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8780发布日期:2022-05-11 10:5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


背景技术:

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目前,临床妇产科在给病人做剖腹产或其它手术时所使用的手术拉钩和普通的手术拉钩一样,主要由钩体和拉臂构成,需要由医务人员手工牵拉,这样操作十分麻烦,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
3.经检索,针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920677932.8)所提出的一种妇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方杆,所述方杆铰接转盘,所述转盘螺纹连接螺杆一,所述螺杆一固定连接方板二,所述方板二固定连接圆杆一,所述圆杆一设置在所述方杆内,所述螺杆一设置在所述方杆内,所述方板二固定连接方板一,所述方板一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圆孔,所述方板一固定连接圆杆二,所述圆杆二铰接牵拉机构。
4.但是上述装置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该装置体积较大,在使用时容易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实用性较差;2、稳定性较差,整体装置易倾倒,进而在牵拉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3、撑开大小不易掌控,且通过挂钩固定会对患者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5.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该装置体积较大,在使用时容易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实用性较差,稳定性较差,整体装置易倾倒,进而在牵拉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撑开大小不易掌控,且通过挂钩固定会对患者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8.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以改善上述问题。
9.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10.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包括底架固定连接于底架外壁的安装架,还包括:
11.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连接于底架顶部的提升部件和连接于安装架侧壁的手摇驱动部件,所述手摇驱动部件与提升部件相配合,用于本装置与手术床的固定;
12.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提升部件顶部,所述安装板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槽;
13.侧方固定组件,连接于安装板顶壁,用于本装置进一步的固定,所述侧方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板顶壁的第一齿轮和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壁的支撑定位部件,且所述支撑定位部件关于第一齿轮对称设置有两组;
14.顶部联动组件,连接于安装板顶壁,用于对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15.牵拉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定位部件支撑端,用于对患者伤口的牵拉。
1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部件关于第一齿轮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提升部件包括提升斜齿轮和螺杆,所述提升斜齿轮转动连接于底架支撑端顶壁,所述螺杆滑动连接于底架支撑端内部,且所述螺杆与提升斜齿轮螺纹相连,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螺杆顶部,所述提升斜齿轮与手摇驱动组件相配合。
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摇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安装架内壁,所述第一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斜齿轮啮合相连的驱动斜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
1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升联动组件包括滑动杆和套筒,所述滑动杆与安装板滑动相连,所述滑动杆顶壁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套筒转动连接于安装板底壁,所述套筒与其中一组所述滑动杆相配合,且所述滑动杆关于第一齿轮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杆套接有弹性件。
1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组所述滑动杆外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套筒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球,所述套筒通过皮带与带轮与第一齿轮相连接。
2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定位部件包括滑动板和定位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壁的,所述滑动板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齿板与第一齿轮啮合相连,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侧壁。
2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架侧壁还螺纹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牵拉组件相配合的。
2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固定架内部的支撑板和连接于支撑板侧壁的牵拉部件,所述支撑板靠近限位杆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杆相配合。
2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牵拉部件包括支撑杆、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杆滑动连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支撑杆外壁开设有定位槽和外螺纹,且所述支撑杆通过外壁开设的定位槽与支撑板相限位,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板内壁,且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通过外螺纹与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板侧壁,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穿过支撑板第三齿轮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转把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牵拉板。
2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架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所述顶板与定位板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垫。
25.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26.1.通过设置的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通过将本装置与手术台底部固定,使该装置完全处于手术台底部,并通过顶部联动组件,使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相联动,大大提高了装置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影响医护人员操作;
27.2.通过设置的顶板与定位板,手摇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将本装置由底部和侧边于手术台相固定,稳定性较高,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倾倒,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解决了稳定性较差,整体装置易倾倒,进而在牵拉时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28.3.通过设置的牵拉组件,可对患者伤口的撑开大小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通过牵拉
板,避免在牵拉时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每次使用完毕后可对牵拉板进行更换,大大提高装置的卫生状况,避免细菌的滋生,解决了撑开大小不易掌控,且通过挂钩固定会对患者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工作状结构示意图之一;
31.图3为本发明工作状结构示意图之二;
32.图4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33.图5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34.图6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35.图7为本发明中顶部联动组件剖视图;
36.图8为本发明图3中a结构放大图。
37.图中:10、底架;110、提升斜齿轮;111、螺杆;120、安装架;121、第一转轴;122、驱动斜齿轮;123、第一转把;130、万向轮;20、安装板;210、滑动槽;220、第一齿轮;230、滑动杆;231、套筒;232、顶板;233、弹性件;234、导向槽;235、导向球;240、滑动板;241、齿板;242、固定架;243、定位板;244、限位杆;250、支撑板;251、限位槽;260、支撑杆;261、第二齿轮;262、第三齿轮;263、第二转轴;264、第二转把;265、牵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
40.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式提出一种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包括底架10固定连接于底架10外壁的安装架120,还包括:
41.顶升组件,顶升组件包括连接于底架10顶部的提升部件和连接于安装架120侧壁的手摇驱动部件,手摇驱动部件与提升部件相配合,用于本装置与手术床的固定;
42.安装板20,固定连接于提升部件顶部,安装板20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槽210;
43.侧方固定组件,连接于安装板20顶壁,用于本装置进一步的固定,侧方固定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板20顶壁的第一齿轮220和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10内壁的支撑定位部件,且支撑定位部件关于第一齿轮220对称设置有两组;
44.顶部联动组件,连接于安装板20顶壁,用于对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之间的动力传递;
45.牵拉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定位部件支撑端,用于对患者伤口的牵拉,设置的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通过将本装置与手术台底部固定,使该装置完全处于手术台底部,并通过顶部联动组件,使顶升组件与侧方固定组件相联动,大大提高了装置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影响医护人员操作。
46.如图1-5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部件关于第一齿轮220对称设置有两组,提升部件包括提升斜齿轮110和螺杆111,提升斜齿轮110转动连接于底架10支撑端顶壁,螺杆111滑动连接于底架10支撑端内部,且螺杆111与提升斜齿轮110螺纹相连,安装板20固定连接于螺杆111顶部,提升斜齿轮110与手摇驱动组件相配合,提升斜齿轮110转动时带动螺纹相连的螺杆111向上运动,达到提升目的。
47.如图1-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手摇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121,第一转轴12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20内壁,第一转轴121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提升斜齿轮110啮合相连的驱动斜齿轮122,第一转轴121穿过安装架1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123,转动第一转把123,进而带动与第一转把123固定相连的第一转轴121转动,进而通过两组驱动斜齿轮122带动提升斜齿轮110转动,进而带动与提升斜齿轮110螺纹相连的螺杆111向上运动,达到提升目的。
48.如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顶升联动组件包括滑动杆230和套筒231,滑动杆230与安装板20滑动相连,滑动杆230顶壁固定连接有顶板232,套筒231转动连接于安装板20底壁,套筒231与其中一组滑动杆230相配合,且滑动杆230关于第一齿轮220对称设置有两组,滑动杆230套接有弹性件233,通过滑动杆230与安装板20反向运动,在对本装置进行固定的同时,为侧方固定组件提供动力,增加了装置联动性和稳定性。
49.如图7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其中一组滑动杆230外壁开设有导向槽234,套筒231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槽234相配合的导向球235,套筒231通过皮带与带轮与第一齿轮220相连接,通过导向槽234与导向球235相配合,在滑动杆230滑动的同时能够带动套筒231转动。
50.如图1-6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支撑定位部件包括滑动板240和定位板243,滑动板240滑动连接于滑动槽210内壁的,滑动板240靠近第一齿轮2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板24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42,齿板241与第一齿轮220啮合相连,定位板243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42侧壁,通过顶板232与定位板243对手术台进行双重固定,大大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时倾倒。
51.如图1-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定架242侧壁还螺纹连接有限位杆244,限位杆244与牵拉组件相配合的,通过限位杆244可对牵拉组件与固定架242进行固定。
52.如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牵拉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固定架242内部的支撑板250和连接于支撑板250侧壁的牵拉部件,支撑板250靠近限位杆244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251,限位槽251与限位杆244相配合,将本装置与手术台固定后,在插入支撑板250,调整支撑板250的高度后,通过限位杆244与限位槽251对支撑板250进行固定,增加装置的适用性。
53.如图1-8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牵拉部件包括支撑杆260、第二齿轮261、第三齿轮262和第二转轴263,支撑杆260滑动连接于支撑板250侧壁,支撑杆260外壁开设有定位槽和外螺纹,且支撑杆260通过外壁开设的定位槽与支撑板250相限位,第二齿轮261和第三齿轮262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板250内壁,且第二齿轮261和第三齿轮262啮合相连,第二齿轮261通过外螺纹与支撑杆260螺纹相连,第二转轴263转动
连接于支撑板250侧壁,第二转轴263的一端穿过支撑板250第三齿轮262固定相连,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264,支撑杆260远离第二转把26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牵拉板265,可对患者伤口的撑开大小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通过牵拉板265,避免在牵拉时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每次使用完毕后可对牵拉板265进行更换,大大提高装置的卫生状况,避免细菌的滋生,解决了撑开大小不易掌控,且通过挂钩固定会对患者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
54.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底架10底壁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万向轮130,顶板232与定位板243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设置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55.具体的,本产科临床手术牵拉支撑架在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手术台底部,转动第一转把123,进而带动与第一转把123固定相连的第一转轴121转动,进而通过两组驱动斜齿轮122带动提升斜齿轮110转动,进而带动与提升斜齿轮110螺纹相连的螺杆111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安装板2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与安装板20相连接的各部件相上运动,顶板232逐步随着安装板20的运动与手术台顶部相接触,并随着安装板20的持续上升,滑动杆230相对于安装板20向下进行滑动,弹性件233被压缩,同时滑动杆230通过外壁设置的导向槽234和导向球235带动套筒231随着滑动杆230的滑动而转动,进而通过皮带与带轮带动第一齿轮220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220啮合相连的两组齿板241相对运功,进而拉动与齿板241固定相连的滑动板240相对运动,从而带动与滑动板240固定相连的固定架242相对运动,从而通过定位板243对手术台侧壁进行夹紧,并配合顶板232使本装置与手术台固定,大大提高了装置稳定性的同时,装置完全处于手术台底部,避免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影响医护人员操作,再将支撑板250插入固定架242,调整至合适高度后,拧动限位杆244,配合限位槽251将支撑板250与固定架242固定,牵拉板265置于患者伤口位置,转动第二转把264,进而通过第二转轴263带动第三齿轮262转动,进而带动与第三齿轮262啮合相连的第二齿轮261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61螺纹相连的支撑杆260带动牵拉板265将患者伤口撑开,可对患者伤口的撑开大小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通过牵拉板265,避免在牵拉时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每次使用完毕后可对牵拉板265进行更换,大大提高装置的卫生状况,避免细菌的滋生,解决了撑开大小不易掌控,且通过挂钩固定会对患者伤口造成进一步的伤害的问题,所述顶板232与定位板243外壁均设置有防滑垫。
56.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5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