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11772发布日期:2020-10-02 08:3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一些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会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例如一些肿瘤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从而导致张口呼吸。张口呼吸的情况下,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气体会促进口腔中的液体的蒸发,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口腔干燥的症状,更进一步的还会咽喉部也会出现不适,从而使得患者整体的舒适性降低。

为了解决临床上患者由于张口呼吸导致的口腔干燥和咽喉不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临床上患者由于张口呼吸导致的口腔干燥和咽喉不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包括面罩部、通气管路和加湿部,所述通气管路用于面罩部和加湿部的连通;所述面罩部包括面罩本体,在所述面罩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到所述面罩本体内第一单向阀,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允许气体从所述面罩本体内排出的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加湿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部包括供水单元和储水单元,所述供水单元中的水流向所述储水单元;其中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吸水板,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吸水板中。此种设置中,加湿部分为供水单元和储水单元,并且在储水单元中设置吸水板,通气管路设置在吸水板中,吸水板的设置使得该结构可以起到加湿作用的同时,与直接将通气管路伸入水中相比,减轻了吸气所需的压力,呼吸使用更加顺畅。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吸水板的底部,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二端在所述吸水板围绕部分的设置有多个贯穿管路的通气孔。此种设置中,在通气管路伸入到吸水板的部分设置贯通管路的通气孔,从而使得通气管路对于吸水板中不同位置的水分都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对于吸入空气的加湿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将所述壳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作为所述供水单元用于盛放水,所述吸水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形成所述储水单元。在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设置为中间有多孔板的相邻的腔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孔板中的孔为微孔结构,水分通过微孔渗入到吸水板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腔体中的水通过较为均匀的分布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上,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充分持续的加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一端开口,所述多孔板将所述开口分为与所述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加湿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覆盖所述开口。此种设置中,通过设置盖体,从而实现对于供水单元和储水单元的封闭,避免了在移动该器械时供水单元中的水倾洒出来。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孔,所述加水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加水孔的孔盖;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开口对应的位置在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设置有进气管。此种设置中,在所述盖体上分别设置带有孔盖的加水孔和进气管,使用时不必打开整个盖体只需要打开孔盖即可完成加水;另外进气管的设置保障了吸气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第一阀体管壁,以及沿所述面罩本体朝向所述面罩本体外侧的方向依次相抵设置在第一阀体管壁内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弹性片和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弹性片的第一针体,所述第一针体的尖端顶住所述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通孔,所述第一阻挡件为包括多根杆体的镂空结构;在呼气或不使用时,所述第一弹性片贴敷到所述第一阻挡件上封堵所述进气口。此种设置中,对第一单向阀进行了具体的结构限定,其中的第一弹性片在吸气的情况下,朝向第一固定板变形,从而气体进入到面罩部;在呼气的情况下,气体将第一弹性片推向第一阻挡件,所述第一弹性片平铺到第一阻挡件上挡住进气口避免所呼出的气体进入加湿部对加湿部造成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第二阀体管壁,以及沿所述面罩本体朝向所述面罩本体外侧的方向依次相抵设置在所述第二阀体管壁内的第二阻挡件、第二弹性片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弹性片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针体的尖端顶住所述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阀体管壁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气结构,所述第二阻挡件为包括多根杆体的镂空结构;在吸气或不使用时,所述第二弹性片贴敷到所述第二阻挡件上封堵所述出气口。此种设置中,对第二单向阀进行了具体的结构限定,其中的第二弹性片在呼气的情况下,朝向第二固定板变形,从而排出面罩部;在吸气的情况下,面罩部外侧的气体将第二弹性片推向第二阻挡件,所述第二弹性片平铺到第二阻挡件上挡住出气口,从而避免在吸气时从出气口进入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部上还设置有硬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加湿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直接连接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从而使得加湿部与面罩部为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方便了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的连接处。此种设置中,连接件的第二端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了加湿部的拆卸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通过设置面罩部、通气管路和加湿部,并且在面罩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有单向阀;从而实现对于吸入的气体进行加湿,从而解决临床上患者由于张口呼吸导致的口腔干燥和咽喉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的盖体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的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的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第一单向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第二单向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第二单向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面罩部;101、面罩本体;102、进气口;103、出气口;110、第一单向阀;111、第一阀体管壁;112、第一固定板;113、第一弹性片;114、第一阻挡件;115、第一针体;116、通孔;120、第二单向阀;121、第二阀体管壁;122、第二固定板;123、第二弹性片;124、第二阻挡件;125、第二针体;126、外出气口;200、通气管路;201、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2、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3、通气孔;204、环状凹槽;300、加湿部;301、壳体;302、开口;310、供水单元;320、储水单元;321、吸水板;330、多孔板;340、盖体;341、加水孔;342、孔盖;343、进气管;344、第一孔;345、第二孔;400、连接件;410、连接件的第一端;420、连接件的第二端;421、半环状结构;422、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说明,部分结构未采用附图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得出。

实施例1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包括面罩部100、通气管路200和加湿部300,通气管路200用于面罩部100和加湿部300的连通;面罩部100包括面罩本体101,在面罩本体101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进气口102处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到面罩本体101内第一单向阀110,出气口103处设置有允许气体从面罩本体101内排出的第二单向阀120;其中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连接,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加湿部300。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加湿部300包括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在使用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流向储水单元320;其中储水单元320包括吸水板321,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中。吸水板321起到吸收和储存水分的作用,吸水板321的设置使得该结构可以起到加湿作用的同时,与直接将通气管路200伸入水中相比,减轻了吸气所需的压力,呼吸使用更加顺畅。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中为加湿部3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的底部,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在吸水板321围绕部分的设置有多个贯穿管路的通气孔203。在通气管路200伸入到吸水板321的部分设置贯通管路的通气孔203,从而使得通气管路200对于吸水板321中不同位置的水分都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对于吸入空气的加湿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可以进一步的改进,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多孔板330,所述多孔板330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作为所述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所述吸水板321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形成所述储水单元320。在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设置为中间有多孔板330的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孔板330中的孔为微孔结构,水分通过微孔由第一腔体渗入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腔体中的水通过较为均匀的分布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充分持续的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吸水件具体的可以为海绵,例如可以为过滤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作为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吸水板321设置于第二腔体中,形成储水单元320;其中分隔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壳体301一端开口302,在分隔板靠近壳体301开口302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图中未示出),吸水板321的一端延长穿过孔伸入到第一腔体中,用于从第一腔体的吸水到第二腔体的吸水板321中,从而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加湿。

实施例2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具体结构与实施例1相似,包括面罩部100、通气管路200和加湿部300,通气管路200用于面罩部100和加湿部300的连通;面罩部100包括面罩本体101,在面罩本体101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进气口102处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到面罩本体101内第一单向阀110,出气口103处设置有允许气体从面罩本体101内排出的第二单向阀120;其中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连接,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加湿部300。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加湿部300包括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在使用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流向储水单元320;其中储水单元320包括吸水板321,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中。吸水板321起到吸收和储存水分的作用,吸水板321的设置使得该结构可以起到加湿作用的同时,与直接将通气管路200伸入水中相比,减轻了吸气所需的压力,呼吸使用更加顺畅。

图2中为加湿部3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的底部,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在吸水板321围绕部分的设置有多个贯穿管路的通气孔203。在通气管路200伸入到吸水板321的部分设置贯通管路的通气孔203,从而使得通气管路200对于吸水板321中不同位置的水分都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对于吸入空气的加湿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可以进一步的改进,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多孔板330,所述多孔板330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作为所述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所述吸水板321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形成所述储水单元320。在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设置为中间有多孔板330的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孔板330中的孔为微孔结构,水分通过微孔由第一腔体渗入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腔体中的水通过较为均匀的分布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充分持续的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吸水件具体的可以为海绵,例如可以为过滤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作为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吸水板321设置于第二腔体中,形成储水单元320;其中分隔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壳体301一端开口302,在分隔板靠近壳体301开口302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图中未示出),吸水板321的一端延长穿过孔伸入到第一腔体中,用于从第一腔体的吸水到第二腔体的吸水板321中,从而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301一端开口302,多孔板330将开口302分为与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口302和与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口302;加湿部300还包括盖体340,盖体340用于覆盖开口302。此种设置中,通过设置盖体340,从而实现对于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的封闭,避免了在移动该器械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倾洒出来。

图5和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盖体340与第一开口3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孔341,加水孔34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加水孔341的孔盖342;盖体340与第二开口302对应的位置在朝向远离壳体301的方向设置有进气管343。此种设置中,在盖体340上分别设置带有孔盖342的加水孔341和进气管343,使用时不必打开整个盖体340只需要打开孔盖342即可完成加水;另外进气管343的设置保障了吸气过程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其中的进气管343在远离壳体301的一端设置有网状结构,从而避免杂物从进气管343进入加湿部300。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上还设置有允许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穿过的第一孔344。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为硅胶盖,在硅胶盖的朝向开口302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2对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第二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由于凸台为硅胶材质,具有伸缩弹性,因此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盖体340与开口302的紧固连接。

实施例3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整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面罩部100、通气管路200和加湿部300,通气管路200用于面罩部100和加湿部300的连通;面罩部100包括面罩本体101,在面罩本体101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进气口102处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到面罩本体101内第一单向阀110,出气口103处设置有允许气体从面罩本体101内排出的第二单向阀120;其中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连接,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加湿部300。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加湿部300包括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在使用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流向储水单元320;其中储水单元320包括吸水板321,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中。吸水板321起到吸收和储存水分的作用,吸水板321的设置使得该结构可以起到加湿作用的同时,与直接将通气管路200伸入水中相比,减轻了吸气所需的压力,呼吸使用更加顺畅。

图2中为加湿部3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的底部,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在吸水板321围绕部分的设置有多个贯穿管路的通气孔203。在通气管路200伸入到吸水板321的部分设置贯通管路的通气孔203,从而使得通气管路200对于吸水板321中不同位置的水分都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对于吸入空气的加湿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可以进一步的改进,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多孔板330,所述多孔板330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作为所述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所述吸水板321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形成所述储水单元320。在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设置为中间有多孔板330的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孔板330中的孔为微孔结构,水分通过微孔由第一腔体渗入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腔体中的水通过较为均匀的分布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充分持续的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吸水件具体的可以为海绵,例如可以为过滤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作为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吸水板321设置于第二腔体中,形成储水单元320;其中分隔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壳体301一端开口302,在分隔板靠近壳体301开口302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图中未示出),吸水板321的一端延长穿过孔伸入到第一腔体中,用于从第一腔体的吸水到第二腔体的吸水板321中,从而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301一端开口302302,多孔板330将开口302302分为与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口302和与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口302;加湿部300还包括盖体340,盖体340用于覆盖开口302。此种设置中,通过设置盖体340,从而实现对于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的封闭,避免了在移动该器械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倾洒出来。

图5和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盖体340与第一开口3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孔341,加水孔34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加水孔341的孔盖342;盖体340与第二开口302对应的位置在朝向远离壳体301的方向设置有进气管343。此种设置中,在盖体340上分别设置带有孔盖342的加水孔341和进气管343,使用时不必打开整个盖体340只需要打开孔盖342即可完成加水;另外进气管343的设置保障了吸气过程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其中的进气管343在远离壳体301的一端设置有网状结构,从而避免杂物从进气管343进入加湿部300。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上还设置有允许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穿过的第一孔344,和允许以下所述的连接件400通过的第二孔34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为硅胶盖,在硅胶盖的朝向开口302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2对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第二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由于凸台为硅胶材质,具有伸缩弹性,因此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盖体340与开口302的紧固连接。

为了增强该器械的整体性,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连接件400还设置有将加湿部300连接与面罩部100或通气管路200连接的连接件400。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00将加湿部300连接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与进气口102的连接处。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4和图7所示,连接件的第一端410与加湿部300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420连接到所述进气口102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其中的连接件400为硬质结构;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直接连接到所述进气口102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从而使得加湿部300与面罩部100为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方便了移动。

优选的,连接件的第二端420可拆卸的连接到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此种设置中,连接件的第二端420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了加湿部300的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的,在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围绕通气管路200设置有环状凹槽204,连接件的第二端420设置有与环状凹槽204对应的两个半环状结构421,两个半环状结构421通过肋板422可转动连接到连接件的第二端420;两个半环状结构421套在环状凹槽204中,并在一端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其中连通管路第一端与面罩部100的连接为可旋转连接,即可以改变连通管路与面罩部100的夹角,从而使用者在处于多种姿势的情况下均可保持加湿部300处于一定的状态,例如加湿部300的壳体301的开口302朝上,避免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漏出。

实施例4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整体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面罩部100、通气管路200和加湿部300,通气管路200用于面罩部100和加湿部300的连通;面罩部100包括面罩本体101,在面罩本体101上设置有进气口102和出气口103,进气口102处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到面罩本体101内第一单向阀110,出气口103处设置有允许气体从面罩本体101内排出的第二单向阀120;其中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连接,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加湿部300。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的加湿部300包括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在使用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流向储水单元320;其中储水单元320包括吸水板321,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中。吸水板321起到吸收和储存水分的作用,吸水板321的设置使得该结构可以起到加湿作用的同时,与直接将通气管路200伸入水中相比,减轻了吸气所需的压力,呼吸使用更加顺畅。

图2中为加湿部3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伸入到吸水板321的底部,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在吸水板321围绕部分的设置有多个贯穿管路的通气孔203。在通气管路200伸入到吸水板321的部分设置贯通管路的通气孔203,从而使得通气管路200对于吸水板321中不同位置的水分都可以充分利用,并且该装置对于吸入空气的加湿效率和效果都有所提高。

本实施例中的加湿部300可以进一步的改进,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多孔板330,所述多孔板330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作为所述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所述吸水板321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中,形成所述储水单元320。在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设置为中间有多孔板330的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孔板330中的孔为微孔结构,水分通过微孔由第一腔体渗入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从而实现将第一腔体中的水通过较为均匀的分布到第二腔体中的吸水板321上,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充分持续的加湿。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的吸水件具体的可以为海绵,例如可以为过滤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部300包括壳体301,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301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第一腔体作为供水单元310用于盛放水,吸水板321设置于第二腔体中,形成储水单元320;其中分隔板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壳体301一端开口302,在分隔板靠近壳体301开口302的位置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图中未示出),吸水板321的一端延长穿过孔伸入到第一腔体中,用于从第一腔体的吸水到第二腔体的吸水板321中,从而实现对于吸入气体的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301一端开口302302,多孔板330将开口302302分为与第一腔体对应的第一开口302和与第二腔体对应的第二开口302;加湿部300还包括盖体340,盖体340用于覆盖开口302。此种设置中,通过设置盖体340,从而实现对于供水单元310和储水单元320的封闭,避免了在移动该器械时供水单元310中的水倾洒出来。

图5和图6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加湿部300的盖体34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盖体340与第一开口30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加水孔341,加水孔341上设置有用于密封加水孔341的孔盖342;盖体340与第二开口302对应的位置在朝向远离壳体301的方向设置有进气管343。此种设置中,在盖体340上分别设置带有孔盖342的加水孔341和进气管343,使用时不必打开整个盖体340只需要打开孔盖342即可完成加水;另外进气管343的设置保障了吸气过程的顺利进行。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其中的进气管343在远离壳体301的一端设置有网状结构,从而避免杂物从进气管343进入加湿部300。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上还设置有允许通气管路的第二端202穿过的第一孔344,和允许以下所述的连接件400通过的第二孔34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盖体340为硅胶盖,在硅胶盖的朝向开口302的一端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开口302和第二开口302对应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第二凸台的截面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开口302的截面尺寸;由于凸台为硅胶材质,具有伸缩弹性,因此这样的设置可以实现盖体340与开口302的紧固连接。

为了增强该器械的整体性,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连接件400还设置有将加湿部300连接与面罩部100或通气管路200连接的连接件400。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00将加湿部300连接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与进气口102的连接处。图7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4和图7所示,连接件的第一端410与加湿部300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420连接到所述进气口102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其中的连接件400为硬质结构;此种设置中,将加湿部300直接连接到所述进气口102与所述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从而使得加湿部300与面罩部100为一个整体结构,从而方便了移动。

优选的,连接件的第二端420可拆卸的连接到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此种设置中,连接件的第二端420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了加湿部300的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的,在进气口102与通气管路的第一端201的连接处围绕通气管路200设置有环状凹槽204,连接件的第二端420设置有与环状凹槽204对应的两个半环状结构421,两个半环状结构421通过肋板422可转动连接到连接件的第二端420;两个半环状结构421套在环状凹槽204中,并在一端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其中连通管路第一端与面罩部100的连接为可旋转连接,即可以改变连通管路与面罩部100的夹角,从而使用者在处于多种姿势的情况下均可保持加湿部300处于一定的状态,例如加湿部300的壳体301的开口302朝上,避免供水单元310中的水漏出。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中的一种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单向阀110和第二单向阀120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图9为图8在第一单向阀110位置的进一步的放大示意图,第一单向阀110包括第一阀体管壁111,以及沿面罩本体101朝向面罩本体101外侧的方向依次相抵设置在第一阀体管壁111内的第一固定板112、第一弹性片113和第一阻挡件114,所述第一固定板112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弹性片113的第一针体115,第一针体115的尖端顶住所述第一弹性片113,第一固定板11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112的通孔116,第一阻挡件114为包括多根杆体的镂空结构;在呼气或不使用时,第一弹性片113贴敷到第一阻挡件114上封堵进气口102。此种设置中,对第一单向阀110进行了具体的结构限定,其中的第一弹性片113在吸气的情况下,朝向第一固定板112变形,从而气体进入到面罩部100;在呼气的情况下,气体将第一弹性片113推向第一阻挡件114,所述第一弹性片113平铺到第一阻挡件114上挡住进气口102避免所呼出的气体进入加湿部300对加湿部300造成污染。

图10和图11为分别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单向阀12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和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单向阀120包括第二阀体管壁121,以及沿面罩本体101朝向面罩本体101外侧的方向依次相抵设置在第二阀体管壁121内的第二阻挡件124、第二弹性片123和第二固定板122,第二固定板122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弹性片123的第二针体125,第二针体125的尖端顶住第二弹性片123,第二固定板122与第二阀体管壁121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气结构,第二阻挡件124为包括多根杆体的镂空结构;在吸气或不使用时,第二弹性片123贴敷到第二阻挡件124上封堵出气口103。其中第二固定板122上的侧边和第二阀体管壁121的连接处设置有外出气口126出气口103,用于气体的排出。此种设置中,对第二单向阀120进行了具体的结构限定,其中的第二弹性片123在呼气的情况下,朝向第二固定板122变形,从而排出面罩部100;在吸气的情况下,面罩部100外侧的气体将第二弹性片123推向第二阻挡件124,所述第二弹性片123平铺到第二阻挡件124上挡住出气口103,从而避免在吸气时从出气口103进入空气。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呼吸加湿的器械还包括设置在面罩部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将面罩部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固定部可以为套头的绳体,可以是系带的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还可以是设置于面罩部两侧的用于挂耳的结构。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