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护理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3923发布日期:2021-06-11 19:2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护理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护理网垫。



背景技术:

儿童术后或者病情需要平躺用,避免儿童长时间躺在病床上,造成背后湿疹、瘙痒、长痱子等不适,特别是夏天,尿道下裂术后、心脏病术后等的孩子,术后要求卧床7-14天,本来手术孩子就很疼痛难忍了,睡在不透气的床垫上,孩子娇嫩的皮肤过敏,长出很多丘疹、痱子等,奇痒无比,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不利于孩子的病情康复。同时给护理人员及家属在护理上造成很大的困扰。

在患儿腰麻术后去枕平卧需要4-6小时,主要是为了防止脑脊液的外漏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6个小时后可以让患儿呈类波浪形躺,躺的舒适,但是调节的时候不要移出患儿,患儿不能随便动,要一直躺着,目前的儿童护理网垫结构比较单一,尤其是在使用时,调节网垫高度的时候需要将移出患儿,导致降低护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儿童护理网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护理网垫,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位于头部和尾部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一连杆是由第一节连杆、第二节连杆和第三节连杆依次转动连接组成,其中第一节连杆的一端与头部的横杆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一节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节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节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节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第三节连杆的另一端与尾部的横杆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上端设置有防护软垫;所述第一节连杆、第二节连杆和第三节连杆均为伸缩套管;所述骨架上设置有柔性网垫,所述柔性网垫的四周与所述骨架滑动套接;

所述骨架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底座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固定端均与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液压杆的活动端背向底座的伸出;底座其中一端的两个液压杆的固定端上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活动端上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端;底座另一端的两个液压杆的固定端上端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固定端,活动端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下端,第一固定柱竖直向上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下端,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三转轴的下端,第二固定柱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四转轴的下端;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柔性网垫的四周翻折包拢骨架后再与柔性网垫本身缝制固定,从而滑动套接在骨架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网垫的表面还设置有可更换垫,所述可更换垫与柔性网垫通过魔术贴粘结,所述可更换垫与柔性网垫之间设置有防滑泡沫棉。

优选地,所述柔性网垫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头垫;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的高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护理网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能够任意推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上下移动,从而调节骨架的高度和曲度,使骨架调节成类波浪形,也能调节成平躺的状态,使患儿躺得舒服,以方便对患儿的护理。同时通过电动推杆,可以节省人力,使得无需移出患儿即能进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利用四个液压杆并将第一节连杆、第二节连杆和第三节连杆设置为伸缩套管,可以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向中部收缩起来,从而减少占地空间,方便收纳。

3、本实用新型利用头垫,能够对患儿头部进行保护,利用防滑泡沫棉,能够防止患儿躺在护理网垫上时防止滑动,且能增加柔软度;利用可更换垫,方便更换,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卫生健康。

4、本实用新型利用蓄电池,能够对设备进行供电,利用充电接口,能够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护理网垫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护理网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护理网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童护理网垫中柔性网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101-第一节连杆,102-第二节连杆,103-第三节连杆,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第三转轴;5、第四转轴;6、防护软垫;7-柔性软垫,8-头垫,9-第二固定柱,10-液压杆,11-第二电动推杆,12-底座,13-蓄电池;14充电接口,15第一固定杆,16-第一电动推杆,17-可更换垫,18-防滑泡沫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护理网垫,包括骨架1,骨架1包括位于头部和尾部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每一连杆是由第一节连杆101、第二节连杆102和第三节连杆103依次转动连接组成,其中第一节连杆101的一端与头部的横杆通过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第一节连杆101的另一端与第二节连杆10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3转动连接,第二节连杆102的另一端与第三节连杆103的一端通过第三转轴4转动连接,第三节连杆103的另一端与尾部的横杆通过第四转轴5转动连接,第二转轴3和第三转轴4的上端设置有防护软垫6;第一节连杆101、第二节连杆102和第三节连杆103均为伸缩套管;骨架1上设置有柔性网垫7,柔性网垫7的四周与所述骨架1滑动套接;具体地,柔性网垫7的四周翻折包拢骨架后再与柔性网垫7本身缝制固定,从而滑动套接在骨架1上,当然,柔性网垫7在每个有旋转轴的位置都开设缺口,以避开旋转轴。通过该设计,骨架与柔性网垫7结合形成一个可以旋转成平板型或波浪形的垫状。

进一步地,在骨架1的中部下方设置有底座12,底座12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3,底座12的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液压杆10,液压杆10的固定端均与底座12的侧面固定连接,液压杆10的活动端背向底座12伸出;底座12其中一端的两个液压杆10的固定端上端连接有第一固定柱15,活动端上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6的固定端;底座12另一端的两个液压杆10的固定端上端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1的固定端,活动端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柱9;第一电动推杆16的活动端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的下端,第一固定柱15竖直向上固定连接第二转轴3的下端,第二电动推杆11的活动端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三转轴4的下端,第二固定柱9竖直向上并固定连接第四转轴5的下端;所述蓄电池13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6和第二电动推杆11电连接。第一固定柱15与第二固定柱9的高度相等。通过上述设置,第一电动推杆16、第二电动推杆11、第一固定柱15、第二固定柱9均对骨架进行支撑,当第一电动推杆16和第二电动推杆11活动时,可以将骨架1与柔性网垫7调整成波浪形或平板型,无需进行人工调节,节省体力劳动,且无需移出患儿,避免二次伤害。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卫生,柔性网垫7的表面还设置有可更换垫17,可更换垫17与柔性网垫7通过魔术贴粘结,便于更换拆洗,更加卫生,可更换垫17与柔性网垫7之间设置有防滑泡沫棉18,使得躺着更加舒适。还可以在所述柔性网垫7的上表面一侧设置头垫8,提高舒适性。

蓄电池13一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4,充电接口14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便于本实用新型的续电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第一电动推杆16、第二电动推杆11、第一固定柱15、第二固定柱9均对骨架1进行支撑,当第一电动推杆16和第二电动推杆11均向上伸长时,可以将骨架1与柔性网垫7调整成波浪形对患儿姿态进行调节,无需进行人工调节,节省体力劳动,且无需移出患儿,避免二次伤害。需要调节成平整状态时,将当第一电动推杆16和第二电动推杆11缩短至与第一固定柱15、第二固定柱9同高即可;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可更换垫拆卸清洗;还能将第一电动推杆16、第二电动推杆11以及各液压杆回缩至最短的状态,即能将本实用新型向中部收缩起来,从而减少占地空间,方便收纳。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