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7374发布日期:2020-12-22 11:3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目前,介入治疗针在穿刺时,会因为没有固定介入治疗针的机构,而导致医护人员在用介入治疗针进行穿刺时十分不方便,而且现有介入治疗针的穿刺部位也容易向外部分渗出血液或药液等液体,并且外部空气中的细菌也容易通过穿刺部位进入到患者身体内部,从而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没有固定机构和易交叉感染的问题,提供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包括装置主体、针管、保护罩和手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针管,所述针管的一侧贯穿连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手柄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手柄的正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接头,所述针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出口,所述保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罩体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贴合柱,所述罩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软膜,所述贴合柱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棉垫,所述固定架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相连柱,所述相连柱的顶部嵌入连接的卡槽,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一侧嵌入连接有内柱,所述内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柱,所述伸缩筒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针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嵌入连接有螺纹槽,所述罩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

优选的,所述由保护罩、支撑架、手柄、固定架和卡槽共同组成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由保护罩、罩体、软垫、贴合柱、软膜、连接柱和棉垫共同组成保护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种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由保护罩、支撑架、手柄、固定架和卡槽共同组成固定机构,使得装置主体在操作时固定住而不会产生左右移动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装置主体介入穿刺进入的稳定程度,同时支撑架的可调性,方便使用者根据装置主体所介入的深度来调节支撑架的长度进行放置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由保护罩、罩体、软垫、贴合柱、软膜、连接柱和棉垫共同组成保护机构,软膜及贴合柱可更换设计,避免患者之间使用保护罩产生交叉感染,而且装置主体通过保护罩和贴合柱起到将患者介入穿刺部分与外部细菌进行双重隔离的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患者介入穿刺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侧视平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1、装置主体,2、针管,3、保护罩,301、罩体,302、软垫,303、螺纹柱,4、支撑架,401、伸缩筒,402、带动柱,403、内柱,404、旋按钮,5、固定架,501、相连柱,502、卡槽,6、手柄,7、导流管接头,8、防滑套,9、刻度线,10、管出口,11、贴合柱,111、棉垫,112、连接柱,113、螺纹槽,12、软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包括装置主体1、针管2、保护罩3和手柄6,装置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6,手柄6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针管2,针管2的一侧贯穿连接有保护罩3,保护罩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手柄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手柄6的正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接头7,针管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管出口10,保护罩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体301,罩体3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软垫302,罩体301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贴合柱11,罩体30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软膜12,贴合柱1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柱112,连接柱1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棉垫111,固定架5的中间固定连接有相连柱501,相连柱501的顶部嵌入连接的卡槽502,支撑架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筒401,伸缩筒401的一侧嵌入连接有内柱403,内柱4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带动柱402,伸缩筒401的一侧中间活动连接有旋钮404。

优选的,针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刻度线9,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的针管2介入到患者的身体内部时,医护人员可能根据针管2表面的刻度线9来了解针管2所介入患者身体的深度,而因刻度线9为标准长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针管2介入的深度进行了解,避免了针管2介入的过长过短而导致治疗操作失误的情况。

优选的,手柄6的一侧贯穿连接有防滑套8,在医护人员长时间使用手柄6时,会因为手柄6过于光滑而而在操作时产生下滑的情况,所以在手柄6外围套有防滑套8,防滑套8整体由橡胶制成,并且防滑套8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纹,从而套上防滑套8会将手柄6的表面光滑覆盖,而且防滑套8表面的防滑纹会大大增加了手柄6的防滑性,避免了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因手柄过于光滑而产生下滑的情况。

优选的,连接柱112的一侧嵌入连接有螺纹槽113,罩体30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03,当医护人员要将贴合柱11进行更换时,医护人员可手持贴合柱11带动螺纹槽113在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处进行螺纹旋转,使得贴合柱11慢慢的从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处旋出,然后再将新的贴合柱11通过螺纹旋转和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之间进行固定,而贴合柱11的操作简单,便于医护人员对贴合柱11进行安装拆卸。

优选的,由保护罩3、支撑架4、手柄6、固定架5和卡槽502共同组成固定机构,先将保护罩3套入到针管2一侧处,然后再将针管2介入到患者的身体中,而针管2介入好后,使用者再手持保护套3向介入穿刺处进行移动覆盖,然后在手持支撑架4的旋钮404进行顺时针旋转,旋钮404会就带动伸缩筒401内部的的齿轮进行相应旋转,而因齿轮设在内柱403中间部分,所以在齿轮旋转时会通过内柱403中间内齿带动内柱403从伸缩筒401向一侧进行伸出,而内柱403伸出时会将带动柱402一起向一侧伸出,当带动柱402一侧和手柄6的固定架5贴合后,使用者再手持保护罩3带动支撑架4逆时针,使得支撑架4一侧旋入固定架5的卡槽502中进行固定,相同的是针管2会通过手柄6的固定架5放在支撑架4处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装置主体1在操作时固定住而不会产生左右移动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装置主体1介入穿刺进入的稳定程度,同时支撑架4的可调性,方便使用者根据装置主体1所介入的深度来调节支撑架4的长度进行放置固定。

优选的,由保护罩3、罩体301、软垫302、贴合柱11、软膜12、连接柱112和棉垫111共同组成保护机构,当使用者要将保护罩3贴合患者的介入穿刺部位时,贴合柱11的棉垫111会和介入穿刺部分进行贴合,避免了内部的血液和药液向外漏出,而因贴合柱11的连接柱112是由医用橡胶制成,而橡胶有弹力,所以在针管2插入时连接柱112及棉垫111不会其产生阻力,而在针管2不移动时,连接柱112就会弹出和针管2外围进行贴合密封,同时连接柱112也能通过螺纹槽113进行更换,而在贴合柱11一侧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可避免了外部细菌通过介入穿刺部分进行患者身体内部产生感染,保护罩3的罩体301是透明材质,以便使用者通过保护罩3观察介入穿刺部分,而在保护罩3另一侧有软垫302,因软垫302是由软质材质制成的,避免了使用者因保护罩3边缘过硬而产生不适的情况,同时在保护罩3内部设置有软膜12,软膜12较软易更换,软膜12会将保护罩3内壁与介入穿刺部分的细菌进行隔开,而软膜12及贴合柱11可更换设计,可避免患者之间使用保护罩3产生交叉感染,而且装置主体1通过保护罩3和贴合柱11起到了将患者介入穿刺部分与外部细菌进行双重隔离的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患者介入穿刺时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首先,在医护人员长时间使用手柄6时,会因为手柄6过于光滑而而在操作时产生下滑的情况,所以在手柄6外围套有防滑套8,防滑套8整体由橡胶制成,并且防滑套8的表面有凹凸不平的防滑纹,从而套上防滑套8会将手柄6的表面光滑覆盖,而且防滑套8表面的防滑纹会大大增加了手柄6的防滑性,避免了医护人员在操作时因手柄过于光滑而产生下滑的情况。

然后,当医护人员要将装置主体1的针管2介入到患者的身体内部时,医护人员可能根据针管2表面的刻度线9来了解针管2所介入患者身体的深度,而因刻度线9为标准长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针管2介入的深度进行了解,避免了针管2介入的过长过短而导致治疗操作失误的情况。

接着,先将保护罩3套入到针管2一侧处,然后再将针管2介入到患者的身体中,而针管2介入好后,使用者再手持保护套3向介入穿刺处进行移动覆盖,然后在手持支撑架4的旋钮404进行顺时针旋转,旋钮404会就带动伸缩筒401内部的的齿轮进行相应旋转,而因齿轮设在内柱403中间部分,所以在齿轮旋转时会通过内柱403中间内齿带动内柱403从伸缩筒401向一侧进行伸出,而内柱403伸出时会将带动柱402一起向一侧伸出,当带动柱402一侧和手柄6的固定架5贴合后,使用者再手持保护罩3带动支撑架4逆时针,使得支撑架4一侧旋入固定架5的卡槽502中进行固定,相同的是针管2会通过手柄6的固定架5放在支撑架4处进行固定,从而使得装置主体1在操作时固定住而不会产生左右移动的情况,也大大增加了装置主体1介入穿刺进入的稳定程度,同时支撑架4的可调性,方便使用者根据装置主体1所介入的深度来调节支撑架4的长度进行放置固定。

紧接着,当使用者要将保护罩3贴合患者的介入穿刺部位时,贴合柱11的棉垫111会和介入穿刺部分进行贴合,避免了内部的血液和药液向外漏出,而因贴合柱11的连接柱112是由医用橡胶制成,而橡胶有弹力,所以在针管2插入时连接柱112及棉垫111不会其产生阻力,而在针管2不移动时,连接柱112就会弹出和针管2外围进行贴合密封,同时连接柱112也能通过螺纹槽113进行更换,而在贴合柱11一侧设有保护罩3,保护罩3可避免了外部细菌通过介入穿刺部分进行患者身体内部产生感染,保护罩3的罩体301是透明材质,以便使用者通过保护罩3观察介入穿刺部分,而在保护罩3另一侧有软垫302,因软垫302是由软质材质制成的,避免了使用者因保护罩3边缘过硬而产生不适的情况,同时在保护罩3内部设置有软膜12,软膜12较软易更换,软膜12会将保护罩3内壁与介入穿刺部分的细菌进行隔开,而软膜12及贴合柱11可更换设计,可避免患者之间使用保护罩3产生交叉感染,而且装置主体1通过保护罩3和贴合柱11起到了将患者介入穿刺部分与外部细菌进行双重隔离的效果,从而大大保证了患者介入穿刺时的安全性。

最后,当医护人员要将贴合柱11进行更换时,医护人员可手持贴合柱11带动螺纹槽113在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处进行螺纹旋转,使得贴合柱11慢慢的从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处旋出,然后再将新的贴合柱11通过螺纹旋转和保护罩3的螺纹柱303之间进行固定,而贴合柱11的操作简单,便于医护人员对贴合柱11进行安装拆卸,这就是该种肿瘤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针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