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0957发布日期:2022-04-13 15:5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枕头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


背景技术:

2.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不过对于这一科室的病人来说,一般的枕头可能无法满足病人的需求,从而有了减压枕的出现。
3.现在的减压枕为了避免对伤口造成压迫或者提高透气性,从而在减压枕的中部开口,但是由于枕头是放置于床上,因而当病人躺在枕头上的时候,开口的上方是头,且开口下方是床,因而开口内部的空气是不流通的,从而可能会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进而对伤口造成影响。
4.同时有时候病人需要俯躺,为了让病人舒适会让病人靠在枕头上,即此时脸会位于开口处,但是由于开口内部的空气是不流通的,因而病人并不能长时间俯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通过风机从出风口或/和进风口一吸入空气,并运输至净化器净化,再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和实现通孔内空气的循环使用,故解决现有枕头开口内部的空气不流通而导致的问题。
6.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包括:
8.枕芯,其中部开设有通孔,且内置有用于更换通孔内空气的更换组件;
9.枕套,其套设于枕芯外侧,且枕套上下两侧对应通孔均开设有开口一,并且枕套至少一侧开设有开口二从而用于露出枕芯;
10.靠枕,其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上,且靠枕顶部中间向下凹陷有用于头颈躺的凹槽;
11.更换组件,其包括风机,且枕芯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进风口一,并且通孔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二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一通过风道一连通,并在风道一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风机为一个,其一端与风道一连通,且另一端通过风道二与进风口二连通,并在风道二上设置有净化器,通过风机从出风口或/和进风口一吸入空气,并运输至净化器净化,再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和实现通孔内空气的循环使用。
12.优选地,所述靠枕顶部可拆卸设置有抑菌垫;
13.或/和,所述靠枕包括中药包和包裹在中药包外侧的套件,且套件由柔性材质制成;
14.或/和,所述靠枕在凹槽下方的内部开设有腔室,且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一,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二,且按摩珠一和按摩珠二交错设置,并通过按摩珠一和按摩珠二的配合从而对颈部或/和头部进行按摩。
15.优选地,所述阀门包括中空的阀座,且阀座两端分别与出风口和进风口一连通,所
述阀座一侧设置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中空并分别与阀座和风机连通;
16.所述阀座移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空气流通的阀杆一和阀杆二,且阀杆一和阀杆二分别连接有电磁驱动源一和电磁驱动源二,当电磁驱动源一通电时,阀杆一移动并连通进风口一和风机,且当电磁驱动源二通电时,阀杆二移动并连通进出风口和风机。
17.优选地,所述净化器包括壳体,且壳体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壳体在进口和出口之间竖直设置有过滤板,且在过滤板和出口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并且正极板和负极板交错设置;
18.当空气从进口进入并流经过滤板进行过滤,且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穿过从而净化,再从出口出去。
19.优选地,所述枕套两侧均开设有开口二,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一,且另一侧开设有穿管孔一,并且通孔内壁铰接设置有可下翻的盖子;
20.所述盖子开设有穿管孔二,当病人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可将呼吸管依次穿过穿管孔一和穿管孔二,然后与病人佩戴的呼吸罩连接。
21.优选地,所述枕套在开口一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口袋,且枕套在开口一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钮扣,所述口袋内置有透气网,通过将透气网从口袋内取出,并将透气网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覆盖在开口一上。
22.优选地,所述枕芯顶部在通孔两侧开设有安装槽,且每个安装槽内置有可移动的限位块,并且枕套对应限位块分别开设有开口四;
23.所述限位块底部设置有导向板,且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并且导向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点和第二定位点,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限位杆,且限位杆上设置有凸块,并在限位块底部和安装槽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
24.当限位块位于安装槽内时,凸块是位于第一定位点,且弹簧处于被按压状态,通过按压限位块从而使凸块离开第一定位点,进而使限位块在弹簧推动下而移动并从开口四露出,且凸块沿着导向槽移动至第二定位点。
25.优选地,所述限位块在导向板一侧设置有压板,且限位杆是位于压板和导向板之间,从而用于避免限位杆翘起并脱离导向槽的情况。
26.优选地,所述枕套和靠枕之间设置有枕垫,且枕垫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上,并且枕垫对应通孔开设有开口三,所述枕垫在开口三内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辅助部,且辅助部与通孔内壁抵接,并且在开口三内壁与开口三周侧之间的连接处成型有弧面。
27.优选地,所述枕芯设置有播放器并内置有电路板,且枕芯连接有套环并在套环内置有心跳监测器,并且电路板分别与播放器和心跳监测器电性连接,通过心跳监测器检测病人心跳并将信息发送给电路板,若有异常,电路板会给播放器下发播放警告的命令;
28.或/和,所述枕芯设置有播放器并内置有电路板,且在枕芯外露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受信息的接口,并且电路板分别与播放器和接口电性连接,通过将储存信息的物品与接口连接并发送信息给电路板,且由电路板给播放器下发播放储存信息的命令。
29.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30.1、本发明通过风机从出风口或/和进风口一吸入空气,并运输至净化器净化,再运输至通孔内,从而更换通孔内的空气,进而避免出现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的情况,并且还能让俯躺的病人可以长时间呼吸从而能长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
31.同时本发明还实现通孔内空气的循环使用,从而避免不好的空气直接排出从而对病室的环境造成影响。
32.2、本发明通过对靠枕采用抑菌垫或/和中药包或/和按摩珠的结构,从而能对病人进行更好的服务,从而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和减压,比如避免细菌的感染,或者又比如在中药包内置可促进睡眠的草药从而保证病人睡眠质量进而有利于恢复等等。
33.3、本发明通过将呼吸管依次穿过穿管孔一和穿管孔二,然后与病人佩戴的呼吸罩连接,从而在病人需要呼气罩进行呼吸,且还要俯躺的时候,可通过该结构实现。
34.4、本发明通过将透气网从口袋内取出,并将透气网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覆盖在开口一上,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并在不需要的时候内置,相比较不能内置,本发明会避免出现遗忘或者弄丢的情况出现。
35.5、本发明通过按压弹出和按压内置的限位块,从而在不用的时候内置,需要的时候弹出,因而可适用不同的情况,并且通过限位块的设置从而限制病人头部移动,避免头部移动对伤口造成影响的情况。
36.6、本发明通过枕垫的设置,从而可提高病人舒适度,并且通过辅助部和弧面的设置,从而避免通孔边缘对病人造成不适。
37.7、本发明通过心跳监测器从而用于检测病人心跳,当有异常的时候,电路板会给播放器下发播放警告的命令。
38.8、本发明通过将储存信息的物品与接口连接并传输于电路板,并由电路板给播放器下发播放储存信息的命令。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43.图5为通孔内壁的结构示意图。
44.图6为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45.图7为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46.图8为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47.图9为带有枕垫的结构示意图。
48.图10为带有枕垫的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1-枕芯;11-通孔;111-进风口二;112-出风口;12-进风口一;13-穿管孔一;14-盖子;141-穿管孔二;15-安装槽;151-安装部;
50.16-限位块;161-导向板;163-第一定位点;164-第二定位点;165-压板;
51.166-移动轨道一;167-移动轨道二;168-限位凸起一;169-限位凸起二;
52.17-限位杆;171-凸块;172-连接杆;173-限位凸起三;18-弹簧;
53.191-接口;192-指示牌;193-按钮;2-枕套;21-开口一;23-口袋;
54.24-透气网;25-开口四;3-靠枕;31-凹槽;32-中药包;33-套件;
55.34-腔室;35-按摩珠一;36-按摩珠二;41-风机;42-风道一;43-阀门;
56.431-阀座;432-连接部;433-阀杆一;434-阀杆二;435-电磁驱动源一;
57.436-电磁驱动源二;44-风道二;45-净化器;451-壳体;452-进口;
58.453-出口;454-过滤板;455-正极板;456-负极板;5-抑菌垫;6-枕垫;
59.61-开口三;62-辅助部;63-开口五;64-弧面;7-播放器;8-电路板;
60.9-套环;10-绳子。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62.如图1-图2所示,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减压枕,包括:枕芯1、枕套2、靠枕3和更换组件,其中枕芯1中部开设有通孔11,且内置有用于更换通孔11内空气的更换组件。
63.同时枕套2套设于枕芯1外侧,且枕套2为柔性材质制成从而用于给病人提供舒适度,同时枕套2上下两侧对应通孔11均开设有开口一21,并且枕套2至少一侧开设有开口二从而用于露出枕芯1。
64.其次靠枕3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2上,且靠枕3为柔性材质制成从而用于给病人提供舒适度,同时可拆卸的结构可采用钮扣或者拉链等连接方式。而且靠枕3顶部中间向下凹陷有用于头颈躺的凹槽31,从而通过凹槽31与两侧高度不一,进而可限制病人头部移动,并避免头部移动对伤口造成影响的情况。
65.而且靠枕3的设置,可让减压枕适应不同情况,即当不需要通孔11进行减压或者呼吸的时候,可放置靠枕3,从而更有刚好的舒适度。
66.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靠枕3的结构多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第一种,如图2所示:靠枕3包括中药包32和包裹在中药包32外侧的套件33,且套件33由柔性材质制成从而提供更好的舒适度。其中中药包32内置的草药多样,可以是促进睡眠的草药从而保证病人睡眠质量进而有利于恢复,也可以是其他,可根据不同病人的病情为其搭配。
67.第二种,如图9所示:靠枕3顶部可拆卸设置有抑菌垫5,从而避免细菌的感染,其中抑菌垫5可以是由抑菌液浸泡而成或者抑菌垫5的材料为可抑菌材质,同时可拆卸的结构可采用钮扣或者拉链等连接方式。
68.第三种,如图10所示:靠枕3在凹槽31下方的内部开设有腔室34,且腔室34内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一35,同时凹槽31内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二36,且按摩珠一35和按摩珠二36交错设置,并通过按摩珠一35和按摩珠二36的配合从而对颈部或/和头部进行按摩。
69.其中按摩珠一35和按摩珠二36交错设置,是为了增大按摩珠与人体的接触,从而能按摩到更多的地方。
70.如图2所示,更换组件包括风机41,且枕芯1一侧开设有与开口二连通的进风口一12,并且通孔11内壁开设有进风口二111和出风口112,而且出风口112与进风口一12通过风道一42连通,并在风道一42上设置有阀门43。
71.同时风机41为一个,其一端与风道一42连通,且另一端通过风道二44与进风口二111连通,并在风道二44上设置有净化器45。
72.其中阀门43的作用是用于控制风机41是从出风口112还是从进风口一12吸入空气,或是同时从两个口吸风。
73.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风机41先是进风口一12吸入空气,并通过风机41将吸入
的空气运输至净化器45净化,再运输至通孔11内,从而更换通孔11内的空气,进而避免出现滋生真菌或细菌等微生物的情况,并且还能让俯躺的病人可以长时间呼吸从而能长时间俯躺而不受影响。
74.这是因为若是直接从出风口112吸入空气可能会导致通孔11内没有空气即出现真空状态,这样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75.然后当风机41将新鲜空气运输至通孔11内时,此时可让风机41从出风口112吸入空气,并通过风机41将吸入的空气运输至净化器45净化,再运输至通孔11内,从而实现通孔11内空气的循环使用,进而避免不好的空气直接排出从而对病室的环境造成影响。
76.而当空气的循环使用已经实现的时候,此时风机41不再从进风口一12吸入空气,从而避免通孔11内空气气压过大的情况。
77.此处阀门43的运行可通过多种结构开进行控制,优选采用在通孔11内安装气压传感器并配合电路板8来实现,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通孔11内的气压增大即风机41已经将新鲜空气运输至通孔11内,此时变可以让风机41从出风口112吸入空气,而当通孔11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便让风机41不再从进风口一12吸入空气。
78.而且在枕芯1外露的一侧设置有按钮193,从而用于驱动风机41运行。
79.如图6所示,阀门43的结构为:首先阀门43包括中空的阀座431,且阀座431两端分别与出风口112和进风口一12连通,而且阀座431一侧设置有连接部432,且连接部432中空并分别与阀座431和风机41连通。
80.同时阀座431移动设置有用于限制空气流通的阀杆一433和阀杆二434,且阀杆一433和阀杆二434分别连接有电磁驱动源一435和电磁驱动源二436。
81.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磁驱动源一435通电时,阀杆一433移动并连通进风口一12和风机41,且当电磁驱动源二436通电时,阀杆二434移动并连通进出风口112和风机41。
82.如图7所示,净化器45的结构为:首先净化器45包括壳体451,且壳体451两侧分别开设有进口452和出口453,而且壳体451在进口452和出口453之间竖直设置有过滤板454,且在过滤板454和出口453之间水平设置有若干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并且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交错设置。
83.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空气从进口452进入并流经过滤板454进行过滤,且从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之间穿过从而净化,再从出口453出去。
84.其中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之间为高压静电场,当气体进入的时候,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从而降解净化和除尘。同时正极板455和负极板456可设置有多个锯齿,从而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5.并且过滤板454可以为多个,并且分为活性炭过滤板、除臭氧过滤板,从而对空气更好的进化。
86.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枕套2两侧均开设有开口二,其中一侧开设有进风口一12,且另一侧开设有穿管孔一13,并且通孔11内壁铰接设置有可下翻的盖子14。
87.同时盖子14开设有穿管孔二141。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病人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可将呼吸管依次穿过穿管孔一13和穿管孔二141,然后与病人佩戴的呼吸罩连接,从而在病人需要呼气罩进行呼吸,且还要俯躺的时候,可通过该结构实现。
88.其中这里的盖子14是为了便于呼吸管穿过穿管孔一13和穿管孔二141而设置的。
89.如图2所示,枕套2在开口一21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口袋23,且枕套2在开口一21另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钮扣,而且口袋23内置有透气网24,通过将透气网24从口袋23内取出,并将透气网24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24覆盖在开口一21上。
90.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透气网24从口袋23内取出,并将透气网24与钮扣配合从而将透气网24覆盖在开口一21上,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并在不需要的时候内置,相比较不能内置,本发明会避免出现遗忘或者弄丢的情况出现。
91.这是因为由于不是内置,当需要的时候还得另取,有时候忙起来会遗忘,其次不用的时候,取下然后放置的时候没有注意,便会弄丢,而本发明通过内置便会避免这些情况。
92.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枕芯1顶部在通孔11两侧开设有安装槽15,且每个安装槽15内置有可移动的限位块16,并且枕套2对应限位块16分别开设有开口四25。
93.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块16的设置从而限制病人头部移动,避免头部移动对伤口造成影响的情况。
94.其中限位块16的移动结构为:首先限位块16底部设置有导向板161,且导向板开设有导向槽,并且导向槽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点163和第二定位点164,而且安装槽15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限位杆17,且限位杆17上设置有凸块171,并在限位块16底部和安装槽15底部之间设置有弹簧18。
95.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限位块16位于安装槽15内时,凸块171是位于第一定位点163,且弹簧18处于被按压状态,通过按压限位块16从而使凸块171离开第一定位点163,进而使限位块16在弹簧18推动下而移动并从开口四25露出,且凸块171沿着导向槽移动至第二定位点164。
96.其中这里的按压限位块16是稍微按一下就放手,即给限位块16一个力,且该力能使凸块171离开第一定位点163即可。
97.而当需要将推出后的限位块16复位的时候,可往里面按压限位块16直至凸块171离开第二定位点164并沿着导向槽移动至第一定位点163时,再将手拿开,此时限位块16已经位于安装槽15内,并通过凸块171位于第一定位点163内从而防止限位块16出来。
98.如图8所示,导向槽为闭环,并在第一定位点163和第二定位点164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一166和移动轨道二167,其中移动轨道一166在第一定位点163的深度是比移动轨道二167在第一定位163的深度深,且移动轨道一166和第一定位点163之间设置有限位凸起一168。
99.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深度不同和限位凸起一168从而限制凸块171的移动,进而在限位块16未被按压并处于内置于安装槽15内时,能保证凸块171不会在移动轨道一166或移动轨道二167内移动。
100.而在按压限位块16的时候,凸块171会沿着导向槽移动,然后绕过限位凸起一168并离开第一定位点163从而进入到移动轨道一166内。此时深度不同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凸块171离开第一定位点163后是进入到移动轨道一166内,而不是进入到移动轨道二167。
101.同时移动轨道二167底部为斜面,且移动轨道一166和第二定位点164之间设置有限位凸起二169。
102.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斜面和限位凸起二169从而限制凸块171的移动,进
而在限位块16未被按压并处于被推出状态时,能保证凸块171不会在移动轨道一166或移动轨道二167内移动。
103.而在按压限位块16并将限位块16推出的时候,凸块171会沿着移动轨道一166移动并沿着导向槽绕过限位凸起二169从而进入到第二定位点164。因而在当再次按压限位块16将限位块16复位,即将限位块16放回至安装槽15内时,此时限位凸起二169用于避免凸块171离开第二定位点164时是进入到移动轨道一166的情况,而保证凸块171离开第二定位点164时后是进入到移动轨道二167内,而不是进入到移动轨道一166。
104.如图2所示,限位块16在导向板161一侧设置有压板165,且限位杆17是位于压板165和导向板161之间,从而用于避免限位杆17翘起并脱离导向槽的情况。
105.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限位杆17位于压板165和导向板161之间,从而使压板165和导向板161对限位杆17进行限位,进而避免限位杆17翘起并脱离导向槽的情况。
106.而且压板165的安装结构为:首先限位块16开设有卡接槽,且压板165一端卡接于卡接槽内。
107.同时限位杆17的安装结构为:首先安装槽15底部设置有安装部151,且安装部151开设有安装孔,并且在安装孔一侧开设有开口六。
108.而且限位杆17与安装槽15底部连接的这端设置有连接杆172,且连接杆172上设置有限位凸起三173。因而在安装时,连接杆172穿过开口六并位于安装孔内,且限位块172与安装部151抵接,从而实现限位杆172与安装槽15的连接,并且限位块172与安装部151抵接可用于防止连接杆172从安装部151上脱离。
109.如图9和图10所示,枕套2和靠枕3之间设置有枕垫6,且枕垫6为柔性材质制成从而用于给病人提供舒适度,且枕垫6可拆卸设置于在枕套2上,其中可拆卸的结构可采用钮扣或者拉链等连接方式。
110.同时枕垫6对应通孔11开设有开口三61,而且枕垫6在开口三61内侧向下延伸设置有辅助部62,且辅助部62与通孔11内壁抵接,并且在开口三61内壁与开口三61周侧之间的连接处成型有弧面64。
111.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枕垫6的设置,从而可提高病人舒适度,并且通过辅助部62和弧面64的设置,从而避免通孔11边缘对病人造成不适。
112.其次当有枕垫6的存在时候,枕垫6对应限位块16开设有开口五63,而且可以将透气网和口袋设置于枕垫6上。
113.如图1和图4所示,枕芯1设置有播放器7并内置有电路板8,且枕芯1连接有套环9并在套环9内置有心跳监测器,并且电路板8分别与播放器7和心跳监测器电性连接。其中套环9通过绳子10与枕芯1连接,避免套环9弄丢。
114.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心跳监测器检测病人心跳并将信息发送给电路板8,若有异常,电路板8会给播放器7下发播放警告的命令,从而起到检测和警示的作用。
115.同时枕芯1设置有播放器7并内置有电路板8,且在枕芯1外露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接受信息的接口191,并且电路板8分别与播放器7和接口191电性连接,通过将储存信息的物品与接口191连接并发送信息给电路板8,且由电路板8给播放器7下发播放储存信息的命令。
116.因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储存信息的物品与接口191连接并发送信息给电
路板8,且由电路板8给播放器7下发播放储存信息的命令。比如病人为植物人,可在储存信息的物品内储存亲朋对病人说的话,从而起到唤醒的作用,或者病人性格较为暴躁,可在储存信息的物品内储存一些轻音乐,从而起到镇静的作用。
117.其次还可以在枕芯1外露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病人信息的指示牌192,从而得知病人的信息。
1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同时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因而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