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4291发布日期:2021-02-03 07:2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频繁更换纱布、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能够有效防止硫酸镁溶液结晶、有效避免医药资源浪费、操作方便、病人可自行加药的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硫酸镁以一种特殊盐的矿物质形式广泛而稳定地存在与地质环境当中,具有止痛、消肿以及高渗的药理作用。硫酸镁在临床上用途很广泛,尤其对于治疗丹毒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黏膜的微小创伤侵犯皮内淋巴管所致的炎症,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颜色如丹涂脂染,所以取名丹毒。丹毒通过西医的抗感染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相对较高,而且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体内的耐用性会提高,影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的合成,患者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所以对于丹毒临床一般不推荐西医疗法,取而代之的是物美价廉的硫酸镁溶液。
[0003]
硫酸镁溶液配置方法为:在换药碗里放入50g硫酸镁粉,再加100ml灭菌注射用水调匀。外敷方法为:将无菌纱布浸于50%的硫酸镁溶液中,轻拧不滴水,然后将纱布湿敷于患处,30-45min/次,3次/天,湿敷过程中纱布一旦干燥需要及时更换。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放置在换药碗里面硫酸镁溶液里面的水分很容易被蒸发,常常因结晶而扔掉,浪费现象严重;此外,因为湿敷时需要纱布完全展开,单层敷于患处,所以敷在病人身体上的纱布干燥的很快,一般在15min左右就需要更换纱布,更换纱布必须由医护人员完成,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频繁更换纱布、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能够有效防止硫酸镁溶液结晶、有效避免医药资源浪费、操作方便、病人可自行加药的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包括容器外筒、软性内筒、导向盖以及密封盖;
[0007]
所述容器外筒包括硬体主体、与硬体主体固定一体的外筒连接口,在硬体主体上设有便于挤压软性内筒的镂空槽;
[0008]
所述软性内筒固定在容器外筒的内部;
[0009]
所述导向盖呈上窄下宽结构,导向盖内部设有自上而下的通道,该通道与软性内筒相连通;导向盖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与容器外筒固接;
[0010]
所述密封盖盖于导向盖的顶部。
[0011]
优选地,所述硬体主体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硬体上主体和硬体下主体,硬体上主体与硬体下主体采用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关系构成一体;所述软性内筒包括软体主体、与软体主体固定一体的内筒连接口,内筒连接口与外筒连接口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
定连接。
[0012]
优选地,所述软性内筒由pe塑料制成,软性内筒的软体主体和内筒连接口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
[0013]
优选地,所述容器外筒由工程塑料制成,硬体主体和外筒连接口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
[0014]
优选地,所述软性内筒上刻有刻度线,且通过所述镂空槽可观察到软性内筒上的刻度线。
[0015]
优选地,所述镂空槽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在硬体主体上。
[0016]
优选地,所述导向盖与外筒连接口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17]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与导向盖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余的溶液储藏在容器内,不易被蒸发,能够有效防止硫酸镁溶液结晶,使用时间很长,有效避免医药资源浪费;同时医护人员可以一次性多配置点溶液以备用,有效避免重复性劳动;本实用新型浸泡纱布时,用多少倒多少,有效避免整个溶液被污染;
[0020]
当绑在病人身体上的纱布干燥时,病人可以自己打开密封盖,在干燥的纱布上及时补充溶液,无需频繁更换纱布,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镂空槽设计便于病人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液体流量大小,透过镂空槽挤压软性内筒实时控制液体流量,操作方便,病人单手就可以完成动作;
[0021]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盖呈上窄下宽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软性内筒为宽口径设计还不影响溶液装入容器内;
[0022]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而巧妙,当软性内筒损坏后可以直接替换软性内筒继续使用,资源利用率高;
[0023]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结构设计简单,制造容易,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适合硫酸镁溶液的存储。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被隐藏后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盖、导向盖被隐藏后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侧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实用新型5a-a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是本实用新型7b-b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1.容器外筒;2.软性内筒;3.导向盖;4.密封盖;5.硬体主体;6.外筒连接口;7.镂空槽;8.通道;9.硬体上主体;10.硬体下主体;11.软体主体;12.内筒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34]
一种医用硫酸镁溶液加液容器,包括容器外筒1、软性内筒2、导向盖3以及密封盖4;
[0035]
所述容器外筒1包括硬体主体5、与硬体主体5固定一体的外筒连接口6,在硬体主体5上设有便于挤压软性内筒2的镂空槽7;
[0036]
所述软性内筒2固定在容器外筒1的内部;
[0037]
所述导向盖3呈上窄下宽结构,导向盖3内部设有自上而下的通道8,该通道8与软性内筒2相连通;
[0038]
所述密封盖4盖于导向盖3的顶部。
[0039]
优选地,所述硬体主体5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硬体上主体9和硬体下主体10,硬体上主体9与硬体下主体10采用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关系构成一体;所述软性内筒2包括软体主体11和与软体主体11固定一体的内筒连接口12,内筒连接口12与外筒连接口6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40]
优选地,所述软性内筒2由pe塑料制成,软性内筒2的软体主体11和内筒连接口12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
[0041]
优选地,所述容器外筒1由工程塑料制成,硬体主体5和外筒连接口6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
[0042]
优选地,所述软性内筒2上刻有刻度线,且通过所述镂空槽7可观察到软性内筒2上的刻度线。
[0043]
优选地,所述镂空槽7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在硬体主体5上。
[0044]
优选地,所述导向盖3与外筒连接口6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45]
优选地,所述密封盖4与导向盖3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46]
实施例1:
[0047]
本实施例包括容器外筒1、软性内筒2、导向盖3以及密封盖4。容器外筒1包括硬体主体5、与硬体主体5固定一体的外筒连接口6,容器外筒1由工程塑料制成,硬体主体5和外筒连接口6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软性内筒2固定在容器外筒1的内部;硬体主体5上设有便于挤压软性内筒2的镂空槽7。本实施例导向盖3呈上窄下宽结构,导向盖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与容器外筒1固接,导向盖3内部设有自上而下的通道8,该通道8与软性内筒2相连通。密封盖4盖于导向盖3的顶部。
[0048]
在换药碗里面调配好硫酸镁溶液,卸下导向盖,将硫酸镁溶液导入软性内筒2储藏。固接好导向盖3,打开密封盖4,将硫酸镁溶液倾倒在待浸泡纱布上。本实施例可以将多余的溶液储藏在容器内,不易被蒸发,使用时间很长,医护人员可以一次性多配置点溶液以备用,有效避免重复性劳动;本实施例用多少倒多少,有效避免整个溶液被污染。本实施例的导向盖呈上窄下宽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软性内筒为宽口径设计还不影响溶液装入容器内。
[0049]
此外,无需频繁更换纱布,纱布一次需要敷30-45min,在此过程,当纱布干燥了,病人可以自己打开密封盖,在干燥的纱布上及时补充溶液,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的镂空槽的设计便于病人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液体流量大小,透过镂空槽挤压软性
内筒实时控制液体流量,操作方便,病人单手就可以完成动作。
[0050]
实施例2:
[0051]
本实施例包括容器外筒1、软性内筒2、导向盖3以及密封盖4。容器外筒1包括硬体主体5、与硬体主体5固定一体的外筒连接口6,容器外筒1由工程塑料制成,硬体主体5和外筒连接口6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软性内筒2固定在容器外筒1的内部;硬体主体5上设有便于挤压软性内筒2的镂空槽7。软性内筒2包括软体主体11和与软体主体11固定一体的内筒连接口12,内筒连接口12与外筒连接口6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软性内筒2由pe塑料制成,软性内筒2的软体主体11和内筒连接口12采用注塑成型工艺构成一整体;本实施例硬体主体5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硬体上主体9和硬体下主体10,硬体上主体9与硬体下主体10采用内外螺纹配合连接关系构成一体;分体式结构便于安装软性内筒,安装软性内筒时,拧开硬体下主体,将软性内筒从底部穿入与外筒连接口固接,装配好后再紧固上硬体下主体;本实施例结构设计简单而巧妙,当软性内筒损坏后可以直接替换软性内筒继续使用,资源利用率高。本实施例导向盖3呈上窄下宽式结构,导向盖3采用可拆卸式连接方式与容器外筒1固接,导向盖3内部设有自上而下的通道8,该通道8与软性内筒2相连通。密封盖4盖于导向盖3的顶部。
[0052]
在换药碗里面调配好硫酸镁溶液,卸下导向盖,将硫酸镁溶液导入软性内筒2储藏。固接好导向盖3,打开密封盖4,将硫酸镁溶液倾倒在待浸泡纱布上。本实施例可以将多余的溶液储藏在容器内,不易被蒸发,使用时间很长,医护人员可以一次性多配置点溶液以备用,有效避免重复性劳动;本实施例用多少倒多少,有效避免整个溶液被污染。本实施例的导向盖呈上窄下宽设计,具有导向作用,同时还不影响溶液装入容器内。
[0053]
此外,无需频繁更换纱布,纱布一次需要敷30-45min,在此过程,当纱布干燥了,病人可以自己打开密封盖,在干燥的纱布上及时补充溶液,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实施例的镂空槽的设计便于病人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液体流量大小,透过镂空槽挤压软性内筒实时控制液体流量,操作方便,病人单手就可以完成动作。
[0054]
本实施例的软性内筒2上刻有刻度线,且通过镂空槽7可观察到软性内筒2上的刻度线。镂空槽7的数量为二,对称分布在硬体主体5上。导向盖3与外筒连接口6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密封盖4与导向盖3采用内外螺纹相配合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0055]
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