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23018发布日期:2022-01-11 23:1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


背景技术:

2.洗胃机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仪器,特别是对各种误食或自食药物、食物中毒等病人早期抢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洗胃机胃管与洗胃机的连接不牢固,并且极易掉落,造成液体外泄的情况发生,非常影响急救效率,并且术后难以清洁,尤其是一些自食药物的患者或者儿童,这类患者往往不配合工作者,在洗胃过程中胃管更易掉落,一些患者胃部中有食物残渣,在洗胃时食物残渣易将胃管堵塞,而胃管堵塞后由于液体的冲力导致胃管更易掉落,因为,亟待设计一种能够加固胃管与洗胃机连接处的洗胃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胃管与洗胃机的连接不牢固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加固胃管与洗胃机连接处的洗胃仪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包括可以将药液喷出的机箱和用于洗胃的洗胃管,所述洗胃管通过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机箱的喷口上,所述喷口内设置有防堵塞机构,所述喷口喷水时在水的冲力作用下所述防堵塞机构延伸进入到所述洗胃管中。
5.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喷口两侧的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将所述洗胃管端部扣合在所述喷口上。
6.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口两侧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将所述洗胃管端部夹持在喷口上。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喷口的长杆,所述绕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长杆上,所述夹板轴向滑动套设且周向限制在所述长杆上;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喷口内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缠绕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与所述防堵塞机构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长杆与所述喷口之间通过橡胶垫密封连接。
9.优选的,所述喷口两侧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夹板将所述洗胃管夹持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夹板抵接,限制所述夹板的转动。
10.优选的,所述防堵塞机构包括一粉碎叶轮,通过所述粉碎叶轮将残渣粉碎避免造成所述洗胃管堵塞;所述粉碎叶轮外侧设置有保护套,所述粉碎叶轮安装在所述保护套上;所述保护套包括一圆套和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圆套内,所述粉碎叶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圆套的直径略小于所述洗胃管的直径;所述圆套沿所述洗胃管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粉碎叶轮沿所述洗胃管轴向方向的长度。
11.优选的,所述机箱外侧还设置有进药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进药口、喷口、出液口构成洗胃液的流体通路。
12.本发明优点在于:
13.1、通过所述固定机构的设置,使得洗胃管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所述喷口上,减少了在洗胃过程中胃管脱落的可能性,提高了洗胃机的工作稳定性。
14.2、通过所述防堵塞机构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洗胃操作时,能够避免胃管被患者体内的食物残渣所堵塞,影响洗胃操作的正常进行。
15.3、通过所述拉绳与所述绕线轮的设置,使得所述防堵塞机构伸出喷口的长度可以改变,以此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所使用的不同长度的胃管。
16.4、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对胃部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胃部压力过高时,通过调整洗胃机的送液量进行调整。
17.5、通过所述检测仪的设置,能够检测出胃部的出血,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做出调整,避免伤害扩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22.图5是本发明图4中b-b处的剖视图;
23.图6是本发明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7是本发明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8是本发明图3中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本发明图3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机箱;11、喷口;12、出液口;13、进药口;2、胃管;3、固定机构;31、立板;32、长杆;33、夹板;331、凸块;34、复位弹簧;35、绕线轮;36、拉绳;37、防堵塞机构;371、保护套;3711、固定架;3712、圆筒;372、粉碎叶轮;3721、转动轴;3722、粉碎刀组;38、固定块;39、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9.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9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适用于医用急诊科的智能洗胃仪器,包括可以将药液喷出的机箱1和用于洗胃的洗胃管2,所述洗胃管2通过固定机构3连接于所述机箱的喷口11上,所述喷口11内设置有防堵塞机构37,所述喷口11喷水时在水的冲力作用下所述防堵塞机构37延伸进入到所述洗胃管中。
31.通过所述固定机构3的设置,使得洗胃管2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所述喷口11上,减少了在洗胃过程中胃管脱落的可能性,提高了洗胃机的工作稳定性,同时通过所述防堵塞机构37的设置,使得洗胃机在工作时在水的冲力作用下将所述防堵塞机构37冲入所述洗胃管
2中,避免患者胃部的食物残渣堵塞洗胃管2。
32.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喷口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药口13以及出液口12。洗胃时,清洁溶液从所述进药口13进入,通过所述机箱1中的泵体由所述喷口11喷出,患者胃部中的溶液通过所述机箱1中的泵体由所述出液口12排出。
33.结合图2、3所示,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一组固定在所述喷口11两侧的立板31,所述立板31与另一所述立板31之间通过长杆32相连接,所述长杆32设置有一对夹板33,通过两个所述夹板33相互靠近对洗胃管端部进行夹持固定。
3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喷口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板31,两个所述立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长杆32,所述长杆32上套设有两个夹板33,两个所述夹板33对称设置在所述喷口11的两侧,每个所述夹板33与所述立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4,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长杆32上;当胃管套设在所述喷口11上时,使用者用手拨动两个所述夹板33向靠近所述立板31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夹板33压缩所述复位弹簧34,将胃管的端部移动到与所述长杆32抵接的部分,之后松开所述夹板33,所述夹板33在所述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向靠近所述喷口11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胃管夹持在所述喷口11上,增强其连接的稳固性。
35.进一步的,如图3、6所示,所述长杆32贯穿所述喷口11,并且所述长杆32与所述喷口11转动连接,所述长杆32与所述喷口11的连接处采用密封连接的方式,防止溶液外泄,所述长杆32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35,所述绕线轮35上缠绕设置有拉绳36,所述拉绳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堵塞机构37,通过调节所述拉绳36在所述绕线轮35上的长度,调节所述防堵塞机构37位于胃管2中的位置,以此使得装置适应不同长度的胃管,以此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36.进一步的,如图3、8、9所示,所述喷口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8,所述固定块38间隙套设在所述长杆32上,所述固定块38靠近所述夹板33的一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开设有八个插入孔39,每个所述夹板33靠近所述固定块38的一侧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连接有八个凸块331,八个所述凸块331能够插入八个所述插入孔39中;进行洗胃操作时,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长度的胃管,通过向靠近所述立板31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夹板33,使得所述凸块331从所述插入孔39中拔出,之后转动所述夹板33,使得所述夹板33带动所述长杆32转动,所述长杆32带动所述绕线轮35转动,使得所述拉绳36缠绕或者脱离所述绕线轮35,使得所述防堵塞机构37在胃管中的位置不同,保证所述防堵塞机构37适应不同的胃管长度,以保证其在胃管的端部,放置患者胃部的食物残渣进入到胃管中,避免胃管堵塞现象的发生。
37.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防堵塞机构37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拉绳36一端的保护套371,所述保护套371包括十字形的固定架3711,所述拉绳36与所述固定架3711的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711的分叉处与圆筒37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3712的直径略小于所述胃管2的直径,所述圆筒3712的外壁与所述胃管2的内壁无摩擦滑动,保证所述防堵塞机构37始终与所述胃管2处于同轴状态,保证其工作的持续性。
38.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防堵塞机构37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3711上的粉碎叶轮372,所述粉碎叶轮37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3711中心部位的转动轴3721,所述转动轴3721上固定套设有粉碎刀组3722,所述粉碎刀组3722与所述转动轴3721的轴线
与所述圆筒3712的轴线相同,保证所述粉碎刀组3722的工作效率最高;当所述机箱1启动时,所述喷口11喷出液体,带动所述防堵塞机构37向所述胃管2的端部移动,当所述拉绳36拉紧时,所述防堵塞机构37不再移动,同时在液体的流动下带动所述粉碎刀组3722转动,对胃管中的食物残渣进行粉碎,防止食物残渣在胃管2中堆积,对胃管2造成堵塞。
39.进一步的,所述圆筒3712上设置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对胃部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胃部压力过高时,通过调整洗胃机的送液量进行调整。
40.进一步的,与所述洗胃机连接的回收瓶中,设置有鲁米诺试剂和通光光谱检测仪,通过所述检测仪的设置,能够检测出胃部的出血,方便操作人员及时做出调整,避免伤害扩大。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