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6539240发布日期:2021-09-07 21:0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的发展,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电子病例的应用需求日益强烈。电子病历不仅包括个人的医疗记录,即门诊、住院就诊的所有医疗信息,还包括个人的健康记录,如:免疫接种、健康查体、健康状态等内容。以电子病历为载体,能够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医疗质量控制、临床决策支持、医院运营管理、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医疗行为监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医疗健康档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用于患者的疾病追踪、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也可以用于药物研发、临床治疗路径探索、病案研究、医学教育等各类医疗科研教学领域的数据分析、结果验证等。
3.现有的电子病历掌握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个人用户及医生手中,无法共享,导致资源利用很有限,且大部分电子病历很容易被泄露,安全性很低。现有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无法实时监测具有严重病症的病人的身体情况,不能提前做好发病准备,无法及时拯救病人的生命。因此,设计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能够使医疗信息共享,便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共享过程中医疗信息均为加密状态,提高了安全性,防止隐私被泄露。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6.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包括:患者智能佩戴装置、医疗机构端、患者端、医生端、数据处理中心、区块模块及数据存储库,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医疗机构端、患者端及医生端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连接所述区块模块及数据存储库,所述医疗机构端用于供医疗机构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用于实时获取患者用户的健康信息,所述患者端用于供患者用户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所述医生端用于供医生用户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及根据需求调用数据处理中心的信息,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用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及数据整合,所述区块模块用于存储上链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于存储非上链信息。
7.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如下步骤:
8.步骤1: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
数据处理中心;
9.步骤2: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
10.步骤3: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
11.步骤4: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
12.可选的,步骤1中,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具体为:
13.患者用户在患者端进行用户注册,在患者端填写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生成第一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身份信息对患者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生成患者登录信息,患者用户通过患者登录信息登陆患者端,患者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14.医生用户在医生端进行用户注册,在医生端填写医生信息,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医生信息对医生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医生用户生成医生登录信息,医生用户通过医生登录信息登陆医生端,医生用户通过医生端将诊治过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15.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端进行用户注册,在医疗机构端填写医疗机构信息,生成第三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医疗机构信息对医疗机构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医疗机构生成医疗机构登录信息,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机构登录信息登陆医疗机构端,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机构端将诊治过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16.可选的,步骤2中,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具体为:
17.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发送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并通过同态私钥对其进行解密,解密完成后,将具有相同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合并,并根据数据处理中心预置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模板生成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医疗健康档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疾病,若患有严重疾病,则确定患者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设备。
18.可选的,步骤3中,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具体为:
19.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同态加密技术生成同态加密密钥,包括同态公钥及同态私钥,并将同态公钥全网公开,将同态私钥发送至医生端、患者端及医疗机构端;
20.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从患者医疗健康档案中提取第一摘要数据,根据第一摘要数据生成第一检索目录,将第一摘要数据及第一检索目录作为第一上链数据,将除第一摘要数据之外的数据作为第一非上链数据;
21.获取区块的存储容量,判断第一上链数据容量是否超过存储容量,若未超过存储容量,通过同态公钥对第一上链数据及第一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一上链数据写入区块模块,将第一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
22.若第一上链数据容量超过存储容量,则从第一摘要数据中提取第二摘要数据,并根据第二摘要数据生成第二检索目录,将第二摘要数据及第二检索目录作为第二上链数据,将除第二摘要数据之外的数据作为第二非上链数据,若第二上链数据未超过存储容量,则通过同态公钥将第二上链数据及第二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二上链数据写入区块模块,将第二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
23.可选的,从第一摘要数据中提取第二摘要数据,具体为:
24.获取第一摘要数据中的每个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第一摘要数据中的预设数量个元数据作为第二摘要数据。
25.可选的,步骤4中,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具体为:
26.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用户的医疗健康档案及地址信息和医生用户的医生信息,并根据患者用户的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检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数据处理中心判断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患者负责的医生用户,并将通过检索目录检索对应患者用户的医疗健康档案,将其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通过同态私钥对其进行解密,确定患者用户的身份及病情。
2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整合各个机构获得的医疗信息,得到完整的医疗信息,并将其分享,便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在分享过程中,医疗信息均处于加密状态,防止被恶意盗取,造成隐私泄露;该系统设置有三种不同的使用端,分别为医疗机构端、用户端及医生端,供不同的用户使用,其中所述医疗机构端用于供医疗机构使用,所述用户端用于供个人用户使用,所述医生端用于供医生用户使用,该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用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及数据整合,该系统还包括区块模块及数据存储库,将小部分摘要信息及检索目录存储至区块模块,将具体大量的信息存储至数据存储库,提高了存储利用率,而且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该方法包括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
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流程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患者智能佩戴装置;2、患者端;3、医生端;4、医疗机构端;5、数据处理中心;6、数据存储库;7、区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能够使医疗信息共享,便于医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共享过程中医疗信息均为加密状态,提高了安全性,防止隐私被泄露。
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5.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包括:患者智能佩戴装置1、医疗机构端4、患者端2、医生端3、数据处理中心5、区块模块7及数据存储库6,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1、医疗机构端4、患者端2及医生端3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中心5,所述数据处理中心5连接所述区块模块7及数据存储库6,所述医疗机构端4用于供医疗机构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5,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1用于实时获取患者用户的健康信息,所述患者端2用于供患者用户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5,所述医生端3用于供医生用户将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5及根据需求调用数据处理中心5的信息,所述数据处理中心5用于对获得的
信息进行分析及数据整合,所述区块模块7用于存储上链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库6用于存储非上链信息。
36.所述区块模块7为区块链,所述数据存储库6可以为硬盘,也可以为数据服务器,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1可以选用智能手表及智能手环等便于佩戴的装置。
37.如图2所示,一种医疗健康信息平台的使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如下步骤:
38.步骤1: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39.步骤2: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
40.步骤3: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
41.步骤4: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
42.步骤1中,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具体为:
43.患者用户在患者端进行用户注册,在患者端填写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生成第一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身份信息对患者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生成患者登录信息,患者用户通过患者登录信息登陆患者端,患者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44.医生用户在医生端进行用户注册,在医生端填写医生信息,生成第二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医生信息对医生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医生用户生成医生登录信息,医生用户通过医生登录信息登陆医生端,医生用户通过医生端将诊治过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45.医疗机构在医疗机构端进行用户注册,在医疗机构端填写医疗机构信息,生成第三注册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医疗机构信息对医疗机构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医疗机构生成医疗机构登录信息,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机构登录信息
登陆医疗机构端,医疗机构通过医疗机构端将诊治过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46.所述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个人健康史、个人就诊史、过敏史、用药情况及慢病统计等。
47.步骤2中,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具体为:
48.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发送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并通过同态私钥对其进行解密,解密完成后,将具有相同身份信息及地址信息的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合并,并根据数据处理中心预置的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模板生成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医疗健康档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疾病,若患有严重疾病,则确定患者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设备。
49.步骤3中,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具体为:
50.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同态加密技术生成同态加密密钥,包括同态公钥及同态私钥,并将同态公钥全网公开,将同态私钥发送至医生端、患者端及医疗机构端;
51.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从患者医疗健康档案中提取第一摘要数据,根据第一摘要数据生成第一检索目录,将第一摘要数据及第一检索目录作为第一上链数据,将除第一摘要数据之外的数据作为第一非上链数据;
52.获取区块的存储容量,判断第一上链数据容量是否超过存储容量,若未超过存储容量,通过同态公钥对第一上链数据及第一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一上链数据写入区块模块,将第一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
53.若第一上链数据容量超过存储容量,则从第一摘要数据中提取第二摘要数据,并根据第二摘要数据生成第二检索目录,将第二摘要数据及第二检索目录作为第二上链数据,将除第二摘要数据之外的数据作为第二非上链数据,若第二上链数据未超过存储容量,则通过同态公钥将第二上链数据及第二非上链数据进行加密,加密完成后,将第二上链数据写入区块模块,将第二非上链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库。
54.医疗健康档案的数据容量往往是巨大的,即使是摘要数据也有可能大于区块模块的存储容量,因此通过上述方法,对第一摘要数据再次进行提取,得到第二摘要数据,若区块模块的存储容量同样不足以存储第二摘要数据,则依据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提取,直至将足以存储。
55.其中从医疗健康档案中提取第一摘要数据,可以通过患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提取。
56.从第一摘要数据中提取第二摘要数据,具体为:
57.获取第一摘要数据中的每个元数据的优先级,按照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选取第一摘要数据中的预设数量个元数据作为第二摘要数据。
58.步骤4中,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
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具体为:
59.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用户的医疗健康档案及地址信息和医生用户的医生信息,并根据患者用户的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检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数据处理中心判断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患者负责的医生用户,并将通过检索目录检索对应患者用户的医疗健康档案,将其发送至医生端,医生端通过同态私钥对其进行解密,确定患者用户的身份及病情。
60.所述患者智能佩戴装置应当能实时获取患者的运动状态信息、地理位置信息及生理参数,生理参数包括血氧、血压、心率及体温等,数据处理中心根据血氧、血压、心率及体温等生理参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严重疾病风险,例如当患者的血氧低于预设阈值时,数据处理中心判断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
61.本发明提供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整合各个机构获得的医疗信息,得到完整的医疗信息,并将其分享,便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在分享过程中,医疗信息均处于加密状态,防止被恶意盗取,造成隐私泄露;该系统设置有三种不同的使用端,分别为医疗机构端、用户端及医生端,供不同的用户使用,其中所述医疗机构端用于供医疗机构使用,所述用户端用于供个人用户使用,所述医生端用于供医生用户使用,该系统还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用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及数据整合,该系统还包括区块模块及数据存储库,将小部分摘要信息及检索目录存储至区块模块,将具体大量的信息存储至数据存储库,提高了存储利用率,而且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共享;该方法包括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别进行用户注册,并将注册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根据注册信息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为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分发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的登陆信息,患者用户、医生用户及医疗机构通过登陆信息分别登陆患者端、医生端及医疗机构端,并将医疗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医疗信息进行整合,得到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医疗健康档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数据处理中心获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并提取患者医疗健康档案的摘要数据,根据摘要数据生成检索目录,通过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同态公钥对患者医疗健康档案、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进行加密,加密后,将患者医疗健康档案存储至数据存储库,将摘要数据及检索目录写入区块模块,数据处理中心获取佩戴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的患者的地址信息,并根据地址信息确定对其负责的医生用户,数据处理中心实时获取患者智能佩戴装置监测的患者的健康信息,并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当患者存在严重疾病风险时,通过医生端提醒对其负责的医生进行处理。
6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