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3480发布日期:2021-05-07 22: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蚕病害防控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家蚕白僵病是真菌寄生性蚕病,由白僵菌经皮侵入蚕体而引起发病。病原主要在发病蚕蚕体、感染白僵病的野外昆虫以及受到污染蚕室、蚕具、桑叶、蚕沙等养蚕场所。白僵菌孢子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4-28℃,最适合湿度为90-100%。蚕感染白僵病孢子后表现为急性发作,一般蚕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的时间,1-2龄为2-3天,3龄为3-4天,4龄为4-5天,5龄为5-6天,熟蚕得病大部分在结茧中死去。在蚕区每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白僵病,严重的时候可造成家蚕全部感染白僵病而死亡,导致蚕农颗粒无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在蚕业生产上也有一些防控白僵病措施,如蚕农常用石灰撒于蚕体蚕座防控白僵病,在石灰中混入一定量的优氯净、三氯异氰脲酸粉或漂粉精进行蚕体蚕座消毒,仁香散作为一种中药成分的蚕体蚕座消毒剂也应用于生产中。但是,在防控白僵病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而造成防控效果不佳,在生产中,新鲜石灰对防控白僵病有显著的效果,但必须是强碱性的新鲜石灰,广大蚕农因为开放式储藏石灰,往往造成石灰被空气氧化而失去防控效果;石灰中添加优氯净、三氯异氰脲酸粉或漂粉精,需要使用时临时配制,常常出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蚕出现中毒吐水现象,而其他药物虽然具备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但在潮湿天气,对保持蚕座的干燥程度不佳,因此也没有广泛应用。

焦糠作为一种蚕座干燥剂,曾经广泛应用于蚕业生产,对蚕座保持干燥起到重要的作用;三七糠(三份石灰+7份焦糠)也曾经广泛应用于蚕业,但由于仅对蚕座干燥起到很好效果,对消毒杀菌的作用不强,因此对防止蚕病发生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在生产上出现的使用防控白僵病药物的各种问题,如三氯异氰脲酸粉、优氯净、漂粉精与石灰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杀菌效果不佳,石灰容易氧化以及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造成目前防控家蚕白僵病效果不佳。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三氯异氰脲酸粉对白僵菌及其他真菌、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焦糠粉对蚕体蚕座起到有效的干燥效果,并可阻断病原与蚕体接触,防止病原的二次感染。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组合能有效的防控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并能防控细菌病、脓病等其他常见蚕病的发生。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其能够效的防控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并能防控细菌病、脓病等其他常见蚕病的发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0.5-7%。

优选的是,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

优选的是,所述三氯异氰脲酸粉的有效氯含量≥89.0%。

优选的是,所述焦糠粉为干稻壳高温炒焦炭化,再粉碎获得。

优选的是,焦糠粉碎后经过60-100目筛,获得所述焦糠粉。

一种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三氯异氰脲酸粉和焦糠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20-50分钟,混合均匀,获得所述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

一种所述组合物的应用,将所述组合物均匀撒于蚕体蚕座,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家蚕。

优选的是,小蚕期1-3龄的给药时间为眠蚕和起蚕撒药,大蚕期4-5龄的给药时间为眠蚕、起蚕及每天早上撒药,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直至家蚕上簇结茧。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三氯异氰脲酸粉对白僵菌及其他真菌、细菌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焦糠粉对蚕体蚕座起到有效的干燥效果,并可阻断病原与蚕体接触,防止病原的二次感染,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组合能有效的防控家蚕白僵病的发生,并能防控细菌病、脓病等其他常见蚕病的发生。本发明的药物组合可应用于防控家蚕白僵病,使用方法为将药物组合撒于蚕体蚕座,可以起到有效杀灭白僵菌的作用,并防止白僵病蚕感染其他健康家蚕。

二、本发明的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组合物的药效稳定,长时间存储后对白僵菌仍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具有便于长时间存储以及运输等特点,克服了新鲜石灰不便长时间存储以及运输的缺点。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0.5%。

实施例2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1%。

实施例3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2%。

实施例4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3%。

实施例5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

实施例6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7%。

实施例7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

实施例8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所述三氯异氰脲酸粉的有效氯含量≥89.0%,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

实施例9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所述三氯异氰脲酸粉的有效氯含量≥89.0%,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所述焦糠粉为干稻壳高温炒焦炭化,再粉碎获得。

实施例10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三氯异氰脲酸粉与焦糠粉,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为5%,所述三氯异氰脲酸粉的有效氯含量≥89.0%,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所述焦糠粉为干稻壳高温炒焦炭化,再粉碎经过60目筛获得。

实施例12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三氯异氰脲酸粉和焦糠粉放入混合机中混合20分钟,混合均匀,获得所述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的有效氯为5%。

实施例13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的应用,将三氯异氰脲酸粉和焦糠粉获得的有效氯为5%的组合物均匀撒于蚕体蚕座,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家蚕。

实施例14

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组合物的应用,将三氯异氰脲酸粉和焦糠粉获得的有效氯为5%的组合物均匀撒于蚕体蚕座,小蚕期1-3龄的给药时间为眠蚕和起蚕撒药,大蚕期4-5龄的给药时间为眠蚕、起蚕及每天早上撒药,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直至家蚕上簇结茧。

<比较试验一>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的药物组合应用于防控家蚕白僵病,并用生产上已经使用的石灰+优氯净(含2%有效氯)、新鲜石灰、三七糠(三份石灰+7份焦糠)作为对照药物进行效果对比试验,具体步骤如下:

攻毒处理:将1×105个/ml白僵菌孢子滴到2龄起蚕身上,每头滴20μl菌液,蚕儿下面垫有滤纸,让蚕儿在滤纸上爬行30分钟。

药物处理: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制备的药物以及对照药物石灰+优氯净(含2%有效氯)、新鲜石灰粉、三七糠撒在蚕体上呈薄霜状,撒完药物30分钟后给所有家蚕添食正常桑叶,第2餐喂叶前、第2天早上喂叶前分别各撒药1次,总共撒药3次。

对照组处理:分别设置2个对照组,分别为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在蚕体上添加了白僵菌但不撒药物,阴性对照组蚕体上没有添加白僵菌,不撒药。

防僵粉药物组合防控白僵病效果调查:试验组均正常添食桑叶,饲养至阳性对照组蚕儿发病(添毒后4天左右),开始调查所有试验组的蚕儿白僵病发病情况,饲养至第8天,统计家蚕白僵病发病情况,计算药物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含不同有效氯的药物组合对白僵病的防控效果

由表1中的试验数据可知,利用本发明一种防控家蚕白僵病的药物组合对白僵病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当浓度为1×105个/ml白僵菌孢子感染家蚕2龄幼虫时,使用实施例1、2、3、4、5防控家蚕白僵病均能起到一定的防控效果,实施例4(有效氯含量达5%)、实施例5(有效氯含量达7%)的防控效果比较理想,对家蚕的平均保护率分别为90%和93%,石灰+优氯净、新鲜石灰粉、三七糠的保护率分别为:65.56%、81.11%、66.67%,证明实施例4(有效氯含量达5%)和实施例5(有效氯含量达7%)的防控效果显著优于蚕业上常用的药物,但由于实施例5(有效氯含量达7%)对桑叶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会引起桑叶少量变黄,而实施例4对桑叶无影响,因此实施例4可作为防控家蚕白僵病的最佳组合。<比较试验二>不同储存时间对药效的影响药物名称: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实施例10制备5%有效氯)、新鲜石灰试验方法:将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新鲜石灰分别以相同的条件储存0天、10天、30天、60天、180天、360天,存储条件为塑料袋装,封口,室内自然环境条件存储,在存储到设定的天数后分别进行防控白僵病药效试验,参照<比较试验一>方法进行。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新鲜石灰对家蚕的保护率逐渐降低,由0天的81.11%下降到360天的40%,对白僵菌的防控效果下降幅度很大,证明新鲜石灰的质量极不稳定;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随着储藏天数的增加,对家蚕的保护率基本不变,对白僵病的防控效果下降很小,证明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的质量比较稳定。

表2不同储藏时间药物对白僵病的防控效果

<比较试验三>药物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药物名称: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实施例10制备5%有效氯)、新鲜石灰

试验方法:将蚕分为2组,分别为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组和新鲜石灰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蚕给药时间为小蚕期1-3龄眠蚕和起蚕撒药,大蚕期4-5龄眠蚕、起蚕及每天早上撒药,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直至家蚕上簇结茧,最后调查全茧量、茧层率、死笼率等指标,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药物对家蚕的毒性评价结果

从表3中可知,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和新鲜石灰两种药物在家蚕全龄期间使用,两组家蚕的全龄经过时间、全茧量、茧层率、死笼率没有显著差别,新鲜石灰为作用养蚕业最广泛使用的药物,其对家蚕没有任何毒性作用,证明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对家蚕没有毒性作用。

<比较试验四>蚕业生产上应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实施例10制备5%有效氯)防控白僵病效果

试验方法:

小蚕共育期,将试验蚕分为2组,即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对照组用新鲜石灰。药物组选出10张蚕种量作为使用新型防僵粉,其他蚕作为对照组使用新鲜石灰防病方法正常饲养。给药时间为小蚕期1-3龄眠蚕和起蚕撒药。3龄起蚕或发蚕前调查白僵病发生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

大蚕期,将小蚕共育期2个试验小组共育的小蚕发放到农户,其中药物组发放到3户大蚕户试验,每户饲养大约2克蚁量的蚕继续使用新型防僵粉到熟蚕,剩余蚕停止用药正常饲养到熟蚕;对照组发放3户大蚕户试验,每户饲养大约2克蚁量的蚕使用新型防僵粉到熟蚕,剩余蚕不用药正常饲养到熟蚕。形成4个试验组,即全龄用药组、小蚕用药大蚕不用药组、小蚕不用药组大蚕用药组,对照药组,对照组使用新鲜石灰防病方法正常饲养。用药时间为大蚕期4-5龄眠蚕、起蚕及每天早上撒药,撒药后10-30分钟再喂食,直至家蚕上簇结茧。5龄熟蚕上簇前调查白僵病发生情况,随机调查每个试验组1平方米内白僵病蚕总头数,并数1平方米内蚕的总头数,调查3个重复,结果如表5所示。

表4生产上小蚕期应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防控白僵病效果

表5生产上大蚕期应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防控白僵病效果

由表4可知,在生产上,小蚕期(1-3龄)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和石灰防控白僵病,均未发现有白僵病蚕出现,证明在小蚕期这两种药物均能有效防控小蚕期白僵病的发生。

由表5可知,在大蚕期(4-5龄)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和石灰防控白僵病,均能有效防控白僵病的发生,但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药物组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石灰组,全龄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可以使白僵病发生率控制在1.46%,而对照组(石灰组)白僵病发生率为3.28%,全龄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的防控白僵病效果是新鲜石灰的2倍左右;只在小蚕期或是大蚕期使用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白僵病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87%。充分证明三氯异氰脲酸粉+焦康(5%有效氯)药物组合能够有效控制家蚕白僵病的发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