有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该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中具有的两条拉伸带分别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并固定,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10.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还包括一调节承载机构,所述调节承载机构包括一承载患者上身躯干的承载板,该承载板通过其底部两侧对称设置的滑块在固定垫板表面设有的两条滑槽内滑动,在承载板的表面铺设有柔性垫,且柔性垫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卷起的摩擦硅胶垫,在两个摩擦硅胶垫之间具有供患者头部和颈部通过的通道;两条拉伸带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承载板前端的两侧,在将这两条拉伸带末端向后拉伸时,能够将两个摩擦硅胶垫挤压使其与两侧肩膀紧贴,进而在两条拉伸带末端固定后,借助两个摩擦硅胶垫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拉拽,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11.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两条拉伸带由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该固定机构包括两条固定杆和一设置在固定垫板后端内部且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的内螺纹套管,所述两条拉伸带的前端与承载板的前端固定,末端固定在一卡片上,每条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内螺纹套管配合的外螺纹,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动手柄,且在靠近转动手柄一端的杆身上设置有可供卡片插入其内并固定的贯通槽,通过将两条拉伸带末端的卡片分别插入到两条固定杆的贯通槽内,再将这两条固定杆旋转拧入到内螺纹套管的两端,并转动两条固定杆调节两条拉伸带的长度,使两条拉伸带将两个摩擦硅胶垫挤压使其与两侧肩膀紧贴,进而借助两个摩擦硅胶垫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拉拽,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12.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承载板前端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肩板,在这两块肩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朝上倾斜的插槽,所述两条拉伸带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一插片上,通过该插片插入到插槽内使拉伸带的前端固定。
13.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两条拉伸带在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时,两者的拉拽方向交叉。
14.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固定垫板后端依次设置有腹部支撑气囊和小腹抬高气囊,通过一气压机和三通阀分别向两者内充气,从而顶起患者腹腔和小腹以抬高患者臀部,进而改变患者躯干和头部的相对位置,以使颈椎后部完全暴露的同时,降低患者面部与头部支撑机构的压力。
15.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固定垫板的后端通过弹性拉伸架设置有腿部支撑板,所述腹部支撑气囊设置在弹性拉伸架上,小腹抬高气囊设置在腿部支撑板的前端,所述腿部支撑板上设置有开口朝后的u形槽,通过在该u形槽内插入u形架板,从而对患者的裆部及双腿进行支撑。
16.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拉伸架包括两块连接板和若干条并列呈水平排布的充气管,所述每根充气管上均设置有气门芯,且相邻两根充气管之间具有膨胀间隙,在每根充气管外部包裹网状金属丝形成的支撑骨架,且每根充气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两块连接板上的孔后,其上的支撑骨架与孔的内壁固定;所述两块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通过在螺栓孔内插入连接螺栓从而将两块连接板分别与固定垫板的后端和腿部支撑板的前端固定。
17.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腿部支撑板的后端设置有一水平支撑板,该块水平支撑板的前端滑动设置在腿部支撑板后端设有的开口槽内,后端垂直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双脚的支板,该支板的底端越过水平支撑板形成延长段,在延长段以及腿部支撑板后端面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有带手柄的螺杆,通过转动螺杆,从而带动支板和水平支撑板滑入或滑出开口槽,以适应不同体长的患者。
18.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为,所述头部支撑机构包括一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u形撑圈和与固定垫板前端连接的固定支架,其中,环绕u形撑圈的内壁及上表面铺设有与头部接触的柔性垫,所述固定支架为对称的两个,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一根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轴,在固定轴上对称设置有两根支撑柱,且两根支撑柱顶端靠近固定垫板的一侧通过一转动销轴与u形撑圈的底壁铰接,在两根支撑柱上远离固定垫板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气囊孔,在该气囊孔内设置有气囊,通过在气囊内充气使其膨胀,从而调节u形撑圈的倾斜角度。
19.本发明上一种优选实施方案的一种改进方案为,所述u形撑圈上具有贯穿其外壁和内壁的凹槽,在该凹槽内卡入将凹槽表面封闭的卡块,且封闭后的凹槽形成供手术时辅助管路穿过的贯穿孔。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发明的辅助器械在使用时铺设在手术床上,将患者置于固定垫板上后,利用肩膀肌肉拉伸固定装置中的两条拉伸带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固定,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这种固定方式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十分稳定,不会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滑脱的现象;
22.2)本发明的固定垫板上还可以设置一个调节承载机构,该调节承载机构的主体为在固定垫板上滑动设置的承载板,在承载板的铺设柔性垫,而且柔性垫前端两侧设置卷起的摩擦硅胶垫,而拉伸带的前端安装在承载板上两个摩擦硅胶垫的下方,这样在向后拉拽拉伸带时,拉伸带能够将摩擦硅胶垫挤压在患者的肩膀上,并利用摩擦力和拉力使患者肩膀的肌肉向后部拉拽,这种滑动承载板结构,不仅能够很容易调节麻醉后患者的位置,而且利用患者的体重将柔性垫压在身下,而柔性垫前端两侧的摩擦硅胶垫与柔性垫为一体,能够更好的包覆患者的肩膀肌肉,进而提升拉拽效果;
23.3)本发明的两条拉伸带通过固定机构进行固定,固定机构的核心是设置在固定垫板后端内部的内螺纹套管,在内螺纹套管两端分别螺纹配合有两根固定杆,在固定杆上设置贯通槽,这样拉伸带端部的卡片就能够卡入贯通槽内,进而转动固定杆,使拉伸带缠绕在固定杆上完成固定,而且这种固定机构配合调节承载机构,能够很好地调节患者的位置以及拉伸的力度;而拉伸带的前端是一个插片,这个插片插入到承载板前端的肩板上的插槽内,这样医护人员能够很容易实现拉伸带的固定,便于操作;
24.4)本发明固定垫板后端一次设置腹部支撑气囊和小腹抬高气囊,通过气压机和三通阀分别向两者内充气,从而顶起患者腹腔和小腹以抬高患者臀部,进而改变患者躯干和头部的相对位置,以使颈椎后部完全暴露的同时,降低患者面部与头部支撑机构的压力;
25.5)本发明固定垫板后端通过弹性拉伸架设置腿部支撑板,腿部支撑板后端设置水平支撑板,水平支撑板的前端滑动设置在腿部支撑板后端设有的开口槽内,后端垂直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双脚的支板,该支板的底端越过水平支撑板形成延长段,在延长段以及腿
部支撑板后端面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有带手柄的螺杆,通过转动螺杆,从而带动支板和水平支撑板滑入或滑出开口槽,以适应不同体长的患者;而且支板的作用是为了在患者抬高臀部和腰部时,双脚能够抵在支板上,提供一定的支撑力;
26.6)本发明的弹性拉伸架的核心是外部包裹网状金属丝作为支撑骨架的充气管,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腿部支撑板和固定垫板连接的强度,而且也能提供相应的弹性,满足舒适度要求;
27.7)本发明通过对头部支撑机构进行改进,头部支撑机构的u形撑圈靠近固定垫板的一侧设置转动销轴,另一侧通过气囊来控制u形撑圈的倾斜角度,从而使患者的颈部尽可能暴露;而且在u形撑圈上设置贯穿其外壁和内壁的凹槽,而且这个凹槽的表面用卡块封闭,从而形成辅助管路穿过的贯穿孔,这个贯穿孔能够起到固定手术管路如氧气管等的作用,防止其轻易脱落。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29.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30.图3为调节承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弹性拉伸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头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固定垫板,2、腹部支撑气囊,3、小腹抬高气囊,4、调节承载机构,401、承载板,402、肩板,403、柔性垫,404、通道,405、摩擦硅胶垫,406、滑槽,407、滑块,5、固定机构,501、拉伸带,502、固定杆,503、内螺纹套管,504、卡片,505、插片,6、腿部支撑板,601、u形架板,602、开口槽,7、水平支撑板,701、支板,702、螺杆,8、头部支撑机构,801、u形撑圈,802、柔性垫,803、空间,804、凹槽,805、卡块,806、气囊,807、支撑柱,808、转动销轴,809、固定轴,8010、固定支架,9、弹性拉伸架,901、充气管,902、膨胀间隙,903、气门芯,904、支撑骨架,905、连接板,906、螺栓孔,10、三通阀,11、气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中未详细阐述的均为现有技术,因此,结构和连接不做赘述。
35.实施例1
36.如图1和2所示,一种拉伸肩膀以扩展手术视野用的辅助器械,该辅助器械包括一固定垫板1和设置在固定垫板1前端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头部支撑机构8,且当固定垫板1铺设在手术床上,患者俯卧在其上时,其肩膀位置高于头部位置,从而暴露出颈部,在该固定垫板1上设置有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该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中具有的两条拉伸带501分别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并固定,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3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垫板1的下底面为平面,与手术床表面贴合,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或者是从前端向后端逐渐降低,从而使患者保持肩膀高腰部低的姿态,降低脸部的受力,从而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
38.本实施例中,所谓的拉伸带501是宽度为8

12cm的棉布带。
39.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该辅助器械的固定垫板1铺在现有手术床的表面即可,再将麻醉后的患者俯卧放置在其上,使患者的上身压在固定垫板1上;之后,将两条拉伸带501从患者肩膀前方向后拉伸,从而使其兜住患者肩膀的肌肉向后侧拉拽,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
40.实施例2
41.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肩部肌肉拉伸固定装置还包括一调节承载机构4,所述调节承载机构4包括一承载患者上身躯干的承载板401,该承载板401通过其底部两侧对称设置的滑块407在固定垫板1表面设有的两条滑槽406内滑动,两者是面接触的摩擦滑动,这种面接触摩擦滑动,能够在平稳的同时,实现在外力作用下的滑动位置调节;在承载板401的表面铺设有柔性垫403,且柔性垫403的前端两侧设置有卷起的摩擦硅胶垫405,卷起的摩擦硅胶垫405的高度为15

25cm,而且呈弧形,其宽度与人肩膀相同或略小于肩膀宽度,柔性垫403可以直接粘在承载板401表面;在两个摩擦硅胶垫405之间具有供患者头部和颈部通过的通道404,通道404的宽度应该与头部两侧宽度相等,从而能够使脖颈穿过其中,并且在两侧留下操作空间;两条拉伸带501的前端分别固定在承载板401前端的两侧,在将这两条拉伸带501末端向后拉伸时,能够将两个摩擦硅胶垫405挤压使其与两侧肩膀紧贴,进而在两条拉伸带501末端固定后,借助两个摩擦硅胶垫405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拉拽,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42.本实施例中柔性垫403为硅胶材质,其长度超出承载板401的后端;所述摩擦硅胶垫405实际上是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的垫片,在其与肩膀接触的表面上分布有凹凸不平的凸起和凹陷,从而增大摩擦力,进而使其与肩膀接触更加紧密,能够更好地对肩膀上的肌肉产生拉拽。
43.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该辅助器械的固定垫板1铺在现有手术床的表面即可,再将麻醉后的患者俯卧放置在承载板401上,使患者的上身完全压在承载板401上的柔性垫403上,而且使两个摩擦硅胶垫405分别接触患者的两个肩膀表面;之后,将两条拉伸带501从患者肩膀前方向后拉伸,从而使其兜住患者肩膀的肌肉向后侧拉拽,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
44.实施例3
45.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1或2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两条拉伸带501由固定机构5进行固定,该固定机构5包括两条固定杆502和一设置在固定垫板1后端内部且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的内螺纹套管503,所述两条拉伸带501的前端与承载板401的前端固定,末端固定在一卡片504上,每条所述固定杆502的一端设置有与内螺纹套管503配合的外螺纹,另一端上设置有转动手柄,且在靠近转动手柄一端的杆身上设置有可供卡片504插入其内并固定的贯通槽,通过将两条拉伸带501末端的卡片504分别插入到两条固定杆502的贯通槽内,再将这两条固定杆502旋转拧入到内螺纹套管503的两端,并转动两条固定杆502调节两条拉伸带501的长度,使两条拉伸带501将两个摩擦硅胶垫405挤压使其与两侧肩膀紧贴,进而借助两个摩擦硅胶垫405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拉拽,从而将颈椎后部完全暴露。
4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该辅助器械的固定垫板1铺在现有手术床的表面即可,再将麻醉后的患者俯卧放置在承载板401上,使患者的上身完全压在承载板401上的柔性垫403上,而且使两个摩擦硅胶垫405分别接触患者的两个肩膀表面;之后,将两条固定杆502旋转
拧入内螺纹套管503两端,再将两条拉伸带501前端与承载板401前端固定,末端的卡片504插入到固定杆502上的贯通槽内,再旋转固定杆502,使两条拉伸带501绷紧后从患者肩膀前方向后拉伸,从而使其兜住患者肩膀的肌肉向后侧拉拽,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
47.实施例4
48.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3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承载板401前端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肩板402,这两块肩板402的高度低于两个摩擦硅胶垫405的卷起高度,在这两块肩板40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朝上倾斜的插槽,所述两条拉伸带501的前端分别固定在一插片505上,通过该插片505插入到插槽内使拉伸带501的前端固定,插片505为一倾斜插入插槽内的插板,在插板的端部具有一竖直挡板,该挡板能够贴在肩板402的前侧面上。
49.所述两条拉伸带501在将两侧肩膀的肌肉向后方拉拽时有两种拉拽方式,即同侧拉拽或交叉拉拽:
50.所谓的交叉拉拽是指两者的拉拽方向交叉,从患者左肩方向伸出的拉伸带501向后拉拽后,其末端固定与患者右侧腰间位置;从患者右肩方向伸出的拉伸带501向后拉拽后,其末端固定与患者左侧腰间位置;
51.所谓的同侧拉拽是指从患者左肩方向伸出的拉伸带501向后拉拽后,其末端固定与患者左侧腰间位置;从患者右肩方向伸出的拉伸带501向后拉拽后,其末端固定与患者右侧腰间位置。
52.实施例5
53.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固定垫板1后端依次设置有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通过一气压机11和三通阀10分别向两者内充气,从而顶起患者腹腔和小腹以抬高患者臀部,进而改变患者躯干和头部的相对位置,以使颈椎后部完全暴露的同时,降低患者面部与头部支撑机构8的压力。
54.在本实施例中,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的两侧可以设置固定带将患者固定,防止滑落。
55.在本实施例中,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在不充气时,其表面高度与固定垫板1的上表面平齐或者略低于其上表面高度,而且在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在充气后,通过在两者的侧边设置挡板,使两者只能向上方进行膨胀。
56.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该辅助器械的固定垫板1铺在现有手术床的表面即可,再将麻醉后的患者俯卧放置在其上,使患者的上身压在固定垫板1上,腹部和小腹分别由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进行支撑和固定;之后,通过打开气压机11和三通阀10,使腹部支撑气囊2和小腹抬高气囊3充气,从而顶起患者腹腔和小腹以抬高患者臀部,进而改变患者躯干和头部的相对位置,以使颈椎后部完全暴露的同时,降低患者面部与头部支撑机构的压力;最后,将两条拉伸带501从患者肩膀前方向后拉伸,从而使其兜住患者肩膀的肌肉向后侧拉拽,将手术视野暴露出来。
57.实施例6
58.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5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固定垫板1的后端通过弹性拉伸架9设置有腿部支撑板6,
所述腹部支撑气囊2设置在弹性拉伸架9上,小腹抬高气囊3设置在腿部支撑板6的前端,所述腿部支撑板6上设置有开口朝后的u形槽,通过在该u形槽内插入u形架板601,从而对患者的裆部及双腿进行支撑。
59.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拉伸架9与固定垫板1的底部平齐。
60.其使用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区别在于,将患者两腿叉开,由u形架板601进行支撑,使其对患者的裆部进行支撑固定,防止患者小腹和腹部抬高后无意识抖动造成的滑落。
61.实施例7
62.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6相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拉伸架9包括两块连接板905和若干条并列呈水平排布的充气管901,所述每根充气管901上均设置有气门芯903,且相邻两根充气管901之间具有膨胀间隙902,在每根充气管901外部包裹网状金属丝形成的支撑骨架904,且每根充气管90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块连接板905上的孔后,其上的支撑骨架904与孔的内壁固定;所述两块连接板905上设置有螺栓孔906,通过在螺栓孔906内插入连接螺栓从而将两块连接板905分别与固定垫板1的后端和腿部支撑板6的前端固定。
63.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区别在于,先向每根充气管901内充气,使其变成平直,从而能够更好的铺在手术床上。
64.实施例8
65.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6相同,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板6的后端设置有一水平支撑板7,该块水平支撑板7的前端滑动设置在腿部支撑板6后端设有的开口槽602内,后端垂直设置有用于支撑患者双脚的支板701,该支板701的底端越过水平支撑板7形成延长段,在延长段以及腿部支撑板6后端面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有带手柄的螺杆702,通过转动螺杆702,从而带动支板701和水平支撑板7滑入或滑出开口槽602,以适应不同体长的患者。
66.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区别在于,先向每根充气管901内充气,使其变成平直,从而能够更好的铺在手术床上。之后使患者的双腿放在腿部支撑板6上,转动螺杆702,在螺杆702转动过程中,能够使支板701向患者的双脚移动,最终使其双脚蹬在支板701上完成借力。
67.实施例9
68.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1相同,改进之处在于,对于头部支撑机构8也进行了改进,如图5所示,所述头部支撑机构8包括一用于支撑患者头部的u形撑圈801和与固定垫板1前端连接的固定支架8010,其中,环绕u形撑圈801的内壁及上表面铺设有与头部接触的柔性垫802,所述固定支架8010为对称的两个,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一根与手术床宽度方向平行的固定轴809,在固定轴809上对称设置有两根支撑柱807,且两根支撑柱807顶端靠近固定垫板1的一侧通过一转动销轴808与u形撑圈801的底壁铰接,在两根支撑柱807上远离固定垫板1的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气囊孔,在该气囊孔内设置有气囊806,通过在气囊806内充气使其膨胀,从而调节u形撑圈801的倾斜角度。
6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头部支撑机构8适应于不同头型和大小的患者,可以在柔性垫802的下方铺设充气囊,而且充气囊环绕u形撑圈801的内壁和上表面设置,这样在充气
后,能够缩小或增大u形撑圈801中部的空间803的大小,从而使其适应于不同头型和大小的患者。
70.实施例10
71.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9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改进方案,其主体与实施例9相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u形撑圈801上具有贯穿其外壁和内壁的凹槽804,在该凹槽804内卡入将凹槽804表面封闭的卡块805,且封闭后的凹槽804形成供手术时辅助管路穿过的贯穿孔,比如氧气管等管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