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90003发布日期:2022-12-27 16: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过滤;(2)模具的准备;a、操作人员在显微镜下分别擦拭上模具和下模具,b、根据度数要求将上模具和下模具一一对应配套摆放,(3)原材料填充;将液态原材料滴在模具中,(4)聚合;将滴有原材料的模具放在uv光上部进行固化成型,(5)离心清洗;(6)萃取;(7)真空干燥;(8)检测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1步原材料过滤步骤中,准备以下器材:抽滤瓶、真空泵、水浴锅、烧杯,原材料放于烧杯中,水浴加热搅拌,抽滤瓶润洗:放滤纸,使用少量的丙酮沿着上瓶杯壁淋洗,待丙酮完全过滤完,抽滤:开启真空泵,打开阀门,检查抽滤瓶正常后,倒入原材料进行抽滤,重复第一次抽滤动作,共两次抽滤;除气泡:将抽滤瓶盖好盖子,抽真空去除原材料中的气泡,完成后将原材料放入原材料填充器中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2步模具的准备中,a、模具选择,根据所需要生产的焦度选择相对应的上模具和下模具,b、硅油擦拭,使用沾有硅油的棉花对上模具进行涂抹,然后使用沾有丙酮的棉花擦拭直至无明显硅油后,晾干,c、丙酮擦拭,使用沾有丙酮的棉花擦拭下模具,擦拭干净后,晾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3步中,原材料填充,进行模具清洁、填充原材料、镜检几个步骤,具体的包括以下详细步骤:a、将配套好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在显微镜下用丙酮擦拭干净,备用;b、取配套好的上模具放于模具套中,用镊子将垫片放于上模具面上,旋转原料填充器,挤出原材料至上模具上,盖上配套的下模具,c、将模具套盖子盖上拧紧,d、镜检,将填充好原材料的模具放于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中心移位、气泡、杂质情况,将中心移位的模具调正,使得中心对称;有气泡的模具侧放,待气泡消失即可;出现杂质的模具,直接废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4步中,聚合,将填有原材料的模具放于聚合设备中,点击运行键,待运行结束,取出模具传递给下一工序。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办法,其特征在于:在第5步离心清洗步骤中,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开,人工晶状体在下模具上,将下模具放于离心机的转孔中离心清洗,将离心清洗干净后的人工晶状体半成品在显微镜下观察,有不合格的晶状体废弃,合
格的晶状体则用蘸取适量丙酮的棉签进行擦拭,确保其表面无棉絮、无丙酮残留、光学面中心无明显划痕;蘸取适量异丙醇至模具上,使其湿润,然后用镊子轻夹住晶状体的襻,轻轻的剥落,使晶状体与模具分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6步萃取步骤中,将晶状体逐个放置在不锈钢架上,然后将不锈钢架放入索氏提取器中进行索氏萃取。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7步真空干燥步骤中,将索氏提取结束后的人工晶状体取出,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开启设备,待时间结束,关闭设备,晶状体放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待取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8步检测包装步骤中,将干燥后的人工晶状体从不锈钢架中取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清洁,确保人工晶状体形态完整、表面洁净符合要求,然后正面朝上放置在焦度计中进行光焦度检测,完成后将晶状体放置在相应的承载装置上,打印序列号标签并黏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原材料过滤;(2)模具的准备;(3)原材料填充;(4)聚合;(5)离心清洗;(6)萃取;(7)真空干燥;(8)检测包装。本发明所公开的人工晶状体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晶状体表面光滑,晶状体表面不粘连,晶状体无玻璃化温度,在零下40℃的情况下,晶状体也不变硬,对运输条件要求相对较低;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何满林 叶增强 赵耀祖 何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拓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技术研发日:2021.06.24
技术公布日:2022/12/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