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01735发布日期:2021-09-29 02:0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介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介入针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介入治疗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局部,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使用介入针时,为了防止在医护人员长时间操作时,出现手部疲劳,持针不蚊的情况发生,多使用介入针固定装置对介入针进行固定,提高介入针穿刺的稳定性。
3.现有的介入针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根据患者的情况,对介入针的穿刺角度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影响穿刺的顺利进行;另外在进行穿刺时,由于穿刺针的长短不一,现有的介入针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不能有效的根据介入针的长短对进针的长度进行有效的调节,若发生误操作,容易造成介入针穿刺过深的情况发生,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介入针固定装置对介入针的穿刺角度及穿刺的深度进行有效的调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转动腔,转动腔上连接有传动腔,传动腔上转动连接有进针筒;所述传动腔内设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上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上离合结构和与上离合结构工作状态相反的下离合结构,传动腔内还设有切换上离合结构和下离合结构工作状态的切换结构;所述上离合结构上连接有正转结构和与正转结构相对应的反转结构,上离合结构正转带动正转结构工作,上离合结构反转带动反转结构工作;所述正转结构上连接有带动进针筒沿传动腔转动的驱动结构,反转结构上连接有带动转动腔沿支撑架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下离合结构上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上连接有进针结构,进针结构上连接有固定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与传动腔固接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花键,上离合结构和下离合结构均与花键滑动连接;所述上离合结构和下离合结构均包括与花键滑动连接的主动离合块,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相对应的从动离合块。
7.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结构包括u型杆,u型杆上连接有推块,u型杆两端均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转动连接的转筒;所述传动腔内还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牵引杆远离u型杆的一端设有牵引弹簧,牵引弹簧另一端与u型杆中部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正转结构包括与上离合结构的从动离合块相连接的主轴,主轴上
连接有下转动盘;所述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下棘轮,下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与下棘轮相配合的下棘爪,下转动盘上设有与下棘爪相对应的弹簧。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下棘轮同轴固接的下蜗杆,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与下蜗杆相啮合的下蜗轮;所述下蜗轮同轴固接有曲柄,进针筒上连接有驱动杆,曲柄上转动连接有与驱动杆转动连接的连接杆。
10.进一步地,所述反转结构包括与主轴固接的上转动盘,传动腔内转动连接有与上转动盘相对应的上棘轮,上棘轮和下棘轮的齿向相反;所述上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与上棘轮相配合的上棘爪,上转动盘上设有与上棘爪相对应的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结构包括与上棘轮同轴固接的第一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所述第二锥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组,第三锥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蜗杆,支撑架上固接有与上蜗杆相啮合的上蜗轮。
12.进一步地,所述进针结构包括与万向节相连接的丝杆,丝杆上螺接有螺接筒;所述螺接筒上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固定结构相连接;所述滑块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杆,复位杆上连接有插块,复位杆上还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复位弹簧,螺接筒上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滑块上还滑动连接有与插块相对应的驱动块,驱动块上设有v型结构的驱动滑槽,插块上设有与驱动滑槽相配合的销轴;所述进针筒上滑动连接有与驱动块相对应的调节块,进针筒上设有与调节块相对应的自锁组件。
13.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与调节块固接的导向块,导向块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设有卡杆,进针筒上设有与卡杆相配合的棘齿条;所述卡杆上连接有操作块,导向块上设有与卡杆相配合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弹片,转动块上设有与弹片相配合的前卡槽和与前卡槽相对应的后卡槽。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导向杆相连接的连接筒,连接筒上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固定孔,支撑块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夹持块;所述连接筒上螺接有螺母,螺母上转动连接有与连接筒滑动连接的推杆,推杆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夹持杆,夹持杆另一端与夹持块转动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切换结构切换上离合结构和下离合结构的工作状态,以及正转结构、反转结构相配合,进而实现进针结构与转动结构、驱动结构分别动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动力成本的使用;转动结构和驱动结构相配合对进针结构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之后,下离合结构与进针结构相配合将固定结构上的介入针穿刺入患者体内,通过进针结构的使用,能够有效的保证介入针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本发明中动力结构、上离合结构、下离合结构、切换结构、正转结构、反转结构、转动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5本发明中动力结构、上离合结构、下离合结构、切换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中正转结构、反转结构、下蜗杆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7本发明中正转结构、反转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8本发明中转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本发明中进针结构和固定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0本发明中进针结构和固定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本发明中滑块和螺接筒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2本发明中驱动块与插块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3本发明中调节块与自锁组件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4本发明中自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本发明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本发明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竖向伸缩杆,3、连接结构,4、横向伸缩杆,5、固定装置,6、固定结构,7、进针结构,8、驱动杆,9、传动腔,10、连接杆,11、转动腔,12、曲柄,13、转动结构,14、下蜗轮,15、万向节,16、下离合结构,17、电机,18、上离合结构,19、第一锥齿轮组,20、上蜗轮,21、上蜗杆,22、第二锥齿轮组,23、第三锥齿轮组,24、上棘轮,25、进针筒,26、下棘轮,27、u型杆,28、推块,29、从动离合块,30、主动离合块,31、花键,32、转筒,33、支撑板,34、牵引杆,35、牵引弹簧,36、下转动盘,37、上转动盘,38、上棘爪,39、下棘爪,40、主轴,41、棘齿条,42、滑块,43、导向杆,44、丝杆,45、调节块,46、螺接筒,47、插块,48、驱动块,49、复位弹簧,50、复位杆,51、驱动滑槽,52、销轴,53、操作块,54、导向块,55、导向滑槽,56、转动块,57、卡杆,58、弹片,59、夹持块,60、支撑块,61、连接筒,62、夹持杆,63、螺母,64、推杆,65、滑筒,66、上支撑板,67、固定板,68、丝母压套,69、固定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肿瘤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如图1

16所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固定装置5;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转动腔11,转动腔11上连接有传动腔9,传动腔9上转动连接有进针筒25;所述传动腔9内设有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上连接有同轴设置的上离合结构18和与上离合结构18工作状态相反的下离合结构16,传动腔9内还设有切换上离合结构18和下离合结构16工作状态的切换结构;所述上离合结构18上连接有正转结构和与正转结构相对应的反转结构,上离合结构18正转带动正转结构工作,上离合结构18反转带动反转结构工作;所述正转结构上连接有带动进针筒25沿传动腔9转动的驱动结构,反转结构上连接有带动转动腔11沿支撑架转动的转动结构13;所述下离合结构16上连接有万向节15,万向节15上连接有进针结构7,进针结构7上连接有固定结构6。
18.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切换结构切换上离合结构18和下离合结构16的工作状态,以及正转结构、反转结构相配合,进而实现进针结构7与转动结构13、驱动结构分别动作,能够有效的降低动力成本的使用;转动结构13和驱动结构相配合对进针结构7的角度进行调节,调节之后,下离合结构16与进针结构7相配合将固定结构6上的介入针穿刺入患者体内,通过进针结构7的使用,能够有效的保证介入针的稳定性。
1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动力结构包括与传动腔9固接的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
端连接有花键31,上离合结构18和下离合结构16均与花键31滑动连接;所述上离合结构18和下离合结构16均包括与花键31滑动连接的主动离合块30,传动腔9内转动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30相对应的从动离合块29;电机17通过花键31同步带动主动离合块30转动,主动离合块30根据与相应的从动离合块29相啮合带动其转动;通过上离合结构18和下离合结构16的设置,使电机17分别带动进针结构7及对进针结构7角度调节的相应的结构动作。
20.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切换结构包括u型杆27,u型杆27上连接有推块28,u型杆27两端均连接有与主动离合块30转动连接的转筒32;所述传动腔9内还设有支撑板33,支撑板33上转动连接有牵引杆34,牵引杆34远离u型杆27的一端设有牵引弹簧35,牵引弹簧35另一端与u型杆27中部相连接;通过u型杆27与一对转筒32相连接,通过推块28、u型杆27相配合同步带动转筒32向一个方向运动,使其中一个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分离,另一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闭合,提高本技术操作的便利性。
21.进一步地,所述正转结构包括与上离合结构18的从动离合块29相连接的主轴40,主轴40上连接有下转动盘36;所述传动腔9内转动连接有下棘轮26,下转动盘36上转动连接有与下棘轮26相配合的下棘爪39,下转动盘36上设有与下棘爪39相对应的弹簧;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下棘轮26同轴固接的下蜗杆,传动腔9内转动连接有与下蜗杆相啮合的下蜗轮14;所述下蜗轮14同轴固接有曲柄12,进针筒25上连接有驱动杆8,驱动杆8设置于进针筒25与传动腔9的转动中心,曲柄12上转动连接有与驱动杆8转动连接的连接杆10。从动离合块29正转时,通过主轴40带动下转动盘36转动,下转动盘36通过下棘爪39带动下棘轮26转动,下棘轮26带动下蜗杆转动;下蜗杆通过下蜗轮14带动曲柄12转动,曲柄12通过连接杆10、驱动杆8带动进针筒25转动。
22.进一步地,所述反转结构包括与主轴40固接的上转动盘37,传动腔9内转动连接有与上转动盘37相对应的上棘轮24,上棘轮24和下棘轮26的齿向相反;所述上转动盘37上转动连接有与上棘轮24相配合的上棘爪38,上转动盘37上设有与上棘爪38相对应的弹簧;如图8所示,所述转动结构13包括与上棘轮24同轴固接的第一锥齿轮组19,第一锥齿轮组1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22;所述第二锥齿轮组2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组23,第三锥齿轮组2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蜗杆21,支撑架上固接有与上蜗杆21相啮合的上蜗轮20。从动离合块29反转时,通过主轴40带动上转动盘37转动,上转动盘37通过上棘爪38、上棘轮24带动第一锥齿轮组19动作,第一锥齿轮组19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2、第三锥齿轮组23带动上蜗杆21转动,由于上蜗轮20与支撑架固接,上蜗杆21带动转动腔11沿上蜗轮20转动;与此同时,下棘爪39沿下棘轮26的脊背滑动;即通过上棘轮24、上棘爪38与下棘轮26、下棘爪39相配合使用,使电机17正转时带动驱动结构动作,电机17反转时带动转动结构13动作,即通过电机17的正反转,实现进针筒25的角度的调节,降低动力结构的使用。
23.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进针结构7包括与万向节15相连接的丝杆44,丝杆44上螺接有螺接筒46;所述螺接筒46上转动连接有滑块42,滑块42上连接有导向杆43导向杆43与固定结构6相连接;所述滑块42上滑动连接有复位杆50,复位杆50上连接有插块47,复位杆50上还设有与插块47相配合的复位弹簧49,螺接筒46上设有与插块47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滑块42上还滑动连接有与插块47相对应的驱动块48,驱动块48上设有v型结构的驱动滑槽51,插块47上设有与驱动滑槽51相配合的销轴52;所述进针筒25上滑动连接有与驱动块48相对应的调节块45,进针筒25上设有与调节块45相对应的自锁组件。
24.进针结构7在使用时,根据介入针的长度及穿刺的深度,对调节块45进行进行调节,使用自锁组件对调节块45进行锁止;丝杆44通过螺接筒46、插块47带动滑块42滑动,滑块42通过导向杆43带动固定结构6、介入针进行穿刺;当驱动块48与调节块45相接触时,驱动块48沿滑块42滑动,驱动块48通过驱动滑槽51、销轴52相配合带动插块47通过复位杆50沿滑块42滑动,使插块47与插槽分离,丝杆44带动螺接筒46转动,滑块42不动;通过调节块45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介入针的介入深度进行限位,提高本技术的安全性。
25.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自锁组件包括与调节块45固接的导向块54,导向块54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56;所述转动块56上设有卡杆57,进针筒25上设有与卡杆57相配合的棘齿条41;所述卡杆57上连接有操作块53,导向块54上设有与卡杆57相配合的导向滑槽55;所述导向块54上设有弹片58,转动块56上设有与弹片58相配合的前卡槽和与前卡槽相对应的后卡槽;通过棘齿条41与卡杆57相配合对调节块45进行锁止;当对调节块45进行锁止时,弹片58处于前卡槽内,如图14所示;当需要移动调节块45时,通过操作块53带动卡杆57沿导向滑槽55转动,使弹片58处于后卡槽内,能够有效的防止在移动调节块45时,卡杆57因弹片58的作用发生转动,提高本技术操作的便利性。
26.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与导向杆43相连接的连接筒61,连接筒61上连接有支撑块60;所述支撑块60上设有固定孔,支撑块60上滑动连接有多个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夹持块59;所述连接筒61上螺接有螺母63,螺母63上转动连接有与连接筒61滑动连接的推杆64,推杆64上转动连接有多个夹持杆62,夹持杆62另一端与夹持块59转动连接;固定结构6在对介入针固定时,将介入针放入固定孔内,转动螺母63,螺母63通过推杆64、夹持杆62带动夹持块59沿支撑块60滑动,夹持块59对介入针进行夹持,本固定结构6能够适应不同粗细的介入针,提高本技术的实用性。
27.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带脚刹的万向轮;所述底座1上设有竖向伸缩杆2,横向伸缩杆4和竖向伸缩杆2均为电动伸缩杆,竖向伸缩杆2上滑动连接有连接结构3;所述竖向伸缩杆2的伸缩端连接有横向伸缩杆4,上蜗轮20与横向伸缩杆4的伸缩端固接;通过横向伸缩杆4对固定装置5横向进行调节,通过竖向伸缩杆2对固定装置5的竖向进行调节,通过连接结构3将本技术固定在穿刺床上。
28.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与竖向伸缩杆2滑动连接的滑筒65,滑筒65上设有与竖向伸缩杆2相对应的紧固螺钉,滑筒65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连接有上支撑板66和与上支撑板66相对应的下支撑板33,下支撑板33上转动连接有固定丝杆69,固定丝杆69上设有旋钮,固定丝杆69上螺接有丝母压套68;所述丝母压套68上固接有与上支撑板66相配合的固定板67,固定板67与连接板滑动连接;连接结构3在使用时,通过旋钮带动固定丝杆69转动,固定丝杆69通过丝母压套68带动固定板67沿连接板滑动,实现将本技术固定在穿刺床上。
29.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底座1及万向轮将本发明移动至穿刺床边;根据患者需要穿刺的角度,通过推块28、u型杆27相配合同步带动转筒32向上运动,u型杆27带动上离合结构18上的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啮合,下离合机构的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分离;电机17正转,电机17通过花键31带动主动离合块30转动,主动离合块30通过从动离合块29带动主轴40转动;主轴40带动下转动盘36转动,下转动盘36通过下棘爪39带动下棘轮26
转动,下棘轮26带动下蜗杆转动;下蜗杆通过下蜗轮14带动曲柄12转动,曲柄12通过连接杆10、驱动杆8带动进针筒25转动。
30.电机17反转时,通过主轴40带动上转动盘37转动,上转动盘37通过上棘爪38、上棘轮24带动第一锥齿轮组19动作,第一锥齿轮组19通过第二锥齿轮组22、第三锥齿轮组23带动上蜗杆21转动,由于上蜗轮20与支撑架固接,上蜗杆21带动转动腔11、传动腔9、进针筒25沿上蜗轮20转动;与此同时,下棘爪39沿下棘轮26的脊背滑过;通过旋钮带动固定丝杆69转动,固定丝杆69通过丝母压套68带动固定板67沿连接板滑动,实现将本技术固定在穿刺床上。
31.将介入针放入固定孔内,转动螺母63,螺母63通过推杆64、夹持杆62带动夹持块59沿支撑块60滑动,夹持块59对介入针进行夹持;根据介入针的长度及穿刺的深度,对调节块45进行进行调节,通过操作块53带动卡杆57沿导向滑槽55转动,使弹片58处于后卡槽内;移动卡杆57至相应的位置,转动卡杆57至相邻棘齿之间对调节块45进行固定;通过推块28、u型杆27相配合同步带动转筒32向下运动,u型杆27带动下离合结构16上的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啮合,上离合机构的主动离合块30与从动离合块29分离。
32.电机17通过花键31、主动离合块30、从动离合块29带动万向节15转动,万向节15带动丝杆44转动;丝杆44通过螺接筒46、插块47带动滑块42滑动,滑块42通过导向杆43带动固定结构6、介入针进行穿刺;当驱动块48与调节块45相接触时,驱动块48沿滑块42滑动,驱动块48通过驱动滑槽51、销轴52相配合带动插块47通过复位杆50沿滑块42滑动,使插块47与插槽分离,丝杆44带动螺接筒46转动,滑块42不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