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纺布及其制备的卫生护理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829发布日期:2020-11-06 13: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纺布及其制备的卫生护理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纺布及其制备的卫生护理用品。



背景技术:

吸水性卫生材料,包括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等女性卫生用品,以及婴儿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以及成人护理用品成人纸尿裤,基本上主要包括四层结构:面层、导流层、吸收层及底层。

之前,上述卫生用品面层主要是以化学纤维材料为主体的柔软热风无纺布,导流层一般也是以化学纤维材料为主体的热风无纺布或熔纺无纺布。体液通过面层材料渗透,并经过导流层快速导流,被吸收层所快速吸收,以保证消费者使用时干爽、舒适的感受。部分卫生用品企业开始将纯天然纯棉水刺无纺布用于面层,但由于生产工艺、材料成本以及表层潮湿等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纯天然纯棉材料在上述卫生用品上的广泛应用。

无纺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在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

现有的无纺布中结构存在缺陷,现有的无纺布组成要么是疏水纤维布,要么是亲水纤维布,该种结构的无纺布,使其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舒适感;而且现有的多层无纺布多用胶水进行复合,若使用胶水,需要使用大量的胶水,不仅增加了额外的材料成本,而且胶水在生产过程中或使用时均会对生产者及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扩散长度增加、过液性能好且不残留在表面的无纺布。

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导流扩散长度增加、过液性能好且不残留在表面的无纺布制备的卫生护理用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纺布,其包括具有疏水性能的疏水布层,所述疏水布层一表面设置有纵向延伸的亲水通道导流层;所述疏水布层包括压纹和/或打孔在表面形成的凸起线,每一凸起线的高点部位表面为亲水单元点,所有的亲水单元点组合起来形成亲水通道导流层;所述亲水通道导流层的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疏水布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是指穿着者的前后对应的方向。现有用于吸收用品使用的无纺布,一般是表层亲水,因此表层保水率过高,导致吸收用品先从面层延伸,故面层潮湿严重,扩散较慢,且纵向扩散长度小;而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液体扩散是从面层单点下渗,通过纵向延伸的亲水通道导流层纵向延伸,故面层干爽,导流扩散快,扩散长度可比现有扩散长度增加5%以上;导流扩散长度增加、过液性能好且不残留在表面,面层干爽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亲水通道导流层为均匀的花型网格通道结构,所述亲水通道导流层的深度等于所述疏水布层的厚度。

网格线导流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将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通过导流线上的超扩散亲水原料来进行快速纵向引流,分散到无纺布下的芯体每个部位,从而减轻中间局部吸收压力过大的难题,最终达到最佳吸收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亲水通道导流层为菱形网格结构层。

作为优选,所述疏水布层经过压纹和/或打孔处理后再其表面形成凸起线,每一凸起线的高点部位进行亲水处理并使得每一凸起的高点部位表面形成一亲水单元点,所有的亲水单元点组合起来形成亲水通道导流层。

作为优选,所述亲水通道导流层为多次亲水油剂层。

作为优选,所述疏水布层为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纤维层。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纤维可选择聚丙烯纤维、低密度聚乙烯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或es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第二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无纺布制备的卫生护理用品,所述无纺布上方设置有3d压花复合面层;所述无纺布下方设置有芯体层和底膜层;

所述3d压花复合面层包括上层弱亲纤维无纺布层和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

所述疏水布层的亲水通道导流层表面与所述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相邻设置。

现有常规面层剖面一般是普通平纹面层,而平纹面层与皮肤接触面积大,摩擦力更大;普通平纹面层一般采用保持持久干爽用单亲或多亲的纤维无纺布,面层饱水性强、易潮湿,会导致反渗严重,面层舒适感低,干爽透气性不好,也容易滋生细菌。

发明人经过反复琢磨,想到将面层剖面设计成3d压花面层,面层无纺布采用多次亲水无纺布,经过3d压花处理后,增加了曲线面积,透气性提升;底层无纺布采用多次亲水无纺布,与面层复合,提高了3d立体效果,对下渗速度有所提高;然而却发现另外一个缺点,但两种无纺布都是采用多亲无纺布,面层扩散面积较大,无法达到单点渗透效果,反渗严重,舒适度下降。

发明人又继续经过多次实验,将3d压花面层设计成特殊的复合面层,即:3d压花复合面层包括将上层弱亲纤维无纺布层和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面层无纺布采用弱亲纤维无纺布,该款无纺布可以使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不扩散、不储水、可实现多次单点渗透,经过3d压花处理后,增加了曲线面积,加快了下渗速度,透气性能更佳;底层无纺布采用多次亲水的强亲纤维,纵向扩散性能优越,能将面层下渗的使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快速纵向分流;双层无纺布复合后,使用时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会快速单点穿过面层,到底层无纺布后,会纵向快速扩散到吸收芯体,面层不会残留待吸收物如尿液或经血,防反渗效果明显,干爽度和遮蔽性极佳。

同时,发明人将所述疏水布层的亲水通道导流层表面与所述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相邻设置,皮肤无需与亲水通道导流层直接接触,可以进一步增加人体舒适感,健康安全,干爽透气,抗菌环保,贴身无感。

作为优选,卫生护理用品中的芯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和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和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外设置有网格导流包覆层;

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和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之间设置有规则或不规则曲线形水刺布,所述水刺布的曲线形包括与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相抵的上凹拐点以及与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相抵或不相抵的下凹拐点。

本实用新型设置网格导流包覆层以及特定的中间层,使芯体扩散能力提高且返渗量低。所述网格导流包覆层是芯体最外层包覆的具有快速纵向引流的网格导流层,能将液体快速纵向分流。所述曲线形水刺布与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形成的容腔内填充设置有高分子吸水树脂。

作为优选,所述下凹拐点与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不相抵,所述水刺布的相邻曲线最低位之间设置有导流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为漏斗形结构,包括上部截面为倒梯形的广口腔体和下部截面为矩形的矩形腔体。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槽的矩形腔体的顶部和底部纵向方向设置有蓬松无纺布层。

作为优选,所述上凹拐点与所述导流槽顶部纵向方向设置的蓬松无纺布层的高度h1为2.5-3.5cm;芯体长度为100-120cm;相邻两个上凹拐点之间的间距为8-12mm;所述广口腔体的最大直径d1为1-1.5cm;所述矩形腔体的直径d2为0.2-0.5cm。

作为优选,所述水刺布的波浪曲线形上凹拐点和下凹拐点分别与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和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相抵;

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与所述水刺布之间设置有包括最高点是两个上凹拐点和最低点是一个下凹拐点的第一波区,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波区构成第一锁水sap层;

所述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与所述水刺布之间设置有包括最高点是一个上凹拐点和最低点是两个下凹拐点的第二波区,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波区构成第二锁水sap层。

绝大多数用户使用后更换的尿裤里实际含液量不超过250-300ml,但由于使用中液体分布不均匀,吸液材料的利用不完全,在中部已经饱和或超饱和状态下,产品两端还没有液体输送到达和吸收。这种现象在引入sap后更为严重,绒毛浆纤维除了有吸收能力以外,还是很好的液体传导媒介,其纤维及表面结构构成导流的毛细管结构,非常有利于液体的水平方向甚至垂直方向扩散,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sap颗粒之间也是有毛细管结构的,但相对纤维的取向性比起来要差很多,尤其是当sap吸水膨胀以后变软,颗粒之间的间隙在较小的压力之下就会被堵塞起来,阻止液体在产品里的流动和传导,引起返渗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把原有的芯体材料无尘纸替换成更具环保的植物纤维无纺布,纵向延伸率也远远大于化学纤维,sap施加采用定点定量施加,在生产、搬运和尿液浸泡后都不易滑移。由于纵向扩散能力的提升,芯体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明显提升,sap的施加量可以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是指穿着者的前后对应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上凹拐点和下凹拐点之间的高度为2-4mm;相邻两个上凹拐点之间的间距为10-20mm。

不同高度和间距的设置能够影响芯体的扩散能力和返渗量,从而提高卫生护理用品的扩散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传统无纺布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无纺布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示意图;

图3是导流效果测试实验示意图;

图4是导流效果示意图;

图5是应用实施例1(5a)和对比应用实施例1(6b)的面层反渗效果对比实验图;

图6是应用实施例1(6a)和对比应用实施例2的导流效果(6b)对比实验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芯体吸收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芯体结构纵向展开示意图;

图11是图9芯体结构中导流槽放大示意图。

图中,10-面层;20-导流层;1-3d压花复合面层;2-无纺布;21-疏水布层;22-亲水通道导流层;3-芯体层;4-底膜;31-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2-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3-水刺布;34-第一锁水sap层;35-第二锁水sap层;36-网格导流包覆层;331-上凹拐点;332-下凹拐点;310-第一波区;320-第二波区;38-蓬松无纺布;39-导流槽;391-广口腔体;392-矩形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6所示,无纺布包括具有疏水性能的疏水布层21,疏水布层21一表面设置有纵向延伸的亲水通道导流层22;为了将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通过导流线上的超扩散亲水原料来进行快速纵向引流,分散到无纺布下的芯体每个部位,从而减轻中间局部吸收压力过大的难题,最终达到最佳吸收效果,实用新型人将亲水通道导流层22设计为均匀的花型网格通道结构,亲水通道导流层22的深度小于或等于疏水布层21的厚度。疏水布层21包括经过压纹和/或打孔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的凸起线,每一凸起线的高点部位进行亲水处理并使得每一凸起的高点部位表面形成一亲水单元点,所有的亲水单元点组合起来形成亲水通道导流层22。

花型网格通道结构可以是相互连接贯通的多种形状,例如正方形、多边形、菱形、异性花型等各种形状。为了使扩散效果更均匀,将花型网格通道结构设计为均匀的结构。亲水通道导流层22优选为菱形网格结构层。

为了使吸收效果更好,亲水通道导流层22为多次亲水油剂层。

疏水布层21为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纤维层。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纤维为聚丙烯纤维、低密度聚乙烯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或es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

实施例2

一种卫生护理用品,包含实施例1的无纺布,其无纺布2上方设置有3d压花复合面层1;无纺布2下方设置有芯体层3和底膜层4;

3d压花复合面层1包括上层弱亲纤维无纺布层和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疏水布层21的亲水通道导流层22表面与下层多亲纤维无纺布层的上表面相邻设置。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芯体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和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

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和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之间设置有波浪曲线形水刺布33,水刺布33的波浪曲线形上凹拐点331和下凹拐点332分别与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和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相抵;水刺布33分别与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和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通过采用热熔结构胶喷胶粘合在一起;

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与水刺布33之间设置有包括最高点是两个上凹拐点331和最低点是一个下凹拐点332的第一波区310,两个以上的第一波区310构成第一锁水sap层34;

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2与水刺布33之间设置有包括最高点是一个上凹拐点331和最低点是两个下凹拐点332的第二波区320,两个以上的第二波区320构成第二锁水sap层35。其中,植物纤维无纺布上层31和/或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为全植物纤维超导无纺布,全植物纤维为棉花原料制成的天然粘胶纤维。水刺布33为木浆水刺布;木浆水刺布包括65-75%的木浆纤维和25-35%的粘胶纤维。

发明人通过把原有的芯体材料无尘纸替换成更具环保的植物纤维无纺布,纵向延伸率也远远大于化学纤维,sap施加采用定点定量施加,在生产、搬运和尿液浸泡后都不易滑移。由于纵向扩散能力的提升,芯体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明显提升,sap的施加量可以大大下降,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施例3

如图9-11所示,水刺布下凹拐点332与植物纤维无纺布下层32不相抵,水刺布33的相邻曲线最低位之间设置有导流槽39。导流槽39为漏斗形结构,包括上部截面为倒梯形的广口腔体391和下部截面为矩形的矩形腔体392。导流槽39的矩形腔体392的顶部和底部纵向方向设置有蓬松无纺布层38。上凹拐点331与导流槽39顶部纵向方向设置的蓬松无纺布层38的高度h1为2.5-3.5cm;芯体长度为100-120cm;相邻两个上凹拐点之间的间距为8-12mm;广口腔体391的最大直径d1为1-1.5cm;矩形腔体392的直径d2为0.2-0.5cm。

实验1测试:采用清水滴加测试,在新的卫生护理用品上倒入50g清水,测试面层的下渗、扩散、反渗结果。一分钟后,在滤纸上没有液体反渗上来的痕迹,经称重,反渗量为1.98g,反渗量极少。

实验2测试:采用清水滴加测试,在新的卫生护理用品上倒入50g清水,测试导流层的扩展效果。一分钟后,导流扩散长度210mm;液体扩散是从面层单点下渗,通过导流线纵向延伸,故面层干爽。

可看出,本实施例无纺布制成的卫生护理用品,可以使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不扩散、不储水、可实现多次单点渗透,经过3d压花处理后,增加了曲线面积,加快了下渗速度,透气性能更佳;底层无纺布采用多次亲水的强亲纤维,纵向扩散性能优越,能将面层下渗的使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快速纵向分流;双层无纺布复合后,使用时待吸收物例如尿液或经血会快速单点穿过面层,到底层无纺布后,会纵向快速扩散到吸收芯体,面层不会残留待吸收物如尿液或经血,防反渗效果明显,干爽度和遮蔽性极佳。人体舒适感好,健康安全,干爽透气,抗菌环保,贴身无感。

对比应用实施例1

同应用实施例1,不同的是面层采用多亲纤维面层。

实验测试:采用清水滴加测试,在卫生护理用品上倒入50g清水,测试面层的下渗、扩散、反渗结果。一分钟后,在滤纸上可以明显看到液体反渗上来的痕迹,经称重,反渗量为10.4g,反渗量很大。

对比应用实施例2

同应用实施例1,不同的是无纺布导流层未采用具有纵向延伸的亲水通道导流层,而是采用传统导流层。

实验测试:采用清水滴加测试,在卫生护理用品上倒入50g清水,测试导流层的扩展效果。一分钟后,导流扩散长度180mm;液体扩散是先从面层延伸,故面层潮湿严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