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吸引刮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1651发布日期:2020-11-10 12:2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额窦吸引刮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额窦吸引刮匙。



背景技术:

额窦手术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最难的手术,要求做到额窦口及额隐窝轮廓化的同时保留额窦黏膜功能,而术中对于出血术野时进行颅底操作时传统的钳类、动力吸切器可能会捅破颅底骨板误入颅内,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误切除大脑,严重危急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额窦吸引刮匙,能最大限度切除骨性间隔并保留黏膜,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无任何损伤,能保证术野清楚及手术安全度,减少手术器械更换所需时间,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额窦吸引刮匙,包括呈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所述吸引管本体包括管体、设于管体一端的刮匙和设于管体另一端的手柄,所述刮匙沿所述管体的轴线向前弯曲延伸,所述刮匙的一侧开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吸引口;所述手柄内具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空腔,所述手柄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孔,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有吸引接口,所述吸引接口与所述手柄连通。

使用时,吸引接口外接负压吸引装置,后将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从患者鼻腔伸入,医生手握手柄,拇指置于气孔处按住气孔,防止在进入鼻腔时损伤鼻粘膜,将吸引管本体伸至额窦处,可将气孔放开进行通气,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与额窦的轮廓形状相吻合,其尖端的刮匙只针对垂直于刮匙的骨性间隔进行刮除,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无任何损伤,而刮匙对于黏膜则无效,如遇出血术野外接吸引装置可边吸血边手术,保证术野清楚及手术安全度,减少手术器械更换所需时间,降低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

优选的,所述手柄呈圆柱形。

所述手柄呈圆柱形,便于医生拿握。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引管的直径。

所述手柄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便于医生拿握,方便操作。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有所述气孔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朝向所述手柄的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凹槽。

所述手柄上设有所述气孔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朝向所述手柄的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操作时,医生的手指按于凹槽处,弧形凹槽与手指的吻合度高,手指不易移位。

优选的,所述刮匙的前端呈弧形。

所述刮匙的前端呈弧形,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对粘膜造成损伤,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吸引管本体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吸引管本体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不易损伤鼻内组织,不易锈蚀,安全系数大,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管体、刮匙、手柄和吸引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管体、刮匙、手柄和吸引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光滑,不会造成患者割伤,手术过程中,不易脱落,保证术中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时,吸引接口外接负压吸引装置,后将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从患者鼻腔伸入,医生手握手柄,拇指置于气孔处按住气孔,防止在进入鼻腔时损伤鼻粘膜,将吸引管本体伸至额窦处,可将气孔放开进行通气,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与额窦的轮廓形状相吻合,其尖端的刮匙只针对垂直于刮匙的骨性间隔进行刮除,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无任何损伤,而刮匙对于黏膜则无效,如遇出血术野外接吸引装置可边吸血边手术,保证术野清楚及手术安全度,减少手术器械更换所需时间,降低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

(2)所述手柄呈圆柱形,便于医生拿握;

(3)所述手柄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便于医生拿握,方便操作;

(4)所述手柄上设有所述气孔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朝向所述手柄的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操作时,医生的手指按于凹槽处,弧形凹槽与手指的吻合度高,手指不易移位;

(5)所述刮匙的前端呈弧形,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对粘膜造成损伤,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

(6)所述吸引管本体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不易损伤鼻内组织,不易锈蚀,安全系数大,使用寿命长;

(7)所述管体、刮匙、手柄和吸引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光滑,不会造成患者割伤,手术过程中,不易脱落,保证术中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额窦吸引刮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额窦吸引刮匙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吸引管本体,2-管体,3-刮匙,4-手柄,5-吸引口,6-气孔,7-吸引接口,8-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额窦吸引刮匙,包括呈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1,所述吸引管本体1包括管体2、设于管体2一端的刮匙3和设于管体2另一端的手柄4,所述刮匙3沿所述管体2的轴线向前弯曲延伸,所述刮匙3的一侧开有与所述管体2连通的吸引口5;所述手柄4内具有与所述管体2连通的空腔,所述手柄4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孔6,所述手柄4的另一端设有吸引接口7,所述吸引接口7与所述手柄4连通。

使用时,吸引接口7外接负压吸引装置,后将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1从患者鼻腔伸入,医生手握手柄4,拇指置于气孔6处按住气孔6,防止在进入鼻腔时损伤鼻粘膜,将吸引管本体1伸至额窦处,可将气孔6放开进行通气,镰刀型的吸引管本体1与额窦的轮廓形状相吻合,其尖端的刮匙3只针对垂直于刮匙3的骨性间隔进行刮除,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无任何损伤,而刮匙3对于黏膜则无效,如遇出血术野外接吸引装置可边吸血边手术,保证术野清楚及手术安全度,减少手术器械更换所需时间,降低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柄4呈圆柱形。

所述手柄4呈圆柱形,便于医生拿握。

实施例3: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柄4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引管的直径。

所述手柄4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引管的直径,便于医生拿握,方便操作。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柄4上设有所述气孔6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朝向所述手柄4的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凹槽8。

所述手柄4上设有所述气孔6的一侧和其相对侧均朝向所述手柄4的内部凹陷形成弧形凹槽8,操作时,医生的手指按于凹槽处,弧形凹槽8与手指的吻合度高,手指不易移位。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刮匙3的前端呈弧形。

所述刮匙3的前端呈弧形,对于颅底骨板及眶纸板不会造成损伤,也不会对粘膜造成损伤,保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感。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吸引管本体1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吸引管本体1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不易损伤鼻内组织,不易锈蚀,安全系数大,使用寿命长。

实施例7: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管体2、刮匙3、手柄4和吸引接口7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管体2、刮匙3、手柄4和吸引接口7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处光滑,不会造成患者割伤,手术过程中,不易脱落,保证术中安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