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18004发布日期:2023-05-19 19:5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动轮椅,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动轮椅是在传统手动轮椅的基础上,叠加高性能动力驱动装置、智能操纵装置、电池等部件,改造升级而成的能完成前进、后退、转向等多种功能的新一代智能化轮椅,是现代精密机械、智能数控、工程力学等领域相结合的高新科技产品。现今,电动轮椅已成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适用对象十分广泛。

2、现有技术中,电动轮椅在辅助使用者站立时,需通过手臂施力来减小腿部肌肉压力,且站立过程中需保持身体平衡,且站立过程中电动轮转动,存在前倾风险或因电动轮转动而摔倒的风险,且站立后无法辅助使用者进行行走康复训练。如专利公开号为cn11245123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辅助站立电动轮椅,包括轮椅架、电动轮、升降装置、倾斜装置以及坐垫,所述电动轮安装于轮椅架上用于驱动轮椅架行走,所述坐垫安装于倾斜装置上,所述倾斜装置安装于升降装置上,所述倾斜装置用于调节坐垫纵向倾角并始终使坐垫支撑于人体后侧,所述升降装置用于调节倾斜装置的高度。使用该电动轮椅时,在坐下过程中坐垫始终可保持对人体的支撑,利于使用者缓慢调节姿态实现站姿至坐姿的转换;在久坐后难以起立时,将两脚踩在地上,在整个站立过程中坐垫始终可为人体后侧提供可靠的支撑,利于使得站立过程中保持人体重心向后,防止前倾跌倒,既有效的达到辅助站立功能,而且也提高了站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但是,若站立过程中身体与电动轮椅有碰撞,则无法避免电动轮椅滚动而使使用者摔倒,且站立后,无法进一步的进行行走辅助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辅助使用者进行站立、行走,便于进行康复训练,且增加稳定性。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申请提出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包括:

4、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盖板,基座内设有上顶机构和控制模组,上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立的固定块、连接杆、连接块、驱动组件和上顶电机,连接块与固定块穿插且滑动连接,且连接块顶部连接盖板,驱动组件与一侧连接块和固定块转动连接,上顶电机带动驱动组件转动带动连接块和盖板上移、转动;

5、座椅,滑动设于盖板上;

6、支脚机构,包括支脚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滑动设于基座内且穿出基座连接有支撑块,支脚转动设于支撑块上,且支脚远离基座一侧设有弧形槽,弧形槽槽口设有绑带;

7、电动轮组,包括紧固电动轮和转向电动轮,转向电动轮电性连接控制模组,紧固电动轮外侧设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连接有紧固气缸,且通过紧固气缸带动紧固组件向紧固电动轮轮毂转动。

8、优先地,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上半部分连通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紧固件滑动设于第一滑槽内。

9、优先地,所述连接杆设于相对的连接块之间,驱动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另一端与连接块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转动杆另一端与固定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且穿出基座连接上顶电机,上顶电机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10、优先地,所述座椅包括转动连接的靠背和底座,所述靠背上设有头枕,且靠背一侧设有把手,靠背一侧中部转动设有扶手,且一侧扶手上设有遥控,遥控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11、优先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一侧连接有推拉气缸,座椅设于滑轨上,且通过推拉气缸推动座椅水平移动,推拉气缸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12、优先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相对设立的滑杆和驱动轮组,底座内设有凹槽,滑杆下设有插杆且插杆滑动设于凹槽内,滑杆相对侧设有齿纹,驱动轮组设于相对的滑杆之间且与两侧滑杆啮合连接,驱动轮组连接有辅助电机,且通过辅助电机驱动驱动轮组带动两侧滑杆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辅助电机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13、优先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对设立的转动块、第三转动杆、驱动块和第四转动杆,转动块一端转动设于电动轮外侧,且转动块靠近电动轮轮毂一侧设有刹车片,转动块通过第三转动杆连接驱动块,第四转动杆一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连接紧固气缸,紧固气缸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14、优先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器和多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器。

15、基于上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6、s1.站立前,转动支脚,使支脚与基座侧壁平行,将使用者腿部置于弧形槽内且通过绑带绑紧;

17、s2.通过遥控向控制器发射紧固指令,控制器控制紧固气缸推动第四转动杆带动驱动块转动,驱动块通过第三转动杆带动转动块转动,禁止紧固电动轮转动;

18、s3.转动靠背,调节靠背与座椅间的夹角,使夹角范围为[90°,120°];

19、s4.控制器控制上顶电机转动,上顶电机带动驱动组件转动,驱动组件通过连接杆带动相对的连接块沿第一滑槽竖直上移、转动,连接块通过盖板带动座椅转动,辅助使用者大腿部向上,直至站立;

20、s5.站立稳定后,使用者通过遥控向控制器发射行走指令,控制器通过辅助电机带动驱动轮组转动,驱动轮组带动两侧滑杆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带动支脚推动使用者小腿依次向前,辅助使用者行走。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带动连接块上移、转动,连接块通过盖板带动底座上移、转动,辅助使用者大腿向上用力,辅助使用者站立,便于进行康复训练;

23、2.辅助站立前,通过紧固气缸推动第四转动杆带动驱动块转动,驱动块通过第三转动杆带动转动块向紧固电动轮轮毂转动,禁止紧固电动轮转动,在使用者站立过程中增加稳定性;

24、3.辅助站立前,转动支脚靠近基座侧壁,并将使用者腿部置于弧形槽内,并通过绑带固定,增加在使用者站立过程中增加稳定性;

25、4.使用者站立后,控制器提供过驱动轮组驱动两侧滑杆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带动支脚依次推动使用者腿部向前,便于使用者进行行走训练。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上半部分连通有第二滑槽,所述连接块通过紧固件滑动设于第一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于相对的连接块之间,驱动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另一端与连接块通过紧固件连接,第二转动杆另一端与固定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且穿出基座连接上顶电机,上顶电机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转动连接的靠背和底座,所述靠背上设有头枕,且靠背一侧设有把手,靠背一侧中部转动设有扶手,且一侧扶手上设有遥控,遥控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一侧连接有推拉气缸,座椅设于滑轨上,且通过推拉气缸推动座椅水平移动,推拉气缸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相对设立的滑杆和驱动轮组,底座内设有凹槽,滑杆下设有插杆且插杆滑动设于凹槽内,滑杆相对侧设有齿纹,驱动轮组设于相对的滑杆之间且与两侧滑杆啮合连接,驱动轮组连接有辅助电机,且通过辅助电机驱动驱动轮组带动两侧滑杆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辅助电机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相对设立的转动块、第三转动杆、驱动块和第四转动杆,转动块一端转动设于电动轮外侧,且转动块靠近电动轮轮毂一侧设有刹车片,转动块通过第三转动杆连接驱动块,第四转动杆一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且另一端连接紧固气缸,紧固气缸电性连接控制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控制器和多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电性连接控制器。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及其使用方法,辅助站立型电动轮椅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盖板,基座内设有上顶机构和控制模组,上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立的固定块、连接杆、连接块、驱动组件和上顶电机,连接块与固定块穿插且滑动连接,且连接块顶部连接盖板,驱动组件与一侧连接块和固定块转动连接;座椅,滑动设于盖板上;支脚机构,包括支脚和滑动组件,滑动组件滑动设于基座内且穿出基座连接有支撑块,支脚转动设于支撑块上,且支脚远离基座一侧设有弧形槽,弧形槽槽口设有绑带;电动轮组,包括紧固电动轮和转向电动轮。本发明可辅助使用者进行站立、行走,便于进行康复训练,且增加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雅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恒倍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