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147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约束手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



背景技术:

老年痴呆症患者不自觉拔掉治疗、维持给养的管线,是各科室、家庭护理中都会遇到的难题,包括输液针管,鼻饲管、呼吸机、尿管、伤口引流管、吸氧管等,反复拔插管线对病人机体、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增加危险,医院护士护工、家庭护理人员将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看护和反复应对患者试图拔管的问题。

市场上的约束手套使用过程中透气性较差,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且约束手套手腕处常常设置有固定绳,常常对患者手部造成勒伤等,患者手置于手套内侧也会发生抓挠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约束手套使用过程中透气性较差,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且约束手套手腕处常常设置有固定绳,常常对患者手部造成勒伤等,患者手置于手套内侧也会发生抓挠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包括主体、拉链、第一弹性带和软质层,所述主体的外壁安装有透气网,且透气网的内侧安置有防抓板,所述防抓板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且防抓板的侧壁固定有束位块,所述束位块的内侧安装有束位圈,且束位圈的末端衔接有保暖棉套,所述软质层分别设置于透气网和防抓板的内壁,且透气网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绳,且固定绳的内壁设置有魔术贴子面,所述固定绳的下方安置有第二弹性带,且第二弹性带的末端固定有卡槽,所述第一弹性带设置于第二弹性带的右侧,且第一弹性带的末端固定有卡块,所述透气网的下方安置有限位带,且限位带的外壁安装有魔术贴母面,所述拉链安装于主体的外侧,且拉链的末端安装有拉头。

优选的,所述透气网设置有两组,且透气网分别关于主体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软质层通过粘接分别与透气网和防抓板的内壁连接,且软质层的厚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拉链与拉头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关于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而且第二弹性带通过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抓板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设置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保暖棉套与束位圈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束位圈与束位块相互套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带等距分布与主体的外壁,且限位带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魔术贴母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设置有防抓板,防抓板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橡胶条,且橡胶条设置有六个,橡胶条保证了患者五指处于相互分离状态,互不粘连,进一步避免了患者产生拔握管线、躁动抓伤等现象,降低了危险隐患发生的概率,保暖棉套与束位圈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束位圈与束位块相互套接,保暖棉套在冬季或气温寒冷的情况下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了患者手部发生冻伤;

2、限位带等距分布与主体的外壁,且限位带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魔术贴母面,该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对主体与患者手部的安装过程,直接利用固定绳穿过各限位带从而达到了束缚的效果,且固定绳较长的长度满足了不同手腕直径的患者,通用性较强,软质层通过粘接分别与透气网和防抓板的内壁连接,且软质层的厚度为1.5cm,软质层的设计避免了主体与患者手部固定过程中对手腕处产生勒伤等,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从而使得该主体更好的被患者所接受;

3、透气网设置有两组,且透气网分别关于主体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透气网的设计增加了主体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闷热感,使患者在放松、自在的情绪下接受治疗,主体通过拉链与拉头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弹性带、第二弹性带关于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而且第二弹性带通过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拉链的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输液、检查等操作,患者无需反复穿脱,节省时间精力,且两组弹性带的设计更好的将该主体与床面相固定,从而预防发病的患者从床上跌落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防止了意外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抓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透气网;3、防抓板;4、拉链;5、拉头;6、卡块;7、第一弹性带;8、魔术贴母面;9、限位带;10、软质层;11、第二弹性带;12、卡槽;13、固定绳;14、魔术贴子面;15、橡胶条;16、保暖棉套;17、束位圈;18、束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包括主体1、拉链4、第一弹性带7和软质层10,主体1的外壁安装有透气网2,且透气网2的内侧安置有防抓板3,防抓板3的内侧设置有橡胶条15,且防抓板3的侧壁固定有束位块18,束位块18的内侧安装有束位圈17,且束位圈17的末端衔接有保暖棉套16,软质层10分别设置于透气网2和防抓板3的内壁,且透气网2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绳13,且固定绳13的内壁设置有魔术贴子面14,固定绳13的下方安置有第二弹性带11,且第二弹性带11的末端固定有卡槽12,第一弹性带7设置于第二弹性带11的右侧,且第一弹性带7的末端固定有卡块6,透气网2的下方安置有限位带9,且限位带9的外壁安装有魔术贴母面8,拉链4安装于主体1的外侧,且拉链4的末端安装有拉头5;

透气网2设置有两组,且透气网2分别关于主体1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透气网2的设计增加了主体1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闷热感,使患者在放松、自在的情绪下接受治疗;

软质层10通过粘接分别与透气网2和防抓板3的内壁连接,且软质层10的厚度为1.5cm,软质层10的设计避免了主体1与患者手部固定过程中对手腕处产生勒伤等,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从而使得该主体1更好的被患者所接受;

主体1通过拉链4与拉头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弹性带7、第二弹性带11关于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而且第二弹性带11通过卡块6与卡槽12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拉链4的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输液、检查等操作,患者无需反复穿脱,节省时间精力,且两组弹性带的设计更好的将该主体1与床面相固定,从而预防发病的患者从床上跌落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防止了意外的发生;

防抓板3的内壁通过粘接连接有橡胶条15,且橡胶条15设置有六个,橡胶条15保证了患者五指处于相互分离状态,互不粘连,进一步避免了患者产生拔握管线、躁动抓伤等现象,降低了危险隐患发生的概率;

保暖棉套16与束位圈17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束位圈17与束位块18相互套接,保暖棉套16在冬季或气温寒冷的情况下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了患者手部发生冻伤等;

限位带9等距分布与主体1的外壁,且限位带9的外壁通过粘接连接有魔术贴母面8,该设计方便了医护人员对主体1与患者手部的安装过程,直接利用固定绳13穿过各限位带9从而达到了束缚的效果,且固定绳13较长的长度满足了不同手腕直径的患者,通用性较强。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首先将患者手部穿入主体1内部,随后通过橡胶条15的设计使得患者五指处于相互分离状态,互不粘连,避免了患者产生拔握管线、躁动抓伤等现象,降低了危险隐患发生的概率,随后直接利用固定绳13穿过各限位带9,并利用固定绳13末端魔术贴子面14与限位带9外壁设计的魔术贴母面8相互粘接,从而达到了束缚的效果,使得主体稳定穿戴在患者手部,且透气网2和防抓板3的内壁安装的软质层10避免了主体1与患者手部固定过程中对手腕处产生勒伤等,提高了患者的舒适程度,从而使得该主体1更好的被患者所接受,医护人员可直接通过拉头5拉开拉链4对患者手指进行氧饱和度夹的安装工作,同时也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输液、检查等操作,患者无需反复穿脱,节省时间精力,在冬季或气温寒冷的情况下,可利用束位圈17与束位块18相互套接,将保暖棉套16安装在防抓板3的外侧,保暖棉套16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了患者手部发生冻伤等,主体1外侧透气网2的设计增加了主体1内外侧空气流动性,减少了患者手部的闷热感,使患者在放松、自在的情绪下接受治疗,就这样完成整个便于使用氧饱和度夹的约束手套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