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线棒

文档序号:25214097发布日期:2021-05-28 14: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线棒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牙线棒。



背景技术:

牙线棒又称牙线签,是一种在日常口腔护理中配合牙刷一起使用的产品。牙线棒通过牙线来清除牙缝隙内的残渣以及牙齿邻面的牙菌斑,以保持口腔卫生。

现有的牙线棒为一次性消耗品,使用成本较高,为此,衍生出了可以更换牙线的牙线棒,而其牙线更换较为繁琐,并且需要手动更换,更换过程中,手上携带的细菌转移至牙线上,导致牙线的清洁度下降。

申请号为:cn20152003227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换牙线的牙线签,其通过在手柄部与牙线固定部的结合部设置牙线出孔,使得手柄部内的牙线能够通过牙线出孔被拉出,替换使用过的牙线,以此方式更换牙线,仍然需要通过手动操作拉动牙线,使得牙线更换较为繁琐,并且手动更换的方式也导致了手上携带的细菌转移至牙线上,致使牙线的清洁度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手动更换牙线的方式较为繁琐,另一方面,更换过程中,手上携带的细菌转移至牙线上,导致牙线的清洁度下降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牙线棒,其通过动力源驱动绕线体转动,使得新牙线替换使用端上的旧牙线,使得牙线更换的效率更高,同时避免了牙线更换过程中手与牙线直接接触导致牙线清洁度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线棒,包括壳体和牙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为使用端以绷紧所述牙线,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绕线体和第二绕线体,所述牙线的第一端卷绕在所述第一绕线体上,所述牙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后卷绕在所述第二绕线体上;所述第一绕线体、第二绕线体能够转动,所述第一绕线体转动时退卷所述牙线,所述第二绕线体转动时卷收所述牙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驱动第一绕线体和第二绕线体转动,所述第一绕线体、所述第二绕线体连接动力源,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一绕线体、所述第二绕线体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绕线体和第二绕线体同步转动,所述壳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绕线体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绕线体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一绕线体的转动速率,所述第一绕线体还同轴连接有摇柄,所述摇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第一绕线体的转动角度,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适配的轮齿,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轮齿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控制件自动复位,所述第一控制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复位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稳定地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通孔的径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更换绕线体,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通过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体和所述第二绕线体连接,所述第一绕线体和所述第二绕线体均能够拆卸的连接所述传动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牙线的使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为u形,所述牙线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壳体的u形端两侧的内壁以卷绕在所述第一绕线体和所述第二绕线体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壳体内的卫生,所述牙线穿过所述壳体的u形端处设有清洁刷,所述牙线与所述清洁刷抵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牙线棒通过动力源驱动绕线体转动,使得新牙线被放长、旧牙线被收回,从而用新牙线替换使用端上的旧牙线,使得牙线更换的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由于通过绕线体收放的方式来更换牙线,避免了手与牙线的直接接触,能够保持牙线的清洁度,提高了该牙线棒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牙线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牙线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牙线棒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牙线棒的实施例二的正视图(不包含盖板);

图5是图4所示牙线棒的a部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牙线棒的b部放大图;

图7是图1所示牙线棒的实施例三的正视图(不包含盖板);

图8是图2所示牙线棒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传动轴、第一绕线体与第二绕线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01、本体;102、盖板;2、牙线;301、第一绕线体;302、第二绕线体;401、第一齿轮;402、第二齿轮;5、摇柄;6、第一控制件;7、轮齿;8、第一通孔;9、复位件;10、第二通孔;11、齿条;12、传动轴;13、清洁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牙线棒,包括壳体100和牙线2,壳体100的第一端设置为使用端以绷紧牙线2,壳体100内设有第一绕线体301和第二绕线体302,牙线2的第一端卷绕在第一绕线体301上,牙线2的第二端穿过壳体100的第一端后卷绕在第二绕线体302上;第一绕线体301、第二绕线体302能够转动,第一绕线体301转动时退卷牙线2,第二绕线体302转动时卷收牙线2。第一绕线体301转动时,退卷牙线2,将未使用过的牙线2从第一绕线体301上放出,而当第二绕线体302转动时,卷收牙线2,将使用过的牙线2卷收至第二绕线体302上,从而完成了在壳体100的第一端处牙线2的新旧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0通过本体101和盖板102组成,本体101上设有销孔,盖板102上设有插销,盖板102通过插接的方式与本体101可拆卸连接,更便于使用者打开盖板102以检查本体101内牙线2的剩余情况。

第一绕线体301、第二绕线体302连接动力源,动力源驱动第一绕线体301、第二绕线体302转动。相比于直接转动第一绕线体301、第二绕线体302的方式,通过动力源驱动第一绕线体301和第二绕线体302转动更便捷。

参照图2所示,壳体100内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402,第一绕线体301同轴连接第一齿轮401,第二绕线体302同轴连接第二齿轮402。当动力源驱动第一绕线体301转动时,与第一绕线体30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401同步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02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绕线体302同步反向转动,由于第一绕线体301和第二绕线体302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牙线2在第一绕线体301上的卷绕方向应与其在第二绕线体302上的卷绕方向相同;优选的,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402的尺寸规格应相同,这样能够使得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402的转动速率相等,即第一绕线体301的放线速度与第二绕线体302的收线速度相同,即可使得牙线2保持紧绷,同时也能避免牙线2过度拉伸而导致断裂的情况。

参照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绕线体301还同轴连接有摇柄5,摇柄5设置在壳体100外。通过转动摇柄5使得第一绕线体301转动,从而通过第一齿轮401和第二齿轮402带动第二绕线体302转动,即通过转动摇柄5即可完成牙线2的新旧更换。

参照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较优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有第一控制件6,第一控制件6的第一端设有与第一齿轮401相适配的轮齿7,壳体100上设有第一通孔8,轮齿7穿过第一通孔8与第一齿轮401啮合。当牙线2需要更换时,按下第一控制件6,使得第一控制件6上的轮齿7与第一齿轮401啮合,带动第一齿轮401转动一定角度,而后,抬起第一控制件6,使得第一控制件6上的轮齿7与第一齿轮401脱离,当再次按下第一控制件6后,轮齿7与第一齿轮401再次啮合,带动第一齿轮401继续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够通过按下第一控制件6的次数来控制第一齿轮401的转动角度。

参照图4和图5所示,第一控制件6与壳体100之间还设有复位件9。需要说明的是,复位件9可以设置为橡胶垫等任意能够弹性形变的结构,本发明的一较优实施例为:复位件9设置为弹簧,在按下第一控制件6时,弹簧受压,储存弹性势能,当按压第一控制件6的外力撤销后,弹簧释放形变势能,使得第一控制件6复位,从而更便于使用者重复按压第一控制件6以更换牙线2。

参照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有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内穿设有齿条11,齿条11与第一齿轮401啮合,齿条11能够沿着第二通孔10的径向移动。当需要更换牙线2时,推动齿条11,带动第一齿轮401转动一定角度,若需要重复同向转动第一齿轮401时,当齿条11推动到位后,将齿条11沿着第二通孔10的径向移动一定距离,使得齿条11与第一齿轮401脱离啮合,向上拉动齿条11后,将齿条11沿着第二通孔10的径向复位,使得齿条11与第一齿轮401重新啮合,继续推动齿条11,带动第一齿轮401重复同向转动。

参照图2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齿轮401和所述第二齿轮402均通过传动轴12分别与所述第一绕线体301和所述第二绕线体302连接,所述第一绕线体301和所述第二绕线体302均能够拆卸的连接所述传动轴12。以第一绕线体301为例,通过在第一绕线体301的轴向开设第三通孔,使得传动轴12能够穿过第一绕线体301,而后,在第三通孔的内壁上开设凹口,在传动轴12上设置与凹口相适配的凸部,在凸部对准凹口后,将传动轴12穿入通孔,即可达到第一绕线体301与传动轴12可拆卸连接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绕线体301可以是卷绕有未使用过的牙线2的成品,当原有第一绕线体301上的未使用的牙线2使用完毕后,通过更换成品的第一绕线体301即可继续使用该牙线棒,使得该牙线棒的壳体部分能够重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0的第一端设置为u形,牙线2的两端分别穿过壳体100的u形端两侧的内壁以卷绕在第一绕线体301和第二绕线体302上。第一端设置为u形更便于使用者的实际使用,在对下排牙齿进行清理时,将u形端的开口朝下使用牙线棒,而在对上排牙齿进行清理时,将u形端的开口朝上使用牙线棒即可,相比于其他形状的第一端,u形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便于使用者前后拉动牙线棒。

参照图4和图6所示,牙线2穿过壳体100的u形端处设有清洁刷13,牙线2与清洁刷13抵接。在牙线2的新旧更换过程中,使用过后的牙线2经过清洁刷13时,清洁刷13将牙线2上附着的食物残渣从牙线2上分离,避免牙线2上附着的食物残渣随着牙线2收回壳体100内,从而保持壳体100内的清洁度,同时,在清洗该牙线棒时,只需拆下清洁刷13进行单独清洗即可,达到了简化清洗步骤的目的。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