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2486发布日期:2021-06-18 2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1)、牵引定位销(2)、下托(3)、链接件牵引带(4)、拉力器(5)、电热丝(6),其特征在于:上托(1)和下托(3)均包括包裹体(21)或半包裹体、尼龙粘带(22)、限位扣(23)、加长管限位扣(231)、限位环(24)、卡接扣(26),上托(1)增设牵引支撑杆(13)一边顶端设圆弧状或牵引传动轮(15),另一边设固定孔(11)和移位滑道(28);下托(3)增设牵引锁(310)或牵引锁(31),所述牵引锁(310)包括牵引锁(310)包括管及管腰供牵引带(4)通过的巨型孔(314)和阻力传动轮(32),管上段设牵引滑道(311)、上端设管壁传动轮(313)、下段阻尼轮(7)和弹片(72)以及阻尼轮滑道(71)或自动卡轮(8)、扭力簧(81)、助力传动轮(32)、牵引锁支撑杆(33)、移位滑道(23);管壁(312)设供螺钉(9)通过丝孔和尼龙粘接扣(10),另一壁下端设牵引锁支撑杆(33),牵引锁支撑杆(33)设移位滑道(28);上托(1)下端两侧伸出的牵引支撑杆(13)或顶端动连接的牵引传动轮(15)经牵引支撑杆(13)作用和内侧固定的牵拉带(4)与下托(3)上端两侧突出的牵引锁(310)交错穿插于设牵引滑道(311)管中,牵引定位销(2)通过下托(3)牵引滑道(311)与牵引传动轮(15)或牵引支撑杆(13)链接固定;所述限位扣(23)和加长管限位扣(231)均设移位解锁键(27);牵引带(4)经具牵引滑道(311)管一端穿插绕牵引支撑杆(13)顶端经管壁(312)或管壁传动轮(313)绕180度经阻力传动轮(32)入巨型孔(314)经阻尼轮(7)或自动卡轮(8)或螺钉(9)顶端或直接经助力传动轮(32)出,固定于具测力功能的拉力器(5);所述牵引锁(31)包括管及管中分管壁(312),垂直分管壁(312)两壁设:牵引滑道(311)、分管壁传动轮(313)、阻尼轮(7)和弹片(72)以及阻尼轮滑道(71)或自动卡轮(8)、扭力簧(81)、助力传动轮(32)、牵引锁支撑杆(33)、移位滑道(23);平行分管壁(312)一壁设供螺钉(9)通过丝孔和尼龙粘接扣(10),另一壁下端设牵引锁支撑杆(33),牵引锁支撑杆(33)设移位滑道(28);上托(1)下端两侧伸出的牵引支撑杆(13)或顶端动连接的牵引传动轮(15)经牵引支撑杆(13)作用和内侧固定的牵拉带(4)与下托(3)上端两侧突出的牵引锁(31)交错穿插于设牵引滑道(311)管中,牵引定位销(2)通过下托(3)牵引滑道(311)与牵引传动轮(15)或牵引支撑杆(13)链接固定;所述限位扣(23)和加长管限位扣(231)均设移位解锁键(27);牵引带(4)经具牵引滑道(311)管穿插绕牵引支撑杆顶(13)端经分管壁(312)或分管壁传动轮(313)绕入另一管经阻尼轮(7)或自动卡轮(8)或螺钉(9)顶端或直接经助力传动轮(32)出,固定于具测力功能的拉力器(5);所述上托(1)或下托(3)内侧设半包裹体或全包裹体(21),外侧尼龙粘带(22)一端经限位扣(23)或加长管限位扣(231)两侧限位环(24),固定于卡接扣凸端(261)或卡接扣凹端(262),所述限位扣(23)或加长管限位扣(231)与上托(1)牵引支撑杆(13)或下托(3)牵引锁支撑杆(33)移位,由限位扣(23)或加长管限位扣(231)移位解锁键(27)与牵引支撑杆(13)移位滑道(28)或牵引锁支撑杆(33)移位滑道(28)完成;所述上托(1)和下托(3)功能在于,对肢体捆绑、施压,借助其压力限制上托(1)和下托(3)在一定的推力范围内位移而设的至少一层捆扎体;所述牵引支撑杆(13)与牵引锁(31)功能在于:牵引带(4)受到拉扯力量时,驱使上托(1)与下托(3)反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托(1)、牵引定位销(2)、下托(3)、牵引锁(31)链接件牵引带(4)、拉力器(5)、电热丝(6)或者上托(1)、牵引定位销(2)、下托(3)、牵引锁(310)链接件牵引带(4)、拉力器(5)、电热丝(6)两类肢体牵引器实施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剔除牵引滑道(311)、牵引定位销(2)、牵引传动轮(15)、剔除牵引传动轮(15)、分管壁传动轮(313)、助力传动轮(32)、剔除电热丝(6)任意或全部后的肢体牵引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卡接扣凸端(261)与卡接扣凹端(262)为卡接或扣接或挂接或钩接或铆接或粘接或套接或磁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捆扎体至少包括:尼龙粘带(4)、限位扣(23)或加长管限位扣(231)、卡接扣(26)或者尼龙粘带(22)、限位扣(23)加长管限位扣(231)、限位环(24)组合,至多由包裹体(21)、尼龙粘带(22)、限位扣(23)、加长管限位扣(231)、限位环(24)、卡接扣(26)或者半包裹体、尼龙粘带(22)、限位扣(23)、加长管限位扣(231)、限位环(24)、卡接扣(26)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剔除上托和下托共有组件或共有局部组件装置后,结合本技术领域公知捆扎、固定方式方法于肢体,实现肢体之间牵引为目的所涉本发明剩余组合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锁定方案所涉阻尼轮(7)或自动卡轮(8)或尼龙粘接扣(10)或螺钉(9)或具伸缩卡位螺钉(9)任选其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上托(1)、下托(3)多于一层捆扎体时,捆扎体与捆扎体所涉限位扣(23)与加长管限位扣(231)不需套接时,限位扣(23)与加长管限位扣(231)具替换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拉力器(5)与牵引带(4)连接分为活结或死结固定,死结固定时拉力器(5)通过卡接或挂接或捆绑于尼龙粘带(22)或限位扣(23)或加长管限位扣(231)或牵引锁(31)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牵引器,其特征在于:上托(1)与下托(3)分别捆扎于肩关节两端、肘关节两端、指关节两端、踝关节两端、膝关节两端、髋关节两端、脊椎两端、颈椎两端、肱骨两端、尺骨两端、桡骨两端、股骨两端、胫骨两端、腓骨两端、手指骨两端、足指骨两端的肢体牵引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款肢体牵引器,实现人体多关节牵引,包括上托、牵引定位销、下托、链接件牵引带、拉力器、电热丝,特征在于:上托和下托均包括包裹体或半包裹体、尼龙粘带、限位扣、加长管限位扣、限位环、卡接扣,上托牵引支撑杆顶端牵引传动轮,另一边设固定孔和移位滑道;下托牵引锁包括管及管中分管壁,分管壁两壁牵引滑道、分管壁传动轮、阻尼轮和弹片以及阻尼轮滑道或自动卡轮、扭力簧,助力传动轮、牵引锁支撑杆、移位滑道;平行分管壁一壁螺钉、丝孔和尼龙粘接扣,另一壁下端牵引锁支撑杆,牵引锁支撑杆移位滑道;上托下端两侧伸出的牵引支撑杆牵引传动轮经牵引支撑杆作用,和内侧固定的牵拉带与下托上端两侧突出的牵引锁交错穿插。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荣涛
技术研发日:2021.01.13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