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3481发布日期:2021-02-27 00:5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氧气吸入疗法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患影响肺活量者、心肺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难者等情况,而医用氧气的主要成分使99%纯氧、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氧气浓度进行治疗,而给氧的方法主要有鼻塞给氧、面罩给氧,其中鼻塞给氧中常用的器材就是鼻导管,现有技术的鼻导管包括两部分主管、支管,所述支管的两端与主管的同一端连通,主管的另一端设置与现有的氧气机连通,氧气进入主管后分别从支管的两端流入支管中,支管上设置有向外凸起的两个出气口,氧气从出气口中排出,在使用时,将两个凸起的出气口放置在鼻腔内,从而保证了氧气的供应;但是现有技术中,这种突出的鼻塞设计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另一方面,在使用时还需要对吸入的氧气进行加湿,现有技术通过湿化瓶进行加湿,而氧气通过湿化瓶时,与湿化瓶中的水接触时间有限,因此加湿效果不好,最后,加湿后的氧气在经过导气管的过程中,其中的水蒸气部分会凝结在导气管中,形成小水珠,随着小水珠的增大,会影响鼻导管的通气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不仅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还能够提高加湿效率。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包括:主管以及支管组成的导气管,所述支管两端与主管的同一端连通,主管的另一端与外界供氧装置连接,支管上设置有出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为出气槽,出气槽是开在支管上一个长方形的槽,在支管外表面的出气槽边缘设置有反光条,反光条围绕出气槽的边缘设置。
[0006]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湿囊,所述加湿囊包括:囊壁、密封塞、湿带,所述囊壁是圆柱形的管状结构,其一端封口另一端为敞口,敞口端塞有密封塞,使用时囊壁中灌装有水,在囊壁内还设置有湿带,所述湿带是具有储水功能的长线,湿带的一端固定并浸在加湿囊的水中,湿带的其余部分固定在导气管内。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囊壁外还贴有一条色带,色带是有不规则花纹的贴纸。
[0008]
进一步地,还包括除露管,所述除露管包括外管、干带,所述外管是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的圆柱形管,其内部与外界连通,干带是一根长线,其一端固定在导气管内,另一端固定位于外管中。
[0009]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出气部分为出气槽,因此不需要深入使用者的鼻腔,能够有效降低使用者的不
适感。
[0011]
(2)通过加湿囊中的湿带在氧气流动过程中与氧气接触,湿带表面积更大,湿带上水分蒸发量也就越大,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氧气的湿度,以解决湿化瓶加湿能力不足的问题。
[0012]
(3)支管上还设置有除露管,除露管的干带固定在支管内,用于吸收支管内凝结的水滴,减少水滴对鼻导管通气性的影响,保证支管的通畅。
附图说明
[0013]
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14]
附图中:
[0015]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b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18]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c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0019]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
11-主管,111-连接头,12-支管,121-出气槽,122-反光条,21-囊壁,22-密封塞,23-色带,24-湿带,31-外管,32-干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2]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3]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4]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实施例
[0025]
如图1~4所示的是一种改良型的医用鼻导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鼻导管容易引发患者不适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加吸入的氧气湿度,其结构包括主管11以及支管12组成导气管,支管12上设置有出气口,患者将出气口置于鼻腔附近,氧气瓶中的氧气就能够通过
导气管输送给患者,在导气管上还设置有多个加湿囊以及除露管,所述加湿囊灌装有水,其中的湿带24小部分位于加湿囊中,大部分位于导气管中,由于毛细效应,湿带24吸收加湿囊中的水分而湿润,在氧气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与之接触,进而提高氧气的湿度,同时导气管上间隔设置的除露管通过干带32吸收凝结在导气管中的水滴,保证导气管的通畅。
[0026]
导气管包括:主管11、支管12,如图1所示,主管11一端设置有连接头111,连接头与外界的氧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支管12的两端同时连接,支管12的管径小于主管11的管径,支管12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管的同一端,支管12中部设置有出气部位,外界输入的氧气从连接头111进入主管11中,从主管11另一端进入支管12中,并从支管12上的出气部位排出,本实施例中的出气部位为出气槽121,如图2所示,出气槽121是开在支管12上一个长方形的槽,在使用时,出气槽121放置在鼻孔外,由于不直接放入鼻腔内,所以能够降低患者使用中的不适感,另外,如图2所示,在支管12外表面的出气槽121边缘设置有反光条122,反光条122围绕出气槽121的边缘设置,方便患者快速找到支管12上出气槽121的位置。
[0027]
加湿囊有多个,以固定间隔安装在支管12上,用于增加导气管中氧气湿度,加湿囊包括:囊壁21、密封塞22、湿带24,所述囊壁21是圆柱形的管状结构,其一端封口另一端为敞口,敞口端塞有密封塞22,密封塞22为橡胶塞,保持加湿囊的密封性,在使用加湿囊时,会向其中灌装蒸馏水,当加湿囊中的水量不足时,也可以通过注射器向其中加水,密封塞22是橡胶材质,注射器的针头可以轻松穿过其中,而不需要额外加湿的时候,停止向其中加水就不会过度增加氧气中的湿度,因此使用灵活;另外,在囊壁21内还设置有湿带24,所述湿带24是具有储水功能的长线,湿带24的一端固定在加湿囊内,浸在加湿囊的水中,湿带24的其余部分固定在导气管内,固定方法较多,比如采用医用粘结剂等方法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限定,由于毛细效应,加湿囊中的水会顺着湿带24运动,直到将湿带24完全浸湿,湿带24的存在增加了氧气气流与含水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氧气的湿度。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囊壁21外还贴有一条色带23,色带23是有不规则花纹的贴纸,由于水与空气的折射率不一样,这些图形在水面两侧有明显不同,因此能够更清楚的区分囊壁21中的水量,而医院的病服床单等多是白色或浅色,很难看清楚加湿囊中透明的水。
[0029]
由于氧气经湿化后湿度提高,在外界环境较低时,氧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导气管内壁重新凝结成小液滴,除露管固定在导气管上,用来去除导气管中凝结的水珠,避免这些水珠变大而影响导气管的通畅,除露管的结构包括外管31、干带32,所述外管31是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的圆柱形管,其内部与外界连通,干带32的材质与湿带24相同,能够吸收水分,随着吸水量的增加,干带32被完全浸湿,干带32是一根长线,其一端固定在导气管内,另一端固定位于外管31中,固定在外管31中的部分能够将水分蒸发到外界,保持干带32的干燥。
[003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干带32的长度小于湿带24的长度,且二者不接触。
[003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湿带采用的是棉线,且湿带24的截面半径是支管12半径的1/10,湿带长度与两个相邻加湿囊的间距相同。
[0032]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通气槽的长度为20mm,宽度4mm。
[00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反光条、密封塞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使用者可灵活购买,因此,不做详细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