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4314发布日期:2021-07-02 21:0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导管留置已成为常用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临床手术治疗后经常用2~3根引流管为患者引流。普外科手术后病人常带有种种引流管道,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病灶部位、术式的不同,引流管应放置在不同位置,如胃肠减压、胆道引流、腹腔引流、留置导尿等,肠硬阻和急性胰腺炎患者甚至入院就需胃肠减压,管道引流对病人的转归和生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目前的体液检测中常存在有以下问题:

(1)人工主观误差值:目前医院外科常用的引流装置主要是一次性引流袋,使用时根据引流袋上的刻度标示量来预估液量,预估值与目标液量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将引流液转移至量杯或量筒进行二次测量,这种液量测量方式都是纯手工操作、记录,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当记录人员是家属或者陪护人员,会出现漏记、错记、延迟记等问题,实时性和可靠性都比较差;(2)耗费人力:护士每日工作内容复杂,尤其夜班护士,只有1名或2名护士来管理整个病房的病人,在繁忙的工作中护士不能保证顾及每位患者身上的各引流管情况。临床中出现过因引流液监测不到位导致的不良后果,如病人尿液反流引起泌尿系感染、病人伤口引流液过多未及时发现并发症等。为了病人及时诊疗,临床需要引流液24h精确计量,而传统测量引流液的步骤繁琐,从观察—测量—记录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3)增加感染可能性:引流液转移至量杯或量筒时容易出现细菌交叉感染,随意倾倒废液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收集引流液过程中容易污染工作人员的手和病房地面。还有一些感染的体液在倒出测量时会污染空气;同时由于护工或病人家属缺乏环保意识,直接将带有大量病菌的引流液倒人厕所造成水质污染,给其他人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频繁开放引流管排液阀也增加了病人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越来越多智能化设备在护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王宏秋等在智能化急诊预检分诊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中制定出一个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能根据患者主诉、生命体征等主、客观指标自动判定患者分诊级别,实现智能分诊,提高了分诊效率、分诊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李辉等在基于mews联合专科指标评分的住院患者“早期预警与护理对策系统”智能化软件的开发及应用中指出,"mews联合专科指标评分"为基础的智能软件实现了潜在危重住院患者早期预警和对应处置一体化、精准化、流程化实施,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智能助手;任秀华等介绍一种一次性引流液计量储存器,认为该装备保证引流液计量精确、杜绝引流液污染、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为集中收集引流液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多源和异构。数据分析的过程不是一个具体而直观的概念。抽象性和降维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强的概括性。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管道多,产生的各种监测信息量大,因而对医疗护理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更为紧迫和确切。智能化监测系统记录实时数据,观察时间段内患者引流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传统的数据记录方式不仅占用护士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无法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快速、完整地采集,影响了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了解和正确的分析判断。同时由于人工在观察与收集数据时,感官系统的限制和主观经验因素,容易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智能化的监控能更精确记录引流管数据,为治疗和护理提供数据依据。

中国专利申请:cn112007217a公开了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引流液监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酸碱度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壁远离酸碱度检测模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酮体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壁远离酮体检测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亚硝酸盐检测模块,所述外壳内壁远离亚硝酸盐检测模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液位检测模块。通过推动滑块可以在滑轨中移动,使用时可以方便地移动位置,而且在更换床体时,只需要把钩子挂在其他床上面的挂钩上就行,酸碱度检测模块、酮体检测模块和亚硝酸盐检测模块对体液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出问题便会通过警报器与警示灯进行通知警报,网络模块发送数据到护士总台上,多项进行检测,检测的精度高,可以及时地进行警报。但装置主要为外壳中的酸碱度检测模块、酮体检测模块和亚硝酸盐检测模块对体液进行检测,液位检测模块对体液的量进行检测,来判断液体的存满状态,但不能够准确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引流袋内液体的体积大小,因此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无端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对于本装置来讲并不实用。

所述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患者引流液以及引流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记录,且保证患者引流安全以及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但是关于这种新型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数字中所存在的问题,特提供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挂钩、挂耳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监测器,所述的检测器包括拉力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调节模块、控制模块,且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一挂钩,所述壳体的后方固定连接一7字型的挂耳,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与壳体下方的挂钩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钮,且所述的显示屏与显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操作按钮与调节模块电性连接,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一电源,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充电口,且所述的充电口与电源电性连接。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监测器上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医院监控系统中进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为拉力传感器,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电连于接数据处理模块,并由显示模块进行在显示屏上显示实时数据。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模块能够调节当前的体液容量所对应的正常的特性数据范围。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报警模块为蜂鸣器或者声光报警器,能够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析比较后的结果进行报警。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监测器、显示屏以及操作按钮都与电源电性连接。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二维码,且所述的二维码内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

在上述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长方体的悬挂支架,所述的悬挂支架能够将多个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进行统一悬挂管理。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实用性较强,能够对患者的引流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方便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保证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2、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人工观察与收集数据时感官系统的限制和主观经验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性等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了医、护、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缓解医护患矛盾,提升对医院的信任度,持续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为治疗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利于患者的康复性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部分结构流程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施例2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壳体2.挂钩3.挂耳

4.监测器5.显示屏6.操作按钮

7.电源8.充电口9.二维码

41.拉力采集模块42.数据处理模块43.报警模块

44.显示模块45.调节模块46.控制模块

47.无线传输模块11.悬挂支架

实施例1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

请参见附图1-3所示,附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部分结构流程示意图。

本装置主要针对目前医院记录引流管引流量主要依靠人工观察和记录,尚未有智能化设备监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借助信息化手段的现代医疗设备广泛运用于综合性医院,利用信息管理系统产生的数据,对医院日常运行质量与安全进行监测统计,及时发现并消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不断提高,是护理管理者始终关注的重点这一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特提供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器来辅助提升护理引流监测效果,减轻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工作负担,减少引流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其该该装置具体包括壳体1、挂钩2、挂耳3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监测器4,所述的检测器4包括拉力采集模块41、数据处理模块42、报警模块43、显示模块44、调节模块45、控制模块46,且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41、数据处理模块42、报警模块43、显示模块44、调节模块45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46相连接,且所述的控制模块46主要控制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传输等功能;所述壳体1的底部连接一挂钩2,所述壳体1的后方固定连接一7字型的挂耳3,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41与壳体下方的挂钩2相连接,所述的挂钩2用于连接引流袋,所述的挂耳3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悬挂和移动;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显示屏5和操作按钮6,且所述的显示屏5与显示模块44电性连接,所述的显示模块44能够对拉力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在显示屏5上实时显示,且所述的显示屏5可采用lcd柔性显示屏,所述的操作按钮6与调节模块45电性连接,所述的操作按钮45能够进行液体阈值的设定以方便数据处理模块42进行对比检测,且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一电源7,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充电口8,且所述的充电口8与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源7可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其绿色环保可持续性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测器4上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47,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47与控制模46块相连接,且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47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医院监控系统中进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并且能够将报警信号传输至医院系统中的上位机进行报警,以提示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以增加对单位时间内引流量到达引流袋上限患者的巡视次数,且及时倾倒引流液,保持引流装置持续负压,有效引流,减少手术后因未有效引流导致的感染发生,保证了患者引流的安全性,同时无线传输模块还可以将记录的引流液的数据与护理文书系统对接,自动记录,避免护理人员的转抄及重复记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41为拉力传感器,所述的拉力采集模块41电连于接数据处理模块42,并由显示模块44进行在显示屏5上显示实时数据,可方便医护人员和家属对患者进行清晰准确的实时记录,同时也利于医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医护人员在输入出入量时发生错误的几率,节省护理文书书写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医护来回走动记录对围术期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利于患者的康复性治疗。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调节模块45能够调节当前的体液容量所对应的正常的特性数据范围,且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42可接收所述拉力采集模块14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与预设电信号的阈值相比较,以便获得比较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报警模块43为蜂鸣器或者声光报警器,能够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析比较后的结果进行报警,当体液的实时重量、累积重量或者单位时间体液重量变化量超出设定数据范围后,则控制模块46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进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病人的情况。当医护人员处理后,则可通过按下操作按钮6上的复位按钮进行初始复位(且该操作按钮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开关键、报警复位键、数据设置键、显示记录键等,控制模块接收到操作按钮的按键信号后,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按开关按钮可实现监测器的开启和关闭;按报警复位按钮在报警器报警的情况下复位报警器,使得报警器停止报警;按数据设置按钮,设置体液正常的重量数据范围和正常的单位时间重量数据范围,还可以对当前检测数据进行清零处理;按显示记录按钮,可以查看当前监测数据和历史监测数据。),同时控制模块46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47向监控室中的上位机中传送具体的实时数据以及报警信号,以使得医院系统中的上位机进行报警,进而实现报警信号的远程传输已经数据的实时记录和监测,从而保证患者引流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监测器4、显示屏5以及操作按钮6都与电源7电性连接,且所述的电源7为监测器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以满足各个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二维码9,且所述的二维码9内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当患者进行引流治疗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9读取患者的基础信息,且医护人员可通过随身携带的pda与监测器内部的无线传输装置进行数据连接,以方便对患者进行数据实时的检测,使其能够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从而解决了护理人员不在病房时出现危急值或临时医嘱无人处理的问题,充分建立了护患或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首先将该装置的挂耳挂在医院的病床或者支架上,然后将挂钩连接引流袋,打开操作按钮中的电源开关进行对该装置的开启,然后利于操作按钮调节设定引流液的报警量,根据显示屏可看到调节的报警量数值以及对全程数据的一个监测,当引流袋挂上之后,与挂钩相连的拉力传输模块能够实时检测引流袋内体液的重量,获取当前体液的重量和体液的累积重量,进而将重量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分析后传送至控制模块,当体液的实时重量、累积重量或者单位时间体液重量变化量超出设定数据范围后,则控制模块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进而提醒医护人员及时查看病人的情况并给予处理,待处理完成后则可通过按下报警复位按钮以复位报警;且同时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向医院的控制系统中传送报警信号,以使得医院控制系统中的上位机进行报警,进而实现报警信号的远程传输;且当该装置中的电源电量不足时,可通过充电口进行对电源的充电,以满足该装置的正常运转工作。

需要说明的: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实用性较强,能够对患者的引流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方便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保证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解决了传统人工观察与收集数据时感官系统的限制和主观经验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性等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加了医、护、患者的住院满意度,缓解医护患矛盾,提升对医院的信任度,持续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为治疗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利于患者的康复性治疗。

实施例2一种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

请参见附图4所示,附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壳体的后方还设置有长方体的悬挂支架11,所述的悬挂支架11能够将多个体液量智能监测装置挂靠在该支架上,方便对患者进行数据的记录和管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