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电场治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3487发布日期:2023-03-24 13: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对绝缘电极,被配置在患者躯干表面;第二对绝缘电极,被配置在患者躯干表面;控制信号发生器,其输出周期性方波控制信号;ac信号发生器,输出ac信号;反相器,用于反相控制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信号;第一开关/放大器模块,具有与控制信号发生器直接连接的控制端、与ac信号发生器连接的输入端、以及与第一对绝缘电极连接的输出端;第二开关/放大器模块,具有通过反相器与控制信号发生器连接的控制端、与ac信号发生器连接的输入端、以及与第二对绝缘电极连接的输出端;所述绝缘电极设有单个或多个电极单元,每一电极单元包括主体部、设于主体部远离人体皮肤一侧的绝缘板以及焊接于主体部面向人体皮肤一侧的介电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ac信号发生器输出150khz的中频交流信号;控制信号发生器输出高电平及低电平两种状态,且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为第一时间段t1,低电平的持续时间为第一时间段t2,所述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时长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均为50%的工作周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段t1内,ac信号发生器产生的ac信号通过第一开关/放大器模块施加在第一对绝缘电极上并在第一对绝缘电极之间形成第一ac信号,所述第一ac信号在第三时间段t3内具有上升的幅度、在第四时间段t4内具有下降的幅度;第二时间段t2内,ac信号发生器产生的ac信号通过第二开关/放大器模块施加在第二对绝缘电极上并在第二对绝缘电极之间形成第二ac信号,所述第二ac信号在第三时间段t3内具有上升的幅度、在第四时间段t4内具有下降的幅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段t3和第四时间段t4的时长均低于第一时间段t1或第二时间段t2的时长的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间段t3和第四时间段t4的时长均低于第一时间段t1或第二时间段t2的时长的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信号作用第一对绝缘电极产生第一电场,第二ac信号作用第二对绝缘电极产生第二电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场的方向与第二电场的方向垂直。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间段t1和第二时间段t2分别500ms-980ms。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c信号、第二ac信号均具有至少1v/cm的场强。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用于在肿瘤电场治疗时向患者躯干肿瘤部位进行电场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电极单元、多个连接相邻两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与多个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电
极单元至少为10个且分布在至少呈三行四列排布,每个电极单元均与其相邻的至少两电极单元连接,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有一相邻的两电极单元呈间隔行或间隔列状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相邻两电极单元呈断开状设置并形成有位于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连接部或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穿过间隔并与导线焊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均呈间隔列状设置,所述多个成列排布的电极单元中至少一同列两相邻电极单元呈间隔行状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同。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多个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具有不同的长度。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为13个,分布在一呈五行五列排布的区域内。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成行排布的电极单元中至少一相邻两电极单元呈间隔列状设置,成列排布的多个电极单元均呈相邻行状排布。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位于同行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多个位于同列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为13个,分布在一呈三行五列排布的区域内。22.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位于同行的相邻两电极单元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连接位于同列的相邻两电极单元的第二连接部。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位于相邻行相邻列并呈对角状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第三连接部。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长度。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长度的一半。2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27.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多个至少呈三行四列排布电极单元、多个连接相邻两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一与连接部连接的接线部,每个电极单元均至少连接两个连接部,所述电极单元至少10个,各行或
各列的电极单元数量不完全相同。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为20个,分布在呈四行六列围设的阵列区域内。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位于同行或同列的两相邻电极单元呈断开状设置。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电气功能组件,电气功能组件具有形成于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隔,所述接线部穿过一间隔c。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是由一连接部朝间隔c的方向延伸设置的。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与连接部呈垂直状设置,所述接线部大致呈“一”字型设置。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桥设在与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极单元分别连接的两连接部之间。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大致呈“t”字型设置。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多个连接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多个连接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3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呈间隔列状设置,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同。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呈间隔行状设置,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不完全相同。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呈相邻列状设置,位于成行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4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呈相邻行状设置,位于成列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4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成行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成列排布的相邻两电极单元之间的间距相同。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呈首列与末列每列各设两个电极单元、中间四列每列各设四个电极单元的方式分布在四行六列的阵列区域中。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既呈行向轴对称状设置又呈列向轴对称状设置。44.根据权利要求43中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电气功能组件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与所述接线部焊接。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电气功能组件的背衬,所述背衬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穿线孔。4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用于向患者肿瘤部位施加交变电场的电气功能组件以及与电气功能组件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电气功能组件包括呈间隔状设置的多个电极单元、多个连接相邻两电极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一与导线电性连接的接线部,每个电极单元均至少与两个连接部连接,所述电极单元至少为10个。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电极单元均连接与其相邻的至少两个电极单元。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分布在一个至少呈三行四列的阵列区域内,所述电极单元的数量最少为10个,最多为30个。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分布在一个至少呈三行四列的阵列区域内,每行的电极单元数量相同并且均呈列向对齐状设置。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呈行间距相同状排布。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呈列间距相同状排布。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成行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成列排布的两相邻电极单元的连接部具有相同的长度。5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中至少一位于同行或同列的两相邻电极单元呈断开状设置,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相邻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一供所述接线部穿过间隔。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是由与所述间隔相对的连接部侧向延伸设置的。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设置接线部的连接部与接线部呈垂直状设置。57.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架设在与呈断开状设置的两电极单元分别连接的两连接部之间。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大致呈“t”字型设置。5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极单元呈四行五列的阵列排布,所述电极单元的数量为20个。6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还包括选择性地设于主体部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介电元件位于主体部的同一侧。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设有与温度传感器相应的开孔。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还包括支撑
电气功能组件的粘贴的背衬,所述背衬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穿线孔。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设有一包覆其与接线部连接处的热缩套管。64.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柔性电路板、设于柔性电路板同一侧的单个所述介电元件和多个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导线,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1且不大于8的整数,每个温度传感器均具有一接地端与一信号端,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一绝缘基板以及嵌设于绝缘基板内的多路导电迹线,所述多路导电迹线为n+2路,所述导电迹线中的一路导电迹线与介电元件电性连接,一路导电迹线与所有温度传感器的接地端电性连接,其余的导电迹线分别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电性连接,所述导线与柔性电路板的多路导电迹线电性连接。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露出其绝缘基板并与所述导线相应部位电性连接的多个金手指。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分别与柔性电路板的一路导电迹线电性连接。67.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2个,所述导电迹线为4路,所述金手指为4个。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与介电元件对应的导电盘,所述导电盘与介电元件焊接。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盘露出绝缘基板并连接柔性电路板与介电元件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70.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盘包括多个呈间隔状设置的导电芯,所述多个导电芯由柔性电路板与介电元件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串接在一起。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n对焊盘,每对焊盘均位于相应的两间隔设置的导电芯之间。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对焊盘设于柔性电路板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对应的位置处,每对焊盘均露出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绝缘基板。7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对焊盘包括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的接地端焊接,所述第二焊盘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焊接。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连接柔性电路板与温度传感器的接地端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所述第二焊盘各自连接柔性电路板与对应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7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一端与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设有插头。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与柔性电路板的连接处设有一热缩套管。7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具有与温度
传感器对应设置的穿孔,所述温度传感器收容于相应的穿孔内。7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导电迹线中与介电元件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为第一导电迹线、与温度传感器的接地端电性连接的一路导电迹线为第二导电迹线、其余的分别与相应的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电性连接的n路导电迹线均为第三导电迹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与第一导电迹线连接的导电盘,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有n对焊盘,每对焊盘中的一焊盘连接第二导电迹线、另一焊盘连接相应的第三导电迹线。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盘与所述焊盘设于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80.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盘与所述焊盘均露出柔性电路板的绝缘基板。81.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还具有与导线焊接的多个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均露出柔性电路板的绝缘基板,所述金手指为n+2个,其中n为大于1且不大于8的整数。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设有四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有两个,所述焊盘设有两对,所述第三导电迹线设有两路。83.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导电盘以及两对焊盘位于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柔性电路板相应部分粘贴的背衬。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板设于柔性电路板远离介电元件的一侧,所述绝缘板与介电元件沿厚度方向对应,所述绝缘板夹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背衬之间。86.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可施加交变电场的电极片以及与电极片可拆卸地连接的一电连接器,所述电极片包括单独的电极单元以及与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所述电极片通过第一导线与电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绝缘电极通过相应的第一导线并行连接至所述电连接器。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第一导线具有一与电连接器可拆卸地插接的第一插头,所述第一插头与电极单元分别位于第一导线的相对两端。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多个与相应电极片的第一导线的第一插头可拆卸地插接的插座。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设有一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多个插座分别位于电连接器的相对两端。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线具有设于其端部的第二插头。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本
体,所述多个插座与所述第二导线分别设于本体的相对两端。93.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还包括与电极单元连接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第一导线远离第一插头的一端焊接。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由所述主体部侧向延伸设置。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的主体部与接线部构成绝缘电极的柔性电路板。96.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包还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主体部上并与所述介电元件位于的同一侧。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的中间设有至少一个贯穿的穿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收容于所述介电元件相应的穿孔内。98.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粘设于所述主体部远离介电元件一侧。99.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接线部焊接处外围包覆有一热缩套管。100.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电极单元可拆卸地连接。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与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接线部,接线部远离电极单元的一端设有对接插座。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线远离第一插头的一端设有一对接插头,所述对接插头与所述对接插座可拆卸地插接。103.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还包括与电极单元粘贴的背衬、呈围绕电极单元状设置并粘设于背衬上的支撑件以及覆盖电极单元与支撑件远离背衬一侧的粘贴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肿瘤电场治疗系统,其包括第一对绝缘电极、第二对绝缘电极,分别被配置在患者躯干表面;控制信号发生器,其产生具有第一输出状态和第二输出状态的周期性控制信号,其中第一输出状态具有第一时间段T1,第二输出状态具有第二时间段T2,第一时间段T1、第二时间段T2均在500ms和980ms之间;AC信号发生器,其在控制信号处于第一输出状态时在第一对绝缘电极之间产生具有150kHz频率的第一AC信号,并且在控制信号处于第二输出状态时在第二对绝缘之间产生具有150kHz频率的第二AC信号,第一输出状态和第二输出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能够达到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琪超 陈晟 应建俊 于晶 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3/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