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3920发布日期:2021-06-11 19:2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



背景技术:

在医院传染病区,患有传染病的病人需要严密的隔离治疗观察,与病人接触的医护人员、家属等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在疫情爆发期,病人数量激增,而隔离治疗又需占用大量空间,导致医院收治病人压力暴增,病床、病房紧张,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采用密封舱的形式隔离病人是一种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方式,然而密封舱存在以下问题:1.空间狭小,病人的治疗过程舒适度极差;2.密封舱不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及治疗;3.密封效果差,无法显著降低感染风险;4.各项功能不足,无法适应病人的医疗需求、生活需求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包括舱体1和基座2;所述舱体1和基座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舱体1由左至右分为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所述第一操作区101与第二操作区103之间通过第一折叠区102连接;所述第二操作区103与第三操作区105之间通过第二折叠区104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叠区102、第二折叠区104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风琴褶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的舱壁上设置操作入口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入口4与手套401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舱壁上设置4~12个操作入口4;所述第二操作区103的舱壁上设置2~4个操作入口4;所述第三操作区105的舱壁上设置2~4个操作入口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前壁、后壁、左壁上分别设置两个操作入口4。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顶部设置单向废气排出口5;所述单向废气排出口5通过管道连接集中废气污染处理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顶部还设置单向输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向输入口的个数为2~8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外接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正负压控制系统,内置影音系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整体结构与目前主流病床结构相配套,采用舱体和基座的配合设计,稳定性强,舱体的分区可伸缩可折叠设计能够保证病人在舱内的活动不受限制,舱内设施可同时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和生活需求,舒适度高,一人一舱、一房多舱提高了医院病房的使用率,解决了隔离导致病房紧张的问题,还可显著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此外,密封舱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产品,可一次性使用,也可消毒后重复使用,如出现高危重症病人死亡,可连同密封舱一体运输处理,避免接触人员受到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的有益效果,提供了相应的附图,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附图只是所有附图中选出来的个别示例,目的也不是作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定,所有通过本申请中提供的附图获得的其他相应图谱均应该认为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操作入口与手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舱体、101-第一操作区、102-第一折叠区、103-第二操作区、104-第二折叠区、105-第三操作区、2-基座、3-连接件、4-操作入口、401-手套、5-单向废气排出口、6-气体输入口、7-液体输入口、8-固体输入口、9-淋浴头、10-排水口、11-排泄口、12-储存箱、13-病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部件、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部件、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的含义指的是相对于装置本身而言,指向装置内部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右”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左边即为左,阅读者的右边即为右,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阅读者的上方即为上,阅读者的下方即为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机构的特定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前、后”的含义指的是阅读者正对附图时,视觉上靠近阅读者的一侧为前,远离阅读者的一侧为后。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他部件的间接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如图1所示,包括舱体1和基座2;所述舱体1和基座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中舱体1和基座2的尺寸不作特殊限定,当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放置在病床13上使用时,舱体1和基座2的尺寸与病床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连接为键连接和/或螺纹连接。

为了适应多种规格的设计,扩大密封舱的应用范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1和基座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所述连接件3选自带扣、卡扣、螺栓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3的个数为4~20个;优选为6~18个;进一步优选为8~12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1由左至右分为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所述第一操作区101与第二操作区103之间通过第一折叠区102连接;所述第二操作区103与第三操作区105之间通过第二折叠区104连接。

本申请中第一操作区101与病人的头部、上肢区域相对应,第二操作区103与病人的臀部、大腿区域相对应,第三操作区105与病人的小腿、足部区域相对应,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护理或手术操作,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的舱壁上设置操作入口4;所述操作入口4与手套401连接(如图2所示)。

本申请中所述操作入口4与手套401的连接方式不作特殊限定,例如可利用手套401的弹性直接紧套在操作入口4上,或使用胶粘剂连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舱壁上设置4~12个操作入口4;所述第二操作区103的舱壁上设置2~4个操作入口4;所述第三操作区105的舱壁上设置2~4个操作入口4。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前壁、后壁、左壁上分别设置两个操作入口4,方便多名医护人员从三面对病人做医疗护理或开展手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操作区103的前壁和后壁上对称设置操作入口4;所述第三操作区105的前壁和后壁上对称设置操作入口4。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操作区105的右壁上设置操作入口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本申请中的透明塑料需符合医用工程塑料相关标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第二操作区103、第三操作区105的材质选自pvc、pc、pe、ps、pp、pu、ptfe、pa、peek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优选为pc。

为了使密封舱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病人,且使病人能在舱内自由活动,所述第一折叠区102、第二折叠区104的材质为柔性材料,形状为风琴褶状,用于舱体1的伸缩和在0~90°范围内折叠。

为了保证舱体1的密封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第一折叠区102、第二操作区103、第二折叠区104、第三操作区105之间使用热熔压敏胶连接。

为了避免舱内的空气释放到外界引发其他人员感染,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顶部设置单向废气排出口5。本申请中所述单向废气排出口5可通过管道连接医院集中废气污染处理系统。

为了便于为舱内的病人提供医疗用品、生活用品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顶部还设置单向输入口;优选的,所述单向输入口的个数为2~8个。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输入口为气体输入口6;所述气体根据需要可为空气、氧气、麻醉气体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输入口为液体输入口7;所述液体根据需要可为营养液、血液、药液等。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向输入口为固体输入口8;所述固体根据需要可为药物、食物、衣物、医用品、医疗器械等。

本申请中所述输入口的尺寸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

为了便于舱内病人定期的身体清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操作区101的内部设置淋浴头9,基座2上设置排水口10。本申请中所述排水口10可通过管道连接医院集中废水污染处理系统。

为了方便舱内病人排泄及污染物的及时处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2在第二操作区103的对应位置设置排泄口11;所述排泄口11的下方设置储存箱12;所述排泄口11与储存箱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为了提高病人在舱内的舒适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外接恒温恒湿控制系统,为病人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为了避免舱内病人与外界产生交叉感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外接正负压控制系统,以保持舱内负压,防止舱内空气扩散至舱外。

为了丰富病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向防感染全密封舱的内部设置影音系统。本申请中所述影音系统根据需要可包括声控开关、显示屏、平板电脑、vr设备等。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与病床结构作相配套的设计,舱体1和基座2配合,保证了密封舱的稳定性;舱体1被两个折叠结构分为三个区域,可以根据病人身高、动作调节舱体的尺寸、形状,使病人在舱内的活动不受限制;舱体1在多个位置上设置操作入口4,便于医护人员在不直接接触病人的条件下,对舱内病人进行护理和手术等,减少感染风险;舱体1的顶部设计单向排出口(单向废气排出口5)及单向输入口,保证病人在舱内的医疗需要和生活需要,同时防止疾病感染源泄漏至舱外;此外淋浴头9、排水口10、排泄口11、储存箱12的设置提高了病人生活的便利性,又能控制污染物扩散,恒温恒湿的环境以及影音系统进一步地改善了病人在舱内的舒适度。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