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881发布日期:2020-11-25 14:5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静脉导管,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静脉导管接头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头皮钢针的使用应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采集血液样本或输注血液、血制品,血液动力学监护,输注液体处于或接近等渗状态、正常ph范围(刺激性药物:仅为间歇性推注)。

经输液接头进行输液及推注药物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拭各种接头(或接口)的横切面及外围。导管接口部位为螺旋设计,表面不平整,易残留血液、药液;输注接头需要反复使用,接头取下时导管即与外界相通,易导致细菌侵入血流,发生感染。需采用有效消毒液(75%乙醇、0.5%碘伏、2%洗必泰)棉片或棉球对导管接头进行360°摩擦,并强调摩擦动作及消毒液的接触时间比采用的消毒液种类更为重要。

但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360°全方位、长时间擦拭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需要一种能自动进行360°长时间全方位擦拭的装置来对静脉导管的接头进行输液前消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医护人员手动消毒静脉导管接头时需要360°全方位、长时间而耗费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包括主仓,所述主仓内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主仓前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头,所述转头前端面设置有多个可径向移动的夹板,所述转头前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轴,所述内轴外圆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摆片;所述主仓底部设置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前侧上部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上移形成所述转头转动的结构,所述握持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罐;所述药罐内连接有药管,所述药管贯穿所述握持柄并固定于所述主仓下侧,所述药管前端连接有铰接头,所述铰接头前端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喷头,所述喷头通过软管和所述药管连接;所述握持柄前侧下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压缩形成所述药罐内药液流入药管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仓前侧内部的电机,主仓后侧放置有电池,主仓后端面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电机和开关、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头外圆周向内开有多个径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夹板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并和滑杆滑动连接;所述夹板外侧的滑杆上套装有锁定弹簧,所述滑杆外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优选的,所述摆片的材质为硅胶。

优选的,所述转头后端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后端面向前开有d形的插槽,所述电机的转轴前端和插槽形状相同;所述连接套外圆周向内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旋紧形成所述转头和电机位置固定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仓底部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卡扣,所述药管套设于所述卡扣内,所述药管底部连接有重力球。

优选的,所述握持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盖,所述药罐和所述连接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后端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底部连接有单向充气阀,所述单向充气阀贯穿所述连接盖并和所述连接盖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固定于所述握持柄前端,所述气囊侧端连接有单向进气阀。

优选的,所述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充气阀结构相同,均包括管状的阀体,阀体内侧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的挡环,所述挡环之间滑动连接有可沿着阀体轴向移动的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挡板外圆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槽;

所述单向进气阀的挡板位于远离气囊的一端,所述单向充气阀的挡板位于复位弹簧的上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将棉片置于喷头前侧并按气囊即可将药罐内的药液喷至棉片上,随后将棉片套在静脉导管接头上,并将静脉导管接头置于本装置的夹板之间,波动所示开关即可使得本装置的转头转动,可以实现长时间、全角度对静脉导管接头进行消毒,有效地提高了消毒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有效地提高了消毒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2、本装置消毒全面,卫生性高:在将套了棉片的静脉导管接头置于夹板之间后,可以继续向前推动本装置使得内轴及摆片带着棉片插入静脉导管接头内,在转头转动时能同时对静脉导管的内壁进行必要的消毒,有效地提高了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提高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转头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转头及内轴的第一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转头及内轴的第二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主仓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握持柄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药罐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的单向充气阀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附图中:1-主仓、2-转头、3-夹板、4-内轴、5-摆片、6-药管、7-铰接头、8-喷头、9-握持柄、10-开关、11-气囊、12-药罐、13-卡扣、14-滑杆、15-锁定弹簧、16-限位螺母、17-连接套、18-锁止螺钉、19-插槽、20-电机、21-电池、22-端盖、23-单向进气阀、24-气管、25-单向充气阀、26-重力球、27-连接盖、28-挡环、29-挡板、3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导管接头消毒装置,包括主仓1,所述主仓1内设置有驱动部件,所述主仓1前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头2,所述转头2前端面设置有多个可径向移动的夹板3,所述转头2前端面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轴4,所述内轴4外圆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摆片5;所述主仓1底部设置有握持柄9,所述握持柄9前侧上部设置有开关10,所述开关10上移形成所述转头2转动的结构,所述握持柄9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药罐12;所述药罐12内连接有药管6,所述药管6贯穿所述握持柄9并固定于所述主仓1下侧,所述药管6前端连接有铰接头7,所述铰接头7前端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喷头8,所述喷头8通过软管和所述药管6连接;所述握持柄9前侧下部设置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压缩形成所述药罐12内药液流入药管6的结构。

通过将棉片置于喷头8前侧并按气囊11即可将药罐12内的药液喷至棉片上,随后将棉片套在静脉导管接头上,并将静脉导管接头置于本装置的夹板3之间,波动所示开关10即可使得本装置的转头2转动,可以实现长时间、全角度对静脉导管接头进行消毒,有效地提高了消毒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有效地提高了消毒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在将套了棉片的静脉导管接头置于夹板3之间后,可以继续向前推动本装置使得内轴4及摆片5带着棉片插入静脉导管接头内,在转头2转动时能同时对静脉导管的内壁进行必要的消毒,有效地提高了静脉导管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提高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度。

值得一提的是,内轴4如图4所示,插接于转头2前侧,使得本装置既能根据需要拆卸内轴4并进行消毒处理,又能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加装内轴。

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主仓1前侧内部的电机20,主仓1后侧放置有电池21,主仓1后端面螺纹连接有端盖22,所述电机20和开关10、电池21电连接。

电机20、电池21及开关10的简单电路结构,使得本装置的使用耐用度高,不易损坏,且可随时进行零部件的更换。

如图3、4所示,所述转头2外圆周向内开有多个径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端面固定连接有滑杆14,所述夹板3均滑动连接于滑槽内并和滑杆14滑动连接;所述夹板3外侧的滑杆14上套装有锁定弹簧15,所述滑杆14外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6。

锁定弹簧15使得本装置的夹板3能稳定地夹持住位于静脉导管接头外侧的棉片,从而进行全方位的擦拭消毒消毒。值得一提的是,限位螺母16不但能对锁定弹簧15起到阻挡的作用,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转动限位螺母16至合适的位置,从而调节夹板3的夹持力度,进而改变擦拭的力度,有效地增强了本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4所示,所述摆片5的材质为硅胶。硅胶材质比较柔软,插入后能较好地对静脉导管接头内壁进行消毒。

如图5所示,所述转头2后端面中心设置有连接套17,所述连接套17后端面向前开有d形的插槽19,所述电机20的转轴前端和插槽19形状相同;所述连接套17外圆周向内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18,所述锁止螺钉18旋紧形成所述转头2和电机20位置固定的结构。

上述结构的作用是使得转头2能根据需要进行拆卸后的消毒杀菌,并能在安装后能跟着电机20的转轴同轴运转。

如图7、8所示,所述主仓1底部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卡扣13,所述药管6套设于所述卡扣13内,所述药管6底部连接有重力球26。

重力球26的密度较大,可以使得药管6的底部一直处于药罐12的底部,便于从药罐12内吸药。

如图8所示,所述握持柄9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盖27,所述药罐12和所述连接盖27螺纹连接。药罐12内盛放消毒液(75%乙醇、0.5%碘伏、2%洗必泰),能有效地杀菌消毒。而药罐12和连接盖27可以拆卸,便于配置和更换。

如图8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1后端连接有气管24,所述气管24底部连接有单向充气阀25,所述单向充气阀25贯穿所述连接盖27并和所述连接盖27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1固定于所述握持柄9前端,所述气囊11侧端连接有单向进气阀23。

通过按压气囊11从而使得气囊11内的气体经气管24和单向充气阀25进入药罐12内,药罐12内气压增大后,其内的消毒液便会被压入药罐6内,并从喷头8内喷出,而喷头8的角度可以调节,使得本装置还可以单独作为喷射消毒装置,能对需要消毒的部位进行喷射消毒。

单向进气阀23的作用是,当气囊11恢复原状时,外界气体进入,当气囊11压缩时,气囊11内的气体不会从单向进气阀23内出来。

如图9所示,所述单向进气阀23和单向充气阀25结构相同,均包括管状的阀体,阀体内侧两端均设置有环形的挡环28,所述挡环28之间滑动连接有可沿着阀体轴向移动的挡板29,所述挡板29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0,所述挡板29外圆周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弧槽;

所述单向进气阀23的挡板29位于远离气囊11的一端,所述单向充气阀25的挡板29位于复位弹簧30的上侧。

单向进气阀23和单向充气阀25的结构相同,仅仅是放置位置不同,便可以实现气体的单行流动。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棉片置于喷头8前侧并按气囊11即可将药罐12内的药液喷至棉片上,随后将棉片套在静脉导管接头上,并将静脉导管接头置于本装置的夹板3之间,波动所示开关10即可使得本装置的转头2转动,可以实现长时间、全角度对静脉导管接头进行消毒,有效地提高了消毒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有效地提高了消毒的卫生性和安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主仓1、转头2、夹板3、内轴4、摆片5、药管6、铰接头7、喷头8、握持柄9、开关10、气囊11、药罐12、卡扣13、滑杆14、锁定弹簧15、限位螺母16、连接套17、锁止螺钉18、插槽19、电机20、电池21、端盖22、单向进气阀23、气管24、单向充气阀25、重力球26、连接盖27、挡环28、挡板29、复位弹簧3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