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耗材盒安装底座及废液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6937发布日期:2022-07-01 20: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耗材盒安装底座及废液收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耗材盒安装底座及废液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实施特定的手术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等类型的废弃物,具体包括人体流体,如血液,以及手术过程中引入到手术部位的灌注溶液,另外在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和半固体废弃物包括组织碎块和可能留在人体部位的小块的手术材料。理想情况下,废弃物一旦产生就会被收集,从而既不会弄脏污染手术部位,也不会成为手术室或其他实施手术过程地点的生物危险品。
3.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废弃物收集系统可供医护人员在实施手术或手术之后来收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原理主要为通过真空源产生抽吸力将手术部位产生的废弃物抽吸至特定的收集容器中。即,系统启动后,真空源产生的抽吸力到达手术部位,从而通过手术部位接触的管路将废弃物抽吸流入至特定的收集容器。
4.例如现有技术中的史赛克生产的neptune废液收集设备,参见附图1,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废液收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废液收集设备1包括移动单元11、真空源12、耗材盒14和废弃物收集罐13。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接触手术部位的管道15通过可拆卸的耗材盒14和废弃物收集罐13连接。移动单元11可以使废液收集设备1在使用过程中位置更为灵活。而通过使用一次性耗材盒14,则可以不需要再对这一器件进行消毒,仅需要对废弃物收集罐13清洗消毒即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废弃物的污染风险。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在使用耗材盒14时,需要将其插入废液收集设备1的对应耗材盒插孔内,该方法可造成耗材盒14在使用过程中意外脱落,从而造成对手术室的污染,同时会污染废液收集设备。为了防止耗材盒14脱落,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耗材盒的固定结构,操作人员需要旋转耗材盒14以使其能够固定在废液收集设备1的插口内。同样,在使用后,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旋转取出耗材盒14。该结构同样需要操作人员手动锁住耗材盒14,同时在取出耗材盒 14时,也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取出耗材盒14。现有技术的方案除了增加人工的操作步骤,还容易因为不同人工操作的力度大小,造成取出困难或者因为用力过大造成流体外漏从而增加对设备污染的风险。对于废液收集设备端1,在取出耗材盒14后,该耗材盒插口仍旧处于开放状态,废弃物收集容器中的废弃物容易从该插口挥发气味,同时也容易在存放以及运输过程中落入异物。
5.由于很多手术会产生碎骨以及其他组织物,这些组织物如果直接进入废液收集设备,在排液站对废液收集设备进行排空以及清洗的时候,这些组织物会进入连接接头,造成接头的堵塞。因此,现有技术中,在废液收集设备上安装耗材盒,在废弃物进入废液收集设备的废液收集容器前,通过耗材盒对废液进行过滤,将组织物截留在耗材盒内,使用后连同耗材盒一同处理丢弃,以避免组织物进入废液收集容器,对后续的处理造成影响。
6.鉴于此,耗材盒的使用量较大,为了防止使用废弃的耗材盒或者其他劣质的耗材盒,现有技术中又提供了一种可以识别耗材盒的技术,如果史赛克公司neptune废液收集和处理系统,其废液收集设备设置了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
技术)读取设备,耗材盒上贴有rfid标签,废液收集设备可以通过rfid标签判断耗材盒是否是可使用的耗材盒。当新的耗材盒上rfid标签被读取过之后,该耗材盒便不能再次使用。该产品的存在明显的问题在于,rfid的读取设备设置了一定的读取距离,当rfid进入该读取距离时,废液收集设备即读取了耗材盒上的rfid标签,常常造成耗材盒仅仅是靠近设备但还未安装到位时,rfid标签已经被设备读取的情况,如果安装耗材盒时出现误操作或者操作时间过长,因为rfid被读取了,使得在耗材盒还未安装到位的时候已经被识别为使用过的耗材盒而无法继续使用,给使用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同时使得新的耗材盒无法使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另一个问题,对于没有rfid标签的耗材盒,由于无法进行识别,因此无法自动知道废液收集设备是否已经安装了耗材盒,同时在安装了非标准耗材盒后也无法提示更换,也无法进行警示。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耗材盒安装底座及废液收集设备,能够在未接入耗材盒时挡住安装耗材盒的接口,防止落入异物。同时,能够在取出耗材盒时自动封闭接口,便于使用。而且能够识别耗材盒是否可用于的废液收集设备,既能够保证废液收集设备使用符合要求的耗材盒又能够避免检测过程中出现误识别。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耗材盒安装底座,用于废液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9.底座基座,安装于所述废液收集设备;
10.第一安装接口,设置于所述底座基座,用于与耗材盒的第一安装接头对接;在所述耗材盒与所述第一安装接头对接之后所述第一安装接口锁住所述第一安装接头;并在接收到解除操作后解锁并弹出所述耗材盒;
11.传动结构,与弹性套头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解除操作后带动所述弹性套头解锁并弹出所述耗材盒;
12.遮挡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基座,用于在未安装所述耗材盒时遮挡所述第一安装接口以及可以在安装所述耗材盒前露出所述第一安装接口;
13.读取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基座,用于读取进入识别区域的耗材盒的数据信息;
14.控制模块,与所述读取模块以及所述遮挡结构连接,在所述读取模块读取耗材盒的信息后判断所述耗材盒是否可用,如果所述耗材盒可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遮挡结构打开并露出所述第一安装接口。
15.进一步的,所述遮挡结构具体包括:
16.挡片,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当所述挡片位于第一位置时,与所述第一安装接口配合以遮挡所述第一安装接口;当所述挡片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安装接口为敞开状态以接入所述耗材盒;
17.驱动装置,与所述挡片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挡片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8.进一步的,所述耗材盒安装底座还包括操作组件,与所述传动结构连接,用于操作解除所述耗材盒并带动所述传动结构动作。
19.进一步的,所述读取模块为rfid读取装置。
20.进一步的,所述rfid读取装置的识别区域为0-20cm。
21.进一步的,所述耗材盒弹出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挡片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2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杆。
23.进一步的,所述耗材盒安装底座还包括一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模块,用于手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
24.相应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废液收集设备,用于收集医疗废弃物,包括上述的耗材盒安装底座。
25.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耗材盒安装底座在未安装耗材盒的情况下能够封闭安装耗材盒的接口,放置废液收集设备中的废弃物以及气味污染使用环境,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异物通过开口的插口进入废液收集设备。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取出耗材盒后能够自动封闭安装耗材盒的接口,无需手动操作,使用方便。同时,通过读取耗材盒上的数据信息,可以识别耗材盒是否可用于本设备,同时,在使用贴了数据标签的耗材盒时,在能够在耗材盒到达识别范围的情况下才进行对数据标签的读写,从而避免了耗材盒还未安装到位的前提下被提前读写造成耗材盒未使用时被识别未使用过的耗材盒,给使用者提供了操作上的便利同时不会造成耗材盒的浪费。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27.图1为使用现有耗材盒的医疗废弃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有耗材盒的废弃物收集收集设备。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耗材盒安装底座安装有耗材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耗材盒安装底座和耗材盒分离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耗材盒安装底座的底座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结构的零件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耗材盒安装底座的底座基座及部分零件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耗材盒安装底座的底座基座及部分零件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液收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遮挡结构的耗材盒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片和引导界面位置关系示意图。
39.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片和第一垫圈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40.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片遮挡第一安装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片敞开第一安装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导界面和第一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驱动装置控制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式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4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6.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耗材盒1000连接在,优选地,被插接在用于收集医疗废弃物的废液收集设备3000上。具体的,如图4所示,耗材盒1000插接在废液收集设备3000 的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上。本是实例中耗材盒1000如图2和图3所示,该耗材盒1000用于图2所示的废液收集设备3000中。本实施例中,耗材盒1000包括第一安装接头1100、第二安装接头1200以及外部管线接头1300。其中,第一安装接头1100为废弃物安装接头、第二安装接头1200为真空源安装接头,外部管线接头1300用于引入医疗废弃物,外部管线接头1300与外部抽吸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外部抽吸管路可与抽吸接头(图中未示出)连接,抽吸接头可为单独的接头也可附连于手术设备。该抽吸接头处的抽吸力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外部抽吸管路输送至第一安装接头1100并进入和贮存在废液收集设备3000中。
47.第一安装接头1100一端与外部管线接头1300之间液路连接,用于与废液收集设备 3000的废弃物收集罐连接,以使医疗废弃物进入废液收集设备3000的废弃物收集罐。在本实施中,废液收集设备3000设置了两个废弃物收集罐,分别是第一废弃物收集罐3100以及第二废弃物收集罐3200,其中第一废弃物收集罐3100和第二废弃物收集罐3200之间可以气路和/或液路连通。
48.另外,耗材盒1000还包括一真空源接头1200,该真空源接头1200用于与真空源 (图中未示出)连接,真空源可以设置废液收集设备3000内,也可以为外部单独的真空源。同时,真空源接头1200与废弃物收集罐气路连接,以为废弃物收集罐提供抽吸力,如图10所示。
49.参见图3-图6所示,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具体包括:底座基座2100、第一安装接口 2400、传动结构2300以及操作组件2200。其中,底座基座2100安装于废液收集设备 3000;第一安装接口2400,设置于底座基座2100,用于与耗材盒1000的第一安装接头 1100对接;在耗材盒1000与第一安装接头1100对接之后第一安装接口2400锁住第一安装接头1100,并在接收到解除操作后解锁并弹出耗材盒1000;传动结构2300与弹性套头 2400连接,用于在接收到解除操作后带动弹性套头2400解锁并弹出耗材盒1000;该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还包括遮挡结构4000,设置于底座基座2000,用于在未安装耗材盒1000时遮挡第一安装接口2101以及可以在安装耗材盒1000前露出第一安装接口2101。
50.参见图17所示,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还包括:读取模块4300和控制模块4400;读取模块4300设置于底座基座2100,用于读取进入识别区域的耗材盒1000的数据信息,图 3-图
16的结构示意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4400与读取模块4300以及遮挡结构4000连接,在读取模块4300读取耗材盒1000的信息后判断耗材盒1000是否可用,如果耗材盒1000可用,控制模块4300控制遮挡结构4000打开并露出第一安装接口21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读取模块4300为rfid读取装置,耗材盒1000上贴有rfid芯片,该rfid芯片含有耗材盒的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耗材盒的生产商识别码、耗材盒编码。当度读取模块4300读取耗材盒1000的数据信息后,还包括向该耗材盒1000的rfid芯片写入已作废信息,该耗材盒1000在下次使用时即可被识别为不可用,当耗材盒1000识别为不可用后,控制模块4400控制操作显示屏3030显示不可用提示,例如“耗材盒不可用,请更换”。
51.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对耗材盒1000的误读取,将读取模块4300,即rfid读取装置的识别区域限制在0-20cm,优选的使用10-15cm范围。即rfid的数据信息读取范围可根据读取装置4300的功率和天线进行调整。
52.参见图17,还读取装置4300还可以设置为当耗材盒1000插入第一安装接口2400 后,读取装置4300持续识别耗材盒1000的rfid芯片;当耗材盒1000脱离第一安装接口 2400并超出最大识别区域后,控制模块4400控制遮挡结构4000关闭,遮挡第一安装接口 2400。
53.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还包括操作组件2200,操作组件2200与传动结构2300连接,用于操作解除耗材盒1000并带动传动结构2300动作。
54.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除了具有用于接入耗材盒1000的第一安装接头1100的第一安装接口2400,还形成一用于接入耗材盒1000的第二安装接头1200的第二安装接口2600。除此之外,如图4所示,底座基座2100还设置一引导界面2500,该引导界面2500设置引导斜面,用于引导耗材盒1000找准位置,同时防止耗材盒1000的接头的碰撞。对应的,引导界面2500设有分别与第一安装接口2400对接的第一引导接口2501以及与第二安装接口 2600对接的第二引导接口2502。其中,rfid读取装置可以设置为pcb集成电路,并安装在引导界面2500的后面,优选采用粘贴的方式将rfid读取装置设置在引导界面2500后面。
55.参见图5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接口2400具体包括:对接管道2410以及弹性套头2420。对接管道2410设置于底座基座2100,用于与耗材盒1000的第一安装接头1100 对接,具体的第一安装接头1100通过第一引导接口2501后插入对接管道2400的第一插口 2401;弹性套头2420设置于对接管道2410,具体的,该弹性套头2420套设于对接管道 2410,且弹性套头241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在耗材盒1000与对接管道2410对接之后弹性套头2420位于第二位置并锁住第一安装接头1100,并在接收到解除操作后解锁并弹出所述耗材盒1000,弹性套头2420此时回复至第一位置。本实施中的第一安装接口 2400采用空气接头,因此弹性套头2420和对接管道2410之间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空气接头常见的结构,也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重新设计。具体的,在插入耗材盒1000之前,弹性套头 2420位于第一位置,参见图3。当插入耗材盒1000后,第一安装接头1100推动对接管道 2410内的部件(图中未示出),该部件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弹性套头2420,使弹性套头 2420弹出至第二位置,参见图4,在此过程中,弹性套头2420或者同时结合对接管道2410 锁住第一安装接头1100以固定耗材盒1000。
56.参见图5-图8所示,传动结构2300具体包括:第一传动杆2310、第一传动臂 2320、第二传动杆2330以及第二传动臂2340。
57.第一传动杆2310安装于底座基座2100并与操作组件2200连接,可在第三位置和第
2350,第三传动臂2350一端与第二传动杆2330连接,另一端与弹性套头2420连接,并根据第二传动杆2330的转动而摆动以带动弹性套头24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第三传动臂2350的结构和第一传动臂2320大致相同,为两端具有弧度的金属片,第三固定件 2352通过第三传动臂2350的第三臂孔2351以及弹性套头2420上的套孔2421将第三传动臂2350和弹性套头2420连接。优选的,套孔2421和第三固定件2352为螺纹连接。与第一传动臂2320不同的是,第三传动臂2350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的臂接口2353,该臂接口 2353可以直接卡住第二传动杆2330的卡接部2333以实现传动操作。
63.本实施中,操作组件2200为可按压的操作旋钮,该操作旋钮包2200括一防误触插杆2210,参见图6、图7及图9。防误触插杆2210与设置于底座基座2100的防误触插孔 2106配合,参见图8及图9;当防误触插杆2210对准防误触插孔2106后可按压操作旋钮 2200并执行解除操作。相应的,在插入耗材盒1000后,可以旋转该操作旋钮2200,使防误触插杆2210错开防误触插孔2106,此时即使按压也操作旋钮也不会带动第一传动杆2310,不会导致误触发而造成耗材盒1000弹出。更进一步的,操作旋钮2200和废液收集设备 3000的面板上可设置对应的指示标识用于指示操作旋钮2200的防误触插杆2210的和防误触插孔2106是否对准。
64.参见图3-图5,耗材盒的安装过程如下:在未插入耗材盒1000时,弹性套头242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传动杆2310位于第三位置;当插入耗材盒1000时,第一安装接头1100 推动对接管道2410内的部件(图中未示出),该部件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弹性套头2420,使弹性套头2420弹出至第二位置,参见图4,在此过程中,弹性套头2420或者同时结合对接管道2410锁住第一安装接头1100以固定耗材盒1000。弹性套头2420弹出至第二位置过程中,带动第二传动臂2340和第三传动臂2350摆动,第二传动臂2340和第三传动臂2350 在摆动过程中带动第二传动杆2330转动,第二传动杆2330进而带动第一传动臂2320摆动,第一传动臂2320则带动第一传动杆2310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
65.相应的,耗材盒的弹出过程如下:使用人员旋转操作旋钮2200,使防误触插杆2210 对准防误触插孔2106并按压操作旋钮2200并执行解除操作。第一传动杆2310在按压操作下,从第四位值回复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一传动杆2310的移动带动第一传动臂2320摆动,第一传动臂2320摆动时则带动第二传动杆2330转动,从而通过第二传动杆2330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臂2340和第三传动臂2350摆动,第二传动臂2340和第三传动臂2350的摆动动作使弹性套头2420从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而由于空气接口的作用,耗材盒1000的第一安装接头1100被直接弹出,而由于第二安装接头1200和第二安装接口2600并未锁定,第二安装接头1200可以轻易弹出脱离第二安装接口2600的第二插口2601因此可以通过选择空气接头的弹力规格实现将耗材盒1000完全自动弹出的操作,其弹出的幅度也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66.参见图10及图11,该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的遮挡结构4000,设置于底座基座 2000,用于在未安装耗材盒1000时遮挡第一安装接口2101以及可以在安装耗材盒1000前露出第一安装接口2101。本实施例中,该遮挡结构4000具体为可以移动的接口门结构,包括:挡片4100和驱动装置4200。驱动装置4200与控制模块4400连接。
67.挡片4100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当挡片4100位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一安装接口2101配合以遮挡第一安装接口2101,如图12-图14所示;当挡片4100位于第二位置
时,第一安装接口4100为敞开状态以接入耗材盒1000,如图11和图15所示。驱动装置 4200,与挡片4100连接,用于驱动挡片41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有第二安装接口2600,挡片4100还可以设置为图13和图14所示的形状,包括第一子挡片4110以及第二子挡片4120,第一子挡片4110对应第一安装接口2400,第二子挡片4120对应第二安装接口2600。
68.如图3、图4,图10-图12以及图16所示,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还包括:
69.引导界面2500,该引导界面2500设置于底座基座2100,并设置与第一安装接口2101连通的第一引导接口2501;挡片4100在第一位置时位于引导界面2500和第一安装接口2400之间。具体的,挡片4100在第一位置时位于引导界面2500的内侧和第一安装接口2400的第一插口2401之间,在该位置时,挡片可以遮住第一插口2401,且可以封闭第一引导接口 2501。该引导界面2500和第一插口2401之间的空隙允许挡片4100移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实现挡片4100的封闭效果,在挡片4100和引导界面2500之间还设置一第一垫圈 2503,参见图16所示,第一垫圈2503设置于第一引导接口2501且可与挡片4100配合以封闭第一引导接口2501。具体的,第一垫圈2502套设于第一引导接口2501朝向第一安装接口2101方向延伸的管体。第一垫圈2502具体为柔性材料制成,橡胶、硅胶、柔软的塑料等材料均可,而且第一垫圈2502设有引导口部2506以与挡片4100接触配合。引导口部2506 为圆台状,与挡片4100接触的开口的直径小于与朝向第一安装接口2101方向延伸的管体的直径。该形状除了在挡片4100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降低对第一垫圈2502的碰撞作用,还可以在挡片4100与第一垫圈2503紧密配合的情况下,挡片4100到达第一位置时,第一垫圈2503与挡片4100的接触面积增大,和第一垫圈2503配合封闭第一引导接口 2501,能够提供更好的封闭效果。本实施例中挡片4100可以采用金属、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为了增加封闭效果,可以在挡片4100上设置柔性弹性材料。相应的,还可以为第二引导接口2502提供第二垫圈2504,第二垫圈2504作用于第一垫圈2503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引导界面2500通过固定结构2505固定于基座底座2100。
70.除此之外,第一垫圈2503还可以设置在挡片4100和第一安装接口2400之间,具体的,第一垫圈套设于第一插口2401上(图中未示出)。
71.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200为电动驱动杆,也可以为带有推杆的步进电机或者其他类型的可伸缩机械结构或电动器件。参见图14,电动驱动杆4200穿过贯通的驱动孔2122,并可通过驱动固定孔2121固定,具体的,通过与与该驱动固定孔2121配合的紧固件固定。
72.进一步的,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还包括一与驱动装置4200连接的控制模块4400,用于手动控制驱动装置4200。该控制模块4400可以通过显示屏3030操作,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物理按钮来操作。
73.参见图10,图10为安装有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的废液收集设备3000,该废液收集设备3000除了安装有上述的耗材盒安装底座2000之外,还包括移动轮3010、主体壳体 3020、顶部壳体3040、操作显示屏3030、输液杆3050、第一废弃物收集罐3100以及第二废弃物收集罐3200。
74.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耗材盒安装底座在未安装耗材盒的情况下能够封闭安装耗材盒的接口,放置废液收集设备中的废弃物以及气味污染使用环境,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异物通过开口的插口进入废液收集设备。另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取出耗材盒后能够自动封闭安装耗材盒的接口,无需手动操作,使用方便。同时,通过读取耗材盒上的数据信息,可以识别耗材盒是否可用于本设备,同时,在使用贴了数据标签的耗材盒时,在能够在耗材盒到达识别范围的情况下才进行对数据标签的读写,从而避免了耗材盒还未安装到位的前提下被提前读写造成耗材盒未使用时被识别未使用过的耗材盒,给使用者提供了操作上的便利同时不会造成耗材盒的浪费。
7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