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

文档序号:32329589发布日期:2022-11-25 21:4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静脉输液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2.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埋于皮下组织,长期留置在体内中心,由输液座和导管组成,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长期成本,保障输液安全。
3.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对患者的敷料进行定时的更换以及后续对无损伤针进行拔针,现有的更换步骤为医护人员手动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螺旋消毒,在消毒的过程中需双手将无损伤针翼提起,以防无损伤针接触的皮肤影响消毒效果,之后再对无损伤针翼以及延长管进行消毒,最后在无损伤针翼下垫合适厚度的纱布,最后覆盖敷贴;以及现有的拔针步骤为医护人员手动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由内向外进行螺旋消毒,之后使用左手三指对输液港注射座进行固定,右手拔针后用纱布压迫止血;在多次更换敷料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无损伤针两侧针翼进行捏起,在多次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无损伤针具有弹性和一定的刚性,其更换频率大多数为7天更换一次,两侧针翼在进行频繁捏起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上翘且不易回复,在后续覆盖敷贴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敷贴凸起;同时在捏动针翼的过程中存在使针翼发生歪斜的可能性,在后续对输液港的使用中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无损伤针翼下方增设纱布时,需要保证纱布厚度合适,若纱布厚度过厚会使无损伤针再输液港内部顶出,若纱布过薄会导致无损伤针不能收到良好的支撑,在铺设敷料的过程中会使针头产生歪斜。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在对患者进行更换敷料或者拔针的过程中,无需将无损伤针的两翼进行捏起,避免其产生不能恢复的形变对后续铺设敷料产生影响,同时保证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输液港的位置以及距离进行把控,保证无损伤针在使用中能够标准的处于输液港腔体内部,不产生歪斜,不影响输液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的操作负担以及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基于支撑板对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无损伤针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无损伤针的弯折;所述擦拭模块保证患者对敷药更换的护理过程,与支撑模块相互配合,通过机械结构替代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擦拭过程中维持擦拭部位的稳定;所述定位模块对无
损伤针、输液港以及无损伤针和输液港之间的间距定位,使无损伤针与输液港中心间距以及纵向间距都保持在合适的范围;所述转换模块根据定位模块的反馈结果,将结果反映成不同颜色的灯光从而对医护人员增设纱布的层数进行参考,所述支撑模块包括安装环、内环和支撑板,所述安装环设置在内环的外部,所述安装环的内环的一侧有径向开口,两个所述径向开口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径向开口内侧为配合口,配合口和安装环以及内环的圆心相互对应,所述内环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用以对无损伤针以及无损伤针的两翼进行支撑。
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擦拭模块包括转动柱、旋转件和擦拭板,所述内环的内部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安装在内环圆心一侧的位置,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贯穿内环的一侧与安装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内环的内壁连接。
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安装在支撑板和支撑杆之间且能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安装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的内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能够进行纵向伸缩,所述伸缩杆处于安装环和内环之间。
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延伸柱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伸缩杆呈“l”型,所述伸缩杆的横向端处于延伸柱的内部,且伸缩杆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延伸柱的顶部安装有旋转件,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擦拭板。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擦拭板底部设有能够固定安装棉球的安装座,安装座能够对棉球进行更换。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径向开口内端的配合口以及转动柱内部的信号收发器,所述输液港港体的底部安装有射频芯片,所述射频芯片与信号收发器之间相互连接,常用无损伤针的长度大于港体的深度,所述射频芯片和信号收发器之间能够对两者自身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包括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内部安装有led彩灯,彩灯和信号收发器之间相互连接,信号收发器能够根据射频芯片和其自身距离使彩灯显示不同的颜色。
13.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环和内环均为硅胶材质,所述径向开口为切割口,日常状态下径向开口两侧内壁相互接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支撑板能对无损伤针的表面进行支撑,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无需将无损伤针两侧进行捏起的情况下维持无损伤针的稳定性,保证输液港的康复护理。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延伸柱以及旋转件能够保持升缩杆在安装环和内环之间组成的轨道之间进行移动,将支撑杆设置在非经过圆环中心的轴线上,能够保证无损伤针处于圆环的中心以及无损伤针和输液港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
16.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支撑杆一端贯穿安装在内环和安装环之间,能够保证安装环的整体性,通过设有的旋转件与擦拭板的底部连接,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保证擦拭的面积。
[0017] 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输液港底部的射频芯片和信号收发器,能够对此时无损伤针和输液港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信号收发器将不同的距离显示在旋转件内部的
led灯内部,将距离数据转换成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从而铺设不同层数的纱布,保证厚度的合适。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的延伸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的转换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安装环;2、支撑板;3、旋转件;4、内环;5、径向开口;6、配合口;7、支撑杆;8、转动柱;9、擦拭板;10、安装座;11、延伸柱;12、伸缩杆;13、压缩弹簧;14、无损伤针;15、港体;16、射频芯片;17、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支撑模块基于支撑板2对康复护理过程中的无损伤针14进行支撑,从而避免无损伤针14的弯折,支撑模块包括安装环1、内环4和支撑板2,安装环1设置在内环4的外部,安装环1和内环之间4能够形成后续对病人处于无损伤针的表面的皮肤进行护理的行动路径,安装环1的内环4的一侧有径向开口5,两个径向开口5的位置相互对应,通过径向开口能够使无损伤针与安装环1进行相互配合作用,径向开口5内侧为配合口6,配合口6和安装环1以及内环4的圆心相互对应,配合口6能够保证安装时无损伤针处于配合口6内部即安装环1和内环4的圆心处,内环4的顶部安装有支撑板2,该支撑板2用以对无损伤针14以及无损伤针14的两翼进行支撑。
[0026]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环1和内环4均为硅胶材质,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不影响安装环1和内环4的形状,径向开口5为切割口,日常状态下径向开口5两侧内壁相互接触,保证在无损伤针14处于配合口6内部过程中,不影响后续过程中的使用。
[0027]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在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的过程中,通常是对无损伤针14边
侧底部的敷料进行更换,保证药效以及接触部位的洁净,更换过程中需要对无损伤针的两翼进行捏起,然后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进行消毒,在使用时,将之前的敷贴进行揭除,观察局部皮肤后,使无损伤针通过安装环1和内环4的径向开口5处进入并且使无损伤针14处于配合口6处,通过设有的支撑板2能对无损伤针14的表面进行支撑,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在无需将无损伤针14两侧进行捏起的情况下维持无损伤针14的稳定性,保证输液港的康复护理。
[0028]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擦拭模块保证患者对敷药更换的护理过程,与支撑模块相互配合,通过机械结构替代能够使医护人员在擦拭过程中维持擦拭部位的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模块包括转动柱8、旋转件3和擦拭板9,内环4的内部安装支撑杆7,支撑杆7用于对转动柱8进行支撑,支撑杆7安装在内环4圆心一侧的位置,将支撑杆7安装在内环4圆心一侧的位置能够保证其在不对无损伤针14位置进行占据的情况下,能够设置在无损伤针14的周围,支撑杆7的一端贯穿内环4的一侧与安装环1内壁固定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内环4的内壁连接,使支撑杆7两端不与安装环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对其一端与安装环1内壁连接,一端与内环4内壁连接能够在位置安装环1和内环4一体性的同时,不对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形成的环形轨道进行占据,保证旋转件3的行进路径不受到影响。
[0029]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7的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柱8,转动柱8用于对旋转件3的旋转,转动柱8安装在支撑板2和支撑杆7之间且能进行转动,能够保证在转动柱转动的过程中不带动支撑板2的转动,即避免对无损伤针14产生联动作用的影响,保证处于支撑板2表面的无损伤针14的稳定性,转动柱8的一侧安装有延伸柱11,由于在延伸柱11以转动柱8为圆心的过程中,支撑杆7两侧的弧长并不相同,因此要保证旋转件3能够围绕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自由转动,需要对延伸柱11的自由调节进行保证,延伸柱11的内部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能够进行纵向伸缩,由于输液港具有一定的体积,在擦拭板9进行擦拭的过程中,其面对的皮肤表面不一定平整,即升缩杆12的长度不能进行固定,伸缩杆12处于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柱11的内部安装有压缩弹簧13,设有的弹簧13能够使伸缩杆12在轨道内部进行变换,伸缩杆12呈“l”型,能够通过伸缩杆12保证横向和纵向的变换移动,伸缩杆12的横向端处于延伸柱11的内部,且伸缩杆12和压缩弹簧13的另一端相连接,延伸柱11的顶部安装有旋转件3,伸缩杆12的底部安装有擦拭板9,通过旋转件3能够带动伸缩杆12移动,进而带动擦拭板9的移动。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擦拭板9底部设有能够固定安装棉球的安装座10,安装座10能够对棉球进行更换,擦拭板9在移动的过程中围绕无损伤针14周围,通过葡萄糖酸氯已定棉球完成对无损伤针14周测部位的消毒工作。
[0032]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安装好后,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旋转件3在轨道内部移动,通过延伸柱11的自由调节,保证旋转件3能够围绕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自由转动带动擦拭板9的自由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12能够通过压缩弹簧13在延伸柱11内部进行自由移动,用来保证在支撑杆7两侧的弧形自由调节,通过设有的延伸柱11以及旋转件3能够保持升缩杆在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组成的轨道之间进行移动,将支撑杆7设置在非经过圆环中
心的轴线上,能够保证无损伤针14处于圆环的中心以及无损伤针14和输液港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
[0033]
实施例3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包括支撑模块、擦拭模块、定位模块和转换模块,定位模块对无损伤针14、输液港以及无损伤针14和输液港之间的间距定位,使无损伤针14与输液港中心间距以及纵向间距都保持在合适的范围,转换模块根据定位模块的反馈结果,将结果反映成不同颜色的灯光从而对医护人员增设纱布的层数进行参考。
[0034]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包括径向开口5内端的配合口6以及转动柱8内部的信号收发器17,输液港港体15的底部安装有射频芯片16,射频芯片16与信号收发器17之间相互连接,通过射频芯片16和收发器17之间相互信息传递能够对其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常用无损伤针14的长度大于港体15的深度,射频芯片16和信号收发器17之间能够对两者自身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
[0035]
在本实施例中,转换模块包括旋转件3,旋转件3内部安装有led彩灯,彩灯和信号收发器17之间相互连接,信号收发器17能够根据射频芯片16和其自身距离使彩灯显示不同的颜色,当无损伤针14安装在配合口6内部时,其与支撑杆7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当无损伤针14安装在输液港港体15的内部时,通过输液港港体15内部的射频芯片16和转动柱8内部的信号收发器17之间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能够对无损伤针14处于输液港内部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当距离处于合适距离时,旋转件3的led灯能够发出光亮,通过距离的不同反应出不同的led灯光,进而根据灯光转换为不同的纱布敷料,保证厚度合适,由于无损伤针14是需要频繁进行更换,而港体长期植入身体内部,因此使港体15和转动柱8相互配合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环1和内环4均为硅胶材质,径向开口5为切割口,日常状态下径向开口5两侧内壁相互接触。
[0037]
通过本实施例可实现:通过设有的支撑杆7一端贯穿安装在内环4和安装环1之间,能够保证安装环1的整体性,通过设有的旋转件3与擦拭板9的底部连接,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保证擦拭的面积,通过设有的输液港底部的射频芯片16和信号收发器17,能够对此时无损伤针14和输液港之间的距离进行判断,信号收发器17将不同的距离显示在旋转件3内部的led灯内部,将距离数据转换成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从而铺设不同层数的纱布,保证厚度的合适。
[003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植入静脉输液港患者的康复护理系统,在使用时,在使用时,将之前的敷贴进行揭除,观察局部皮肤后,使无损伤针通过安装环1和内环4的径向开口5处进入并且使无损伤针14处于配合口6处,安装好后,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旋转件3在轨道内部移动,通过延伸柱11的自由调节,保证旋转件3能够围绕安装环1和内环4之间自由转动带动擦拭板9的自由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12能够通过压缩弹簧13在延伸柱11内部进行自由移动,用来保证在支撑杆7两侧的弧形自由调节,当无损伤针14安装在配合口6内部时,其与支撑杆7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当无损伤针14安装在输液港港体15的内部时,通过输液港港体15内部的射频芯片16和转动柱8内部的信号收发器17之间的距离,根据勾股定理,能够对无损伤针14处于输液港内部之间的距离进行确定,当距离处于合适
距离时,旋转件3的led灯能够发出光亮,通过距离的不同反应出不同的led灯光,进而根据灯光转换为不同的纱布敷料,保证厚度合适,由于无损伤针14是需要频繁进行更换,而港体长期植入身体内部,因此使港体15和转动柱8相互配合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