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

文档序号:29795974发布日期:2022-04-23 18:5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

1.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病情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2.城市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地铁系统,随着地铁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
3.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应用逐渐普及,乘坐的人们也逐渐增多,在出现流行病时,难以预防、防治和评价,现有的评价方法是通过人为的去制作调研,再将调研数据输入到网络上,自动形成分感染数量图,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图进行分析判定,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和分析时间,且分析的结果并不准确,无法将各类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得分析结果不精确;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通过对登录的账号进行安全验证,来验证管理人员的身份,从而增加管理人员账号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防治信息的保密性,避免信息泄漏,造成不良影响;通过对城市轨道的轨道站点分布进行区域分析,从而了解轨道站点的影响数据,通过对轨道交通的乘坐人员进行行走轨迹进行总和分析,从而计算出乘坐人员的分布数据,从而判定影响数据,通过对病患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时间点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患者影响数据;通过对尘世轨道的站点影响数据,乘坐人员的分布影响数据以及病患人员的轨迹影响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从而分析城市轨道的流行病防治,增加数据分析的精确性,节省分析数据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包括效果评估平台和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内设置有登录验证单元;
8.所述效果评估平台内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有轨道分析监管单元、人员监管分析单元、病情监管单元和防治评价计算单元,所述用户端用于用户进行账号的登录验证,依据验证的结果生成登录成功信号跳转至效果评估平台;
9.所述效果评估平台用于对尘世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平台内部的处理器生成轨道分析信令并传输至轨道分析监管单元,所述轨道分析监管单元依据轨道分析信令进行城市轨道分析,所述处理器生成人员监管信令并传输至人员监管分析单元,所述人员监管分析单元依据人员监管信令进行人员流动分析,所述处理器生成病情监管信令并传输至病情监管单元,所述病情监管单元依据病情监管信令进行人员病情
分析,所述处理器生成评价信令并发送至防治评价计算单元,所述防治评价计算单元依据评价信令对城市轨道分析、人员流动分析以及人员病情分析的处理结果进行防治评价,并显示评价结果。
10.进一步的,所述城市轨道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11.将出现过流行病的城市轨道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同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城市轨道标定为cgi,i=1,2,3......n,且n的取值为正整数,采集到每个城市轨道在运行时的站点,采集每个城市轨道在运行时两个相邻的站点之间的一半距离并标定为范围半径,采集城市的总面积并生成整体图样,将所述整体图样标定为虚拟地图;
12.将每个城市轨道对应的若干个站点数据在虚拟地图上进行标记,依据范围半径在每个城市轨道对应的若干个站点上进行圆形区域划分,划分出若干个圆形区域,将同一个城市轨道对应的所有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进行面积求和,计算出虚拟面积,将一个城市的每个轨道涉及的虚拟面积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虚拟面轨;
13.将每个城市轨道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进行重合度采集,采集出两个不同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所相互交际的面积标定为虚拟交际,统计出所有虚拟交际,并进行虚拟交际的求和,计算出虚拟交面;
14.将虚拟面轨与虚拟交面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虚拟实面。
15.进一步的,进行人员流动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16.将乘坐城市轨道的人员活动轨迹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人员活动轨迹标记为若干个行走点,将每个人员活动的所有行走点在虚拟地图中进行人员轨迹标记,设定一个交际范径,交际范径指代人的交际范围的半径,以每个人员轨迹为原点,以交际范径为半径进行圆形规划,规划出人员范围;
17.将人员范围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人员范围的总和并标定为行走区域,将人员范围的人员区域重叠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若干个人员区域重叠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人员区域重叠值,将人员范围与人员区域重叠值进行差值计算,将所述差值计算的结果标定为涉及范围;
18.依据涉及范围的计算方法对每个人员进行对应的涉及范围计算,将若干个涉及范围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涉及总范围,将涉及总范围与若干个涉及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涉及实范围;
19.将每个人员每天的涉及范围进行匹配,比对每天的涉及范围的相同和不同的次数并分别标定为相同涉及次值和不同涉及次值,将相同涉及次值和不同涉及次值进行相同占比和不同占比计算,计算出涉同占比值和涉否占比值;
20.将涉同占比值和涉否占比值进行比对判定,当3*涉同占比值≤涉否占比值时,则判定运动不固定,生成涉范异常信号,当3*涉同占比值>涉否占比值时,则判定运动固定,生成涉范正常信号;
21.将每个人员的涉范异常信号和涉范正常信号进行次数统计,得到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
22.进一步的,人员病情分析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23.采集城市中每个时间单位内发现疫情的人员并标记为病患人员,依据病患人员采集每个时间单位内对应病患人员的活动轨迹并标定为病患轨迹;
24.将采集的病患人员进行时间划分,设定若干个时间段,将若干个时间段内的病患人员进行统计,从而统计出病患人员的数量并标定为病患数据;
25.将采集的病患人员对应的病患轨迹进行虚拟地图标记,从而标记出病患人员的运行路线,将病患轨迹的运行路线进行路线扩充,即按照一个设定的预设范围半径,进行路线区域扩充,并识别出虚拟地图上的病患行走路线,并将所述病患行走路线标定为病患路径,将病患路径对应的时间点标定为路径时间数据。
26.进一步的,对城市轨道分析、人员流动分析以及人员病情分析的处理结果进行防治评价的具体过程为:
27.提取虚拟地图,将轨道站点对应的若干个圆形区域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轨道圆形区域,将若干个人员的范围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人员圆形区域,将若干个病患路径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病患圆形区域;
28.将虚拟地图上的病患路径与轨道圆形区域和人员圆形区域进行重叠匹配,选取出某个时间点与病患路径有重叠的轨道圆形区域和人员圆形区域内的面积,并将所述面积标定为隐患区域;
29.提取隐患区域内对应的时间点并标定为隐患时间点,将隐患时间点时虚拟地图上与隐患区域相重叠的人员范围对应的轨道人员,将所述轨道人员标定为隐患人员,统计出隐患人员的数量并标定为隐患值;
30.设定一个预设判定时间点,将预设判定时间点之后时间点对应的隐患值分别与对应的虚拟实面、虚拟面轨、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进行预防分值计算,具体计算式为:
[0031][0032]
其中,pi表示为预防分值,yhi表示为隐患值,e1表示为隐患值的权重系数,xni表示为虚拟实面,xsi表示为虚拟面轨,δ1表示为虚拟实面和虚拟面轨关联计算的权重系数,zci表示为正常次数,yci表示为异常次数,sxi表示为涉及实范围,δ2表示为异常次数、正常次数以及涉及实范围关联计算的权重系数,g表示为隐患值、虚拟实面、虚拟面轨、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转换成预防分值的偏差纠正因子,i=1,2,3......n1,n1的取值为正整数;
[0033]
将若干个预防分值pi按照预设判定时间点之后时间点进行排序,将预防分值pi中后一个数值减去前一个数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将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按照时间点进行排序,得到一个预防分值差值排序,将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进行正负值识别,将大于零的预防分值差值标定为正向值,将小于等于零的预防分值差值标定为负向值,将正向值和负向值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得到正向值次和负向值次,并将正向值次和负向值次进行占比计算,计算出占比值;
[0034]
设定一个占比预设值,将占比预设值与占比值进行比对,当占比预设值大于等于占比值时,则判定防治效果差,生成防差信号,当占比预设值小于占比值时,则判定防治效果好,生成防升信号;
[0035]
统计一段时间内防差信号和防升信号出现的次数,并将其进行评估计算,具体计算式为:评价值=防差信号出现次数*u1+防升信号出现次数*u2,其中,u1表示为防差信号出现次数的转化影响值,且u1为负向值,u2表示为防升信号出现次数的转化影响值,且u2为正向值,且u1的绝对值大于2*u2的绝对值;
[0036]
当评价值大于m1时,则判定预防优秀,生成防治优秀信号;
[0037]
当评价值等于m1时,则判定预防一般,生成防治一般信号;
[0038]
当评价值小于m1时,则判定预防欠缺,生成防治欠缺信号;
[0039]
m1表示为预设判定评价值,且为预设值,同时并对防治优秀信号、防治一般信号或防治欠缺信号进行显示。
[0040]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端内设置有登录单元、存储单元和验证单元,用户在登录单元内输入自身的登录账号以及登录账号对应的登录密码,并将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传输至验证单元;
[0041]
所述存储单元内存储有用于以往登录或注册时的账号和密码,并将所述账号和密码标定为验证账号和验证密码;
[0042]
所述验证单元用从存储单元内获取验证密码有验证账户,并将所述的验证账号和验证密码分别与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匹配,当两者的匹配结果一致时,则判定账号密码正确,生成账号安全信号,当两者的匹配结果不一致时,则判定账号和密码错误,生成账号微信信号;
[0043]
当识别到账号安全时,则自动跳转至效果评估平台进行效果的自动评估。
[004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5]
通过对登录的账号进行安全验证,来验证管理人员的身份,从而增加管理人员账号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了城市轨道交通防治信息的保密性,避免信息泄漏,造成不良影响;对城市轨道的轨道站点分布进行区域分析,从而了解轨道站点的影响数据,通过对轨道交通的乘坐人员进行行走轨迹进行总和分析,从而计算出乘坐人员的分布数据,从而判定影响数据,通过对病患人员的行动轨迹和时间点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患者影响数据;对尘世轨道的站点影响数据,乘坐人员的分布影响数据以及病患人员的轨迹影响数据进行关联度分析,从而分析城市轨道的流行病防治,增加数据分析的精确性,节省分析数据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4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7]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9]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效果评估系统,包括效
果评估平台、用户端、处理器、轨道分析监管单元、人员监管分析单元、病情监管单元、防治评价计算单元、登录单元、存储单元和验证单元;
[0050]
用户端内设置有登录单元、存储单元和验证单元,用户在登录单元内输入自身的登录账号以及登录账号对应的登录密码,并将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传输至验证单元;
[0051]
存储单元内存储有用于以往登录或注册时的账号和密码,并将账号和密码标定为验证账号和验证密码;
[0052]
验证单元用从存储单元内获取验证密码有验证账户,并将的验证账号和验证密码分别与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进行匹配,具体为:
[0053]
将验证账号和登录账号进行识别,当验证账号和登录账号的匹配结果一致时,则判定登录账号存在,生成存在信号,当验证账号和登录账号的匹配结果不一致时,则判定登录账号不存在,生成不存在信号;
[0054]
提取存在信号和不存在信号并进行识别,当识别到不存在信号时,则自动跳转至登录界面,进行账号的注册,当识别到存在信号时,则自动提取验证账号和登录账号对应的验证密码和登录密码,并据此进行密码验证,具体为:
[0055]
将验证密码和登录密码进行匹配,当验证密码和登录密码的匹配结果一致时,则判定登录密码正确,生成密码正确信号,当验证密码和登录密码的匹配结果不一致时,则判定登录密码错误,生成密码错信号;
[0056]
提取密码错误信号和密码正确信号并进行识别,当识别到密码错误信号时,则自动跳转至登录界面进行再次登录,当识别到密码正确信号时,则自动跳转至效果评估平台;
[0057]
效果评估平台用于对尘世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平台内部的处理器生成轨道分析信令并传输至轨道分析监管单元,轨道分析监管单元依据轨道分析信令进行城市轨道分析,具体为:
[0058]
将出现过流行病的城市轨道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同一个城市的每一个城市轨道标定为cgi,i=1,2,3......n,且n的取值为正整数,采集到每个城市轨道在运行时的站点,采集每个城市轨道在运行时两个相邻的站点之间的一半距离并标定为范围半径,采集城市的总面积并生成整体图样,将整体图样标定为虚拟地图;
[0059]
将每个城市轨道对应的若干个站点数据在虚拟地图上进行标记,依据范围半径在每个城市轨道对应的若干个站点上进行圆形区域划分,划分出若干个圆形区域,将同一个城市轨道对应的所有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进行面积求和,计算出虚拟面积,将一个城市的每个轨道涉及的虚拟面积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虚拟面轨;
[0060]
将每个城市轨道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进行重合度采集,采集出两个不同站点对应的圆形区域所相互交际的面积标定为虚拟交际,统计出所有虚拟交际,并进行虚拟交际的求和,计算出虚拟交面;
[0061]
将虚拟面轨与虚拟交面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虚拟实面;
[0062]
处理器生成人员监管信令并传输至人员监管分析单元,人员监管分析单元依据人员监管信令进行人员流动分析,具体为:
[0063]
将乘坐城市轨道的人员活动轨迹进行采集,将采集的人员活动轨迹标记为若干个行走点,将每个人员活动的所有行走点在虚拟地图中进行人员轨迹标记,设定一个交际范径,交际范径指代人的交际范围的半径,以每个人员轨迹为原点,以交际范径为半径进行圆
形规划,规划出人员范围;
[0064]
将人员范围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人员范围的总和并标定为行走区域,将人员范围的人员区域重叠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若干个人员区域重叠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人员区域重叠值,将人员范围与人员区域重叠值进行差值计算,将差值计算的结果标定为涉及范围;
[0065]
依据涉及范围的计算方法对每个人员进行对应的涉及范围计算,将若干个涉及范围进行求和计算,计算出涉及总范围,将涉及总范围与若干个涉及范围之间的重叠区域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涉及实范围;
[0066]
将每个人员每天的涉及范围进行匹配,比对每天的涉及范围的相同和不同的次数并分别标定为相同涉及次值和不同涉及次值,将相同涉及次值和不同涉及次值进行相同占比和不同占比计算,计算出涉同占比值和涉否占比值;
[0067]
将涉同占比值和涉否占比值进行比对判定,当3*涉同占比值≤涉否占比值时,则判定运动不固定,生成涉范异常信号,当3*涉同占比值>涉否占比值时,则判定运动固定,生成涉范正常信号;
[0068]
将每个人员的涉范异常信号和涉范正常信号进行次数统计,得到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
[0069]
处理器生成病情监管信令并传输至病情监管单元,病情监管单元依据病情监管信令进行人员病情分析,具体为:
[0070]
采集城市中每个时间单位内发现疫情的人员并标记为病患人员,依据病患人员采集每个时间单位内对应病患人员的活动轨迹并标定为病患轨迹;
[0071]
将采集的病患人员进行时间划分,设定若干个时间段,将若干个时间段内的病患人员进行统计,从而统计出病患人员的数量并标定为病患数据;
[0072]
将采集的病患人员对应的病患轨迹进行虚拟地图标记,从而标记出病患人员的运行路线,将病患轨迹的运行路线进行路线扩充,即按照一个设定的预设范围半径,进行路线区域扩充,并识别出虚拟地图上的病患行走路线,并将病患行走路线标定为病患路径,将病患路径对应的时间点标定为路径时间数据;
[0073]
处理器生成评价信令并发送至防治评价计算单元,防治评价计算单元依据评价信令对城市轨道分析、人员流动分析以及人员病情分析的处理结果进行防治评价,具体为:
[0074]
提取虚拟地图,将轨道站点对应的若干个圆形区域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轨道圆形区域,将若干个人员的范围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人员圆形区域,将若干个病患路径在虚拟地图上标记为病患圆形区域;
[0075]
将虚拟地图上的病患路径与轨道圆形区域和人员圆形区域进行重叠匹配,选取出某个时间点与病患路径有重叠的轨道圆形区域和人员圆形区域内的面积,并将面积标定为隐患区域;
[0076]
提取隐患区域内对应的时间点并标定为隐患时间点,将隐患时间点时虚拟地图上与隐患区域相重叠的人员范围对应的轨道人员,将轨道人员标定为隐患人员,统计出隐患人员的数量并标定为隐患值;
[0077]
设定一个预设判定时间点,将预设判定时间点之后时间点对应的隐患值分别与对应的虚拟实面、虚拟面轨、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进行预防分值计算,具体计算
式为:
[0078][0079]
其中,pi表示为预防分值,yhi表示为隐患值,e1表示为隐患值的权重系数,xni表示为虚拟实面,xsi表示为虚拟面轨,δ1表示为虚拟实面和虚拟面轨关联计算的权重系数,zci表示为正常次数,yci表示为异常次数,sxi表示为涉及实范围,δ2表示为异常次数、正常次数以及涉及实范围关联计算的权重系数,g表示为隐患值、虚拟实面、虚拟面轨、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转换成预防分值的偏差纠正因子,i=1,2,3......n1,n1的取值为正整数;
[0080]
将若干个预防分值pi按照预设判定时间点之后时间点进行排序,将预防分值pi中后一个数值减去前一个数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将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按照时间点进行排序,得到一个预防分值差值排序,将若干个预防分值差值进行正负值识别,将大于零的预防分值差值标定为正向值,将小于等于零的预防分值差值标定为负向值,将正向值和负向值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得到正向值次和负向值次,并将正向值次和负向值次进行占比计算,计算出占比值;
[0081]
设定一个占比预设值,将占比预设值与占比值进行比对,当占比预设值大于等于占比值时,则判定防治效果差,生成防差信号,当占比预设值小于占比值时,则判定防治效果好,生成防升信号;
[0082]
统计一段时间内防差信号和防升信号出现的次数,并将其进行评估计算,具体计算式为:评价值=防差信号出现次数*u1+防升信号出现次数*u2,其中,u1表示为防差信号出现次数的转化影响值,且u1为负向值,u2表示为防升信号出现次数的转化影响值,且u2为正向值,且u1的绝对值大于2*u2的绝对值;
[0083]
当评价值大于m1时,则判定预防优秀,生成防治优秀信号;
[0084]
当评价值等于m1时,则判定预防一般,生成防治一般信号;
[0085]
当评价值小于m1时,则判定预防欠缺,生成防治欠缺信号;
[0086]
m1表示为预设判定评价值,且为预设值,同时并对防治优秀信号、防治一般信号或防治欠缺信号进行显示。
[0087]
本发明在工作时,用户通过用户端进行账号的登录验证,依据验证的结果生成登录成功信号跳转至效果评估平台;效果评估平台对尘世轨道交通的流行病防治情况进行效果评估,效果评估平台内部的处理器生成轨道分析信令并传输至轨道分析监管单元,轨道分析监管单元依据轨道分析信令进行城市轨道分析,得到虚拟地图、圆形区域、虚拟面轨、虚拟交面和虚拟实面,处理器生成人员监管信令并传输至人员监管分析单元,人员监管分析单元依据人员监管信令进行人员流动分析,人员范围、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和正常次数,处理器生成病情监管信令并传输至病情监管单元,病情监管单元依据病情监管信令进行人员病情分析,病患数据、病患路径、路径时间数据,处理器生成评价信令并发送至防治评价计算单元,防治评价计算单元依据评价信令对虚拟地图、圆形区域、虚拟面轨、虚拟交面、虚拟实面、人员范围、涉及实范围、异常次数、正常次数、病患数据、病患路径和路径时间
数据进行防治评价,将得到防治优秀信号、防治一般信号或防治欠缺信号进行显示。
[0088]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