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27975286发布日期:2021-12-14 23: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2.骨骼在人体中起着支撑的作用,正常状态下,骨头与骨头之间有适当的间隙,使其成为人的形体,当人体处于休闲或者轻度活动中,骨骼起着承重的作用。筋是经络组成的部分,简单地讲,经络即筋络,筋络为骨头与骨头之间提供联系使之成为骨骼。骨骼与经络是各为系统独立存在的体系,但又相互联系,筋络围绕在骨骼的周围,随着骨骼的发展而发展。当人体处于休闲状态时,骨骼为筋络提供支撑,当人体在各种活动中,筋络随着活动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为骨骼提供坚强有力的辅助,使骨头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隙,不会因活动而出现摩擦与磨损。当筋络出现异常时不能为骨头提供有效的支撑,而发生骨头相互接触,出现磨损,或者关节僵硬、肿大、疼痛等现象,使人在活动中产生病变的情况。当骨骼与筋产生粘连,由于通道不畅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就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3.和骨骼筋络问题有关的疾病还包括其它各种骨病。骨病是多种骨与关节病的一个总称,主要包括骨质疏松、关节炎、脊柱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多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疼痛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疾病。其中,关节炎和风湿症也被中医理论认为与人体毒素有关。人体毒素即体毒,指的是体内多余的垃圾,来源主要有两个: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环境中得来的各种污染在体内沉积。每人每天都在不断地吸入这些垃圾,五脏六腑及血液或多或少都有贮存,只要排除得快,便算得上健康。如果毒素残留越来越多,超过身体排除功能负担,就会成为体内健康的障碍。对于关节炎和风湿症而言,骨头与骨头的连接均为柔软而有弹性的软体组织所覆盖,可垫着关节减少摩擦伤害,在关节里面还有关节液可润滑关节。关节液必须是清洁、没有毒素,才能使关节健壮和灵活。当毒素积聚时关节便会开始肿大、骨头末端粗糙和呈锯齿状,而软骨变干而易碎,慢慢地关节内分泌物完全干掉,而骨头间彼此痛苦的摩擦,形成了关节炎。当毒素伤害到肌肉和血管时,就形成风湿。
4.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能够广泛适用于骨骼经络疾病以及有效排除人体毒素,同时具备预防保健功能的特效药物或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该组合物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用于治疗骨骼经络疾病患者并可以排除人体毒素,同时具有温阳补肾、滋阴添髓、补心养肝、强筋壮骨等功效。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的原料包含:接骨木、杜仲、骨碎补、伸筋草、透骨草、补骨脂、艾叶、川穹、红花、
当归、黄芪、人参、附子、茯苓、牛膝、山药、独活、千年健、防风、王不留行、丹参、玉竹、葛根、巴戟天、锁阳、龟板、蛇床子、菟丝子、枸杞、熟地黄、黄精、何首乌、通草、麝香。
7.上述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接骨木50~70份、杜仲50~70份、骨碎补30~40份、伸筋草30~40份、透骨草30~40份、补骨脂20~30份、艾叶30~40份、川穹35~45份、红花15~25份、当归25~35份、黄芪25~35份、人参10~15份、附子10~15份、茯苓15~20份、牛膝30~40份、山药15~20份、独活40~45份、千年健40~45份、防风35~45份、王不留行30~35份、丹参50~70份、玉竹35~45份、葛根35~45份、巴戟天30~40份、锁阳30~40份、龟板15~20份、蛇床子35~45份、菟丝子30~40份、枸杞25~35份、熟地黄35~45份、黄精30~40份、何首乌30~40份、通草25~35份、麝香1~5份。
8.上述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接骨木60份、杜仲60份、骨碎补36份、伸筋草36份、透骨草36份、补骨脂24份、艾叶36份、川穹40份、红花20份、当归32份、黄芪32份、人参12份、附子12份、茯苓18份、牛膝36份、山药16份、独活42份、千年健42份、防风40份、王不留行32份、丹参60份、玉竹40份、葛根40份、巴戟天36份、锁阳36份、龟板16份、蛇床子40份、菟丝子36份、枸杞30份、熟地黄40份、黄精36份、何首乌36份、通草30份、麝香3份。
9.上述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300g、杜仲300g、骨碎补180g、伸筋草180g、透骨草180g、补骨脂120g、艾叶180g、川穹200g、红花100g、当归160g、黄芪160g、人参60g、附子60g、茯苓90g、牛膝180g、山药80g、独活210g、千年健210g、防风200g、王不留行160g、丹参300g、玉竹200g、葛根200g、巴戟天180g、锁阳180g、龟板80g、蛇床子200g、菟丝子180g、枸杞150g、熟地黄200g、黄精180g、何首乌180g、通草150g、麝香15g。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粉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磨破碎,然后加水浸泡,并加热萃取,再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12.上述的粉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加水浸泡,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
13.上述的粉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
14.上述的粉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
15.上述的粉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16.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发明是将各药物原料运用药物生物科技技术,加水二十倍提纯,合剂做成粉剂,外用加水泡澡,可以温补气血,排体内五脏六腑寒湿热风毒,具有温阳补肾、滋阴添髓、补心养肝、强筋壮骨等功效,能够打通十二正经,治疗肌肉劳损、外伤跌打损伤、腰椎颈椎劳损、滑膜炎等周身骨骼筋络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19.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包含:接骨木、杜仲、骨碎补、伸筋草、透骨草、补骨脂、艾叶、川穹、红花、当归、黄芪、人参、附子、茯苓、牛膝、山药、独活、千年健、防风、王不留行、丹参、玉竹、葛根、巴戟天、锁阳、龟板、蛇床子、菟丝子、枸杞、熟地黄、黄精、何首乌、通草、麝香。
20.接骨木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茎枝。分布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等地。主产于江苏。此外福建、四川、广西、浙江等地亦产。生长于向阳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全年可采。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为: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21.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为了保护资源,一般采用局部剥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间,选取生长15~20年以上的植株,按药材规格大小,剥下树皮,刨去粗皮,晒干。置通风干燥处。性味甘微辛,温。入肝、肾经。功能主治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
22.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全年均可采挖,以冬春两季为主。除去叶及鳞片,洗净,润透,切片,干燥。生用或砂烫用。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或创伤,筋骨损伤,瘀滞肿痛,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
23.伸筋草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生于疏林下荫蔽处。分布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南等地。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湖南、四川亦产。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炮制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植物全草入药。味苦、微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24.透骨草为大戟科地构叶属植物地构叶的全草。植物地构叶,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四川。味辛,性温。入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25.补骨脂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果实种子入药,有补肾壮阳、补脾健胃之功能,并可治牛皮癣等皮肤病。越南用其酒精浸出液治风湿病。性味苦、辛、温。归肾、脾经。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肾虚腰痛,小便频数,小儿遗尿,肾漏,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遗精,遗尿,尿频等,以及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肾不纳气之虚寒喘咳。
26.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培育当年9月、第2年6月花未开时割取地上部分,摘取叶片嫩梢,晒干。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27.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5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生用或酒炙功效为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冷头痛眩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28.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全国各地广
有栽培。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29.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尽芦头、须根,待水分稍行蒸发后按大小粗细分别捆成小把,用微火缓缓熏干或用硫黄烟熏,防蛀防霉切片生用,或经酒拌、酒炒用。味甜,微苦,略有麻舌感,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抗癌、抗老防老、免疫的功效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可用于活血化瘀、通便。
30.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春、秋季采挖,除去泥土、须根及根头,晒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晒干。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增加免疫力。
31.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自古誉为“百草之王”,“滋阴补生,扶正固本”之极品,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人参的肉质根为著名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味甘、微苦,性温、平。归脾、肺经、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32.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33.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可用于益脾胃。
34.牛膝为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根入药,生用。性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功效为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活血通经;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闭经,鼻衄,虚火牙痛,脚气水肿;熟用,补肝肾,强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肾亏虚,跌打瘀痛。兽医用作治牛软脚症,跌伤断骨等。
35.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性味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的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等,可用于降血糖。
36.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

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性味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风寒挟湿表证,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37.千年健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
干。切片,生用。性味苦、辛,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辛散苦燥温通,既能祛风湿,又能入肝肾强筋骨,颇宜于老人。
38.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39.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炒用。性味苦,平;归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
40.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春、秋两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润透,切成厚片,晒干。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丹参提取物为棕红色的粉末,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提取物,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异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等生物活性物质,同时还含有维生素a、e及铁、钾等金属元素。丹参酮具有雌性激素样功能,雌性激素可使皮脂腺缩小而减少皮脂分泌。
41.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根茎。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42.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43.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千,轻轻捶扁,晒干。生于山谷溪边、山地疏林下或栽培,分布于福建、酒杯、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味甘、辛,性微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常用于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44.锁阳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味甘;性温。归肝、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45.龟板即龟甲,为龟科水栖爬行动物乌龟的腹甲及背甲,主产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残肉,晒干。龟板以质干、板上有血斑、块大无腐肉者为好。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之功效。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崩漏经多。
46.蛇床子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苦,性温。归肾经。具有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的功效。主治阴痒带下,湿疹瘙痒,湿痹腰痛,肾虚阳痿,宫冷不孕。
47.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味辛、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
安胎,明目,止泻之功效,外用具有消风祛斑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48.枸杞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性味甘,平。入肝、肾经。具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的功效。用于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49.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可用于补血。
50.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产于云南、四川、贵州。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功效。主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嗷,脾虚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肾亏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耳鸣目暗,须发早白,体虚羸瘦,风癞癣疾。
51.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秋后茎叶枯萎时或次年未萌芽前掘取其块根。削去两端,洗净,切片,晒干或微烘,称生首乌;若以黑豆煮汁拌蒸,晒后变为黑色,称制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归肝、肾经。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大黄酚和大黄素,还含卵磷脂、粗脂肪等。具有补益精血(制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生用)的功效。主治精血亏虚,头晕眼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久疟,痈疽,瘰疬,肠燥便秘。
52.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主产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除去杂质,切厚片。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的功效。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53.麝香为鹿科动物麝的雄兽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一般每年冬、春取香1次,也有每年3、4月和7、8月取香2次。过去多猎麝取香,在冬、春季猎取雄麝,连腹皮割下麝香囊,阴干。将毛剪短,即为整麝香,又称毛香。挖取囊中的麝香颗粒,称为麝香仁,又称散香。性味辛,温。入心、脾、肝经。功能为:开窍,辟秽,通络,散瘀。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54.优选地,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接骨木50~70份、杜仲50~70份、骨碎补30~40份、伸筋草30~40份、透骨草30~40份、补骨脂20~30份、艾叶30~40份、川穹35~45份、红花15~25份、当归25~35份、黄芪25~35份、人参10~15份、附子10~15份、茯苓15~20份、牛膝30~40份、山药15~20份、独活40~45份、千年健40~45份、防风35~45份、王不留行30~35份、丹参50~70份、玉竹35~45份、葛根35~45份、巴戟天30~40份、锁阳30~40份、龟板15~20份、蛇床子35~45份、菟丝子30~40份、枸杞25~35份、熟地黄35~45份、黄精30~40份、何首乌30~40份、通草25~35份、麝香1~5份。
55.更优选地,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含:接骨木60份、杜仲60份、骨碎补36份、伸筋草36份、透骨草36份、补骨脂24份、艾叶36份、川穹40份、红花20份、当归32份、黄芪32份、人参12份、附子12份、茯苓18份、牛膝36份、山药16份、独活42份、千年健42份、防风40份、王不留行32份、丹参60份、玉竹40份、葛根40份、巴戟天36份、锁阳36份、龟板16份、蛇床子40份、菟丝子36份、枸杞30份、熟地黄40份、黄精36份、何首乌36份、通草30份、麝香3份。
56.最优选地,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300g、杜仲300g、骨碎补180g、伸筋草
180g、透骨草180g、补骨脂120g、艾叶180g、川穹200g、红花100g、当归160g、黄芪160g、人参60g、附子60g、茯苓90g、牛膝180g、山药80g、独活210g、千年健210g、防风200g、王不留行160g、丹参300g、玉竹200g、葛根200g、巴戟天180g、锁阳180g、龟板80g、蛇床子200g、菟丝子180g、枸杞150g、熟地黄200g、黄精180g、何首乌180g、通草150g、麝香15g。
57.各原料均采用野生中草药材,多年生的采用五年或以上的药材。取材自野生动物的,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取自人工养殖动物的材料,或其他等效的替代物。
58.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59.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磨破碎,然后加水浸泡,并加热萃取,再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60.优选地,加水浸泡中,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
61.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
62.该方法制备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6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做更进一步描述。
64.实施例1
65.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300g、杜仲300g、骨碎补180g、伸筋草180g、透骨草180g、补骨脂120g、艾叶180g、川穹200g、红花100g、当归160g、黄芪160g、人参60g、附子60g、茯苓90g、牛膝180g、山药80g、独活210g、千年健210g、防风200g、王不留行160g、丹参300g、玉竹200g、葛根200g、巴戟天180g、锁阳180g、龟板80g、蛇床子200g、菟丝子180g、枸杞150g、熟地黄200g、黄精180g、何首乌180g、通草150g、麝香15g。
6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6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然后加水浸泡,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再加热萃取,之后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68.该方法制备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69.实施例2
70.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60g、杜仲60g、骨碎补36g、伸筋草36g、透骨草36g、补骨脂24g、艾叶36g、川穹40g、红花20g、当归32g、黄芪32g、人参12g、附子12g、茯苓18g、牛膝36g、山药16g、独活42g、千年健42g、防风40g、王不留行32g、丹参60g、玉竹40g、葛根40g、巴戟天36g、锁阳36g、龟板16g、蛇床子40g、菟丝子36g、枸杞30g、熟地黄40g、黄精36g、何首乌36g、通草30g、麝香3g。
7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7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
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然后加水浸泡,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再加热萃取,之后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73.该方法制备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74.实施例3
75.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500g、杜仲500g、骨碎补300g、伸筋草300g、透骨草300g、补骨脂200g、艾叶300g、川穹350g、红花150g、当归250g、黄芪250g、人参100g、附子100g、茯苓150g、牛膝300g、山药150g、独活400g、千年健400g、防风350g、王不留行300g、丹参500g、玉竹350g、葛根350g、巴戟天300g、锁阳300g、龟板150g、蛇床子350g、菟丝子300g、枸杞250g、熟地黄350g、黄精300g、何首乌300g、通草250g、麝香10g。
7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7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然后加水浸泡,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再加热萃取,之后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78.该方法制备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79.实施例4
80.一种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原料按重量计包含:接骨木70g、杜仲70g、骨碎补40g、伸筋草40g、透骨草40g、补骨脂30g、艾叶40g、川穹45g、红花25g、当归35g、黄芪35g、人参15g、附子15g、茯苓20g、牛膝40g、山药20g、独活45g、千年健45g、防风45g、王不留行35g、丹参70g、玉竹45g、葛根45g、巴戟天40g、锁阳40g、龟板20g、蛇床子45g、菟丝子40g、枸杞35g、熟地黄45g、黄精340g、何首乌40g、通草35g、麝香5g。
81.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外用的粉剂。
82.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粉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将各原料研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50目。然后加水浸泡,加入的水与组合物原料总量的重量比为20:1。加水浸泡的时间为20小时或以上。再加热萃取,之后取药液浓缩提纯,最后干燥去除剩余水分,得到粉剂。
83.该方法制备的粉剂在使用时加入温热的水中,外用泡澡。
84.各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分别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85.采用各实施例制备的药剂进行临床试用,证明该组合物有明显效果。
86.该组合物具有组方合理、用量少、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迅速起效等特点,可以用于治疗骨骼经络疾病患者并可以排除人体毒素,同时具有温阳补肾、滋阴添髓、补心养肝、强筋壮骨等功效,能够打通十二正经,治疗肌肉劳损、外伤跌打损伤、腰椎颈椎劳损、滑膜炎等周身骨骼筋络疾病。所得的药剂又名固基百脉丹。
87.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骨骼经络疾病排除体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经中医辨证,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利用药物相辅相成的配伍原理,有目的地将诸药按君、臣、佐、
使的组织结构合理配伍,使方中的药物及其配伍与病证的病机丝丝入扣,使药物配伍后的综合效用与所立治法高度统一。
88.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