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6982发布日期:2022-04-30 15:1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助眠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


背景技术:

2.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入睡,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为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失眠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但病程较长者易出现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
3.在分类上,失眠属于中医的“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范畴。按照中医理论,针刺风府穴能够调节卫气的出入,阴阳协调,对风府穴进行针刺则痛寐正常。并且经过临床检验,针刺风府穴治疗失眠患者,见效迅速,疗效可靠。通过针灸的方式针刺风府穴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但是针灸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施针,一般在医院或诊所内施治,治疗时间空间受限,而针刺风府穴治疗失眠需要多次施针,间隔时间长,患者在睡眠时依然会受到失眠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它灵活方便,能够及时便捷的对风府穴进行辅助刺激,帮助患者入眠。
5.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包括头部垫,所述头部垫底部设置颈部垫,所述头部垫后部设置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控制器,所述支撑壳体上设置音箱,所述支撑壳体一侧设置开关手柄,所述开关手柄上设置导线,所述音箱和导线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头部垫上设置风府穴孔,所述风府穴孔内设置助眠部件,所述助眠部件与控制器相连接。
7.所述助眠部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穿过风府穴孔位于支撑壳体内,所述伸缩杆位于支撑壳体内一端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连接板一端与支撑壳体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壳体内壁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远离电机输出轴一端设置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置凸轮轴,当所述凸轮轴转动时,凸轮轴的凸出部分能够与连接板相接触。
8.所述头部垫为充气垫结构。
9.所述支撑壳体内壁设置固定座,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输出轴一端位于固定座内。
10.所述助眠部件为电刺激器,所述电刺激器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
11.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系统。
12.所述颈部垫上设置定位件。
13.所述定位件为双磁铁结构。
14.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装置通过在头部垫上设置风府穴孔,在风府穴孔位置设置助眠部件,患者可将
颈部垫卡在颈部位置,通过助眠部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方便灵活,患者在入睡或者有需要时,可随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辅助患者入眠,增强风府穴位置刺激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缩短间隔时间,增强失眠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16.附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17.附图2是本发明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18.附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19.附图4是本发明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20.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俯视图内部结构示意图;
21.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俯视图内部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所示标号:1、头部垫;2、颈部垫;3、支撑壳体;4、控制器;5、音箱;6、开关手柄;7、导线;8、风府穴孔;9、伸缩杆;10、连接板;11、弹簧;12、电机;13、联轴器;14、转动杆;15、凸轮轴;16、固定座;17、电刺激器;18、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4.本发明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所采用的电路连接元件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型号,同时,为了清楚地表达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说明书附图采用机构运动的简图的方式进行了整理绘制,在此不再详述。
25.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包括头部垫1,所述头部垫1底部设置颈部垫2,所述头部垫1后部设置支撑壳体3,所述支撑壳体3内设置控制器4,控制器采用现有市售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开关手柄的信号,控制助眠部件和音箱的运行。所述支撑壳体3上设置音箱5,由于本装置无法对风府穴进行针刺,只能进行辅助刺激,因此需要患者配合呼吸,提高治疗效果,通过设置音箱来调试患者配合音箱的呼吸提示口令进行呼吸方面的调整。所述支撑壳体3一侧设置开关手柄6,所述开关手柄6上设置导线7,所述音箱5和导线7均与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头部垫1上设置风府穴孔8,所述风府穴孔8内设置助眠部件,所述助眠部件与控制器4相连接。患者可将颈部垫卡在颈部位置,通过在头部垫上设置风府穴孔,在风府穴孔位置设置助眠部件,利用助眠部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方便灵活,患者在入睡或者有需要时,可随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辅助患者入眠,增强风府穴位置刺激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缩短间隔时间,增强失眠治疗效果。
26.所述助眠部件包括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一端穿过风府穴孔8位于支撑壳体3内,所述伸缩杆9位于支撑壳体3内一端设置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连接板10一端与支撑壳体3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壳体3内壁上设置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远离电机12输
出轴一端设置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设置凸轮轴15,当所述凸轮轴15转动时,凸轮轴15的凸出部分能够与连接板10相接触。如附图所示,电机转动,带动转动杆和凸轮进行转动,凸轮转动时,凸出部分碰到伸缩杆,伸缩杆伸出风府穴孔,凸出部分远离伸缩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伸缩杆缩回到风府穴孔内,循环往复,对患者的风府穴起到按摩刺激的作用。
27.作为优化,所述头部垫1为充气垫结构。头部垫设置为充气垫结构,增强了头部垫使用的舒适度,便于对头部垫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得伸缩杆和风府穴之间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伸缩杆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
28.作为优化,所述支撑壳体3内壁设置固定座16,所述转动杆14远离电机12输出轴一端位于固定座16内。固定座对转动杆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转动杆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伸缩杆运行的平稳性。
29.作为优化,所述助眠部件为电刺激器17,所述电刺激器17与控制器4之间电连接。电刺激器通过电流来刺激人体穴位,从而产生了针灸、热疗、磁疗等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助眠效果好。
30.作为优化,所述控制器4为单片机控制系统,技术成熟,控制稳定,便于对助眠部件的运行进行控制。
31.进一步地,所述颈部垫2上设置定位件18。定位件用于辅助定位,便于患者找位,使得风府穴孔准确位于患者风府穴位置处。
32.作为优化,所述定位件18为双磁铁结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磁铁固定在人体颈部上,通过两块磁铁吸附的方式进行找位,实现风府穴孔和风府穴位置的准确定位,操作简单便捷。
33.实施例1:
34.一种风府穴刺激助眠仪,包括头部垫1,所述头部垫1底部设置颈部垫2,所述头部垫1后部设置支撑壳体3,所述支撑壳体3内设置控制器4,。所述支撑壳体3上设置音箱5。所述支撑壳体3一侧设置开关手柄6,所述开关手柄6上设置导线7,所述音箱5和导线7均与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头部垫1上设置风府穴孔8,所述风府穴孔8内设置助眠部件,所述助眠部件与控制器4相连接。患者可将颈部垫卡在颈部位置,通过在头部垫上设置风府穴孔,在风府穴孔位置设置助眠部件,利用助眠部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方便灵活,患者在入睡或者有需要时,可随时对风府穴进行刺激,辅助患者入眠,增强风府穴位置刺激的及时性和连续性,缩短间隔时间,增强失眠治疗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助眠部件包括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一端穿过风府穴孔8位于支撑壳体3内,所述伸缩杆9位于支撑壳体3内一端设置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上设置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连接板10一端与支撑壳体3内壁相连接,所述支撑壳体3内壁上设置电机12,所述电机12与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置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远离电机12输出轴一端设置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上设置凸轮轴15,所述凸轮轴15转动时,凸轮轴15的凸出部分能够与连接板10相接触,头部垫可以采用毛绒垫或者海绵垫等柔软舒适的类型,使头部垫1为充气垫结构,增强了头部垫使用的舒适度,便于对头部垫的宽度进行调节,使得伸缩杆和风府穴之间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伸缩杆的按摩强度进行调节。作为优化,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壳体3内壁设置固定座16,所述转动杆14远离电机12输出轴一端位于固定座16内。固定座对转动杆起到支撑作用,增强了转动杆转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伸缩杆运行的平稳性。所述颈部垫2上设置
定位件18。定位件用于辅助定位,便于患者找位,使得风府穴孔准确位于患者风府穴位置处,定位件可采用红外线检测部件或者凹槽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18为双磁铁结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磁铁固定在人体颈部上,通过两块磁铁吸附的方式进行找位,实现风府穴孔和风府穴位置的准确定位,操作简单便捷。本实施例中,患者佩戴好本产品后,通过操作开关手柄,运行本装置,开启以后,控制器控制电机运行转动,带动伸缩杆往复伸缩刺激风府穴,同时音箱运行,播放呼吸口令,患者配合呼吸口令调整呼吸,运行一段时间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和音箱停止运行。使用时,电机和音箱的运行时间以及电机的转动速度、音箱的音量均通过开关手柄上的按键进行调节。如附图所示,操作手柄可设置在产品右侧,便于患者进行调节操作。
35.实施例2:
36.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上,将助眠部件替换为电刺激器,电刺激器为脉冲电流通过热电磁性表面触头传导特殊频率的电流来刺激人体的穴位,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本实施例中可采用现有中频治疗仪的电刺激器,所述控制器4为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产生两种不同的脉冲信号,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通过整形、滤波、放大后输出正弦波信号作用于患者风府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