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4918发布日期:2022-12-20 21:0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的制作方法
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
1.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
3.

背景技术:

4.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想回归社会,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电动轮椅适合下肢残疾和行走不便的年老体弱者使用,相对于手动轮椅、护理床等,具有活动范围大、适用人群多、功能强大等特点。
5.然而现有的电动轮椅大部分仅仅具有单纯的坐靠功能或仅能采用手动调节靠背角度,使得使用者不能独立调整自身坐姿。另外,以往电动轮椅的椅背在放平过程中,扶手位置调整不合理,要么扶手位置没有任何变化,要么扶手的位置与椅背的摆转角度相同,使人们使用不舒适。
6.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该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可实现最佳的使用舒适度。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包括车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架上设置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靠背总成,所述靠背总成与连接支架之间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上的转动盘与扶手总成的转动副连接,以在转动盘转动时,转动副同步转动;所述转动副上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第一侧部上限位转动连接有扶手,所述车身架上还铰接连接有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与铰接轴第二侧部上设有的摆臂铰接,第一连杆与摆臂形成连杆曲柄机构,以使第一连杆驱使铰接轴和扶手反向摆转。
9.进一步的,上述转动组件包括架设于连接支架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侧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固定盘和转动盘的芯盘,芯盘的转动盘与转轴套接形成一体转动;所述芯盘的固定盘与连接支架的两侧翼板固连,芯盘的转动盘与限位板固连,靠背总成与限位板固连,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限位板上。
10.进一步的,上述固定盘与连接支架两翼板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凸块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转动盘与限位板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凸块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转轴与转动盘的中心孔固连,所述转轴与固定盘和翼板的中心孔空套。
11.进一步的,上述扶手上连接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上设有若干用于限位的槽口。
12.进一步的,上述铰接轴上套接固定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上设有与槽口配合的止位块。
13.进一步的,上述定位圈包括圆盘体、设在圆盘体上的中心圆孔和均布在圆盘体上的若干穿孔,所述中心圆孔套接在位于铰接轴上的轴承,所述穿孔与扶手通过螺栓锁紧连接;所述槽口设在定位圈的周缘上,所述槽口包括三个独立的半圆形凹槽口和一个圆周角在90-150度的长槽。
14.进一步的,上述限位板侧部连接法兰轴的第一端,法兰轴的第二端连接端板,所述端板上连接盖体,所述转动副即包括法兰轴、端板和盖体,所述盖体内设有导槽,导槽内滑动设有滑动轮,所述盖体内设有推动滑动轮的弹性件,所述槽口与滑动轮配合限位。
15.本技术轮椅如果没有设置第一连杆、摆臂等结构,则扶手会持续随椅背摆转,即当椅背从竖直位往水平位摆转后,扶手从水平位置摆转成竖直朝上,该种方式对于躺卧者使用非常不方便和不舒适,且会使放置在扶手上的物品(如水杯的水等)容易溢出、倾倒;正是由于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杆和摆臂的设置,第一连杆与摆臂形成连杆曲柄机构,在椅背和扶手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受到第一连杆、摆臂的驱使,使扶手不再跟随靠背总成摆转,而是使铰接轴和扶手反向摆转,实现使用者最佳的使用舒适度。
16.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视角的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2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21.图5是图1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22.图6是过转轴和铰接轴轴心线所在面的截面构造示意图;
23.图7是芯盘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4.图8是连接支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5.图9是限位板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6.图10是定位圈的主视图;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构造立体示意图(上下侧坐状态);
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构造立体示意图(坐姿状态);
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构造立体示意图(卧姿状态);
30.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构造立体示意图(躺姿状态)。
31.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33.本实用新型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包括车身架1,车身架上设置有连接支架2,所述连接支架2上设置有靠背总成3,所述靠背总成3与连接支架2之间通过转动组件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4上的转动盘5与扶手总成6的转动副7连接,以在转动盘5转动时,转动副7同步转动。
34.转动组件4包括架设于连接支架上的转轴12,所述转轴12的侧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电机13,所述转轴12的两端均设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固定盘15和转动盘5的芯盘16,固定盘15和转动盘5相对转动的阻力较大,因此使用者背部靠在椅背上是不会导致椅背移动,芯盘的转动盘与转轴套接形成一体转动,在驱动电机驱动作用转轴作用下才会驱使转动盘相对固定盘转动,芯盘16在市面上可购得,其常在汽车座椅上应用,芯盘能够时运动停止位置到任何位置点上自动锁定安全功能。
35.芯盘的固定盘15与连接支架2的两侧翼板17固连,芯盘的转动盘5与限位板18固连,靠背总成3与限位板18固连,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限位板18上。
36.上述的驱动电机不仅包括电机,还包括由电机输出轴驱动动作的变向变速齿轮,变向变速齿轮啮合驱动套在转轴外围的转动套转动,转轴的截面与转动套的内孔为键槽配合(为使驱动效果更好,转轴为花键轴),实现转轴转动,驱动电机与转轴可以在市面上购得。
37.所述转动副7上转动连接有铰接轴8,上述转动副7包括法兰轴33、端板35和盖体34,端板一侧部与法兰轴端部固定连接,铰接轴8转动铰接在端板的另一侧部。
38.所述铰接轴8第一侧部上限位转动连接有扶手9,该处的限位转动是指扶手9转动铰接在铰接轴上,并非任意角度可以转动,而是受到一定转动角度的限制,其限制转动角度可以采用限位钉、限位凸销等,后续描述采用具体结构限位。
39.车身架1上还铰接连接有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的自由端与铰接轴8第二侧部上设有的摆臂11铰接,第一连杆10与摆臂11形成连杆曲柄机构,以使第一连杆驱使铰接轴和扶手反向摆转,在椅背从竖直位往平躺位转动过程,该第一连杆也随着转动,也起到对摆臂摆转的作用,因此,在椅背摆平过程,扶手并非完全跟随椅背同角度摆转,而是也受到第一连杆与摆臂的限制,从而扶手的摆动过程是从水平位先掀起一定角度(调节第一连杆可在10-50度间调节),而后又落下至水平位,通过使用者反复适用,在使用者需要看电视时,椅背与竖直位有20-45度倾斜时,背部、臀部、腿部使用最舒适,同时该位置的椅背,采用扶手与水平呈15-36度的倾斜,手臂、背部使用最为舒适(如图13所示),而如果扶手是水平位的使用容易疲劳、不舒适,因此,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摆臂对扶手的附加作用,有利于提升轮椅的使用体验,大大提高产品品质。
40.进一步的,为了实现良好的固定,上述固定盘15与连接支架两翼板17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凸块19,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凸块19对应的第一凹槽20,所述转动盘与限位板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块21,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二凸块对应的第二凹槽22,通过第一凸块19与第一凹槽20进行焊接固定,第二凸块21与第二凹槽22焊接固定,从而可以使转轴的动力可以较好的传递给椅背,所述转轴与转动盘的中心孔固连,所述转轴与固定盘和翼板的中心孔空套。
4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扶手9较佳的限位转动,上述扶手上连接有定位圈23,所述定位圈上设有若干用于限位的槽口24;上述铰接轴上套接固定有限位圈25(即限位圈25与铰接轴能够同步转动),所述限位圈25上设有与槽口配合的止位块26;上述定位圈23包括圆盘体、设在圆盘体上的中心圆孔27和均布在圆盘体上的若干穿孔28,所述中心圆孔套接在位于铰接轴上的轴承29,所述穿孔与扶手通过螺栓锁紧连接,即使扶手可与定位圈同步转动;所述槽口设在定位圈的周缘上,所述槽口包括三个独立的半圆形凹槽口31和一个圆周角在90-150度的长槽32,该限位圈25及其止位块26与长槽32配合作用,实现与第一连杆、摆臂的配合驱使扶手实现前述的动作(先抬升一定角度而后又摆平)。
42.进一步的,上述限位板侧部连接法兰轴33的第一端,法兰轴的第二端连接端板35,所述端板上连接盖体34,所述转动副7即包括法兰轴33、端板35和盖体34,所述盖体内设有导槽36,导槽内滑动设有滑动轮37,所述盖体内设有推动滑动轮的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是弹簧或弹性橡胶块),所述槽口24与滑动轮37配合限位,在盖体的底部设有用于顶推弹性件的调节螺栓,通过弹性件对滑动轮37的顶至作用,使槽口24与滑动轮37配合限位,使扶手可以定位在第一位置,在使用者需要从侧边上、下座椅时,用力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定位圈23
上的半圆形凹槽口31脱离对滑动轮37的限位。
43.本技术轮椅如果没有设置第一连杆、摆臂等结构,则扶手会持续随椅背摆转,即当椅背从竖直位往水平位摆转后,扶手从水平位置摆转成竖直朝上,该种方式对于躺卧者使用非常不方便和不舒适,且会使放置在扶手上的物品(如水杯的水等)容易溢出、倾倒;正是由于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杆和摆臂的设置,第一连杆与摆臂形成连杆曲柄机构,在椅背和扶手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受到第一连杆、摆臂的驱使,使扶手不再跟随靠背总成摆转,而是使铰接轴和扶手反向摆转,实现使用者最佳的使用舒适度。
44.处于坐姿状态时,需要从侧边上、下车时可同时打开左、右扶手往上拉翻转到靠背对齐,方便上下车更有安全感入位。
45.工作时,处于坐姿向躺姿状态过程,驱动电机向后旋转靠背躺平时,转轴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转轴驱动两端连接有芯盘的转动盘及限位板转动,限位板固定靠背总成,靠背总成和限位板连接转动副,实现转动副同步转动;驱动电机向后旋转靠背躺平时,车身架上固定设有的第一连杆(是万向节球头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铰接连接,该靠背躺平过程中,第一连杆和摆臂驱使扶手动作,即该过程中扶手的动作受到两个方面协同产生的效果。
46.在本实施例中,靠背总成3上的靠背垫与连接支架之间设置有联动驱动装置,当椅背组件转动时,靠背垫随椅背组件的角度变化而上下移动,靠背总成包括固定于限位板18上的支架条39,两个限位板上均设置有支架条,两个支架条对应设置,所述支架条上设置有“l”型的转接板,所述转接板40上均设置有滑轨41,所述滑轨内设置有滑动链节42,滑动链节在滑轨内自由滑动,滑动链节之间架设有安装板43,两个转接板之间固定架设有罩壳44,所述罩壳与安装板构成调整仓,所述调整仓内还设置有靠背垫定位组件;所述靠背垫设置于安装板的前侧,通过该结构,靠背垫可以在滑轨上上下滑动,即靠背垫相对与限位板连接的罩壳44上、下滑动。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背垫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3后侧的齿条45,所述齿条竖直设置,所述罩壳上设置有转动纽(转动杆体),转动纽与罩壳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纽靠近靠背垫的一侧设置有调整齿轮47,所述调整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调整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位置,实现安装板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靠背垫的位置调整。
4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转动纽与罩壳的转动连接,所述罩壳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48,所述固定环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纽与轴承的内圈固连,即转动纽可相对于罩壳转动。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把49,所述转动把49与转动纽远离靠背垫的一端固连,通过转动转动把可以驱使转动纽转动,进而令调整齿轮47转动,进而实现齿条的升降,从而实现靠背垫的位置调整,所述转动把49的末端铰接有万向节球头连杆50,所述万向节球头连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支架2铰接。
50.在本实施例中,在椅背自竖直位往平躺位移动过程中,靠背垫向坐垫方向移动,由于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背部实际没有什么力量或者背部有疮伤等,通过椅背下仰过程,靠背垫向坐垫方向移动,从而减少使用者背部与椅背的摩擦。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节球头连杆包括两个连杆球头与一根连杆,其中一个连杆球头与连杆通过正牙螺纹连接,另一个连杆球头与连杆通过反牙螺纹连接,为避免松动
可以设置防松螺母,所述连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当需要对轮椅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使用者时,可以通过转动连杆实现对靠背垫位置的初始调整,调整一次后,不需要再次调整,第一连杆构造也如该万向节球头连杆。
52.工作时,当需要调整椅背角度时,驱动电机驱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限位板以及支架条转动,进而使得安装板、罩壳以及靠背垫一并转动;由于罩壳的角度及位置改变,转动把与连接支架之间的距离也一并改变,由于万向节球头连杆的作用,转动把开始转动,使得转动纽转动,进而令调整齿轮转动,实现齿条的升降,从而实现靠背垫的位置调整,使用者在转变全过程,腰背均靠在靠背垫上,不需要额外调整。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椅背与扶手协同动作的轮椅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