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96959发布日期:2022-07-01 20:5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属于颌面外科手术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头颈肿瘤往往累及颌骨,手术治疗肿瘤时常常需要切除大块颌骨,必然导致患者面部外观畸形和咬合咀嚼功能的丧失,这就需要精良的修复重建技术。常用修复重建治疗方案为截取腓骨,通过塑形,将腓骨移植填充到被切除的颌骨位置并通过钛板连接固定。腓骨填充缺损的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修复后的面部外形和牙齿咬合关系。然而手术中往往需要对移植腓骨的形状和填充位置进行反复的调整,造成手术时间较长,颌骨修复精度不高,容易影响患者的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复。
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颌骨修复手术的效率以及质量,可以利用引导器(引导板)来辅助颌骨修复。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cn205964156u)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下颌骨固定导板,固定导板包括固定杆、垂直翼和平行翼,其主要的作用是利用固定杆来维持下颌骨缺损(被切割的部分)的间隙以及可使游离的剩余下颌骨维持在其正常解剖位置。但是专利文献1的方案并未提高移植腓骨的定位精度。
4.专利文献2(公开号为cn105769362b)公开了一种用于牙种植和下颌骨一体化重建的 3d打印的引导器,其包括移植骨引导板、牙种植引导孔座、第一下颌骨固定板和第二下颌骨固定板,移植骨引导板上设有沿移植骨轨迹延伸的钛板定位槽,钛板定位槽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整颗螺丝穿过将钛板与移植骨连接在一起的通孔。专利文献2的方案中,将钛板放置在移植骨引导板的钛板定位槽,医生通过移植骨引导板上的通孔来安装钛板的固定螺丝,这样操作存在的不足是:由于移植骨引导板(位于移植骨的前侧面)对移植骨进行了遮挡,移植骨的位置可能不在最恰当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将就钛板与移植骨进行固定,最终将导致移植骨的调整变得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高效、精确地定位移植骨的位置,提高颌骨修复手术的质量和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定位部、移植骨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移植骨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均具有用于与下颌骨的表面贴合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开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通孔;所述移植骨定位部具有沿着移植骨延伸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贴合所述移植骨的下表面。
7.采用上述的方案,在进行颌骨修复手术时,待损坏的下颌骨被切除后,将修复就位导板的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分别与分离的两段下颌骨进行贴合,完成贴合就表示修复就位导板的安装位置为预先设计的位置,然后利用紧固件将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下
颌骨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复就位导板为下颌骨提供支撑,使游离的剩余下颌骨维持在其正常解剖位置;然后将移植骨放置在移植骨定位部的凹槽中,当移植骨与凹槽完全贴合后就表示移植骨的位置被精确定位到预先设计的位置,然后在移植骨的前侧表面或上侧表面安装钛板,以此快速精确地完成了移植骨的精确定位安装。
8.其中,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上下前后方位是指人站立时相对于人体的方位。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具有颌骨凹槽,所述颌骨凹槽用于贴合下颌骨的下表面和部分的下颌骨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
10.进一步地,所述移植骨为一段或者依次排列的多段。根据需要填补的下颌骨的位置和长度,根据需要设计需要移植的移植骨的数量。
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12.本实用新型的修复就位导板既可以维持游离的剩余下颌骨处于正常解剖位置,又能够为移植骨提供精确的定位作用,而且仅仅利用修复就位导板的凹槽就可以实现移植骨的准确定位,不需要是螺钉等紧固件来固定修复就位导板和移植骨,可以极大地缩短颌骨修复手术的时间,并且在拆卸修复就位导板时也十分方便快捷,只需要拆除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和颌骨的连接即可,这样有利于避免拆除过程中对移植骨的影响。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的立体示意图(正面观察);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的立体示意图(俯视观察);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的立体示意图(仰视观察);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用于移植骨定位的示意图(正面观察);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用于移植骨定位的示意图(仰视观察)。
18.图中:第一定位部1、移植骨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3、下颌骨4、颌骨凹槽5、凹槽6、通孔7、移植骨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参见图1-5,一种3d打印的颌骨修复就位导板,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定位部1、移植骨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第一定位部1、移植骨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3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一体成型使用的是现有技术,首先使用ct、mri等影像学检测手段获取下颌骨病患部位以及腓骨(移植骨的示例)的影像学数据,并使用mimics、geomagics、 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重建下颌骨三维模型和腓骨三维模型;根据切除下颌骨的位置在计算机上设计截取的腓骨的形状,第一定位部1、第二定位部3的颌骨凹槽5根据被切割后的下颌骨4的端部表面形状来确定,移植骨定位部2的凹槽6根据截取的腓骨(移植骨)的表面形状来确定。
21.第一定位部1和第二定位部3的颌骨凹槽5用于与被切割后的下颌骨4的端部定位固定连接,颌骨凹槽5贴合下颌骨4的下表面和部分的下颌骨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因颌骨凹槽5是根据下颌骨4的端部表面形状来确定的,当颌骨凹槽5完全贴合于下颌骨4时,修复就位导板的所在位置就是其设计安装位置,此时利用螺钉(紧固件的示例,未图示)穿过通孔7将第一定位部1、第二定位部3和下颌骨4固定连接。
22.当第一定位部1和第二定位部3与下颌骨4固定后,将移植骨8放置在移植骨定位部2 的凹槽6中,移植骨8的下表面与凹槽6完全贴合后表示移植骨8被精确地定在为设计位置,然后在移植骨8的前侧表面或上侧表面安装钛板(未图示),以此快速精确地完成了移植骨的精确定位安装;然后再拆除修复就位导板。
23.其中,图4-5中示意的移植骨8为两段,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移植骨8 也可以是一段或者多段。另外,第一定位部1和第二定位部3也可以仅下颌骨4的下表面贴合并固定,当然第一定位部1和第二定位部3与下颌骨4的贴合面积越大,定位精度越高。
24.对于移植骨定位部2的凹槽6,其覆盖移植骨8的范围越大,对移植骨的定位就越好,定位效率就越高,当覆盖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实现移植骨8与凹槽6的卡合。
25.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专利文献2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移植骨定位部2用来定位移植骨 8的下表面,使得移植骨的前侧表面和上表面完全曝露,在移植骨8被精确定位后有利于钛板的安装,也就是钛板的安装不会与修复就位导板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修复就位导板在拆除时不会影响到移植骨,便于快速的拆卸。
2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