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路导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2084发布日期:2021-03-16 22: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入路导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关节镜手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入路导棒。



背景技术:

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臼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又称为haversian腺,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在髋臼的边缘有关节盂缘附着,加深了髋臼对股骨头的包裹和稳定性。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髋关节的功能性病变主要包括髋关节撞击征、髋关节盂唇损伤、骨性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如股骨头坏死等)、某些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良性和恶性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关节镜手术技术能够实现对髋关节疾病进行微创治疗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技术复杂,对手术器械的要求高。

关节镜由镜头、光源、监视器、镜下手术器械等组成。医生手术时在关节相应的部位做多个切口,将关节镜从其中一个切口放入关节内,关节镜通过导线与监视器相连,这样,关节内的情况就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还可以动态地观察病变对关节的影响,医生可以对关节内的病情做出明确诊断,同时从另外的切口放入手术器械,然后进行手术即可。

通常采用的入路建立方法是:先摆放好体位,通过牵引把关节牵引开以显出关节间隙线,在设定位置标记,在标记处切小口,然后通过拍照片,也就是透视来看关节间隙好没好,在这个透视的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到关节腔内,然后,进入捣棒,最后进入关节镜,随后开始手术即可。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拍照进行透视,入路建立的效率低。现有人采用一种少透视甚至无透视入路建立方法,以提高入路建立的效率,但是需要采用一种医用工具先进入切口内找到指定位置,再将穿刺针或者其他工具引入至关节腔内,直至最后进入关节镜。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引导穿刺针或者其他工具进入关节腔内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路导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关节镜手术过程中入路建立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路导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侧壁上设有条状导槽,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棒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导槽的尾端贯穿所述棒体的尾端设置,所述导槽用于滑设穿刺针。

进一步地,所述导槽的首端贯穿所述棒体的首端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持结构,所述手持结构与所述棒体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手持结构包括第一增阻结构,所述第一增阻结构设置在所述棒体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手持部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棒体的首端。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与所述棒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连接部,所述手持部的中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手持部两侧的直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棒体的首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棒体的首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螺纹套筒和至少两个弧形连接段,所述弧形连接段沿所述手持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弧形连接段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多个所述弧形连接段围设形成安装孔,所述棒体的首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螺纹套筒套设在所述弧形连接段外。

进一步地,入路导棒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渡段的另一端能够与不同直径的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一体成型设置;沿所述过渡段的轴向所述过渡段上依次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直径由远离所述把手至靠近所述把手的方向依次减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段包括通用部和多个棒体连接部;所述通用部的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通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棒体连接部连接,棒体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三螺纹孔的直径均不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路导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的侧壁(也可以理解为棒体的周壁)上设有条状导槽,所述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棒体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所述导槽的尾端贯穿所述棒体的尾端设置,所述导槽用于滑设穿刺针。

在进行少透视甚至无透视入路建立过程中,如,可先使患者摆放好体位,通过牵引器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牵引,使患者的存在病患的关节处的间隙线显示出来,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关节处标记切口位置,在病患的关节间隙处切口,然后将入路导棒插入该切口内,入路导棒可在小口内滑动,拨动所述入路导棒以找到关节间隙的凹陷位置,也就是拨动入路导棒在关节间隙处滑动,根据入路导棒插入的深浅,可以判断关节内哪个位置为凹陷位置,找到凹陷位置后,将入路导棒固定在凹陷位置的最底部,这也就进入了关节腔内。

然后将穿刺针由导槽的首端进入导槽,并顺着导槽向导槽的尾端(也即棒体的尾端)滑动,随着导槽的尾端贯穿棒体的尾端设置,则能够使穿刺针或者其他工具的尾端滑出导槽,伸出入路导棒外,并伸入关节腔内,这就能够使得穿刺针找准位置、固定,然后再进行其他步骤最后完成关节镜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路导棒能够实现在找到关节腔位置后,可通过棒体上的导槽,将穿刺针引入至指定位置,从而使得关节镜手术的入路得以建立,可节省相关技术中入路建立时的透视环节,使得入路建立精准、高效。而且,导槽开设在棒体的侧壁上,也就是说,棒体呈半开放结构设置,则方便实施手术者将穿刺针放入导槽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路导棒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入路导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入路导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入路导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入路导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入路导棒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再一实施例的入路导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棒体;20-导槽;30-第一增阻结构;40-把手;50-过渡段;21-倒角;41-手持段;42-连接部;421-弧形连接段;422-螺纹套筒;423-安装孔;51-第二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路导棒,包括:棒体10,棒体10的侧壁(也可以理解为棒体10的周壁)上设有条状导槽20,导槽20的长度方向与棒体10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导槽20的尾端贯穿棒体10的尾端设置,导槽20用于滑设穿刺针。

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少透视甚至无透视入路建立过程中,如,可先使患者摆放好体位,通过牵引器对患者的关节进行牵引,使患者的存在病患的关节处的间隙线显示出来,并根据具体情况在关节处标记切口位置,在病患的关节间隙处切口,然后将入路导棒插入该切口内,入路导棒可在小口内滑动,拨动入路导棒以找到关节间隙的凹陷位置,也就是拨动入路导棒在关节间隙处滑动,根据入路导棒插入的深浅,可以判断关节内哪个位置为凹陷位置,找到凹陷位置后,将入路导棒固定在凹陷位置的最底部,这也就进入了关节腔内。

然后将穿刺针由导槽20的首端进入导槽20,并顺着导槽20向导槽20的尾端(也即棒体10的尾端)滑动,随着导槽20的尾端贯穿棒体10的尾端设置,则能够使穿刺针或者其他工具的尾端滑出导槽20,伸出入路导棒外,并伸入关节腔内,这就能够使得穿刺针找准位置、固定,然后再进行其他步骤最后完成关节镜的进入。

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路导棒能够实现在找到关节腔位置后,可通过棒体10上的导槽20,将穿刺针引入至指定位置,从而使得关节镜手术的入路得以建立,可节省相关技术中入路建立时的透视环节,使得入路建立精准、高效。而且,导槽20开设在棒体10的侧壁上,也就是说,棒体10呈半开放结构设置,则方便实施手术者将穿刺针放入导槽20内。本实施例提供的入路导棒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导槽20的开口尺寸、导槽20的深度以及导槽20的长度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设置。

棒体的侧壁上可设置一个导槽,也可以沿棒体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导槽,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

其中,导槽20的首端可不贯穿棒体10的首端设置。

此时,如图2所示,导槽20的首端设置倒角21。本实施例中,导槽20首端也就是穿刺针开始进入导槽20的一端设置倒角21,也就是,导槽20的首端呈喇叭状设置,能够方便穿刺针的进入。

当然可以在导槽20的首端的槽底设置斜面,斜面的靠近棒体10首端的一端高于斜面的远离棒体10的首端的一端,斜坡能够作为引导结构,进一步方便穿刺针进入导槽20。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导槽的首端贯穿所述棒体的首端设置,也就是,在棒体的长度方向上,棒体对称设置,这样在使用时,无需区分棒体那一端是首端,哪一端是尾端,更方便使用。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进一步地,入路导棒还包括手持结构,手持结构与棒体10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与棒体10连接的手持结构,则方便实施手术者手拿操作。

其中,手持结构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如图3所示,手持结构包括第一增阻结构30,第一增阻结构30设置在棒体10上。本实施例中,在棒体10上设置第一增阻结构,从而能够增加棒体10的摩擦力,方便手拿。

本实施例中,第一增阻结构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增阻结构包括多个凸起,多个凸起设置在棒体10上;或者,第一增阻结构为呈条形、波浪形或者网格状的凹槽等等。

又如:如图4和图5所示,手持部包括把手40,把手40连接在棒体10的首端。本实施例中,把手40连接在棒体10的一端,可方便手术操作者手拿,方便操作。

其中,把手40与棒体1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把手40与棒体10采用相同材质,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棒体10过盈连接在把手40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把手40与棒体1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把手40与棒体10可拆卸连接,则方便更换部件,方便连接。

其中,把手40与棒体10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把手40上设有插槽,插槽的周壁上设有卡凸,棒体10的一端的周壁上也设有卡凸,将棒体10的设有卡凸的一端插入凹槽内,用力将棒体10向凹槽内推动,直至棒体10上的卡凸位于凹槽的卡凸的内侧(靠近凹槽底部的一侧),凹槽上的卡凸将棒体10上的卡凸卡住,阻止棒体10后退脱离凹槽。

又如:把手40的中心设有第一螺纹孔,棒体1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棒体10的一端拧紧在第一螺纹孔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棒体10拧紧在把手40上,从而实现把手40与棒体10的连接,这种可拆卸连接方式简单,方便操作。第一螺纹孔可贯穿把手40设置,这样棒体10拧入把手40的长度可调,可根据需要来设置,也就是棒体10伸出把手40外的长度可调,灵活性高。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把手40远离棒体10的一端需要封堵时,可采用堵头等结构进行封堵。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5所示,把手40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连接部42,连接部42与棒体10的首端可拆卸连接。连接部42包括螺纹套筒和至少两个弧形连接段421,弧形连接段421沿手持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弧形连接段421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多个弧形连接段围设形成安装孔423,棒体10的首端插设在安装孔423内;把手40还包括螺纹套筒422,螺纹套筒422套设在弧形连接段421外。

本实施中,在连接棒体10和把手40过程中,可将棒体10的首端插入多个弧形连接段形成的安装孔423内(把手40上可设置相应的通孔,能够使棒体10的首端伸入,从而使棒体10的安装更加牢固),将螺纹套筒422套设在多个弧形连接段421外,旋转螺纹套筒422,随着螺纹套筒422的旋进,多个弧形连接段向安装孔423的中心靠拢,从而将棒体10抱紧,进而将棒体10固定。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方便操作,连接可靠。

为了方便螺纹套筒422的旋进,多个弧形连接段可在轴向上倾斜设置,弧形连接段的尾端相对弧形连接段的首端靠近轴线设置,也就是多个弧形连接头段形成的安装孔423的尾端直径小于安装孔423的首端直径。

其中,手持部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手持部呈扁平结构设置;或者手持部呈柱体设置,手持部的截面可以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等。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手持部的中部的直径小于手持部两侧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手持段41的中部的直径小于手持段41的两侧的直径,也就是说把手40的手持段41呈葫芦形设置,这种结构使手术操作者拿持更加舒适方便,更有利于手术操作。

把手40的材质可以采用金属,如采用与棒体10一样的金属材质。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把手40采用非金属材质,例如:木材或者塑料等等,可增大把手40与手术操作者的手部之间的摩擦力,更加方便手拿。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可在把手40的手持段41上设置第二增阻结构,从而增加手持段41与手术操作者的手部之间的摩擦力,更加方便手拿。

第二增阻结构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第二增阻结构为采用摩擦系数较大的材质形成的增阻层,增阻层包裹在把手40外,增阻层可采用橡胶或者硅胶等材质;或者,第二增阻结构包括多个凸起,多个凸起设置在把手40的手持段41;或者,第二增阻结构为呈条形、波浪形或者网格状的凹槽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入路导棒当然即可以包括把手40又可以包括第一增阻结构30。

如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入路导棒还包括过渡段50,过渡段50的一端与把手40可拆卸连接,过渡段50的另一端能够与不同直径的棒体10连接。也就是棒体10通过过渡段50与把手40间接连接,棒体10与把手40的连接方式,均适用于过渡段50与把手40的连接,也适用于棒体10与过渡段50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过渡段50的一端与把手40连接,过渡段50的另一端可与不同直径的棒体10连接,则可实现不用更换把手40,只更换棒体10即可实现不同规格的入路导棒的使用,提高了把手40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过渡段50的结构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过渡段50一体成型设置,过渡段50远离把手40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51,多个第二螺纹孔51沿过渡段50的轴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二螺纹孔51的直径沿远离把手40至靠近把手40的方向依次减小设置。

本实施例中,过渡段50的用于与把手40连接的一端为首端,另一端为尾端,由首端向尾端的方向,多个第二螺纹孔51依次设置,且多个第二螺纹孔51的直径依次减小,也就是前一个第二螺纹孔51的直径大于后一个第二螺纹孔51的直径,从而可实现不同直径的棒体10的安装,直径较大的棒体10可安装在靠近第二端的第二螺纹孔51内,直径较小的棒体10可安装在靠近第一端的第二螺纹孔51内。

又如:过渡段50包括通用部和多个棒体10连接部42,通用部的一端与把手40连接,通用部的另一端与棒体10连接部42连接,每个通用部上均设有第三螺纹孔,多个第三螺纹孔的直径均不相同。

本实施例中,棒体10连接部42与通用部可拆卸连接,棒体10连接部42上的第三螺纹孔与相应的直径的棒体10连接,通过更换棒体10连接部42,从而实现不同直径的棒体10与连接部42连接,从而实现不同直径的棒体10与把手40的连接。

其中,棒体10连接部42与通用部可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上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另外,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