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6913发布日期:2022-04-30 15:1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空气中灰尘等直接与面部肌肤接触,很容易吸附在皮肤上堵塞毛孔。同时饮食不规律、睡眠不佳、压力大也是当代人的常态,不规律的作息导致皮肤代谢紊乱,引发痘痘的滋生。
[0003]“过了青春期就不会长痘痘了”,这是大众普遍的认知,但实际上除了青春期寻常型痤疮外,大众也会受到青春期后痤疮的困扰,专家指出对青春期后痤疮的治疗和护理也需得到重视。而长痘的原因主要是:1、体内雄激素的作用,使皮脂分泌增加;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质化异常,使皮脂排除不顺畅;3、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4、继发一系列复杂的炎症反应,这是大多数青春期寻常型痤疮的主要原因。除了青春期外,当上述条件存在时,也可能会发生痤疮,即青春期后的痤疮,按照起病年龄分为持续型和迟发型青春期的后痤疮。痤疮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外貌和自尊,甚至引发心理疾病,导致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由研究结果表明。痤疮会是患者产生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社会心理问题。
[0004]
目前市面上祛痘的产品种类繁多,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体验感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像抗生素、激素类、刷酸、激光疗法、中药祛痘等通过单一的针对抑制细菌的繁殖、剥脱角质层或清热解毒等功效来达到祛痘的效果,是治标不治本的,并没有从根源去调理痘肌。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旨在解决现有祛痘方法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源调理痘痘肌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包括:链接水杨酸、红木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羟基积雪草苷和药用层孔菌提取物。
[0007]
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0008]
[0009]
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0010][0011][0012]
优选地,还包括:润湿剂、增稠剂和ph调节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3]
优选地,所述润湿剂包括:丙二醇、甘油、丁二醇、氨基酸保湿剂、透明质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4]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泊洛沙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5]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6]
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的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在制备护肤品的应用。
[0017]
优选地,所述护肤品包括调理水、面膜、精华、祛痘棉片、洗面乳或面霜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
本技术提供的植物祛痘组合物由链接水杨酸、红木籽天然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羟基积雪草苷、药用层孔菌提取物组成。采用链接水杨酸取代传统水杨酸,降低水杨酸的刺激性同时让水杨酸更好的停留在角质层,发挥软化剥脱角质的作用。红木籽提取物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调节皮脂的分泌,重建皮肤的酸性外衣,抑制导致痤疮易发皮肤细菌的增殖,使肌肤的微生态达到平衡点。波尔多树叶提取物,在不诱发炎症的状态下,激活肌肤自身防御因子
‑‑
β防御素,减少皮肤泛红,恢复肌肤屏障。羟基积雪草苷,对炎症肌肤起到舒缓、止痒、抗红斑、减少皮肤脱屑的作用。药用层孔菌提取物,保湿润泽,改善痘肌毛孔,紧致肌肤,强化和保护肌肤。
[0020]
该植物祛痘组合物针对引起长痘的4大因素,通过对痘痘皮肤油脂的控制,温和剥脱皮肤过度的角质,降低细菌的增殖,使皮肤达到微生态平衡,祛痘后皮肤的消炎、舒缓以及毛孔的改善,从剥脱角质、控油、祛痘、抗炎、舒缓、修护6大功效对痘肌进行彻底的修复,从根源使痘肌恢复健康状态。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定。
[0022]
图1为红斑减少实验对比结果图;
[0023]
图2为毛孔改善实验对比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如本文所用之术语:
[0025]“由
……
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0026]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4”、“1~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0027]
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指明,所述的份和百分比均按质量计。
[0028]“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 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
[0029]
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包括:链接水杨酸、红木籽提取物、波尔多树叶提取物、羟基积雪草苷和药用层孔菌提取物。
[0030]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刷酸(水杨酸、果酸、壬二酸),软化剥脱老废角质,防止毛囊堆积和角质化来达到祛痘的效果。刷酸虽然能让皮肤有宛如新生的状态,但使用不当容易成了毁容利器。酸性功能团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肌肤变得敏感、刺痛、脱皮、泛红。而且该类酸一般分子量较少,渗透力强,很难在水分含量少的皮肤表层保持稳定,而是迅速转移至皮肤深层。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在角质层发挥去角质的作用,反而对皮肤的深层造成一定的伤害。
[0031]
本技术所用的链接水杨酸是将水杨酸的酸性功能团与阿拉伯树胶的醇功能团按等比共价键链接而成,与传统水杨酸相比,传统水杨酸的刺激性来源于酸性官能团,会导致皮肤发生红斑、搔痒、刺痛等现象,链接水杨酸优势在于锁住水杨酸的酸性官能团,降低传统水杨酸强酸性的潜在刺激性。同时链接后的水杨酸分子量变大,可以很好的稳定于表皮角质层,起到持久去角质的作用。传统水杨酸分子量小,很难在表皮层保持稳定性,而是迅速转移至皮肤深层,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的角质层发挥作用。采用链接水杨酸取代传统水杨酸,降低水杨酸的刺激性同时让水杨酸更好的停留在角质层,发挥软化剥脱角质的作用。提升了水杨酸的优势同时,降低其易致敏的副作用,温和刷酸来软化已经存在的老废角质。
[0032]
现有的祛痘产品基本都是通过杀菌、抑菌的原理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痤疮丙酸杆菌是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中,研究表明,健康肌肤上放线菌的含量占细菌总量的45.6%,而丙酸杆菌为其中的一类,在皮肤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0033]
痤疮丙酸杆菌被认为是引起痘痘的最主要菌,是因为皮肤中分泌了过多的油脂,皮脂细胞过度增殖,油脂分泌到皮脂腺,在毛孔中扩散,痤疮丙酸杆菌接触油脂后,油脂中
的甘油三酯被分解,形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增加了细菌的营养,导致细菌的增殖,而游离的脂肪酸则导致皮肤毛孔角质化,角质化亢进,导致毛孔堵塞。细菌的增殖、毛孔的堵塞从而形成痘痘。
[0034]
红木籽提取物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调节皮脂的分泌,抑制皮脂细胞分泌过多的油脂,减少脂肪酶分解油脂所产生的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甘油含量的降低使得痤疮杆菌获得的营养减少,营养的减少使细菌不能大量的繁殖,抑制导致痤疮易发的皮肤细菌的增殖,使肌肤的微生态达到平衡点,重建皮肤的酸性外衣,同时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降低可以减少毛孔角质化。本技术的祛痘组合物不以杀灭丙酸杆菌作为目标,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调节皮肤微生态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0035]
波尔多树叶提取物来源于波尔多树叶,可以在不诱发炎症的状态下,激活肌肤自身防御因子
‑‑
β防御素,可以减少外界对皮肤的影响,舒缓调理肌肤,减少皮肤泛红,恢复肌肤屏障。
[0036]
羟基积雪草苷,对炎症肌肤起到舒缓、止痒、抗红斑、减少皮肤脱屑的作用。药用层孔菌提取物,可以保湿润泽,改善痘肌毛孔,紧致肌肤,强化和保护肌肤。
[0037]
该植物祛痘组合物针对引起长痘的4大因素,通过对痘痘皮肤油脂的控制,温和剥脱皮肤过度的角质,降低细菌的增殖,使皮肤达到微生态平衡,祛痘后皮肤的消炎、舒缓以及毛孔的改善,从剥脱角质、控油、祛痘、抗炎、舒缓、修护6大功效对痘肌进行彻底的修复,从根源使痘肌恢复健康状态。
[0038]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0039][0040]
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0041][0042]
优选地,还包括:润湿剂、增稠剂和ph调节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43]
优选地,所述润湿剂包括:丙二醇、甘油、丁二醇、氨基酸保湿剂、透明质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44]
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泊洛沙姆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45]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包括三乙醇胺、氢氧化钠、柠檬酸、柠檬酸钠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46]
本技术还提供上述的一种植物祛痘组合物在制备护肤品的应用。
[0047]
优选地,所述护肤品包括调理水、面膜、精华、祛痘棉片、洗面乳或面霜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48]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49]
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到的红木籽提取物购买自巴斯夫(中国) 有限公司(basf),有效成分含量为50wt%;波尔多树叶提取物购买自 basf,有效成分含量为10wt%;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购买自basf,有效成分含量为48wt%。
[0050]
实施例1
[0051]
实施例1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包括:1%的链接水杨酸,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86.8%的水。
[0052]
制备工艺如下:
[0053]
将上述成分依次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实施例1的祛痘调理水。
[0054]
实施例2
[0055]
实施例2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包括:2%的链接水杨酸,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85.8%的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56]
实施例3
[0057]
实施例3的祛痘面膜的配方包括:1%的链接水杨酸,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 (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0.3%的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0.3%的三乙醇胺,86.2%的水。
[0058]
制备工艺如下:
[0059]
1、将丙烯酸(酯)类交联聚合物先用适量水浸泡润湿,备用。
[0060]
2、在反应釜内加入适量的水,加入丙二醇和预润湿好的丙烯酸(酯) 类交联聚合物,搅拌均匀。
[0061]
3、依次将祛痘组合物的其他各组分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0062]
4、将三乙醇胺加入到反应釜中,测试产品的ph值达到4.0-6.5,粘度达到5000-50000。
[0063]
实施例4
[0064]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实施例4的祛痘面膜的配方包括:15%的红木籽提取物,
76.2%的水,其余量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0065]
实施例5
[0066]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实施例5的祛痘面膜的配方包括:25%的红木籽提取物,66.2%的水,其余量与实施例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0067]
实施例6
[0068]
实施例6的祛痘精华的配方包括:2%的链接水杨酸,10%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层孔菌(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0.5%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1%的黄原胶,80.2%的水。
[0069]
制备工艺如下:
[0070]
1.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水,将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加入到水中,均质处理。
[0071]
2.在反应釜中加入黄原胶,搅拌均匀。
[0072]
3.依次将丙二醇和其他组合物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即可。
[0073]
实施例7
[0074]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实施例7的祛痘精华的配方包括:2%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5%的羟基积雪草苷,3%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76.9%的水,其余物质与实施例6相同,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6相同。
[0075]
对比例1
[0076]
对比例1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包括: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 5%的丙二醇,87.8%的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77]
对比例2
[0078]
对比例2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包括:1%的传统水杨酸,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86.8%的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对比例3
[0080]
对比例3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包括:2%的传统水杨酸,5%的红木籽提取物,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0.2%的羟基积雪草苷,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5%的丙二醇,85.8%的水。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对比例4
[0082]
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对比例4的祛痘面膜的配方没有红木籽提取物,水的含量为91.2%,其他物质也实施例3相同,制备方法也相同。
[0083]
对比例5
[0084]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对比例5的祛痘精华的配方不含有1%的波尔多树叶提取物,其余物质与实施例6相同,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6相同。
[0085]
对比例6
[0086]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对比例6的祛痘精华的配方不含有0.2%的羟基积雪草苷,其余物质与实施例6相同,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6相同。
[0087]
对比例7
[0088]
与实施例6不同的是,对比例7的祛痘精华的配方不含有1%的药用层孔菌(蘑菇)
提取物,其余物质与实施例6相同,制备方法也与实施例6 相同。
[0089]
试验例1祛痘组合物中水杨酸的渗透性以及去角质能力测试
[0090]
实施例1至实施例2,以及对比例1至对比例3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如表1所示。实施例1-2及对比例1-3的设置主要通过测定祛痘调理水的渗透性来观察传统水杨酸和链接水杨酸对皮肤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去角质能力的测试来评估链接水杨酸与传统水杨酸在去角质上的效果是否有受影响。
[0091]
表1实施例1-2、对比例1-3的祛痘调理水的配方
[0092][0093]
一、皮肤渗透性测试
[0094]
使用franz cell装置进行,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测试祛痘调理水经皮肤渗透24h,48h,72h的情况。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95]
表2祛痘调理水的皮肤渗透性测试结果
[0096][0097]
从表2实验结果可看出,24h内,传统水杨酸扩散范围更广,48h后链接水杨酸持续释放的范围更稳定。可以看出链接水杨酸可以更好的停留在表皮层,从而增长在表皮层的工作时间来达到去角质的效果。
[0098]
二、去角质能力测试
[0099]
通过测量皮肤的变色速度,来评估产品的去角质能力。实验对象:15 名志愿者,每三人为一组,分别使用不同的祛痘调理水,最后求平均值。皮肤事先用二羟基丙酮处理,志愿者每天往手部上涂一次试验品,15天后,测试皮肤色度的变化。ita
°
值越大,肤色越浅,反之越深。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0100]
表3祛痘调理水的去角质能力测试结果
[0101]
编号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实施例1实施例2皮肤ita
°
值10
°
10
°
12
°
11
°
12
°
15天后皮肤ita
°
值15
°
35
°
40
°
34
°
39
°
[0102]
从表3结果可看出,链接水杨酸与传统水杨酸相比,去角质效果一样好,并没有因为链接而降低了其性能。
[0103]
试验例2祛痘组合物中红木籽提取物的控油、保湿、皮肤微生态调节试验
[0104]
实施例3-5及对比例4的祛痘面膜的配方见表4所示,实施例3-5及对比例4的祛痘面膜主要通过测定祛痘面膜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效率、皮肤水分含量来评估该产品的控油,但不会使皮肤干燥的效果。同时对痤疮丙酸杆菌存活率的测试来验证对皮肤的微生态调节的效果。
[0105]
一、痤疮丙酸杆菌存活率以及脂肪酶活性测试
[0106]
将实施例3-5及对比例4的祛痘面膜样品分别加入到含有1000万个/ml 痤疮丙酸杆菌培养皿中,在缺氧的37℃条件下孵育3天,记录细菌在600nm 处的光密度(od)来测定细菌的生长情况。然后离心细菌悬液(1500g,5分钟),用脂肪酶底物(1、2-二氧月桂酸-甘油-3-(戊二酸6-甲基间苯二酚酯)在40℃下孵育1小时,测定脂肪酶活性。通过记录620nm和600nm 激发来评价脂肪酶活性。测定次数为n=6。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0107]
表4实施例3-5及对比例4的祛痘面膜的配方
[0108][0109]
表5痤疮丙酸杆菌存活率以及脂肪酶活性测试结果
[0110]
编号对比例4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p.acnes存活率%90%85%87%84%脂肪酶活性%87%65%54%32%
[0111]
从表5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红木籽提取物的加入,并没有明显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但能明显的抑制了脂肪酶的活性。通过抑制脂肪酶的活性,来抑制油脂的分泌。油脂分泌减少,痤疮丙酸杆菌得不到大量的繁殖,维持在皮肤正常需求的水平,使皮肤达到微生态平衡状态。
[0112]
二、皮肤水分含量测试
[0113]
通过测试皮肤水分含量,来测试皮肤的水润程度。实验对象:16名志愿者,每四人为一组,分别使用不同的祛痘面膜,志愿者每天往脸上敷一次试验品,用s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测试0天,28天皮肤的水分含量。计算其皮肤水分含量增长率mmv,mmv增长率大于0表示产品有保湿效果,值越大保湿能力越强。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0114]
表6皮肤水分含量测试结果
[0115]
实施案例对比例4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mmv(%)2.42.52.32.2
[0116]
从表6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红木籽提取物的加入,并不会因为控油而使皮肤干燥,皮肤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润感。
[0117]
试验例3祛痘组合物抗炎、舒敏、改善毛孔功效测试
[0118]
实施例6-7,以及对比例5-7的祛痘精华的配方如表7所示,祛痘组合物中波尔多树叶提取物主要作用为在不诱发炎症的情况下,激活肌肤自身防御因子,维护肌肤屏障,提升肌肤自愈能力,而羟基积雪草苷主要对正在发炎的肌肤起到舒缓、调节皮肤泛红的作用,药用层孔菌(蘑菇)提取物起到收敛毛孔,使皮肤恢复平滑状态。
[0119]
本试验主要通过测试祛痘精华的抗炎、舒缓修复、改善毛孔功效来观察以上三活性物不同搭配下所起功效。
[0120]
表7实施例6-7、对比例5-7的祛痘精华的配方
[0121][0122]
一、抗炎功效评价
[0123]
测试方法:选择促炎因子tnf-α作为检测指标,以lps刺激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定量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的表达,考察祛痘精华对炎性因子释放的抑制作用。
[0124]
评判标准:通过计算tnf-α抑制率(%),评判样品的抑制炎症效果,抑制率越高,证明对炎症的抑制效果越好。
[0125]
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实施例6-7的祛痘精华对炎症的抑制率优于对比例5-7。表明该祛痘组合物的复配起到了协调增效的作用,对炎症的抑制有较好的效果。
[0126]
表8抗炎功效评价结果
[0127]
实施案例tnf-α浓度(pg/ml)tnf-α抑制率(%)阴性对照(con)100.02
‑‑
阳性对照(lps)205.32
‑‑
对比例5192.876.06对比例6185.889.47对比例7140.6231.5实施例6102.150.27
实施例778.6561.7
[0128]
二、舒缓修复功效评价
[0129]
测试方法:征集25名皮肤有不同程度红斑的痘肌志愿者分为五组,每天早晚使用祛痘精华,0天、28天使用chromameter检测皮肤颜色a*值(红斑),计算红斑减少率。实验结果如表9所示,其中一名志愿者在0天、 28天拍照结果如图1所示,图1左侧为0天的结果,右侧为28天的结果。
[0130]
表9舒缓修复功效评价结果
[0131][0132]
从表9和图1测试结果可看出祛痘精华对皮肤有舒缓修复功效。其中实施例6-7的效果优于对比例5-7。表明该祛痘组合物的复配起到了协调增效的作用。
[0133]
三、改善毛孔功效评价
[0134]
测试方法:征集9名油性皮肤、毛孔粗大志愿者,确定测试区域,在该区域每天早晚使用祛痘精华,0天、14天测试毛孔面积变化来评估毛孔的改善效果。试验结果如表10所示,其中一名志愿者在0天、14天拍照结果如图2所示,图2左侧为0天的结果,右侧为14天的结果。
[0135]
表10改善毛孔功效评价结果
[0136][0137]
从表10和图2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该祛痘精华对毛孔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0138]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植物祛痘组合物配方得到的护肤品可以从剥脱角质、控油、祛痘、抗炎、舒缓、修护6大功效对痘肌进行彻底的修复,从根源使痘肌恢复健康状态。
[013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0140]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