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

文档序号:31571476发布日期:2022-09-20 22:3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


背景技术:

2.中药高血压病患病率总体趋势在逐渐升高,接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疾病,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措施,高血压病会一直存在,且随着生活压力、寒冷天气等,一过性血压升高人群增多,常见有头痛、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
3.有文献研究记载:芳香类物质散发的挥发性分子被人吸入后,首先会直接进入大脑边缘叶的系统,这些分子会进入肺部,被肺的小气囊吸收,然后传至血液中,血液会流至心脏,并透过循环系统而遍及全身。同时吸入的分子会对支气管等呼吸系统黏膜起到天然的保护屏障作用,免受细菌病毒的侵害。预防呼吸道疾病,从净化环境,增加免疫力开始着手是较积极的应变方式。芳香疗法,不但可从周遭环境开始净化,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免疫能力,并且对忙碌的现代人而言也是简便易行的。
4.现代医学认为,药物通过穴位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了痕迹反射,长期的后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机能状态,吸收后使免疫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使肺内有关感受器发生相应改变,进一步使表面活性物质得到调整,达到降压保健效果,减轻了高血压病人群及一过性血压升高人群的头晕、头痛、烦躁等常见症状。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本品选取文献等数据资料对香膏中精油、中药组方及使用穴位进行确定。有中药研究表明,罗布麻叶、钩藤、元胡、葛根、杜仲、细辛、丹参、夏枯草、石菖蒲及紫苏叶有降压作用。芳疗领域有研究表明,莱姆精油可活跃思维、轻盈身心;穗甘松精油有静定舒缓、平衡情绪的作用;甜马郁兰精油可安抚舒压、有益睡眠。三者都有益于缓解血压升高带来的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使用穴位为血压点穴、太阳穴、耳尖穴等,所选穴位分布于面部及颈部,血管丰富,有益于膏体中中药成分的外用吸收及精油成分的挥发入鼻吸收,而薄荷精油的添加可促进膏体在穴位的渗透以及膏体挥发入鼻进入人体,从而达到减轻高血压人群的头晕、头痛、烦躁等常见症状,达到降压保健的效果。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芳香降压中药香膏,其中药材组成原料重量份为:罗布麻叶2-2.5份、钩藤2-2.5份、元胡1.8-2份、葛根1.5-2份、杜仲1.5-2份、细辛0.1-0.3份、丹参1.5-2份、夏枯草1.8-2.5 份、石菖蒲1.5-2份及紫苏叶1.5-2份。芳香降
压药膏由5部分组成,每种由上述中药材重量份所制的中药膏与不同精油组合而成,为5种含有不同芳香的降压中药香膏,其组成及重量份如下:
10.中药香膏a:芳香精油1份(莱姆精油0.9份、薄荷精油0.1份)、荷荷巴油2份、中药膏2份(中药材重量份同上,罗布麻叶、钩藤、元胡、葛根、杜仲、细辛、丹参、夏枯草、石菖蒲、紫苏叶、蜂蜡适量);
11.中药香膏b:芳香精油1份(穗甘松精油0.9份、薄荷精油0.1份)、荷荷巴油2份、中药膏2份(中药材重量份同上,罗布麻叶、钩藤、元胡、葛根、杜仲、细辛、丹参、夏枯草、石菖蒲、紫苏叶、蜂蜡适量);
12.中药香膏c:芳香精油1份(甜马郁兰精油0.9份、薄荷精油0.1份)、荷荷巴油2份、中药膏2份(中药材重量份同上,罗布麻叶、钩藤、元胡、葛根、杜仲、细辛、丹参、夏枯草、石菖蒲、紫苏叶、蜂蜡适量);
13.芳香降压中药香膏制作方法:
14.芳香降压中药香膏的制作包括以下2个步骤:
15.步骤一 制备中药膏:在不锈钢容器中装入蜂蜡于电磁炉上加热,根据重量份取罗布麻叶22克、钩藤22克、元胡19克、葛根18克、杜仲18克、细辛0.2克、丹参18克、夏枯草20克、石菖蒲18克及紫苏叶18克,将上述中药放入熔化开的蜂蜡中,继续加热,将药物用文火煎熬至药枯,去渣滤清,即成此膏。
16.步骤二 加入芳香精油制备中药香膏:芳香降压药膏由3部分组成,每种由上述中药材重量份所制的中药膏与不同精油组合而成,为3种不同芳香型降压中药香膏:
17.中药香膏a:莱姆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18.中药香膏b:穗甘松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19.中药香膏c:甜马郁兰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20.芳香降压中药香膏使用方法:
21.取成品0.5-1ml,平均涂抹于面部及颈部穴位上,涂抹选取的有降压作用的穴位为: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印堂穴及耳部穴位中的耳尖穴、角窝上穴、结节穴、神门穴,每次选取穴位数量为5-8个,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使用前应先于耳后局部涂抹,测试有无过敏情况,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2.(三)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含有芳香精油的中药香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主要为中药材与芳香精油的混合成分,其成分天然,使用简便,改善头晕、烦躁、失眠等症状效果明显,并且有着芳香之气,满足了人们对香味的追求,起到了舒畅心情的作用,还能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有降压保健作用,适用人群甚广,有很大的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
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制备中药香膏a:
27.步骤一 制备中药膏:在不锈钢容器中装入蜂蜡于电磁炉上加热,准备罗布麻叶22克、钩藤22克、元胡19克、葛根18克、杜仲18克、细辛0.2克、丹参18克、夏枯草20克、石菖蒲18克及紫苏叶18克,将上述中药放入熔化开的蜂蜡中,继续加热,将药物用文火煎熬至药枯,去渣滤清,即成此膏。
28.步骤二 加入莱姆精油等制备中药香膏a:莱姆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29.使用方法:
30.取成品0.8ml,平均涂抹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耳尖穴及神门穴,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使用前应先于耳后局部涂抹,测试有无过敏情况,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1.实施例2制备中药香膏b:
32.步骤一 制备中药膏:在不锈钢容器中装入蜂蜡于电磁炉上加热,准备罗布麻叶22克、钩藤22克、元胡19克、葛根18克、杜仲18克、细辛0.2克、丹参18克、夏枯草20克、石菖蒲18克及紫苏叶18克,将上述中药放入熔化开的蜂蜡中,继续加热,将药物用文火煎熬至药枯,去渣滤清,即成此膏。
33.步骤二 加入穗甘松精油等制备中药香膏b:穗甘松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34.使用方法:
35.取成品0.8ml,平均涂抹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耳尖穴及神门穴,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使用前应先于耳后局部涂抹,测试有无过敏情况,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6.实施例3制备中药香膏c:
37.步骤一 制备中药膏:在不锈钢容器中装入蜂蜡于电磁炉上加热,准备罗布麻叶22克、钩藤22克、元胡19克、葛根18克、杜仲18克、细辛0.2克、丹参18克、夏枯草20克、石菖蒲18克及紫苏叶18克,将上述中药放入熔化开的蜂蜡中,继续加热,将药物用文火煎熬至药枯,去渣滤清,即成此膏。
38.步骤二 加入甜马郁兰精油等制备中药香膏c:甜马郁兰精油3.6ml、薄荷精油0.4ml、荷荷巴油8ml、中药膏融化8ml,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使其充分融合,取出后自然冷却成膏。
39.使用方法:
40.取成品0.8ml,平均涂抹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耳尖穴及神门穴,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使用前应先于耳后局部涂抹,测试有无过敏情况,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41.典型病例:
42.病例1:患者王某,女,36岁,近期工作压力较大,时常头晕,烦躁易怒,失眠,测得血压142/92mmhg,根据患者芳香喜好,予中药香膏c(甜马郁兰香)外用,取0.8ml,涂抹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耳尖穴及神门穴,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患者连续使用2个疗程后,头晕、烦躁易怒、失眠等症明显缓解,血压122/86mmhg,恢复正常。
43.病例2:患者高某,女,65岁,患高血压病15年,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现因发怒情绪
波动,出现头晕、烦躁、失眠等症,血压152/98mmhg,根据患者芳香喜好,在常规口服药物基础上,予中药香膏b(穗甘松香)外用辅助治疗,取0.8ml,涂抹血压点穴、太阳穴、桥弓穴、人迎穴、耳尖穴及神门穴,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头晕、烦躁、失眠等症得到缓解,血压138/88mmhg,控制良好。
44.本发明未尽事宜为公知技术。
4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